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070节

至于说历史上俄国人的初代喷气式发动机和恩尼发动机有什么关系吗?这个就有些复杂了,俄国人的rd45发动机是完全仿制尼恩的,但是因为金属冶炼技术不合格,发动机叶片材料的抗蠕变性不给力,导致了rd45的寿命开始只有不到100个小时。而vk1呢?这个计划实际上是从1946年开始的,而设计师克里莫夫也确实参考了尼恩发动机的资料,比如说各种图纸和技术资料,但是当尼恩到了俄国之后,实际上vk1发动机和尼恩只有10%不到的零件是可以互换的,也就是说,你可以说vk1参考了尼恩发动机,但是绝对不是所谓的模仿!

那么好了,不管历史上俄国和英国的发动机的关系如何倒腾,王储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这个位面,俄国人想要在战时使用类似vk1这个级别的发动机是肯定不可能的,因为时间借点根本不允许!要知道历史上vk1发动机是在1946年开始研发的,在参考了恩尼发动机的叶片技术后才通过100小时测试,到了1952年才投产,1953年才最终量产!那么好了,算算这个时间,这个位面的俄国何德何能能苟这么长时间?!

也许这个位面俄国能够搞出差一些的发动机,但是这些使用了劣质发动机的战斗机战斗力肯定不咋地,别的不说,至少历史上的神秘就足够敲打这些残次品了,所以在技术上压根没问题。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德国有没有必要搞自己的米格15呢?怎么说呢?这个问题就有些麻烦了,原因很简单,米格15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适合作为德国的第二个任务!即对抗战略轰炸!

王储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即如果英国人没有被莽下来,美国人全力支持英国然后以英国为基地发动战略轰炸怎么办?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是,如果是单纯防御战略轰炸的话,德国空军依然不用担心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喷气式飞机技术优势,原因很简单,航程问题啊!如果说p51d可以伴随轰炸机群来到柏林上空的话,那么初代喷气式飞机就绝对没这个本事!毕竟航程太近了!当然,也许有人会说f80这种级别的飞机不是可以挂两个600l油箱吗?这个说法没错啊,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进入轰炸目标区域之前吗,如果护航的f80碰上了德国的战斗机部队的话,那么那些外挂了近1吨的f80战斗机会怎么办?自然是扔掉啊!不扔掉外挂你等着被别人当靶子打下来啊!然后,不管空战的结果如何,哪怕德国人一看美国喷气式战斗机扔掉油箱之后,立即闪人的话,那么美国护航机群其实也已经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剩下的机体内部油料肯定不够护航轰炸机了,只能自己返回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只要在英吉利海峡或者北海上空,德国飞机冲着美国喷气式飞机转一圈的话,那么美国人的护航机群规模就会大减!

那么也许有人为了,历史上给战略轰炸机护航的p51d就不用面对这个问题了吗?答案自然是需要面对的,但是奈何人家p51d的航程本来就够远啊。要知道吗,p51d的机身油箱有185加仑,机翼油箱有85加仑,加在一起的话大概有1400升的燃油,而历史上德国人的f190a才多少?不过650升燃油,才500kg而已!

那么好了,p51d的航程会有多远呢?根据美军资料,p51d在加挂2个110加仑燃油的情况下,以每小时281英里的时速在25000英尺高度飞行的时候,每一加仑燃油可以飞行4.91英里!那就是说理论上2个外油箱加上370加仑的内油箱一共590加仑可以飞行2896.9英里!哪怕只用内油,也超过了1816英里!

当然这也的计算是不准确的,因为如果没有外挂的话,飞机阻力会减小,也会更省油,而且这个计算只算了平飞状态,没有计算起飞、爬升以及战斗的额外耗油,但是通过这个数据做定性分析的话,只要不是特别倒霉,纵然在之前的遭遇战中p51d扔掉副油箱了,人家依然可以伴随轰炸机作战!没办法,p51的气动布局就是真么逆天!从气动布局来说碾压一切其它飞机,管你是德国的f190还是英国人的喷火!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529章 马塞尔与喷气式飞机 3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德国人的喷气式战斗机搞出来的话,那么哪怕是神秘级别的战斗机,也绝对可以在战术上形成对美国战斗机群的压倒性优势!毕竟,美国人不可能直接就搞出来f86,他们可没有穿越者,而且更何况无论是f80还是f84.亦或者f86,他们的航程都不够掩护从英国出发的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哪怕带副油箱也不行,原因很简单,纵然你们理论航程到了柏林,甚至是慕尼黑又如何?现在的德国和奥匈帝国面积多大了?把未来重工业基地往东面搬不就可以了?

