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33节

—— “嗡——”

机群在掠过抚州上空以后,在领航飞机的引导下从4000米高空继续爬升,一直攀升到5000米上空,才再次稳定下来。

“呼——”

开放式座舱里面狂风呼啸。

“呼呼——”

没有氧气面罩的空军飞行员们,很快就遭受到高空缺氧的折磨,都是凭着本能,肺部快速的呼吸着,以求获得更多的氧气。

这个时候,原本轰炸机组之间的频繁黑板,手势吹牛交流,全部都停止下来,所有人都是集中精力对抗这种高空缺氧的窒息感,一边全神贯注的驾驭战机。

斯勃-2轰炸机领航飞机。

波雷宁坐在机舱里面,看了一下腕表,时间是7点23分,飞机升空已经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此次空袭,原本的计划一如前两次的南京突袭,只是动用轰炸机进行千里奔袭,回航时在福州山里的王庄机场中途加油。

然而可能是二一八空战中,中国驱逐机对日军战斗机6:13的大捷,让美丽的宋秘书长提出了‘希望此次远攻台湾,中国飞行员们驾驭的驱逐机,也能鹰扬在台北上空’这个‘小愿望’。

从而变成了这样一个轰炸机,驱逐机,联合行动的飞行编队。

在波雷宁看来,e-15,16驱逐机,无疑是两款优秀的战斗机型,然而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不挂副油箱的状态下,e-15只有510千米航程。

e-16稍微好一些,然而也不过是810千米。

这比较于日军96式1200千米的航程,明显有着很大的差距。

“呼呼——”

高空缺氧,机群在上升到5000米高空以后,这种窒息感就更加的强烈起来,波雷宁大口喘着气问领航员布鲁斯科夫:“预计还有多久才能到达海峡?”

布鲁斯科夫正拿着尺子,在一张飞行图上面测算,听到波雷宁的问话,立即不加思索的回答道:“还需45分钟。”

“唉——”

波雷宁心里直叹气,还得熬上很久啊!

2308号驱逐机。

“呼呼——”

杜剑南坐在机舱里,剧烈的喘着气,缺氧的症状已经在他的身体上面显现出来:脉搏加快,头晕,瞌睡。

他只有强行集中精力,才使得自己的飞机和陈怀民,安纳克利两人的战机,保持着稳定的三机阵型。

杜剑南看了一眼仪表盘,温度计读数在4度,不过被猛烈的风吹着,还是感觉到浑身冰冷。

8点整,飞行编队进入福州境内,沿着一条细线一般的闽江东飞。

随即,驱逐机编队开始高速下降,驶向闽江北岸边荆溪附近的王庄机场。

4500,4000,3000,2000——

随着高度的下降,缺氧的状态终于在慢慢的接触,杜剑南看到不远的前方,在闽江的一处群山簇拥的地方,升起了滚滚的黑烟。

8点16分,杜剑南的驱逐机一降落在王庄机场,机场的地勤就用小车推着油桶冲了过来。

而12架斯勃-2轰炸机,则是根本没有下降停留,而是继续保持在5000米高空,径直飞向台湾海峡。

匆忙加满燃油以后,整个驱逐机编队的飞行员们甚至没有一人走下战机,就立即发动战机,飞向蓝天。

6分钟以后,机群重新爬升到4000米高空,航速也增加到350千米每小时,追赶东南20度角飞去的轰炸机群。

驱逐机群很快就掠过福州上空,驶向台湾海峡。

第24章 空袭松山五

在杜剑南的眼睛里,下面是逶迤漫长,带着淡淡薄雾的海岸线。

前方碧波粼粼的大海,在他的视野里无穷无尽的朝东展开。

2月初春时节,再加上今天晴日很好,才早上8点出头,一些福州城内的市民就来到市郊的海边踏春。

“妈妈,飞机,飞机!”

一对从杭州沦陷区过来的年轻夫妇,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正在沙滩上漫步,突然那个小孩子仰头睁大眼睛望着天空嚷了起来。

孩子的话惊得沙滩上的众人纷纷仰头观望,不过视野里一片带着薄雾的蓝天,哪里有什么飞机?

“妈妈,妈妈,飞机,飞机!”

小孩子还是大声的喊着。

“囡囡,你看错了,哪里有什么飞机?”

戴着眼镜的爸爸,怜爱的摸着女儿的小脑袋纠正。

“爸爸,就是飞机,你看那里?”

那个小姑娘急着蹦着坚持着。

“啊?就是飞机!一群小黑点!”

这时候,一个女学生的打扮的少女也惊呼了起来。

“对,对,好多!这是从内陆直飞台湾么?啊——,难道是咱们的空军要去台湾?”

一个脖子上挎着相机的青年男子,一脸振奋的叫了起来。

“八嘎!混蛋!是中国的驱逐机!”

就在这时候,两个身穿旅游西装打扮的中年男人,也正在仰望天空。

首节上一节33/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