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317节

真以为一个原教旨主义骑兵好干?真以为骑上马就是骑兵了?大名鼎鼎的哥萨克骑兵告诉你图样图森破!一名合格的骑兵必须擅长马刀冲锋,这个是一个基础,必须能够熟练的使用包括马刀、长矛在内的各种冷兵器。同时,随着火器的普及,你还必须学会如何在马上使用包括短卡宾枪、手枪在内的各种火器。以及驱使马匹做出各种特技级别的动作!

而红军呢?哎不说了,从当时一句非常时髦的宣传标语上就能看出来,“无产者,上马!”这话很简单,就是一群老百姓逼急了,改行当骑兵了,这样的骑兵要是和白军专业骑兵玩马刀冲锋的话,估计一个回合就直接挂了吧。

而实际上,红军将领们确实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和对手进行肉搏交战,这不是找死吗?那么红军采用的骑兵战术是什么呢?说到这个问题,还要提一下一个著名的白军将领马赫诺。这为乌克兰军人是个无政府主义者,当年和白军打过,后来又和红军打过。

而在国内战争时期,这哥们发明了一种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战斗力超强的武器——机枪马车!将机枪、机枪组人员、弹药放置在特制的四轮马车上,然后由两匹马拖曳作战。这东西是不是看的有点眼熟?有点像甲午时期北洋的马拉坦克吧?你还别说,理论上还真是,而且是简化版。

但是,马赫诺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一口气暴了300辆机枪马车!大量机枪马车风驰电掣,运动神速,活力凶悍,你就把它当成一堆可以随时展开射击的移动机枪阵地就行了。红军打了几次之后感觉这货不错啊,然后自己也开始学习,其有一个人堪称其的佼佼者,这哥们的名字叫布琼尼......。

而后来红军也确实把这个战术发扬光大了,红军骑兵的其它装备可能不多,但是机枪的数量绝对不少!比如说骑兵第一集团军,拥有兵力为1.8万人,有飞机24架,火炮48门,而机枪的数量高达362挺!这意味着什么?连后勤人员都算上的情况下,平均50个人就有一挺机枪!

而按照红军骑兵后期的编制,一个骑兵师由3500到4000名骑兵(注意,这只是骑兵数量,没计算辅助人员),拥有3000到6000匹马。拥有火炮12门,机枪200挺!一个师有200挺机枪!这些自动武器的大规模使用让骑兵火力大增,这也是为何红军骑兵在基本功不怎么扎实的情况下能把白军击败的原因,大量的机枪和机枪马车的使用根本不给对手近战的机会啊!

也许有人说了,既然骑兵在东线这么好用,为何沙皇俄国不使用呢?原因很简单,这种战术只能对付缺乏重武器的俄国内战各方,对于一个师拥有几十门火炮和大量机枪的德军来说根本不起作用,尤其是在有堑壕帮助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甚至于不要说对付德军了,面对初出茅庐,由法国人训练的波兰军团的时候,骑兵的作用都非常有限。

开始的时候面对波兰军队的时候骑兵也发挥过高速突袭的作用,但是很快当波兰人适应了俄国骑兵的攻击之后,俄国骑兵的好日子到头了。在1920年7月23日到8月15日的华沙战役,苏联骑兵第三军被重创,余部被迫撤往东普鲁士,随后被解除武装,而在1920年8月31日爆发的卡莫罗战役,骑兵第一集团军被波兰第一骑兵师拦截,双方大战一场后,苏军损失4000人,而波军据说损失只有500人!

