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35节

鲁普雷希特决定在身后狠狠的踢日本人的屁股。以奉天为前线基地,对日本军队发动机动作战,依靠速射炮和机枪的技术优势压制少量的日军,当遇上日军主力的时候,则选择撤退。

想要在远东作战,俄国人是绝对绕不开的,就清国现在的效率和所谓的后勤补给方式,德国人要是依靠清国提供补给的话,那非要被坑死不可!而且所需要的弹药物资都需要从本土运输。这些东西的只能先运输到海参崴,然后再通过陆路运输到前线。而除了后勤之外,鲁普雷希特还需要一些骑兵用承担侦查任务。

事情是很多的,更为关键的是鲁普雷希特对行军打仗这事只是理论上学到了一些而已,如果说海军方面现在的鲁普雷希特能算“实战经验丰富”的话,那么陆战完全就是要给菜鸟,不过没关系,德国陆军内部的大牛很多,比如说自己的叔叔!人家可是经历过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人物!组建这样一支部队,并且安排一个合适的军官团还是没问题的,至于外交工作直接交给德国政府就行了。

鲁普雷希特需要做的只是提供一些意见。并且尽量让巴伐利亚人在部队占据尽可能多的比例,任何一场战争对于军火商来说都是一个机遇,而现在的鲁普雷希特几乎可以说是军火起家!如果这次巴伐利亚军队能表现良好的话,那么巴伐利亚的武器装备外销成绩会好很多,而德国陆军恐怕也要考虑大量装备机枪、迫击炮和自动步枪这些新式武器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风宇15、白丁往来、sk狼烟四起的打赏~~~。以及书友芭芭呜的评价票~~~。昨天的收藏很糟糕。各位书友能给力一些吗?如果今天的收藏能涨100以上的话,作者明天三更!!

第78章 蓝色军团

“既然,巴伐利亚王国对他们的军队如此自信,那么就让他们去吧,让我们看看这个南部的小兄弟这么多年到底折腾出什么东西。”腓特烈三世看了一眼侍从送来的件,就在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由巴伐利亚王国利奥波德亲王亲笔写的作战计划,就这样通过了,以至于让一些普鲁士军队的高层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在他们看了,国王的似乎有些过于看重南部天主教徒了。

“巴伐利亚搞出了不少新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是否好用我们说不准,所以,需要一场实战来检验一下,如果表现出色,那么普鲁士军队就可以立即开始换装,而如果表现不好,那么我们也避免了无谓的损失。总之,你可以把他当成一个试验品!”陆军总参谋长瓦德西这样说道。

德国陆军高层自然知道鲁普雷希特鼓捣出来的那些东西,他们认为速射炮、机枪这些武器非常不错,但是对于迫击炮、自动步枪则抱有怀疑态度,武器换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加一个迫击炮都是对原有军队装备和供应体系的重大调整,在和平时期大家的军费都比较紧巴。高层必须核算新式武器装备的性价比问题!而最直观最有效的核算方法,自然是看实战的表现!

而巴伐利亚军队很适合当这只小白鼠!点出了军火商科技树的巴伐利亚王室对于新装备的更新换代可是相当积极的,首先巴伐利亚王室有钱了!其次,部队换装自产自销能让王室更有钱!有这么多好处为啥不干?当然以利奥波德亲王为首的巴伐利亚军队高层对这些新装备还是很满意的。抽出一支规模有限的部队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终德皇批准了巴伐利亚王国的请求,不过要求在部队安插300人左右的普鲁士军官和士兵,作为战场观察员。至于剩下的部队构成完全交给巴伐利亚军方自行处理。准确的说是交给了利奥波德亲王!

事实证明,利奥波德亲王最后能当上帝国元帅并且和兴登堡等人并列是绝对有真本事的,对于王国这次前所未有的远征,亲王的谋划还是很周全的!虽然不能直接指挥这支部队战斗,但是却恰到好处的平衡了部队火力和后勤补给之间的关系!

这支被鲁普雷希特命名为蓝色军团的部队是巴伐利亚精锐的巴伐利亚王国卫队的前身!他们第一次出现在甲午战争,随后又在非洲、日俄战争和1战打出了赫赫的声威!他们始终拥有最精锐的官兵,配备有最先进的武器,并且出现在战场上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部队人数不宜过多,要短小精悍!我们更多的是依靠技术和人员素质优势而不是靠人数!战斗部队规模最多1500人!速射炮数量在6门左右,80mm迫击炮数量最多8门。每门火炮至少要有1000发左右的备弹量!我们这次不是在本土作战,开战前的储备必须够用!机枪数量也不用太多,12挺,每一挺机枪至少备弹5万发!”

