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429节

“库洛帕特金阁下,您的计划已经得到了沙皇陛下的批准,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规划整个波兰战区。”一名军官为库鲁帕特金送上了一份件后说道。

“是吗?要是真的这样的话,那简直太好了!”库洛帕特金嘴角浮现一丝微笑。但是这个微笑对于某些人来说则是一场浩劫!“现在,一切都行动起来吧!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当库洛帕特金得到来自最高权力机构授权之后,他作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强征俄属波兰地区的平民为俄国修建各种军事设施。而第二件事情就是对俄属波兰地区的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强制迁移!在俄国警察的警棍和部分波兰贵族的压迫下,大量的波兰人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地方向着白俄罗斯、乌克兰方向迁移。这一路上充满了血腥和泪水,但是这一切在库洛帕特金看来,是完全值得的。

“俄属波兰只有12.8万平方公里,但是这里却有1000万人口!其大部分都是波兰人,这是完全不需要的,甚至会对战争的帝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库洛帕特金不止一次在军事会议上这样说道。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波兰人不老实,这是俄德奥三国几百年来经验告诉他们的,波兰人是有点机会就闹独立,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闹独立......。而一旦开战,波兰人肯定不会老实,所以,削减这个地区波兰人口,稳定社会对于现在俄国来说就很正常了。

其次,从经济和补给的角度来看,削减波兰地区的人口也是必然,第一,俄属波兰本身就无法自给自足!波兰地区每年都要从俄国其它地区引进大量的粮食。这个在和平时期固然没什么问题,但是想想一旦开战,150万以上的俄军将要进驻这里,该地区的粮食缺口就更大了,需要更多的粮食输入,而俄国的运输能力本来就没法和西欧相比,战争为了运输军事物资,连资源运输都要被大量削减,在这种情况下,波兰巨大的人口就成为了运输的负担,按照库洛帕特金的话说,我们为什么不把波兰人赶到乌克兰,让他们就近吃饭,而非要用火车给他们跑几百甚至上千俄里来送饭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在和平时期部署更多的驻军。包括库洛帕特金在内的一众俄军高层知道,如果德国人认真的话,在阵地战,俄国人打不过德国人,这是肯定,尤其是巴伐利亚军团,虽然鲁普雷西特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是俄国人依然可以管窥豹的看出来一些,毕竟日俄战争俄国人可是买了不少军事装备啊,这些武器优异的性能给俄国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布尔战争和北非的战争,时不时出现的巴伐利亚军团的身影也能让俄国人对于对手有一个较高的评价。

“如果双方兵力相当的话,我们的军团在阵地战甚至无法坚持太长的时间就会被击溃,巴伐利亚军团的炮兵无论从数量还是口径上都多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步兵武器也十分精锐,他们的机枪装备率应该是列强军队最多的,而且步兵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装备半自动步枪。一旦开战,同等数量的俄军会轻易被他们的弹雨淹没。”

“所以,如果我们要对付这支部队的话,那么我们必须集起来两倍的兵力才能将其压制住,考虑到巴伐利亚军团在战时至少会有5到6个军,总兵力在25万人以上,所以我们必须部署两个集团军来对付巴伐利亚军团。然后还有2个集团军对付东普鲁士军团,集4个集团军对付奥匈帝国,这样的话,我们至少要在战争之初,集8个集团军,至少70个步兵师和21个骑兵师的兵力才可以取得优势。”勃鲁西诺夫在给总参谋部的件这样写道。

按照勃鲁西诺夫的计划,这个规模已经比历史上强太多了,历史上俄国人在开战之初,在整个东线地区一线部署了2个方面军,分别是西北方面军的2个集团军一共17.5个步兵师,然后是西南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一共是34.5个步兵师,加在一起也不过52个步兵师以及21个骑兵师。。

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就在于俄国人已经确定了巴伐利亚军团会在东线作战,俄国人也不傻,他能很轻松的计算出自己将要面对的兵力,东普鲁士不可能完全交给巴伐利亚军团防御,所以至少会有一个集团军,巴伐利亚军团是个大军团,而且装备优良,为了将其压制住,则只杀需要2个集团军,奥匈帝国虽然比较茶几,但是凑出4个集团军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样一来,俄国人必须部署8个集团军,而俄国人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知道,按照和法国人的协议,如果等到开战之后再动员部署的话,想要一下出来8个集团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按照协约国内部要求,俄国要在18天之内完成动员,但是如果要部署8个集团军的话,即使按照最乐观的情况,俄国依然需要整整1个月到40天的时间才能完成部署。所以最终俄国人通过了第一期计划,减少波兰地区200万波兰人口然后换取增加25万边境常规驻军和减少后勤压力的提案,也就是现在库罗帕特金做的这件事。而如果这个计划能成的话,俄国人通过战前部署和战时的动员,达到8个集团军的兵力还是有希望的。