所以说骑兵这东西啊,在1战还有用,想要当主力挑大梁面对俄军工事是不行的,但是作为一支机动力量,用来配合步兵集团和快速军团还是可以的。毕竟骑兵的移动速度还是诸兵种之最。只要不是攻坚的话,问题不大。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404章 战车加骑兵

那么现在就差最后一个问题了,大规模机动作战的骑兵兵团从哪来?首先确定一点的是,巴伐利亚军团可养不起大规模的骑兵。毕竟一方面是这些东西太能吃了,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巴伐利亚军团需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车辆和装甲兵的建设上来。

最终,根据利奥波德亲王的建议,装备了机枪的突击坦克1号样车经过一番完善后可以首先进行小批量生产。而在突破坦克的选择上,王子倾向于两种都搞,而利奥波德亲王倾向于只搞装备75mm短炮的突破坦克2号车,不过现在这种战车地盘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稳定性也存在为你,所以最终的计划变成了先把地盘弄好,然后再决定生产哪种。

理论上,普鲁士拥有大量的骑兵,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德军庞大的人数乘以比例也是能凑出几万骑兵的。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这是人家普鲁士的人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德国还要在西线闪击一波的话,国内大部分军力恐怕都要用在西线,东线也许就普鲁士一个集团军甚至只有半个集团军和巴伐利亚军团来维持!

德皇同意了在未来对俄作战,巴伐利亚军团负责东线,也同意了巴伐利亚军团的扩张,甚至默认和奥匈帝国一起建立快速部队的计划。这些让步都是要回报的!面对俄军,你不抗谁抗?也许在西线无法获得突破之后,德军会对战略进行调整,但是在战争的刚开始阶段,就只能由巴伐利亚和奥匈军团对付俄军了!

不过好在,奥匈帝国的骑兵虽然不像毛子那么多,但是巴拉一下也不算少,在战争爆发后,德奥在东线也部署了12个骑兵师,而其奥匈骑兵师就有11个!11个骑兵师,这也是一支颇为强大的机动力量了。在历史上双方骑兵几乎是作为步兵的附庸进行交战,主要就是侦查和短促突击,并没有说一下几种几个师展开突破,然后进行穿插的战例。

原因很简单,在并不宽的战线上,双方集了将近140个师!其俄军步兵师52个,骑兵师21个!德军步兵师15个,骑兵师1个。奥匈军团步兵师37.5个,骑兵师11个。如果不是奥匈第二军团举棋不定,在东线和巴尔干战线上来回移动,却没有排上用场的话,那么兵力密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骑兵根本没有办法在厚实的步兵阵线打开一个缺口。

拥有兵力优势的俄军不但暴打了战斗力比较弱的奥匈军团,同时也攻入了东普鲁士。如果不是俄军同时选择两个攻击方向,而攻击东普鲁士的两个军团之间因为配合问题出现了缝隙,兴登堡的坦能堡会战未必能取得那么大的成果,不过即使这样,俄军在东普鲁士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依然重创了奥匈军队。

“巴伐利亚提供突破力量,奥匈提供机动穿插力量!”最终王子定下了这样一个行动计划。实际上虽然奥匈战败了,但是在俄奥边境上,毕竟有很多的要塞和连绵的战线,如果奥匈再多花一些力气好好修一下的话,暂时拖住俄国人的进攻还是可以的,当俄军大兵团暂时钝兵于坚城之下的时候。巴伐利亚军团以装甲部队为矛头突破俄军防线,然后再以骑兵为网,尽可能的迟滞俄军的调动,为步兵的围歼创造机会。

如果能获得奥匈帝国的倾力协作的话,不,甚至只要奥匈帝国愿意将手的5个骑兵师交给王子指挥,那么配上巴伐利亚军团原有的骑兵,再加上东普鲁士留守的德军骑兵,那么王子手的骑兵团至少可以达到7个师!再加上拥有一定量卡车的快速机动师和拥有各种坦克装甲车辆的装甲部队,将组成一支非常强大的突破集团,能不能对付英法不好说,但是对付俄国人,肯定没问题!

如果这个计划能成功的话,那么在历史上俄国东线一战重创奥匈的情况将不会发生,甚至于如果操作的好,俄属波兰地区将成为俄国最大的重兵集团覆灭之地!在靠近本土的地方进行作战,肯定要比深入俄国境内交战更好,而且相对于德国和奥匈,俄国在俄属波兰地区的粮食根本不够,更不要说供养上百万的军队,在俄属波兰地区作战,这也等于变相的增加了俄国人的损耗和拉长了补给线长度。

“只要能进抗住第一波,让奥匈在俄国人第一次进攻损失不那么大,那么后面的形式会好很多。”王子看着地图自语道。1战奥匈最终崩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开始时输的太惨了,第一战打完,奥匈部队损失46万!将多年积累下来的军官阶层消耗殆尽,后面上来的人业务不专业不说,可靠性也很差。

虽然奥匈帝国备战做的很不充分。(匈牙利议会其居功甚伟啊!)开战时装备很差劲,但是其工业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从总体产量上来看,不但要比意大利高一些,甚至超过了俄国!

