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50节

“但是我担心的是,巴伐利亚强化后的俄队在未来可能会用来对付德国。你是怎么想的,比如说那些战舰,还有新式的火炮和机枪。”德皇不放心的说道。

“要说俄国人一点都学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俄国和德国不一样,适合我们的做法并不适合俄国人!机枪和重炮是好,但是俄国未必有足够的工业产能和资金来武装这样一支部队。而且您以一支军队只要拥有大量的重炮和机枪就强大了?不,不是这样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军事会更复杂,只有那些真正能把握住时代脉搏的幸运儿才能驾驭新时代的军队......。”

“行了,你的自夸就到此为止吧。这里就你我两人,而我是不会为你宣传的。”德皇白了一眼有些进入状态的王子殿下说道。

“正是因为只有咱们两个人,所以有些话才可以说的更直白。”王子撇撇嘴说道。按照上个位面人生三大铁的标准,王子和威廉算是一块扛过枪(报纸上打嘴炮)。一起分过赃(这个例子太多了。)再加上双方地位接近,个人关系极佳,根本利益一致,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两人自然会随便一些。

“你看总参谋部的那些家伙们怎么样?”威廉二世意味深长的说道。

“从水平上了来说规矩,但是不适合作为德意志帝国的军事决策机构,他们的想法太古旧了,整天还沉迷在普法战争的故纸堆,设计的战术没有一点新意,而且他们对整个局势的估计更是失误颇多。战略上的设计简直是失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不懂政治,不懂政治和军事的关系!”王子毫不留情的将施里芬等人全都得罪了。

这话王子殿下是绝对可以说的,人家有这个资格啊,论见识,这个位面在军事战略上谁能比得上身为穿越者的王子?论战术战役级别的水平,王子可是在自己的叔叔——一代名将利奥波德亲王亲自关照下成长起来的。要是论实战经验,王子没有直接指挥过战斗,但是也至少在筹建蓝色军团的战术和编制上颇有建树。施里芬等人也不过是当年在普法战争打过酱油而已。

“这话说的有点过了吧。”德皇脸色微微一紧,有些不满的说道,这些人好歹是从普鲁士众多军官选出来的,你一句话就一棒子全打翻了。这让德皇面子往哪搁?

“行了,话也不多说了,我们用事实来说话,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个计划,让那些老古董们看看什么叫先进战斗力,我自己会说服他们的。你可以安排几个心腹一起去巴伐利亚。”王子懒得多说,准备结束这个话题。

“那你先透露一些啊。”德皇是真的想敲打一下那些容克贵族军官团了,而为了让这个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他需要了解王子的想法。

“施里芬自从上任后一直在忙一件事,那就是面对法国的作战计划,其实这个计划很简单,将铁路运输作为一种进攻的手段,快速集兵力,然后占领对方铁路体系,用敌方铁路将大量的部队以闪电般的速度投入到对方纵深,以便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对手。”

“我的入手点就在这里!这个计划完全不切合实际,如果仅仅是沙盘推演的话,那么施里芬的计划倒是有可能成功,但是如果落实到实际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单纯后勤压力就足以压垮参战的部队!”

“他对军队的弹药和物资消耗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估计他们大部分资料应该还是以普法战争时代的消耗为基础。马肯森在清日战争整理出来的资料恐怕就没有入这些人的眼睛吧。以几十年前战争的消耗和运动速度来指定现在的作战计划完全就是错误的。”

“而他们对于对手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在吃了大亏之后,法国人甚至俄国人都在完善自己的铁路网络,施里芬对对手的机动速度和动员能力的评价太过乐观。更难以容忍的是,他居然没有其它计划,将一切都寄托在孤注一掷上,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难道一次突击失败就直接断送了帝国的前途吗?”王子说话时已经有些气愤了。

“呵呵,那我就等待你的结果吧,不过你说的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参谋们总是为上一次战争指定万全之策。嗯。如果你能说服那些老顽固的话,我倒是愿意将你们的经验推广到普鲁士军队。”德皇笑着说道。

感谢书友酸奶加水果好好次、我叫悠然的~~~,以及书友万剑心、地狱皇女、懒羊羊暴打小麦兜、书友1603311、冬奇的支持~~~!求订阅求支持!!!

第360章 破局之策2

“怎么,现在知道怕了?没关系,我们还有时间去改变。”玛丽公主在王子耳边轻声低语道。

“只要你的巴伐利亚军团能更加强大,而我在奥地利军方和高层能有一部分影响力,当帝国崩溃的时候,你的军团能顺势进入奥地利的话,那么一切都还有转机。”公主说道。

“呵呵,还说我天真,这方面你更天真啊。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吧。”王子心说道。总算找回来一点平衡感,自己的老婆虽然能预见到某个方面,但是真正要做的话,还要靠我啊!