8个集团军一线兵力70个步兵师和21个骑兵师,这样的规模已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了。虽然经过一系列优化部署,俄国人提前透支了他们的的兵力,(历史上一些二线部队动员和进入战场的时间非常靠后,而这一次俄国人等于通过先增加驻军的方式将一些原本需要从后方动员过来的部队提前部署了。)让整个俄国在东线的兵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今天下午开始似乎有推荐?!作者君这几天订阅都不咋地--!就看这个推荐了~~~!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713章 俄国人的备战 2

俄国人的工业是很垃圾的,即使玩命投入军费依然如此,同样的钱,德国可以干10件事情,英法可以干8件事情,俄国人恐怕只能干4件事情,看看历史上俄国的军费和俄队的战斗力就可以明白,什么都靠进口,不能自产的话造成的结果就是价格过高,装备量太少。

所以,德国人可以在一定限度内玩原始的装甲部队,可以增加大量的汽车,法国人和英国人也可以,但是唯独俄国人不行。进口产品很贵,资产更贵,而且问题很多。不光说装甲单位和汽车了,1战前的俄国连火炮都弄不利索,各大国谁没有几款比较nb的6寸以上的重榴弹炮或者远程加农炮?俄国除了进口还真的就没什么......。

不过作为战斗民族,俄国人总能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升级自己的装备和军力。尤其是在结合了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之后,俄国人对自己的装备体系也进行了升级。

首先,俄国人认为远距离重炮对于俄军攻坚和野战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日俄战争,俄国从美国进口的152mm舰炮以及本国舰炮转陆炮的表现非常不错,所以在战争结束后,俄国人一直想高一款性能不错的6寸l40级别的加农炮作为未来军级的主力。

如果单纯搞一门火炮,不考虑其它问题的话,那自然很容易,俄国人上世纪80年代就能搞定了,但是关键是火炮要轻!要方便运输,而且要在尽量小的重量上搞出尽可能远的射程。而这就是问题了!对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造价,一定要便宜,否则哪有那么多钱装备?

以俄国人的水平是搞不出来k16这样重量不过10吨,射程却可以达到22千米的重型火炮的。如果把重量放大到15吨的话,倒是可以让射程达标,但是可惜的是,这东西很难运输啊。

于是,俄国人退而求其次,搞出了一款被命名为m1908型的152mm间重榴弹炮,之所以将其称为间榴弹炮,就是因为它的炮重和射程几乎都是间的......。这款火炮的重量是6777kg,比普通短管榴弹炮重不少,但是比加农炮轻一些。而射程也是在榴弹炮的10km和加农炮的22km之间,射程约为14870米。总体来说感觉性能还可以吧。

而就是这种间版的火炮,俄国人依然无法保证装备数量以及运输,尤其是后者,虽然这东西6.777吨看似不重吧,但是你用马拉的话还是很费劲的。而俄国人为了保证己方射程在10km以上的口径火炮的数量,他们又搞出了另外一款间口径火炮,这款火炮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m1907型107mm火炮。

当然,在这个位面变成了m1908型。如果说m1908型152mm榴弹炮算是间产品的话,那么这款107型火炮就算的上精品了,也是俄国人一战军火库为数不多的精品之一,不过2200kg的重量,却可以把17kg的炮弹打出去12.7千米远,从性能上完全压制德国历史上的sfh13型榴弹炮。而这种火炮将弥补新式6寸炮的不足,成为俄国陆军的军级火力。

俄国人对122mm级别火炮的痴迷也开始出现了,原因很简单,6寸级别的火力不够,而3寸火炮威力又太小,为了弥补师一级火力的弱势,俄国人只能装备另外一种间口径火炮,那就是122mm榴弹炮。