“1500人的部队,我们最多可以凑出800名左右的一线步兵,这些步兵将有一半人员携带新式的半自动步枪,步枪手备弹量200发,携带量60发.半自动步枪手每人携带的子弹量应该在150发以上!无法携带的将交给步枪手帮助携带。每一个战斗班再配一个掷弹筒,标配18发特种榴弹。”

总体来说,这支部队的火力配置已经十分强悍了,甚至有些超过了当时部队携带的能力了,比如说火炮,1战的时候,德国一个军4万多人,才配属了16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平均250个人才有1门火炮。

虽然德军火炮重炮数量偏多,但是同时要考虑远东作战的部队面对的后勤补给情况要比1战时欧洲德军困难多了!别的不说,当时清朝东北有几公里铁路?所有的物资补给都要从海参崴用马车拉过来!再考虑一下东北的道路情况,带6门速射炮几乎已经是部队的极限了。

参考一下2战时期日本的山炮部队,一个4炮连大概是195名官兵和130匹马,那么6门炮大概需要300人和近200匹马!这就占到了部队人员的五分之一,而再加上迫击炮部队和机枪部队的编制,以及后勤单位,这1500人可能就没多少步兵。

也许有人问了,一门火炮最多也就6匹马拉就行了,就算翻一倍也不过12匹马,怎么可能用那么多马?原有很简单,火炮这东西把拖曳的话,自然是6匹马可以带一门炮和一辆弹药车。但是你要考虑必要的时候要驮载啊!1吨多的炮拆一下分给8匹马。然后还有大量的弹药,根据日俄战争时日本炮兵随军弹药量大概每门火炮要配200发左右的炮弹!这要多少马?一辆速射炮的弹药车也不过70多发炮弹!除了正常的马匹之外还有备用马!

如果一切都要德军承担承担的话,那这1500人就别打仗了,大部分人都转职成运输部队算了!而在这方面,充分显示了利奥波德亲王的协调能力!他将随军补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随部队的运输队,这部分直接由德队负责。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流动补给单位,根据和俄国人达成的协议,这部分补给和从海参崴运到前线的补给是由俄国人负责的!并且他们将准备大量的马匹用来随时替换随军补给部队的马匹损失。

和一般人理解不同的是,在1战前的战斗,火炮和机枪火力只是其一部分,要知道,1战刚开始时,一个德国师所拥有的机枪数量也不过28挺。在考虑悲催的补给环境,一分钟射速600发上下的机枪自然不能敞开了打,实际上利奥波德亲王准备12挺机枪,有4挺是备用的!所以说,机枪、火炮提供的火力虽然重要,但是距离统治战场还有一定距离。

这时候单兵武器的火力就非常重要了,比如说半自动步枪和掷弹筒。巴伐利亚陆军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凑出800只半自动步枪还是没问题的,但是这种东西毕竟比较复杂,虽然德国人自认为稳定性不错,但是跑到东北,万一在冬天的话,冰天雪地里要是出点事你说咋办?所以亲王要求半自动步枪和老式栓动步枪按照1比1的比例搭配。

第二更奉上~~~,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第79章 和俄国人的合作

“俄国政府必须提供500名骑兵和至少2000匹顿河马和300辆大车!并且负责蓝色团的粮食和消耗品补给,我们只能提供弹药和武器。剩下的一切军需品都要俄国方面承担!”利奥波德亲王在给德国驻德国大使的信这样写道。

1500名巴伐利亚官兵加上300名普鲁士官兵组成这支部队的主力,但是单纯这些人并不够!他们缺乏侦查力量、缺乏完善的后勤补给。鲁普雷希特对于清国后勤能力的不认同源于历史,而利奥波德亲王则是从骨子里不信任!

巴伐利亚根本不可能在远东部署骑兵,先不说马匹运送上万公里有多困难,单纯的水土不服就足够让巴伐利亚的骑兵变成步兵了!俄国人好歹在远东也有些驻军,这些骑兵师俄国人应该提供的,也是必须提供的。

至于2000匹重型载重马则是为了保证从海参崴到前线的物资物资运输。要知道,东北几乎没有铁路,从海参崴到前线的补给路程有好几百公里,2000匹马能保证就不错了,说不定还要再开战前在前线事先囤积一批物资!

而很快,俄国人的回复非常干脆,表示无论是辅助兵力还是物资都可以按照德国方面的要求提供。毕竟限制日本对俄国的帮助最大,德国人是玩票加实验性质,出了将近2000的部队,俄国人作为主力,总要有更多的参战部队吧。

虽然这时候的远东铁路还没有开工,虽然这个时候俄国人往远东运输补给走海路可能比走陆路更方便,但是俄国人依然可以在远东集将近6000人的作战部队!而且这还是因为担心英国人的过激反应而刻意限制部队的数量,这些部队的战损可以随时补充,俄国人也想根据这次战斗来看看日本人的斤两!

得知这个消息后的鲁普雷希特甚至在考虑,有8000俄德军队参战的情况下,甲午战争的陆上战斗到底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毕竟虽然理论上日本人有7个师团总攻十多万部队,但是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一个方向最多也就3万左右的部队,比如说鸭绿江之战日本的部队也就3万多,一个军的规模。部队还分布在一个比较宽大的正面上。虽然清军非常茶几,但是也能牵制部分日军!这8000人的机动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可是相当大的。

鲁普雷希特试探性的询问自己的叔叔,俄国人这次是不是打算玩大一次,然后直接帮助清国打赢日本?要知道这6000部队仅仅是第一批,根据鲁普雷希特的记忆,当年俄国在三国干涉还辽的时候可是又往远东增加了将近3万的部队!日本人一方面要攻击清军,保持从朝鲜到辽东的补给线,另外一方面还要应对虎视眈眈的俄国人,这战斗不好打啊!