至于说对付p51d或者h这种飞机?怎么说呢?神秘毕竟也是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中还算可以的,除了航程,在战术上打p51还是完全够的。

那么好了,在战斗机质量方面,负责远程护航的p51无法对新式喷气式飞机造成压制的话,那么对于德国的战斗机来说,他们还需要面对英美的轰炸机!美国人皮糙肉厚的b29轰炸机和上面密集的如同刺猬一般的自卫火力还是很猛的,而德国人的战斗机需要在尽可能允许的情况下拥有凶悍的火力!

那么好了,米格15这款飞机的火力如何?看纸面数据,2门23mm的nr23机关炮和1门37mm的nr37机关炮,看样子不错啊,尤其是后者,使用的是37mm*155mm的炮弹,重量高达735克,这火力都凶悍?

但是看看米格15的载弹量吧,两门23mm机关炮每门火炮只有80发炮弹,而37mm机关炮只有40发……。而且虽然37mm机关炮的重量只有103公斤,看似不错,但是奈何初速只有每秒690米……。射速是每分钟400发。这个炮弹弹道可想而知了……。比德国人的mk108糖豆发射器的弹道要强一些,毕竟后者的初速更糟糕,但是人家的射速高啊,每分钟650发以上,所以,对于这种武器来说,真的只是老手向的武器啊!而且23mm机关炮炮弹的备弹量也很糟糕。

那么好了,神秘战斗机的武器呢?它的正常武器搭配倒是中规中矩,4门英国人的西斯潘诺hs404型20mm机关炮,但是每门火炮备弹量是125发,而且射速很快,每分钟600到700发,弹药初速在每秒840米到880米之间,这个武器虽然没有ns37那么bt的杀伤力,但是射速快,弹药储备丰富,从使用效果上来看,肯定比米格15的一门37炮和2门23mm机关炮要更好一些。

那么好了,也许有人说了,既然米格15不好,那么直接更换武器不就行了?也更换成和神秘类似的西斯潘诺hs404火炮不就行了?也是4门!这个啊,如果说更换的话,也可以,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2战德国面对美英的战略轰炸,可不仅仅是靠4门20mm机关炮或者1门37炮加2门23炮就可以的,实战中是需要大量额外外挂武器的!

比如说以f190a8的外挂为例,这款飞机是有3种机炮吊舱的,一种是装备了两门mg151机关炮的吊舱,另外一种是装备mk108型机关炮的吊舱,还有一种是装备了mk103机关炮的吊舱。而这些吊舱都是很重的!需要非常强的负载。

于是,现在的问题来了,一说到负载,米格15就悲剧了,米格15说白了就是一种纯粹的空战用飞机,它的高性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重量的限制,比如说米格15比斯,空重只有3681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不过6100千克。它的最大外挂也就是2个副油箱,直接顶天了。

米格15这个减重换空战优势的思路是从螺旋桨时代一脉相承的,诸如拉7之类的飞机也都是这样。比如说拉7战斗机空重只有2600千克出头,而f190a8的重量高达3200千克。那么是德国人设计垃圾吗?自然不可能!从火力上来看,f190a8是4炮2枪!光4门mg151机关炮就有总共780发的炮弹!而拉7要么是2门机关炮,一共400炮弹,要么是3门20mm机关炮,每一门100炮弹……。这火力上就差了2个档次啊!

而重量不够,使得飞机在负载和防护上也让拉7处于劣势,f190a的改进型最大外挂足有1.8吨,就算正常的a型悬挂2个300l副油箱和1发500kg炸弹都没问题,la7能带一发500kg炸弹吗?显然不可能啊!而且f190a的内油本来就不高,la7的内油量更低,于是,经过仔细对比之后就可以发现,实际上看起来纸面数据不错,但是真打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啊!

空战方面la7倒是和f190a一个档次的,速度差不多,爬升有优势,火力是劣势,航程也是劣势。至于对地的话?la7有对地能力吗?这就是重量的代价,除非特别脑残的设计,否则飞机重量的增加都是有理由的,这就好比f190a8的正常作战重量是4300kg,比f190a5高了近500kg。虽然降低了纸面性能,但是综合战斗力是提高的!否则德国人脑袋有问题才研究a8啊!