步枪数量上,奥匈帝国造了350万把步枪,俄国是330万把。奥匈生产机枪40500挺,而俄国只有28000挺,奥匈火炮产能是15900门,俄国是11800门,奥匈飞机产能是5400架,俄国是3500架。炮弹方面,奥匈是8000万发,而俄国是6700万发。子弹方面是奥匈帝国产了40亿发子弹,对俄国人的13.5亿发子弹!奥匈帝国产能完暴俄国!

东西是不少,但是使用的人差了一些。奥匈帝国高层对下层的控制力随着战争的继续变得越来越弱。而一个拥有较高战斗意志的奥匈,可要比一个增强版的巴伐利亚要强多了。

当然,王子并不是要真的拯救这个垂垂老矣的帝国,(拯救了,巴伐利亚的红利从哪来?)而是让他能坚持的更长一些,而且至少奥地利部分必须尽量保全!减少开始的人员伤亡,让奥地利的工业能够发挥出来,王子的目的就算完成了3成,毕竟为了更快更好的干掉俄国,奥地利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感谢书友好书难求哦、第一近卫坦克旅、贰零壹叁丶伍月、彪骑兵、慢慢游k、渔夫之、小人物跟班、海有边的~~~,以及书友骠骑兵、追猎者阿尔法、推荐人77、oo黑oo、世纪领跑的支持~~~!昨天过1k了,但是作者君真的有点事,明天和后天都会三更~~~!求订阅求支持~~~!作者君最近订阅很不咋地啊--!!!

第405章 英国人的阴谋

“新一财年的战争预算下来了,我们在南非奋战的军队又获得了总计达4000万英镑的拨款,你现在满意了吧?”看着眼前有些忐忑的张伯伦,英国首相索尔茨伯利没好气的说道。

“我代表前线将士和帝国殖民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争取在今年彻底解决这个困扰帝国多年的毒瘤。我发誓!”张伯伦高兴的说道。

“今年解决问题?呵呵,我并不看好你的计划。”索尔茨伯利呵呵一笑。“你还是不明白问题的关键啊,这早就不是大英帝国和布尔人的战争了,美国人已经高调的插手,就差没有对大英帝国宣战了,而他们背后还有德国人,只要美国人的志愿军和德国人的军火源源不断送到南非,我们的战争就停止不了。”

“看来我们还是小看了美国人了,没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在远东的失败,就敢于挑战大英帝国。”张伯伦愤愤的说道。“但是德国人为什么要如此支持布尔人?即使他们和美国人是朋友,但是并不是盟友,他们犯不上和帝国为敌啊”

“我们和德国之间的关系谈不上友善,德国人自从击败法国人之后,实力越来越强,他们的综合实力已经是欧洲大陆第一了,尤其让人不安的是对外扩张倾向。而为了保证欧洲力量的平衡,我们在压制俄国的同时也在压制德国。”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德国干预布尔战争的根本原因。他们做的一起其实是为了让帝国在3b铁路上有所退让!德皇要建立一条从柏林出发,经过整个巴尔干半岛联通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一直到巴格达、波斯湾的铁路系统。而这对于帝国来说是很难接收的,印度洋是帝国的内海,德国不应该插手。”索尔茨伯利愤愤的说道。

“所以他们想通过对我们施加压力来迫使我们让步?“张伯伦说道。

“是的,但是并不仅仅是这样,现任的土耳其苏丹虽然亲德,但是同样对我们俯首帖耳,他是不会轻易同意这个计划的。而德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条横贯东的铁路,还需要一个坚定的盟友,而现在的土耳其高层并不能让德国满意,所以他们打算换一个听话领导人!”索尔茨伯利说道。

