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171节

“这话应该反着听吧?”王子心吐槽道。俄国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奥匈帝国和巴伐利亚联姻的,毕竟奥匈和俄国在巴尔干地区还在掰腕子呢。至于说俄德之间的友谊?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到现在,当德国扩张的野心和强横的姿态展露无疑的时候,俄德两国之间还是彼此忌惮的吧?

“十分感谢沙皇陛下的祝福。”不过历练了这么多年的王子已经掌握了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这项政治家必备技巧,“为了表示我们的谢意,贵国在巴伐利亚订购的两艘超级战舰,留里克号和俄罗斯号将在一个月之内完工,希望伯爵回去后能立即通知贵国海军部,做好接船的准备。”

“一个月内完工?这两艘战舰的建造周期还不超过17个月吧?这可真是神速啊,我在此再次向殿下表示感谢。”罗巴诺夫受宠若惊的说道。受到法国舰队分分钟被德国战舰ko的刺激,以及日本再次从英国订购大量战舰的刺激,俄国人陆续从德国订购4艘被成为留里克2级的超级战舰。其有两艘是追加的,在去年年刚刚开工。

而第一批订购的两艘战舰原本是在今年下半年才会服役,但是王子为了腾出船台和工人以便建造德国的第一批无畏舰,决定加班加点,赶紧完工这两艘船了事。当然,加快进度的费用还好不能少的,不过对于俄国来说,一旦这两艘战舰到了远东,就可以重新平衡双方的海上力量,这种买卖,俄国人没理由不做!

“我想知道,关于由我方承接的远东俄国陆军的军用食品供应问题,沙皇陛下有决断了吗?”王子问道。在和俄国人的交易上,王子的目光不仅仅放在了火炮和战舰上。这些交易换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而王子现在需要的除了钱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为俄国崩溃埋下一根钉子!

而这个钉子就钉在了乌克兰!乌克兰是俄国最重要的粮仓,俄国一半的耕地和一半以上的粮食出自乌克兰,而乌克兰人又具备一定的独立倾向,虽然很早就被划入到俄国的版图,但是********和独立风潮从来就存在。在历史上,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就出现了诸如马赫诺这样的乌克兰独立运动领导人。

王子没有打算将乌克兰整体吞下来,因为他知道即使德国和奥匈加一起也没有这么好的胃口!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上面的3000万以上的人口!根本无法消化!所以王子的想法就是建立一个亲德的独立的乌克兰国!

但是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是很难的,对于一部分乌克兰独立分子来说,斯拉夫人固然是敌人,而打过来的德国人同样也不是好东西。王子想要实现这个目的,至少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而这个“群众基础”的主要对象当然不会是乌克兰的农民,而是那些乌克兰知识分子、农场主和部分独立人士,而要想让这个关系牢固,自然需要一些经济利益,而作为俄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乌克兰和巴伐利亚能做的交易也只有农产品了。所以王子的意思就是从乌克兰进口农产品,通过海运到土耳其。然后由在土耳其设厂的巴伐利亚工厂加工成各种罐头或者其它易于保存的食品。

有了稳定的经济联系之后,这些在乌克兰社会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才会相信你,信任你,双方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的进行下去。在未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乌克兰人才会在俄国最虚弱的时候捅对手一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子不惜亲自出面劝说奥匈帝国和俄国签署限制两**备的条约,双方将延时在各自的边境地区部署新式的速射火炮。并且表示在巴尔干地区的行动会提前通知对方。历史上这个条约大概是1904年签署的。而这一次,在1899年就签署了,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俄国人能放心的去和日本人打一场。

而王子做的一切都是需要报偿的,而报偿的内容就是允许巴伐利亚经营俄国人远东军队的军粮!直接从乌克兰进口粮食,然后再就近的土耳其进行加工,随后装船直接运往远东。

“对于您的要求,沙皇陛下予以了高度关注,并且竭力压服国内的反对意见。而我今天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转达这个好消息。沙皇陛下同意贵国商人在有政府有效管理的情况下从乌克兰购买粮食,进而加工成军粮。”罗巴诺夫说道。罗巴诺夫来到这里的目的除了想王子通报这个消息,就是为了看看能不能趁机从巴伐利亚再捞一些好处,毕竟菲律宾之战对俄国人的震撼也很大,他们眼的日本一下从1.58米变1.85米......。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支持~~~!

第412章 俄国人的“贺礼“ 2

俄国人终于开了一个口子,这绝对不是王子有什么“脑残光环”。而是因为俄国现在的运力确实有些紧张。就在前不久陆军大臣库洛帕特金在给沙皇的一份件这样写道,“如果我们想要把一个团从莫斯科调往远东的话,那么我们至少需要45天的时间,即使按照最好的进度,我们在1905年依然无法完工西伯利亚铁路,而到那时我们运输一支军队需要35天的时间!”