俄国人以十二分的努力在补充自己的火炮数量和质量。但是相应的运输工具却没有办法补充,而如果不想让本来就不堪重负的铁路系统在动员的时候崩溃的话,那么俄国只能现将这些大量的火炮部署在俄属波兰,甚至是战争计划开始后的出发阵地上,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火炮被部署在一条绵长但是单薄的战线上。

俄事体系和其它参战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拥有大量的骑兵,想想看,奥匈帝国几乎全部的骑兵压上去才11个骑兵师,而俄国人第一波就拿出了21个骑兵师,甚至于后来的布琼尼曾经说过俄国1战拥有40万骑兵,虽然这个数字不知道是否可靠,但是俄队拥有大量的骑兵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这一次,在俄国人的战争准备,多达21个骑兵师,骑兵总兵力将近10万人的部队也将是俄国人手的利剑。俄国人拿出大量的卢布为骑兵部队增加机枪和轻型火炮,而受到当年巴伐利亚军团在北非战斗时的机枪马车的启发,俄国陆军也开始装备这种看样子逼格很低,但是确实很好用的东西。

而为了加强突击力量,俄国人决定继续扩充在日俄战争表现还算不错的装甲车部队,俄国人准备将一线装甲车的数量提升到400辆左右,以保证每一个骑兵师可以分到一个小队。他们将和骑兵一起作为快速突击力量用于对奥匈帝国的打击。没错,俄国人的主要目标一直就是奥匈,对于东普鲁士的德军,俄国人的想法是打一下试试,如果有利可图,那就继续深入,至于巴伐利亚那边,俄国人目前的做法是准备防御。

总体来说,俄国人的战争计划还是很符合他们的国情的——穷、技术水平差,立足现有技术和工业基础,竭尽全力搞出了最好的结果。冥冥之,库罗帕特金感觉自己的计划存在一些失误,但是具体是什么地方,他一直没想明白。

“如果可以的话,到营一级再增加一些重机枪吧。我们的步兵投射火力和对手差距太大了。我们的半自动步枪很少,轻机枪数量也不多,那就只能增加重机枪了。”库罗帕特金大笔一挥又在计划上增加了几笔。

数年以后,当库罗帕特金再一次回忆当年的决定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失误的地方根本不是火力和装备的问题。当然,到那时候已经有些晚了,至于失误点是什么,到时候再说......。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714章 英法的准备 1

鲁普雷希特一直不看好西线,甚至于在自己搞出了一堆堪称超越时代,颇具德三战斗风格的东西后,他依然不认为德国对西线的速推战略可以成功,除了英法本身的军事实力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王子搞出来的这些东西更多的是一个整合,如果英法愿意的话,他们也能搞出来,君不见英国人搞出mk系列坦克用了多长时间?法国人在本土一部分工业区沦陷的情况下,不依然弄出了几千辆雷诺?

鲁普雷希特一直对自己搞出来的东西遮遮掩掩,甚至对普鲁士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保密的根本原因就是担心一旦德国大量装备,英法也迅速追赶。先进的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过期之后,也就没什么厉害的了。

但是可惜的是,王子的措施只能延缓却无法杜绝,德国陆军最终会大量装备坦克、装甲车和飞机这些新式武器,而英法虽然稍微落后一些,但是作为同等程度的工业强国,在战争来临前的2年多的时间里,英法也利用这段时间做了最后的调整!

在法国波尔多郊外的一处陆军训练场上,一个个远看像夏利,近看像雷诺的东西正在旷野上高速奔驰,好吧,所谓的高速也没多快,比人跑步快那么一点点,这些车长不过5米,车体宽度1.9米,高度2.5米,重量达到8吨的钢铁怪兽正在用车体顶端的机枪和37mm火炮轻松的攻击着远处的目标,一团团的火焰不时从炮口喷出,密集的炮弹和子弹轻易的将一个个靶子撕成碎片,这些战车边打边走,越过一条壕沟和一片崎岖的地形后,终于抵达了终点。

“很不错的东西,这种东西让我想起了当年拿破仑皇帝时的胸甲骑兵,他们威武雄壮,发起冲锋的时候势不可挡,可以碾碎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阻碍。”霞飞对于这款雷诺生产的坦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唯一不足的是,这款战车的火力太过弱小了一些,如果能把我们的75mm速射炮装上去的话,那么一切就完美了!”旁边的一名军官意犹未尽的说道,法国人依然对75mm速射炮十分痴迷,他们到现在都认为单纯依靠这样一款火炮就可以赢得战争。甚至以75mm速射炮为基础,法国人还搞出一套攻击炮兵的理论。

他们要求速射炮可以跟随步兵前进,并且时刻提供密集而猛烈的炮击,在1000到1500米的距离上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然后持续不断的前进!而现在,当雷诺坦克出现之后,法国人自认为他们已经补齐了攻势的最后一个环节,一个可以吸引对方火力,同时又可以快速突击的武器!