而同样道理,p51b进化成p51d也是如此,p51b开始只有4挺12.7mm机枪,火力太弱,而且燃油量也比较少,不满足需要。于是后来在设计p51d的时候,增加燃油量和武器,以及加强了结构强度,p51d的飞行性能其实是不如p51b的,但是接住更好的视野、以及更大的航程、更强的武器,p51d的实战综合能力是高于p51b的。这些其实都是纸面性能和实战的取舍问题。

然后把这个问题引申过来的话就可以理解了,米格15只是一款战斗机,而f86和神秘都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和较强的外挂能力。f86可以说比米格15要好,神秘空战应该是不如米格15的,但是负载情况比米格15要强很多。

那么也许有人说了,刚才说的明明是对轰炸机的拦截,为何非要讨论负重呢?这就是你不懂了吧?根据2战中德国空军的经验,所有单发战斗机的正常武器搭配在面对皮糙肉厚的b17的时候都是十分费力的,在正常配置情况下,f190a的火力几乎是最猛的,4门装备了薄壳弹的mg151机关炮和2挺mg15机枪!而且备弹量充分,除了暴风战斗机的4门20mm西斯潘诺机关炮和800发备弹量可以一拼之外,没有哪款战斗机可以说自己在火力上胜出f190的!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阅读网址:m.

第2530章 马塞尔与喷气式飞机 4

然而就这个火力配置面对b17这种轰炸机依然不够!所以,为了更好的杀伤那些皮糙肉厚的空重猛犸,德国人专门为f190战斗机增加了额外的武器负载!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各种机炮机炮吊舱,开始的时候是在机翼下部挂载两个mg151机关炮吊舱,每个吊舱中有两门mg151机关炮和配属的弹药,但是德国人发现这种简单的堆砌20mm炮的办法似乎不给力啊,于是后来就出现了另外两种武器吊舱,一种是装备了mk108机关炮的吊舱,每个吊舱包含一门mk108型30mm机关炮外加55发弹药,每一个重达120kg。而另外一种吊舱更凶残,装备一门mk103型30mm机关炮和35发炮弹,每一个重达230kg!

而所谓的f190冲锋机在增强武器的时候还是不够的,因为他们近距离冲击轰炸机群的时候,会面对无所不在的机关炮扫射,所以,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为了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德国人在增加武备的情况下还要增加额外的装甲防护!

实际上,f190战斗机本身就有一定的装甲防护,主要是发动机前部装甲和座舱装甲。总重量在137kg到165kg之间。而如果要改成冲锋机的话,装甲重量增加到了248kg,这就又是一笔额外的重量负载!

那么好了,为了更高效的干掉轰炸机,作为一款截击机就必须带上足够的武器和装甲,而这种负重是历史上的米格15无法承担的,那么历史上米格15的负载情况如何呢?米格15比斯本身的内油量是1400l。这个燃料量在一般战斗中是绝对不够的。(不要拿喷气式飞机的燃料消耗和战斗机比,那是不行的,毕竟燃料消耗不是一个档次。)所以他必须悬挂油箱,米格15比斯可以在机翼上悬挂从250l到600l的副油箱。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没有能力悬挂额外武器的!

但是实际上,作为截击机,你必须在悬挂副油箱的同时还要带上额外的燃油吊舱!因为飞机重量和阻力大增,耗油量肯定上去,内油不够,你自然必须携带副油箱,而且高空拦截之前首先要爬升,带着如此高的负重爬升自然是十分耗油的,所以,作为一款截击机,你必须在同时携带副油箱和武器!而这种要求下,米格15是肯定做不到的!因为负载情况不允许!

那么神秘战斗机可以吗?自然是可以的,神秘战斗机的自重是4100kg,而最大起飞重量是7900kg。那么好了,这款飞机除了内油、武器弹药之外,还有将近2吨多的负载,也就是说他可以同时在挂载2个450l的副油箱的情况下,再携带2发重达1000磅的炸弹,或者是16发火箭弹,而有如此大的负载量的情况下,如果执行对空拦击任务,把炸弹换成机炮吊舱自然是可以,当然,也可以携带对空火箭弹!

仅从截击的需要来说,如果让鲁普雷希特做出选择的话,他也会选择神秘而不是米格15。因为后者的负载实在有些糟糕,根本无法改成所谓的冲锋机。当然,你要说能搞出f86级别的飞机,那自然是更好了,不过现在保底选择是神秘战斗机,未来肯定会再改改的!

