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297节

而现在,随着奥匈帝国和巴伐利亚交往的增多,让“两个血统高贵,且颇有历史渊源的王国更进一步”的想法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之,双方的合作让彼此都获利颇多。而在政治上更是可以互为奥援。这对于经常利用联姻来巩固关系的奥匈帝国来说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于是,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弗里茨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多一顶王后的桂冠,而玛丽公主对于这个比自己还要小2岁的王子也十分有好感。而巴伐利亚那边也处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同意了,虽然那位王子看似对这个联姻还有一些顾虑吧。

“但是,我感觉,这位王子对奥匈帝国的善意比较有限,他们只是将我们当成了一个可以合作的盟友,我们之间所有的行为多源自利益交换,而对于我们再政治等方面的诉求非常冷漠。”

“尤其是这一次,德意志帝国公然对土耳其示好,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从巴尔干地区获得利益的话,那么只能对那些小国下手,德国会阻止我们对土耳其动手。”费迪南不满的说道。

在费迪南看来,巴尔干的小国比土耳其更难缠,不是说这些小国的力量有多强,单独拿出来一个还不如土耳其,关键是这些国家背后还有其它大国,比如说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背后是俄国,而希腊则有英国人的影子。无论俄国还是英国都不是奥匈帝国可以轻易招惹的,而现在,德国宣布对土耳其的支持后,整个巴尔干地区几乎被瓜分殆尽,奥匈帝国无利可图!

“这件事情是德国央政府决定的,他不过是一个代表而已,费迪南,我对这件事同样十分不满,但是我们分清轻重,我们不能因为这样一件事情破坏两国关系,更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让鲁普雷希特对这次联姻感到不满,”弗里茨对于这件事同样不满,但是他至少分得清轻重。

德国对土耳其的支持已经是既定事实,无法改变的了,这是奥匈帝国的一个损失,而如果因为这个再让巴伐利亚方面不满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损失了,为了注定要失去的东西而不满,那不是更得不偿失?

“我们首先要向鲁普雷希特表示我们的善意,当然了,在合适的情况下,你也可以询问一下德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态度,尤其是对塞尔维亚的态度。我有一种预感,整个巴尔干最让我们感到难缠的不是土耳其,而是塞尔维亚,他们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的行动给帝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这恐怕有些困难,塞尔维亚背后是俄国,而现在的德国和俄国关系不错。”费迪南大公说道。

“呵呵,那只是表面现象,在西欧,无法容纳法国和德国两个大国,所以他们成为了宿敌,而在东欧,同样无法容纳两个大国,德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是迟早要爆发的,其它的一切不过是表面现象,德国对俄国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将俄国的力量消耗在远东的举措。”弗里茨国王看问题还是很准的。

“那如果俄国在远东战胜了日本呢?”费迪南问道。

“那就更好了,战胜了日本后的俄国肯定会忙于东扩,他们就更无暇估计欧洲了,至少我们在东线的情况算是稳定了!”弗里茨国王笑着说道。

“对了,那位王子精通海军,而且这一次,德国海军精锐齐至,我想你应该对这次会面很面议的。”在费迪南离开之前,弗里茨国王笑着补充道。他知道,这位侄子对于蓝色国土的兴趣是很大的,这个共同爱好可以很好的弥合两者的分歧!

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慢慢游k、小人物跟班、越人语天、海有边、bighill1982的~~~,以及书友欣赏糊涂、去死团团员、圣弑、宅付、birdcheng的支持~~~,今天2更~~~!明天新的一个月开始~~~,作者三更~~~!求订阅求~~~!

第352章 储君间的会面

费迪南****喜欢海军,尤其喜欢那些高大威猛的战列舰!历史上的奥匈海军本来就寒碜,只有拉德茨级准无畏和联合力量级战列舰还能拿出来显摆一下,但是如果没有这位****的话,恐怕这两级战列舰都会难产,那么最终留给奥地利人的蓝色回忆恐怕就只有那些岸防炮艇和小型巡洋舰了。

****很喜欢海军,他之所以能来到波拉港来迎接这位并不熟悉的王子,除了奥皇的命令之外,近距离参观一下德国舰队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经过了多次战争的检验和洗礼之后,德国战舰性能优越已经成为了各国的共识。而现役德国战舰大部分都出自眼前这位王子麾下的设计局。作为两个海军爱好者,皇储相信这一次会面一定会让人难忘。

但是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他站在波拉港,看着远处在奥匈舰队的陪同下逐渐驶入的德国舰队后,他心只剩下郁闷两字了,原因很简单,和现在的德国舰队相比,奥匈帝国海军简直就是一个叫花子,太寒碜了......。奥匈帝国最好的战舰还不如德国人的慕尼黑级装甲巡洋舰!而据说,德国人正在淘汰这一级战舰,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7000吨级的战舰要么低价卖掉,要么作为训练舰存在......。

对于自己最重要的盟友,鲁普雷希特还是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的,费迪南毕竟是一个帝国的皇储,而自己地位明显要比对方低一线,在王子的命令下,到访的舰队老老实实的按照步骤给足了奥匈帝国的面子。在众目睽睽之下,鲁普雷希特走下舷梯之后首先深处了手,表示对费迪南皇储和他身后的敌国的尊敬!