“如果你可以挤掉其它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者,然后在军队的刺刀下登上王位的话,那么确实有机会。但是这个操作难度相当大,首先,我们必须保证军队高层有一大批支持我们的人,同时保证军队不会被日益增长的民族独立情绪所左右,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让奥地利的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王子说道。

“我总感觉其实你很早的时候想过从奥匈帝国的残骸上分一杯羹,因为你一直在强调独立的德意志军团在奥地利的地位,而如果奥匈真的出事的话,能最快赶来平定内乱的国家也只能是巴伐利亚,而我不相信你会白白的做一次好人,而不拿走任何回报,我说的对吗?”公主露出了一副,你懂的表情......。

“这......。”王子开始确实没有干翻普鲁士,或者和普鲁士平分霸权的想法,但是不代表真的就看着奥匈分裂,没事的时候,王子也会看着地图,瞄一下那块叫苏台德的地区,再看看捷克,有的时候喝高了,还会想象一下后世的奥地利......。

王子是有过想要在奥匈帝国崩溃的时候分一杯羹的想法的。而现在,面对未来可能严峻的现实下,王子很快又将这个想法从思维的犄角旮旯里翻了出来......。

总体来看,无论是奥地利的德意志人还是捷克人,高层都是比较倾向于王国的,因为他们是贵族,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应该会倾向于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的人,这一点玛丽公主就要比卡尔大公强一些。[至于费迪南?王子已经默认他死在枪手的子弹之下了。]

前者背靠的是巴伐利亚王国,论经济实力甚至不比奥地利差多少。而后者呢?不过是1战仓促获得储君的大公,而且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在历史上居然想做匈牙利的国王......。王子甚至觉得,可能不用自己动手,这哥们就跑到匈牙利去了吧.....。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风险和收益,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普鲁士的反对和奥地利内部的争端,如果是和平时期,巴伐利亚想要从崩溃的奥匈身上分一杯羹恐怕很困难,甚至可以用危险两字来形容,因为普鲁士有充足的力量和理由来阻止巴伐利亚的行动。

但是一旦开战后,德国绝大部分力量都被部署到东西两线作战,国内只剩下动员部队的情况下,如果能获得奥地利部分军官和高层的支持的话,那么镇压叛乱应该没有问题。事实上,对于奥匈帝国崩溃的时候,内部军事力量有多茶几这个问题,历史就已经给了答案,霍尔迪,一个海军将领,依靠几千名水兵就成功的获得了匈牙利的政权......。

而王子如果1战负责动线作战的话,那么在解决俄国之后,大量巴伐利亚军团也可以立即赶往奥匈帝国,压制本土的叛乱力量和民族独立倾向应该不成问题。毕竟在奥地利,虽然少数民族颇多,但是他们的人口并不多,武力更是渣渣!而且没有联合,分散的独立份子在机枪和火炮的恫吓下很快就会崩溃!

至于说普鲁士的反对?拜托,现在是战争时期,奥匈如果崩溃后退出战争的话,那么对于德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巴伐利亚派兵过去帮助你稳住局面已经是大功一件了,你还能说不同意?而且普鲁士不同意又如何?你还能从西线调兵舍近求远?不怕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不管普鲁士是否真的愿意,如果巴伐利亚真的对奥匈采取行动的话,前者都不会阻止,甚至是提供帮助也是可能的,毕竟奥匈退出战争的后果,不是德国可以承受的!

那么好了,如果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境内的保皇派成功的镇压了起义,不说把整个奥地利都吃下去,只把奥地利和捷克控制到手的话,那么这也有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将近1800万的人口!如果这个时候,自己的老婆能再顺势上位,成为新的奥地利王国的女皇的话,[一想到这点,王子心怎么就那么难受呢.....。]那么巴伐利亚—新奥地利的联盟体系的行程就是无法阻止的!

想想看吧,一个家庭,老公是巴伐利亚****,老婆是新上任的奥地利女皇,他们孩子肯定会继承这两个王国,而且绝对不会一个孩子继承巴伐利亚,另外一个继承奥地利,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王国的合流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主体民族都是德意志人,彼此之间还有非常深厚的民间和政府交往,大家又共同臣服于一个王冠之下,内部的融合不存在问题啊,当然了,前提是看住捷克人!

一个巴伐利亚,普鲁士政府可以碾压,那么3个巴伐利亚呢?面对一个领土面积20多万,人口将近3000万的联盟,普鲁士政府有什么信心说可以轻松将其吞并?而且这个联盟还是最低的档次,并没有考虑奥属波兰、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等地区。也许实力上依然比不上普鲁士,但是如果真动手的话,普鲁士也要伤筋动骨,而且对自家兄弟动手,萨克森会怎么想、符腾堡会怎么想?

单纯一个巴伐利亚战斗力不咋地,另外两个公国看不到反抗的希望,自然不会联手,但是如果能把奥地利和后世的捷克也拉进来的话,虽说不一定能和普鲁士一争高下吧,但是普鲁士也绝对不敢硬来!德皇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让其继续保持很高的独立性,来换取自己头顶的皇冠!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支持~~~!!!!

第361章 巴伐利亚—奥地利联合王国!