“我真没想到,帝国在德国的情报网居然有如此的能量。”张伯伦赞叹道。

“这当然不是从德国人那里搞到的,我们只是从土耳其青年党最近的行动反推出来的,从现在情况来看,我们能确定两点,第一,青年土耳其党恐怕要发动政变了,他们获得了相当一部分军队的支持,政变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第二,他们获得了德国人的支持,最近有两艘挂着美国国旗的德国商船到了土耳其,为他们带来几百吨的军火,还有最近我们查到金融系统的资金流向,也有从德国到土耳其的。数量很大。”索尔茨伯利说道。

“那这对于帝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土耳其拥有广袤的领土和较多的人口,并且卡在了东西方的通道上。如果他们倒想德国,恐怕巴尔干和东会发生连锁反应。甚至威胁我们的印度。”张伯伦担忧的说道。“那么帝国是否会采取行动?我们在地海的舰队足以震慑土耳其人。”

“可惜,我们没有借口,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没钱!所以帝国现在不可能对土耳其采取强硬措施!”

“我们只能用软刀子,用外交手腕和谋略来挫败德国人的阴谋,阻止土耳其和德国的接近!”索尔茨伯利有些得意的说道。“好了,我叫你来,是为了传达一项命令,你从现在开始就是大英帝国驻意大利王国的大使,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办。这是这个计划的简介,你在我这里看一下。”说完,一份件便摆在了张伯伦面前。

“我们居然要依靠意大利的力量来挫败德国人的行动,可真是太讽刺了!”大概看了一下之后,张伯伦苦笑的说道。

不得不说,德国人选择的这个时机非常好,俄国正在忙于在远东和日本人较量。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安心的和日本人交手,俄国不但继续保持和德国的良好关系,甚至决定缓和和奥匈帝国之间的关系,

就在不久前,德国代表和奥匈代表就双方暂时不更换更多的速射炮达成了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双方对彼此在西欧军队的火炮更新进行限制。而达成这个协议之后,俄国一共可以节省约2.5亿卢布的经费,奥匈帝国可以节省约1.5亿卢布的费用!(历史上还真有这个协议,不过具体时间可能对不上)

俄国人脱不开身,那么自然不会干涉土耳其内部的政变,老大尚且表示围观,那么诸如塞尔维亚这类国家自然更不敢在这个时候打土耳其的主义,历史上爆发巴尔干战争的时候,巴尔干诸国可是在英国、法国和俄国的支持下才和土耳其人交手的,所以说,想从巴尔干方向插手是不可能的了。

然而土耳其也有其脆弱性,除了本土之外,土耳其在非洲还有一块飞地,这就是后世的利比亚,如果历史不发生变化的话,在1911年,土耳其正和巴尔干各国打的不亦乐乎。就在这个时候,意大利的10万大军在海军和飞机的掩护下(这似乎还是飞机第一次参战)发兵利比亚,然后再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用了1年时间才获得胜利……。额这次意土战争也成为了意大利历史上最顺利的一次扩张……。

“如果德国干涉怎么办?”既然德国要把土耳其变成自己的小弟,那么在这个时候德国的态度就非常重要!

“如果是平时,德国自然可能会干涉,但是现在不可能!因为巴伐利亚的那位王子即将大婚,迎娶的是奥匈帝国的玛丽公主,两个颇有渊源的皇族再次联姻,这背后的意思可是引人深思啊。甚至连普鲁士都必须慎重处理,他们不会对土耳其的一片飞地太过上心的!”索尔茨伯利笑着说道。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

第406章 稳赚不赔

“可是意大利也是德国人的盟友啊,他们可能会冒着得罪老大的风险去对夺取利比亚吗?”张伯伦眉头微微一皱说道。

“盟友?意大利的盟友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三国同盟并不牢固,无论意大利如何表现,德奥之前最亲密的情况是无法改变的,意大利在德奥眼只是一个小伙伴而已。”

首节上一节317/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