而实际上,俄国人能在兵力占优,火炮占优的情况下依然被日本人打得头破血流,除了指挥军官和兵员上的差距之外,后勤方面同样是一个问题,在俄国人的记载,在辽阳、沙河、奉天的诸多战役,俄国人的炮兵几乎打光了一切炮弹,如果描述没错的话,那么日本人的炮弹是紧张,那俄国人的炮弹就是危机了......。

而根据俄国的另外一份数据,俄国人在战争初期铁路干线的运力只有每天三列军列。后来在十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增加到9列。而到了1905年夏季,主线也不过达到了12对。而在1904年,俄国高层对军队运输能力的要求是每天至少14对!也就是说,主线铁路运输从来没达标过......。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除了运量不足之外,武器生产方面俄国人同样有问题,试想一下,一个连奥匈帝**工都不如的国家在非全国动员的状态下在5000英里之外打一场战争,这对于俄国悲催的军事工业来说是一件多么堪称惨烈的事情啊。实际上,俄国人和日本人在战时都从德国和法国购买过大量的炮弹,俄国人发现从法国购买炮弹的价格要比克虏伯生产的炮弹贵2成倍以上,但是都比自家的便宜......。

于是,俄国人就萌生了将部分军火物资的生产交给外国的想法。法国人作为俄国最大的债主,自然从分了一杯羹。而巴伐利亚作为俄国最大的战舰供应商,以及一个颇有良心的商人也能从俄国人那里获得不少好处。

而巴伐利亚在表示卖给俄国的炮弹会和德国国内供应价一致的时候,俄国表示同意让巴伐利亚插手俄国的农业生产,但是要求是必须在俄国境内。很快,王子提出了反建议,粮食收购企业可以在俄国境内,但是加工要在土耳其,原因很简单,那里的人力成本更低,而且土耳其政府表示愿意提供免税待遇。

尼古拉二世考虑了一下,认为这笔买卖最多也就是做到日俄战争结束就可以了,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畅通和对清国东北的控制,粮食问题将不再是限制俄军在远东行动的关键,所以,最终决定答应王子的要求,算是卖一个好。

“另外,我听说贵国的远东舰队即将进行轮换,是这样吗?”在互相恭维了半天之后,罗巴诺夫伯爵突然问道。

“是这样的,另外一艘慕尼黑级装甲巡洋舰将接替首舰慕尼黑号前往远东。”王子点点头说道。

“根据德皇的意思,未来德国远东舰队将和我国远东舰队在太平洋进行一次联合演习。而我们的意思是,如果贵国这次轮换的战舰是新式的美因茨级装甲巡洋舰的话,那么情况会更好一些。在远东有一艘强大的战舰,也可以方便震慑某些国家,不是吗?”罗巴诺夫说道。

俄国要的是一个态度,而这个态度也是德国愿意给的,毕竟德国对日本本来就没有好感,而为了让俄国安心,这点事情也不算什么,对于王子来说不过和德皇打个招呼,然后再和海军部沟通一下。

“我会劝说德皇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王子十分爽快的答应了。和与塔夫伯爵的交谈不同,和罗巴诺夫的会面可谓是宾主尽欢。在送走俄国特使之后,王子以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终于可以休息一下的时候,谢林伯爵又不合时宜的走上前来。

“没有重要的事情,明天说吧,我今天已经很累了。”王子没好气的说道。

“呃,是关于维托里奥伯爵的,最近有很多意大利官方人物找过伯爵,他们谈了很多事情,甚至有些人还试图说服他会意大利。”伯爵说道。

“这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关注的,维托里奥伯爵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王子对此倒是不在意,毕竟维托里奥也算是名人了,德国造船业数一数二的设计师,意大利人想拉回去也可以理解,但是伯爵已经在巴伐利亚扎下根了,回去从头再来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的。而且德国给了他更好的实现抱负的条件。

“但是这些意大利人至少三次问道了德国政府和您对土耳其的态度,这个如果说是偶然的话,我都不相信!但是我又想不到意大利对土耳其关注的原因!”谢林伯爵说道。

“这不正常!绝对不正常!”作为穿越者,王子可是十分清楚意大利后来可是对土耳其动手的,但是那是10年后的事情了,现在意大利人怎么这么早就有异动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王子急忙问道。

“在我们告知了意大利,将要吸纳土耳其进入同盟国系统之后,他们曾经通过外交渠道询问过德国官方的态度。”

“好了,你先下去吧,我需要好好想想这件事情。”王子已经断定,现在的意大利就对土耳其在非洲的殖民地有想法了。而这个问题摆在王子面前的就是,对于即将动手的意大利,德国将报以什么态度?是不闻不问呢,还是反对呢?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德奥对土耳其的态度已经让意大利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彻底失去这块殖民地。青年土耳其党的保密工作做的不咋地。国外都已经嗅到了政变的气息,其实这也很正常,以前一些青年土耳其党的重要人物一直旅居欧洲,他们的行动自然躲不过所在国的眼睛,但是根据王子所掌握的情况,青年土耳其党似乎没有在意大利有分部啊,意大利人又怎么这么快听到了这些消息?