“75mm火炮太大太重了,如果我们可以放弃防御和越野性能的话,那么弄一款装甲车还是可以的,但是弄成履带式可以跨越壕沟的坦克恐怕就不行了。”施耐德的技术人员说道。

其实也不是不行,如果不考虑稳定性和时间等问题的话,这个位面搞出一款龟速突击炮还是可以的,但是正如巴伐利亚用了6年左右的时间,在鲁普雷希特这个穿越者的帮助下才将将解决胡蜂突击炮的服役问题,现在时间这么紧了,法国人想要自己搞出一款可堪一用的突击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法国人之所以把第一种坦克搞成履带式而不是轮式也是有考量的,因为穿越者的出现,从布尔战争开始,双方军队就已经采用包括堑壕、铁丝网在内的各种障碍来阻碍对方的进攻,在布尔战争,英国人就深受其苦,所以法国人考虑到如果德国人防御的话,自己怎么突破的问题,轮子是不行了,那么就只能用履带。这年代拖拉机已经比较普遍了,随便开个脑洞就能想到。

在75mm速射炮就是神炮,就是正义的思想引导下,法国人雷诺、标志的等工业巨头开始考虑如何给75mm速射炮寻找一款合适的地盘。最终他们找到了一款载重量为2.5吨的平板货车作为75mm速射炮的搭载车。经过整合之后,这款新式的战车被命名为标志ft10型装甲车。

这款战车可不是简单的将火炮往车体后补的平板上一放就完事的简单货色,首先,这款ft10战车对原有的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发动机和变速器被移动到了车体后面。这样的话,火炮被前移,驾驶室也稍微弄低了一些,火炮拥有更好的射界,同时发动机等重要部件也有了较好的生存性。汽车前部增加了一对轮子,这样的话,这辆战车拥有4对轮子,增加了接触面积,也顺便提高了通过性。而且在使用了一台80马力的发动机之后,这款战车堪称飞毛腿,在重量10吨的情况下,公路时速在45千米以上。而正面的装甲也提高到了15mm。而车体也做到了对机枪火力的免疫,即使用穿甲弹也打不穿。

这款战车的性能是如此的优秀,以至于在法国人一直从1战开始用到了间战期间,并且冠以了巴黎的保护者,战场上不屈的战神,法兰西最为强大的骑士等诸多名号。虽然其不乏夸大之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款战车被后世认为是除巴伐利亚的纯血坦克和坦克歼击车之外一战最优秀的战车了。

除了雷诺坦克和ft10型轮式坦克歼击车之外,法国人还因陋就简的搞出了一些轮式机枪装甲车,这些东西或者产量较小,或者性能一般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这些装甲车加入到本来就是十分庞大的法团之后,法国人的战斗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要知道,历时上法国人在开战之初在一线就有5个集团军,拥有21个军和大量的其它部队,总兵力130万人以上,而除此之外,法国陆军部和总司令部还有33.6万的部队,所有法国总兵力加一起拥有172.6万人!如此庞大的兵力已经和德国的7个集团军不相上下,这样的兵团发生的碰撞,真是堪称火星撞地球!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715章 英法的准备 2

如果说法国人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找齐了德团在装甲部队上优势的话,那么英国人就补上了协约团在重炮方面的不足!而英国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战场经验,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废物利用……。

现在的英团可谓是大战开始前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团,也许有人反驳说日俄战争日俄双方的交战规模更大。但是英国人在南非可是打了整整4年,阵地战、运动战、攻坚战、防御战人家什么没有打过?

如果要看同等规模部队战斗力比较的话,经过巴伐利亚人数年调教并且全部采用德系装备的布尔人显然要比同规模的俄军和日军要强很多,别的不说,一个人两匹马。师一级别的150mm重炮就够让日俄军队眼红了!

首节上一节429/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