如果奥匈的内部动乱是出现在东线战役结束之后的话,那么巴伐利亚趁机摘桃子并且把自己的老婆扶上皇位还是有可能的。而且这个时候采取行动,普鲁士绝对不敢插手!只要巴伐利亚军团刀子够硬,收买工作做得好,不愁在奥地利找不到带路党......。

如果不考虑鲁普雷希特自己作为王子的尊严和面子问题的话,形成一个巴伐利亚和新奥地利的联盟是解决战后一切问题的最好的办法!这个联盟是如此的顺应形势,满足了双方的需求,而又让任何人无话可说!

巴伐利亚拥有技术,经济比较发达,有钱、有装备、有科技树,工业上是质量有余,但是数量差一些。然后就是没人、没土地......。而新奥地利呢[目前暂定为后世的奥地利+后世的捷克以及1战被意大利侵占的领土。]虽然科技可能差一些,高端工业也差一些。但是拥有至少2倍与巴伐利亚的土地和将近2000万的人口!而且其一半以上还是和巴伐利亚一样信仰天主教的南德意志人!即使其还有一些捷克人,但是其高层对于哈布斯堡王室还是比较忠诚的。至于下层的民族分裂分子,自然有王子的军队来负责对付!

巴伐利亚可以作为联盟大脑,为联盟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而后者则作为身体,提供人口、军队和市场。这种互利互助的关系加上日益密切的民间和政府交往,在战争这种关键时刻,完全有机会完成融合!而完成融合后的新巴伐利亚—奥地利的力量是极其恐怖的!

而且,最最关键的是,普鲁士和其它邦国在明面上还说不出什么!假定斐迪南****依然挂了,卡尔大公就不足为惧了,这个草草当上皇储的家伙在弗里茨死后,一没有根基,二来他的想法也有问题。面对鲁普雷希特和玛丽公主没有任何威胁可言。至于其它远支就更别说了!

如果卡尔大公不成器,并且在帝国注定会崩溃的时候,弗里茨恐怕也未必没有支持自己的三女儿上位的可能吧!毕竟,在所有哈布斯堡王室玛丽公主的实力是最强的,他背后是一个王国,虽然不大,但是实力不容小觑!如果帝国的衰落不可避免,弗里茨恐怕更希望一个新的哈布斯堡王朝能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崛起吧?

一旦玛丽公主能变成玛丽女皇的话,那么公主的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玛丽公主的身份将不再是单纯的巴伐利亚王妃,她更是奥匈帝国的继承者,奥地利的主宰!和德意志地位是对等的!德皇没有权利命令自己的盟友怎么做,只能请求对方去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这个奥匈帝国新的女皇封号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和主权上的独立性,也不是所谓的名义上的地位平等。更重要的是,依靠这个地位,王子可以从东线的胜利分到大量的好处!

奥匈帝国是德国盟友,既然打一战肯定是为了利益,即使奥匈帝国崩溃了,但是玛丽的奥地利继承了奥匈帝国的地位,那么在继续参加这场战争的同时,自然要分到一定的好处。战前双方约定好的利益分配将继续执行下去,而新奥地利获得的好处自然也等于王子获得的好处。毕竟双方是一家,鲁普雷希特王子和玛丽公主未来的后代将继承两个王国!

当然,这样一来的话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场面,鲁普雷希特王子在地位上弱于自己的妻子。而这个巴伐利亚—奥地利的联盟一半属于德国,一般又属于外国......。这个情况就非常有意思了。

然而事情到了这一步之后,问题也并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一旦出现一家双王的情况之后,未来,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和奥匈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界定?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普鲁士肯定不允许巴伐利亚分裂出去,因为这已经触及了帝国的底线。如果巴伐利亚出去了,那么同样信仰天主教的萨克森和符腾堡如果有样学样呢?如果其它德意志南部的各邦国也以此为要挟呢?整个德意志地区将重新回到南北对峙的情况,所以,普鲁士即使动用武力也绝对不接受巴伐利亚和新奥地利合并然后退出德意志联邦的结果!

同样,这样做对巴伐利亚对王子来说也没有好处,总体来说,新的奥地利还是太弱了,当初的奥匈帝国在列强的实力都是几乎垫底的,那么只有原来三分之一领土的新奥地利又能有多少力量?本身实力单独拉出来不够看,市场更小!

巴伐利亚未来的核心工业,无论是航空工业、汽车工业都需要庞大的市场支持,而新的联盟如果独立出来的话并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这些需要巨大市场的工业最终逐渐萎缩!

巴伐利亚不能出去,而新奥地利也不可能进去!因为这样一点同样让普鲁士难以接受!25万平方公里,将近3000万人口的一个邦国进来后,那么情况会如何?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普鲁士说了算还是巴伐利亚—新奥地利说了算?

联邦议会的票数又该如何分配?普鲁士又该如何面对这个并不弱于自己多少的邦国?俾斯麦没法解决这个问题,而威廉二世更没这个本事!所以,当初普鲁士选择了排挤奥地利,而不是将其彻底击败!

“这个问题真难办啊......。”王子虽然已经被公主说服了,并且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但是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首节上一节150/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