“你想多了!”谁知自己的叔叔回话异常干脆:“俄国人需要清国失败,同时也需要遏制日本的发展,所以日本一定可以在战场上打败清国。俄队的目的只是消耗对手,让日本人面对俄国让步,仅此而已!”

“而且从俄队的水平上来看,我不认为如此数量稀少的俄军能够对日军造成致命威胁,俄国人的军队战斗力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他们的士兵麻木缺乏荣誉感,只是被动的服从。而指挥层腐朽无知,大量毫无能力的贵族军官充斥其。而且俄国人准备的太晚了,他们空有强大的兵力,却缺乏足够的物资和武器!我有一种预感,当年的欧洲压路机和克里米亚战争时期的强悍俄军即将变成过去时!”

“我靠,您要是在再这样说下去,我肯定向您要qq号了!”鲁普雷希特看着叔叔的回信,不由的感叹亲王殿下的远见卓识啊!1战时的俄军和日本战斗力谁高这个说不准,但是在日俄战争同等规模下的较量日本明显占优势,即使俄军在火炮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如此!至于具体原因,鲁普雷希特也不知道,反正战史和资料上是这样写的......。

总之,现在鲁普雷希特是知道了,俄国人主观上还是愿意让日本打赢清国,就单纯这一点上来看,战场上的结局和历史上就不会有决定性不同,而另外一方面,俄军战斗力也不足以改变整个形势,至少未来1战德国陆军元帅是这样认为。

既然俄德两军现在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那么指挥和协作问题就十分重要了,而这也是俄德双方分歧最大的问题,德方坚持认为自己应该有独立权。并且俄国人应该为德军配属相应的骑兵部队和后勤补给部队。而俄国人认为自己兵力最多,而且几乎负担了全部的后勤运输任务,理应指挥全军!

然后为指挥权的事,双方展开了长达2周的撕逼!而到最后,俄国人居然认了!不但认了!而且还表示会给蓝色军团配属足够的侦查骑兵和辅助人员!

“这tm到底怎么回事?”鲁普雷希特的好奇心促使他再次给自己的叔叔发电报,询问其的缘由。

“俄国人看上我们的速射炮,而远东悲催的运输环境决定了一门速射炮能在实战顶三门老式火炮,所以他们以给我们配属5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营卫代价换取足够的速射炮。”亲王在信这样写道。

“这个买卖似乎不错啊。我们等于推销了一批火炮!”已经掉到钱眼的鲁普雷希特开始盘算自己能赚多少钱。

“可是他们预订的是一个师配属的火炮!并且要求拥有在必要情况下购买要给军的火炮的权力!”亲王这样回复道。

“那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库存不够呗?”鲁普雷希特盘算着火炮的供应情况,按照常理,现在的一个俄国师至少也要有40门左右的火炮!如果考虑未来俄军可能的采购的话,未来几年炮厂算是可以满负荷运转了,当然,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俄国人买一批回去然后自己仿造......。

最终,俄德部队分成两部分,1800名德军组成的蓝色军团和1000名俄军组成一个战斗群,由德国人指挥,而另外5000名俄军将由俄军指挥。而在海参崴地区,还有另外一个师加一个旅越2.5万名俄军虎视眈眈的盯着东北。

感谢书友zhouyu1976、sk狼烟四起、书友160311120714233、yr81113的打赏~~~。收藏还是不给力啊,各位书友--!

第80章 重整旗鼓

“这真是一艘完美的战舰!”在英国earlehull造船厂的泊位旁,青木周藏终于看到了英国人推荐给日本的一等防护巡洋舰!

这艘原名为乔治号的埃德加级巡洋舰原本是打算装备英国海军的,但是伴随着一系列意外的发生,蒙受巨大损失的日本舰队急需补充力量,于是英国人就将这艘刚刚完工还没有服役的战舰直接转卖给了日本!而这艘排水量高达7300吨的战舰的造价和回航费用高达55万英镑!

“首尾各装备一门9.2寸火炮,两侧拥有10门6寸火炮。并且按照贵方的要求,把12门6磅炮被换成了12磅炮,同时增加了炮位的防护装甲。经过一番改进后,这艘战舰的火力和防御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航程则有所减少。”一旁的瓦茨爵士介绍道。

“如果北洋获得一艘美因茨级装甲巡洋舰的话,乔治号能否匹敌对手?”青木周藏试探着问道,毕竟从国内传来的消息让这件事的可能性正在变大!

“乔治号的核心舱不会被6寸速射炮击毁,但是能否挡住280mml40主炮存有疑问。短时间内应该没问题,时间长了,恐怕就不好说了,毕竟贵国的260mm炮也不能击穿美因茨的装甲。而口径速射炮对装甲带面积巨大的美因茨号效果并不好。”瓦茨爵士还是很诚实的。

“不过我还是相信大英帝国的战舰和技术。”青木周藏看着略带难堪的瓦茨爵士,委婉的说道。

首节上一节35/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