“仔细搜集关于意大利人的情报,越详细越好。”王子命令道。

第413章 猜测

“最近,伦敦和巴黎的银行家们和意大利政府签署了数个借款协议,可以确定的是,不到5天的时间里,至少有100万英镑以上的资金流入意大利。这是极不正常的事情。在往年同期,从来没有如此大的资金流动。其一些还是在底下进行的。而且根据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的暗示,这笔借款可能还会继续下去!”

劳拉女伯爵作为奥匈方面派驻到巴伐利亚代表团的一员,负责联络大婚事宜,但是实际上,她现在是鲁普雷希特王子和玛丽公主关注国际金融界的眼睛。而当王子命令搜集关于意大利的情报之后,第一个送来关键情报的就是她。

“其它方面的消息呢?”王子问旁边的自己的军事参谋库尔上校。

“意大利舰队和部队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们完全可以用按部就班来形容。”库尔上校说道。

“看来意大利人对自己的军力还是那么自信啊。”王子失笑道。“他们确实有自信的资本,英国人和法国人已经通过实际行动来表明了态度,他们支持意大利对土耳其动手,再加上他们已经知道了土耳其政变即将发生。现在对外形势一片大好,敌国处于内乱的边缘,这个机会确实很难得啊。”王子心说道。

“虽然意大利的陆军作战素质比较差,才短短5年的时间,我不认为意大利人的水平能有多高的提升。但是即使陆战失利,他们依然可以取得胜利,因为意大利的海军可以攻击土耳其的沿海城市,攻占岛屿,最后,在巨大的压力下,土耳其人不得不屈服。”库尔上校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在提醒我德国如果想要干涉的话,恐怕代价和风险会很高。你们先下去吧,如果谢林伯爵来了的话,告诉我一声。”王子说道。

“不好办啊!”当屋内只剩下王子一个人的时候,他轻轻的叹了口气,心对那个叫意大利的国家更加厌恶。“它就像一只鬣狗一般,跟在强者后面打打秋风。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运气非常好,策略也非常灵活。”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意大利人动手,而对于德国来说下一步怎么办呢?外交上的声明看起来已经不会起到什么根本性的作用了,可能会让意大利有些迟疑,甚至拖延一段时间,但是想要彻底止这次行动却是不可能的。

而且王子能够猜出德国高层对于这次事件的态度,虽然王子极力促成德国和土耳其的联盟,虽然这一点也得到了德皇的支持,但是对于大部分德国高层来说,意大利和土耳其这两个盟友谁轻谁重一目了然,他们不认为得罪一个现在的盟友,换来一个被称为欧洲病夫的盟友是一件合适的事情。

而王子能够用于说服他们的借口只有对俄国的隔绝这一点。也许按照历史上的进程,失去了利比亚的土耳其依然会站在德国一边。但是一个弱小的土耳其并不能满足德国的需要,德国需要土耳其发展他们的农业,以便获得粮食,需要土耳其可以保护两河流域,以便获得那里的石油。

而意大利呢?王子知道,除非让意大利人感觉到德奥的强大,他们才会保持立甚至站到同盟国一边。没有人会和强者过不去,意大利当年之所以投靠协约国,除了法国的领土让渡之外,德奥陷入两线作战,意大利不看好同盟国才是根本原因,所以王子根本不会担心和意大利动手会不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反正最悲催的结果就是意大利和历史上一样反水,而如果意大利能感受到德奥的强大的话,那么他们说不定还会有所忌惮呢!

让土耳其失去非洲殖民地,德国针对土耳其的计划依然可以实施,毕竟现在利比亚的石油没法开采。就算开采了,一战也会很快被协约国控制。从经济角度上来说意义很有限,但是作为一个即将加入同盟国的盟友,如果德国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那么这个联盟还会有什么意义?青年土耳其党只是对德国抱有好感。如果这次德国退缩了,恐怕青年土耳其党的态度也会松动吧?

而如果意大利从这次军事冒险上获得大量好处的话,那么他对德国这个盟主会是什么态度呢?不用说,自认为看清德国“虚弱本质”并且认为自己有点斤两的话,那么还不更为所欲为了?这股歪风不能助长啊。

“王子殿下,柏林已经传来消息了。”就在王子正在纠结的时候,谢林伯爵终于带来了德国高层久违的消息。

“说说看,德皇和高层是什么意见。”面对要给强国,巴伐利亚师不可能单独上的。先不说德国政府不允许手下邦国独走。单纯实力上也不够啊!

首节上一节171/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