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第607节

正南2.5千米,就开始进入汉口城区。

那一大片黑色的疤痕,就是4·21空战时,日军海航第13战队的96陆攻,投掷燃烧弹造成的‘丰功伟绩’。

113中队的任务,就是要像一颗钉子一样,把日军的18架96陆攻,死死的‘钉死’在竹叶山上空。

等待4大队腾出手以后,进行最后的围歼。

杜剑南眼睛发红的看了一眼北部空域,在岱家山之北,4大队近30架战机,正在攻击回拦的10架96舰战。

双方机群完全搅乱在一起,猛烈的互相追逐撕咬对射。

近140挺机载机枪齐吼,致命的弹线布满整个战区空域。

就在这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已经有一架战机中弹起火。

在高空拉着黑烟,坠向大地。

而在岱家山-长江-长兴洲空域,17中队,岱家山俄式76.2mm高射炮连,长江水面炮舰,正在联合攻击另外10架96舰战。

不过10对10的战力,让17中队不敢过于冲战日机队形。

以免给日机可乘之机。

而本来就打算磨耗时间的井上雄二郎,也乐于绕圈远射。

因此双方你来我往,看上去打得‘哒哒哒’的热闹,不过战果就像那3门瞎几把朝天乱轰的76.2mm炮一样。

基本全靠撞大运。

在这两个战团西南,18架日军96陆攻,已经离开沿江。

开始飞丹水池-竹叶山-王家墩这条直线。

113中队二七江岸,到竹叶山3.5千米。

日军重轰机群丹水池,到竹叶山5千米。

也就是说,在113中队到达竹叶山5空层时,就可以立即发动俯冲打击。

杜剑南又望了一眼西南方向那处战场。

7架匆忙赶到的战机,已经救下了那2架战机。

9架战机正在编整。

和同样在编整的6架96舰战,处于空战前一刻的宁静对持。

杜剑南收回目光,暂时抛掉脑子里面一切纷杂的情绪,开始认真面对下一刻的战斗。

呼啸的风声,马达,螺旋桨的轰鸣。

远处的机枪,火炮的爆吼。

杜剑南在这繁杂的声音里,偏头望向北部2.1千米,4.2空层的日军机群。

目光不禁一凝。

日军的96陆攻,采取的是机腹悬挂方式携弹。

投弹手兼领航员,通过机腹下面开着的小窗口,设计航线,确定投弹。

所以只要视野距离和角度达到。

就能对每一架96陆攻的携弹制式,一目了然。

此时,因为距离的拉近,还有日军轰炸机的抬升,杜剑南已经隐约看清了这些96陆攻下面,悬挂着的炸弹等级。

其中有几枚,尺寸大得惊人!

对于这几枚体积巨大的航弹,96陆攻机腹只孤零零的悬挂了一枚,不用说肯定是传说中的800kg,406mm口径的海炮穿甲弹。

还有一些战机的机腹,左右悬挂着2枚小几个尺寸的航弹,就像是96陆攻长着的两个蛋丸。

应该是2枚250kg航弹。

而其余的轰炸机,都是在机腹下悬挂了密密麻麻的。

三排12枚60kg炸弹。

——

毫无疑问,在此时也在云层上方掠飞的日军96陆攻机群。

也发现了南部的113中队。

他们却做出了航向不变,攀升空层的选择。

杜剑南飞快的看了一眼居中的普罗科菲耶夫分队,发现普罗科菲耶夫没有做出任何新的指示手势。

而是依然直飞。

似乎打算和日军机群,最终交汇于竹叶山上空同空层。

杜剑南不禁邹起了眉头。

假如放任这18架96陆攻顺利攀升到5空层,每3架一个小编队,9挺机载回旋机枪组成的强大火力防御网。

对于同空层的113中队来说,如果强行硬啃这些96陆攻,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反会被这18架鬼子战机,‘刺’得遍体鳞伤。

苏军‘正义之剑’自从进入中国战场,因为伊型战机的航程短板,被动防御城圈的苏军战斗机飞行员,很少和96陆攻进行过直接对抗。

所以普罗科菲耶夫他们只看到了96陆攻的笨重,而忽视了这18架轰炸机本身就不俗的空防能力。

假如在一片开阔的空域,113中队的10架伊-165,对战日军的18架96陆攻。

杜剑南毫不怀疑113中队,能把这些双引擎轰炸机,揍得找不到北。

首节上一节607/1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