“欢迎来到波拉,我的兄弟!”当双方拥抱的时候,费迪南在耳边小声说道。而这让王子一愣,因为没有专门查过族谱的王子不知道费迪南身上到底有多少巴伐利亚血统,说不定,双方还真是表兄弟呢!

“这段时间一定很忙吧?在意大利、英国人、土耳其人那里转了一圈之后,又来到了奥地利。”回去的路上,费迪南皇储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是很忙,不过总算值得,做成了一些事情,警告了一些人。”王子微微一笑平静的回答道。

“警告了意大利人?鲁普雷希特,你早就应该知道意大利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和他们结盟得不偿失,所谓的三国同盟其实只有两个国家。”费迪南说道。

“是的,我们警告了他,我们用经济和装甲出口作为要挟,我们需要意大利表明一个态度。意大利确实不值得信任,但是不得不说,它处的位置很重要,即使他们无法帮助我们,至少也不能他们占到对方一边。敲打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彻底闹翻。”王子回答道。

“所以,你们在稳住意大利的同时,选择了土耳其作为下一个盟友备选项?”皇储大概理出了一条线。

“世界上没有人嫌自己的朋友少。”

“但是土耳其并没有资格作为我们的盟友,他太弱了,太落后了,他腐朽的不可救药,甚至整个欧洲的贵族们都在讨论这个王国什么时候崩溃,而你,却希望解救他,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皇储尽量用一种平和的语气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但是王子依然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了端倪。

“贵国并没有和土耳其接壤,如果土耳其继续衰弱下去的话,那么这些遗产最终会落到谁的手?也许是塞尔维亚,也许是保加利亚,也可能是希腊,但是绝对不是在奥匈帝国手。您说是不是?”

“塞尔维亚,这个巴尔干的麻烦制造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贵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渗透和颠覆,但是贵国却因为俄国人的缘故而无法将这个跳梁小丑干掉,土耳其并没有给贵国造成障碍,他的崩溃对贵国也没有好处。”

“恰恰相反,奥匈帝国和土耳其拥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俄国,这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只要能击败俄国,那么不仅仅是巴尔干半岛,整个东欧都将向我们敞开大门。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和土耳其联手又有什么不行呢?”王子反问道。

“但是土耳其的加入并不能改变什么,他的力量太弱了,甚至远不如意大利!”皇储反驳道。

“但是地缘上的优势让土耳其不可或缺!只有土耳其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才能彻底封死俄国获得外援的道路!就单纯这一点,土耳其比2个意大利都重要!有外援的俄国是无法战胜!您说是不是?”王子这个理由无可辩驳。毕竟从地图上都能看出土耳其在地缘上的优势。

“我可以负责的说,如果俄国的对外通道不被掐断的话,德意志帝国是绝对不会和俄国动手的,我是这个意思,威廉陛下也是这个意思!”

王子这句话已经表明了态度,如果想让德国支持奥匈,那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土耳其必须加入到德奥一方,这也意味着奥匈帝国不能对土耳其采取任何敌对行动,你要是敢违反,那么大家一拍两散,你自己对付俄国去!当然,这话现在是王子自己编的,不过短时间内,奥匈也不可能去柏林问德皇......。能糊弄一段时间算一段时间吧。

“这......。”费迪南一时语塞,他没想到德国居然如此坚决的要保土耳其。而一旦联盟强势的一方下定决心的话,那么弱势的一方只能选择服从。而且现在的情况对于奥匈来说最大的麻烦还是塞尔维亚和背后的俄国,毕竟前者都开始篡夺奥匈帝国内部塞尔维亚人搞独立了,而土耳其对奥匈目前来说还是无害的。

“这个取舍并不困难,不是吗?”王子没有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纠结。“更何况,我们给土耳其提供工业产品和技术还可以换取土耳其的农产品和资源。巴伐利亚王国将垄断土耳其的军火工业,而贵国也可以从分一杯羹!”王子抛出了橄榄枝,而对面的皇储也不好再说什么。兼顾各方的利益的朋友总是那么难得,虽然德国的作为让奥匈有些不满,但是毕竟给予了一些补偿。

下周没推荐--!各位书友,可怜一下作者君吧--!求订阅求支持~~~!!!