其实从目前德国的需求来看,bf109在未来是不适合德国空军的,原因很简单,未来德国陆上战场主要面对的是俄国,bf109悲催的航程肯定不适合东线广袤的领土。而如果用于西线对英作战呢?实际上也不适合,毕竟在不列颠空战中,bf109的内油也不是很够用,而且武器载荷太小。单纯一门20mm火炮加两挺机枪的配置实在称不上强悍,而且20mm机关炮弹药还不算多……。

未来,在航程方面,德国可以接受的最小的飞机就是f190。如果未来能搞出来p51这样的战斗机最好,如果不行,那就搞出来类似f4u这样的飞机也可以。再然后就是喷气式飞机了,而喷气式飞机目前准备以历史上达索的md.450神秘战斗机为基础。这条线是比较稳妥的,实现起来难度也不算太大。

未来的喷气式飞机研发团队,鲁普雷希特已经想好了,战斗机方面让马塞尔和谭克博士负责。毕竟谭克博士在历史上也算非常有名了,在2战期间搞出来了f190这样的飞机。而且还是ta183的设计师。

甚至他还是2战后德国少有的有喷气式飞机设计经验的人,谭克博士曾经帮助印度人设计了他们第一款战斗机—hf24风神战斗机。谭克博士和他的助手从1956年开始为印度工作,一直干到了1967年!而在他离任之后,风神战斗机的后续设计完全可以gg来形容。总体来说谭克博士也算一个猛人了!

那么好了,既然有谭克博士在,为何不直接照搬历史上风神战斗机设计呢?原因有两点,第一点,风神战斗机本身出来的就非常晚,1961年首飞,1867年服役。而且还是双发飞机,实际上,如果不是德国发动机过于说不过去的话,鲁普雷希特并不想在初代喷气式飞机上使用双发动机,因为早期喷气式发动机推重比非常低,这个时候空战还是近距离机炮格斗,推重比很重要。双发飞机未必就比单发飞机好用。

第二点就是风神战斗机对发动机要求比较高,需要用非常高级的发动机,历史上风神使用的发动机虽然推力不高只有22千牛。但是人家重量可是只有379千克!这个技术是现在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的。而且如果有这么高级别的发动机的话,谁还造风神啊,直接搞幻影了!

至于发动机方面还是由德国历史上的团队负责吧,德国喷气式发动机之父奥海因、恩斯特.亨克尔他们来领导吧,前者在2战结束后在美国也获得了重用,与1956年担任空军实验室的总管,1975年成为了美国航空推进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这个技术能力是有保证的。汉斯.毛奇、夏尔普这些人也是可以继续留用的,总体来说,只要给出正确的思路,资源能够保证,这个团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搞出一款不错的发动机问题不大。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阅读网址:m.

第2531章 俄国的形势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最终熄灭,无论是胜利的德国、奥匈帝国还是失败的英国和法国,他们都在修补着战争的创伤,战争的伤亡和悲惨记忆给民众留下的伤痕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即使是战胜国,民众对于战争也十分厌恶。然而在欧洲的东面,已经四分五裂的俄国依然是硝烟四起,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国家的政权而拼死战斗,战斗的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东线战场,对于平民的伤害甚至比大战期间还要恐怖。

而现在,随着两年来的俄国内战逐渐走向终结,战争的情况已经逐渐明朗,以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已经在军事上逐渐碾压对!曾经声势浩大的白军被分割成了两大部分,其一部分由科尔尼诺夫和邓尼金带领,被迫向乌克兰方向退却,但是在这里现在却是奥匈帝国的领土,两人指挥的军队和随行的民众只能在边境地区徘徊。他们不能向西进入现在的奥匈帝国境内,也不可能向东,因为那是敌军的方向。在布琼尼的带领下,红军开始逐渐压缩白军。并且试图将其围歼在目前的停战线附近,只不过因为担心过于刺激到奥匈帝国而暂时没有执行。

至于另外一部分,则是高尔察克指挥的白军正在向亚洲方向退却,不过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个位面高尔察克是绝对不能向远东方向退却的,因为那里是日本人,于是在越过乌拉尔山之后,高尔察克的部队开始向亚地区撤离。并且试图在这里站稳脚跟继续和红军对抗。

相对来说,科尔尼诺夫和邓尼金指挥的军团处境是最糟糕的,因为他们已经退无可退了,东面就是时刻想要要自己命的红军,而西面就是曾经的敌人,现在敌我状态不明朗的同盟**团,他们的地盘越来越小,补给品也越来越少,如果再不做出选择的话,那么被消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必须做出决定了,邓尼金,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路是向奥匈帝国发出请求,让我们可以带着军队和人员进入乌克兰,第二条路就是被对干掉,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我们所有的人都杀掉!”科尔尼诺夫有些焦急的说道。而看到邓尼金不善的面孔,他又改变了口气:“至少我们也要从奥匈帝国那里买一些粮食,用我们的黄金。”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向东撤离的高尔察克并没有带着所有的黄金,历史上总重量高达500吨的黄金有00多吨落在了邓尼金等人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宫廷珍藏,如果愿意拿出来变现的话,至少吃喝不成问题。

“那就先和奥匈帝国进行联络吧,希望他们出于人道主义原则,为我们提供一些食品和必要的药品。”邓尼金说道。

首节上一节1070/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