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461节

现在是一脸的惊诧。

“裂变核弹的关键技术是向心压缩,核弹引爆时,裂变物质被包裹着它的常规炸药的爆炸力压缩成一个致密的球体,达到临界密度而引发剧烈的链式反应,产生核爆炸。这次毁销的是八颗巨浪型潜射导弹的弹头,每颗当量10万吨级,——10万吨级,这是什么概念,现在全国子弹炮弹手榴弹炸药包,所有的火药集中在一起,也远远没有这么多,而且这只是一枚核弹!”

‘杜剑南这个小混蛋,可真能吹牛比啊!’

这回,连老蒋都忍不住皱眉了。

“我大约读出了杜队长关于‘核能’的一些意思,他的假设是,在中子轰击原子核的时候,就像子弹打中了石板,石板会产生分裂这种奇异的现象;然后分裂的石板,继续链式击打更多的石板,从而产生——”

“嗤——”

一边的钱大钧没能忍住,见众人都望着他,连忙说道:“我不是笑吴教授,就是想就算子弹打碎了石板,也是子弹变形,石板破碎,那哪里来得10吨炸药的爆炸?”

老蒋,宋秘书长,这群人都听得点头,觉得钱大钧说得好有道理。

“相对论,以及由此推演的世界,和咱们广义看到的不一样。”

结束了计算的周培源,耐心的解释道:“按照计算,假如真的损失1克的质量,就是能产生大约10吨tnt的当量。”

屋子里面一群‘白脖’,如听天书。

“这事儿,要怎么搞?”

老蒋一听,顿时来劲了。

“到目前为止,用中子轰击原子核的实验,似乎只有美国和德国在做,没有任何的新发现,更别提杜队长这个分裂原子核,损失质量变成动能的天才猜测。而且,这种技术,除了美德英法这有数的几国,别的国家还不具备拥有这种实验能力。”

老蒋听得满脸的失望,顿时对这篇文章,失去了全部的兴趣。

“如果杜队长同意,我想把这篇文章寄到美国,想来爱因斯坦教授,也会对这些天才般的想象感兴趣。”

周培源激动的说道:“杜队长当飞行员,真是大材小用了,从这篇文章里面,已经可以看出他卓越的物理水平,当个教授都是绰绰有余。”

这话听得陈诚,林蔚,钱大钧——,一群人直咧嘴。

心想着你们这些物理教授,‘介乎八等娼之下,十等丐之上者,今之儒也’,除了浪费粮食,才是屁用没有。

看看人家杜剑南手里的战绩,人家会和你们一样?

真是读书读成了傻子!

“这都是你们私下的事情,散了吧。”

老蒋满腹的郁闷,废了这么大的劲儿,白激动了半天,结果就是个屁!

“文章你们可不能带走,当然,你们可以抄下来;我今晚正好观赏一下杜队长的大作。”

宋秘书长在美国呆了多年,当然知道学者,教授的分量有多么重。

所以对这篇文章充满了好奇。

“我看了一遍,想得很好,就是说咱们中国未来成了世界头号强国;不论内容,这个心思总算不错。”

老蒋难得的点头称可。

“那你还免去了人家所有的奖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捐了2千块钱修跑道,只因为砸了那个王远横一瓶子。而且他还不计前嫌的收留王远横进9大队,真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

听了宋秘书长的话,老蒋默然。

而钱大钧和毛邦初,却是心惊肉跳,心想着秘书长毕竟是一个女人,不知道人心的狠毒。

杜剑南还是一个‘不计前嫌’,‘真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

钱大钧和毛邦初毫不怀疑,等到王远横到了9大队,假如不夹紧了尾巴,老老实实的装孙子。

估计过不了多久,搞不好就是一个事故暴毙。

这种事情,那个杜剑南,绝对做得出来。

第273章 不要乱吟诗

4月10号,信阳一带开始下雨。

在漫天阴云里,闪电隐隐,雷声沉闷。

雨点淅淅沥沥的越下越大。

9大队收到武汉航委的电话,将有2架sb-2轰炸机,从兰州飞到信阳机场。

加入36中队。

杜剑南给武汉回电,信阳正在下雨,请这2架战机暂停其余机场,等待天晴。

而这天上午,赵茂生乘坐一架运输机,飞往兰州,接机e-166。

周海在信阳机场登车,直达兰州。

王远恒,庄灭寇,还一个叫邓帆的副驾,一起乘船逆行,到梁山接机那架马丁-139wc。

到了兰州和梁山以后,他们都将进行短时的训练,然后驻场信阳。

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小雨已经变成了大雨。

杜剑南,梁添成,张顺谷,柳达通,刘向明,各自带领着一群飞行员,地勤,场兵,身披蓑衣,检查竹席覆盖的跑道。

而在主副停机坪的7架e-166,3架sb-2,则是全部进入机库。

以免雨水侵蚀战机部件。

这天上午,上游老鹰崖的一大群山民,到信阳县部鸣冤报案,说村子里8个男人晚上出村捉鱼,遇到强梁,被残害在河滩。

县长楚云祥,保安司令李八田,警察局长楚云鹏,听闻连忙冒着大雨,朝着事发处赶去。

那是在信阳县城上游16里的乌蛇岭,距离群山堆叠虎狼出没的老鹰崖,大约有20里。

八具尸体躺在河滩上,五个被子弹爆头,3个被利器割破喉管。

首节上一节461/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