第353章 真正可靠的力量

“最近,巴伐利亚王国驻奥匈帝事代表给我送来一份件,其提到了奥地利王国应该建立一支以德意志军人为主,部分捷克人为辅的单一民族军事力量作为帝国力量的核心,这是你的主意吗?我未来的妹夫?”费迪南皇储决定说一些大家都感兴趣,而且有积极意义的话题。

“是的,根据巴伐利亚驻奥匈军事代表团传回的消息,他们认为这种混合民族组成的部队内部协调和掌控非常麻烦,直接影响了战斗力。地方守备部队的民族构成还比较单一,这还好一些,而国防军的构成看成是一场民族的盛会,虽然可能有更好的装备,但是战斗力未必有守备部队高。”王子想了想,字斟句酌的说道。毕竟要考虑对方的面子。

“但是这与我们的国策有些冲突,奥匈帝国历来希望将境内的诸多民族融为一体,无论是行政、民生还是军事都是这样。我们将各个民族混编入军队的目的也在于此。我们希望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然而现在看来确实有效。”费迪南皇储说道。

“这是国内政治问题,但是政治正确不代表军队就有战斗力!您能想象在战争一个团有4个以上民族,而且语言都不通的情况下的混乱情况吗?”

“在南非,美国人的雇佣军、布尔人的军队之间从来不会出现混编的情况!因为语言问题就是个极大的障碍。这还是只有两种语言的情况,我很难以理解一个军官如果掌握四种语言的话,去处理诸多民族之间的矛盾的话,那么他还有多少精力可以用在军事上?”

“不同的民族在对待战争问题上会有不同的看法,奥匈帝国强盛的时候是因为有一个以德意志人为主体,匈牙利人和捷克人为辅的强大军团做后盾,而现在我们不应该淡化奥匈军团的民族属性,反而应该加强!奥地利王国唯一值得信赖的只有德意志人,虽然他们人数还不到一半,但是好歹也有1000多万。所以抽调出来组成一支强大的机动兵团是很重要的。”王子语重心长的说道。

奥匈帝团的表现在1战糟糕表现一方面确实是实力所限,从军队装备上就不如对手,火炮数量弱于俄国人,实战被俄国人一顿暴揍也可以理解,姑且还可以将其归功到开战时装备不行,但是奥匈军团在和塞尔维亚人打的时候也被一顿暴揍那是什么原因?

塞尔维亚论装备可是弱鸡弱鸡啊!塞尔维亚没有自己的国防工业,军队数量也很少,一个只有四百五十万人口的国家能调动多少军队?一战开始时塞尔维亚正规部队只有十二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总共不过二十四万七千人!加上临时动员的部队也不过四十万。

而且他们的装备也十分落后,一个师规模挺大,有1.5万人和400骑兵,但是只有十八挺机枪和三十门火炮,全军能用的步枪也不过十万把,火炮只有610门,这其还有180门旧式火炮,重炮数量也不过40门!每门火炮的备弹不超过700发!

虽然巴尔干在战争开始后只是一个小的战略方向,但是在这个方向上,奥匈帝国依然布置了接近240个营的兵力、519门火炮和392挺机枪,也许人数上要差一些,火炮单纯看数量也少一些。但是大体也算相当吧。

但是谁知战斗一打起来,在整个1914年奥匈帝国再巴尔干一线完全可以用损兵折将来形容,前世王子看过的苏联资料上说1914年奥匈帝国损失了约20多万人,而塞尔维亚的损失不过是对手的6成左右。虽然这个数据有待商榷,但是可以确定一点的是,奥匈帝国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打不过塞尔维亚......。

那么大一个国家,国力也不算糟糕,战绩如此悲催总要有一个理由吧,而王子在自己分析了之后认为奥匈军团内部的凝聚力缺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是必须改变的问题,不同民族强行捏合起来的军队除了在和平时期表现一下奥匈帝国的“联合力量”之外没有任何实战意义!

王子宁可要单纯的德意志军团、捷克军团、匈牙利军团、马扎尔人军团,也不想要一个个混合的大锅菜!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贵国可以组件一支纯粹的德意志师,然后将其派往某个战场,再从贵国的国防军抽调一个同等规模的军队,也送入战场,然后看一下实战表现。我相信您就会明白。有很多事情不是演习可以看出来的,当真正的战争来临的时候,你们会发现参谋绝大部分准备工作都是为上一场战争准备的。“王子提议道。

“某个战场?你要卷入某场战争?”费迪南皇储有些疑惑的问道。

“也不能算是战争吧,土耳其在未来很短的时间里会发生变故,而这个变故发生之后,某些国家可能会采取行动,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土耳其的政权稳定交接,我们可以各抽调一个团的兵力投入到这个可能爆发的战争,然后看看效果。土耳其新政府将承担军费。”王子说道。

首节上一节297/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