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438节

本来作为师长他是不用亲自上战场的,奈何这一次包围网太过绵长,自己的突击师被拆成了一个个战斗群四处堵漏。而梅林男爵的团是最近两天打的最顽强,也是表现最好的部队,战斗精神不错,而且打的也比较灵活。

亲王准备从捷克部队提拔一些人,所以埃里克也不介意在这时候帮对方一把。“如果再快一些的话,说不定能赶上北方的攻势吧。”埃里克心说道。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736章 北线攻势

“看来俄国人还是打算和我们掰掰腕子啊。”看着眼前参谋们刚刚在沙盘上重新标注的双方态势图,鲁普雷希特王子不禁哑然失笑。

从态势上看,俄国人第集团军准备给第五集团军解围。7个主力师和3个边境守备师组成的部队已经集结待命,后者是地区防御部队,也暂时加入到了第集团军的编制之。虽然没有多少兵力,不过据说他们得到了边境守备部队的重武器,也算得到了加强。

而巴伐利亚一方也完成了集结。3个快速突击师被部署到一线,后面3个快速师和2个普通师随后跟进,其还有一个捷克快速师。本着训练队伍,提升战斗力的理念加入到了攻击序列之。

“对战斗计划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王子问道。

“个人感觉,按照上次的计划行动就可以了,俄国人的部队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抵抗能力,我们可以轻易的撕开缺口,然后分割包围。目测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俄国都没有能力阻挡我们推进。”施密特男爵十分轻松的说道。

“如果仅仅重复以往的战法的话,那是不是太无聊了?”王子眉头微微一皱。“我准备换一个玩法,也许现在我们的战术在正面狭小的波兰可以无往而不胜。但是当我们攻入乌克兰、白俄罗斯之后,双方的交战的战线宽达上千公里,部队会相当分散,即使穿透了一个点,对于俄军的杀伤也非常有限。”

“所以,这一次我打算做一个试验,对我们的战术改进一下。各位谁有意见?”鲁普雷希特问道。

“如果仅仅是对付俄国人的话,那么快速师本身也可以突破对手的防线,我们完全可以增加攻击的宽度,在正面3个突击师的旁边再部署2个快速师,这样的话我们的部队可以像重锤一般将对方的防线瞬间打的支离破碎。”卡里普特首先说道,这一次手握重兵的卡里普特表现并不好,在施密特高歌猛进的同时,卡里普特只不过是在后面扫尾,这让他有一种欲求不满的感觉。

“如果能轻易突破的话,那么突击师的作用将是向对手纵深处穿插。对于浅层阵地的敌人直接交给卡里普特将军就可以了。”施密特说道。

“不错的想法。将原本一点突破的战术换成了多点突破,依靠更多的突破口和更宽的正面来粉碎对方的防线。这已经有了后世大纵深作战的意思了。”王子心说道。

当然只是形似。大纵深作战光战斗梯队就分为三个,突击梯队、发展梯队和预备队,当突击梯队攻破阵地后并不急于继续突击而是向两侧扩展,然后发展梯队向纵深攻击,围攻对方主力并且干掉增援部队。而预备队则用于堵漏,再加上空军和空降兵。形成一个正面几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的攻击面。

而为了适应东线广阔的战场,单纯的点突击也必须转化为多点突击。当然,这是建立在对方兵力密度比较低,防御不给力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装备水平以及兵力和自己一样的话,那还是老老实实的集兵力打一点吧......。

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让鲁普雷希特王子的信心大增,所以他决定这一次玩一把打的,看看能不能尽快把东线路和北路的情况搞定,毕竟,从目前的时间表来看,德国已经快把整个比利时拿下了,很快就要和法国人交战了,德皇和小毛奇八成会把巴伐利亚军团部分精锐西调。王子可不想让自己这边的战斗打一个半拉半。

于是,在重新策划一番之后,部队的阵型发生了改变,卡里普特的两个快速师和一个突击师到了正面,这样的话正面一线就有了6个整师的兵力,而第二梯队全部都是普通师。在第一梯队粉碎了对方的防线之后,第二梯队进入战场负责分割包围和扩大突破口。同时为了保证部队的进攻速度,巴伐利亚军团重新对后勤和运输部队做了统一的规划,部分配输给浅层进攻部队的车辆被抽调出来,以便保证向纵深进攻的部队能获得充足的补给。

而与此同时,巴伐利亚空军也进行了编组,考虑到俄国人的防御能力实在是差劲一些,所以对一线部队的支援将放在次要位置,对俄国纵深目标以及交通枢纽的轰炸将作为主要任务,加上从波西米亚转场过来的4个轰炸机队,在代号为黑色闪电的作战计划,巴伐利亚空军一共集了11个轰炸机队,一共244架k-4型轰炸机!

“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对于我们的物资消耗恐怕大了一些。尤其是燃油资源,如果不想动用储备的话,我们的攻势应该延期2周发动。”负责后勤的赛恩斯将向鲁普雷希特王子汇报道。

“现在罗马尼亚还是立,我们从罗马尼亚还是可以获得燃油的,先不用着急,按照会议探讨的计划执行吧。”鲁普雷希特想了想说道,这个位面罗马尼亚还是暂时选择了立,所以德国还是可以较为容易的获得燃油。不用从东通过铁路和水路进行运输。所以对于燃油的储备,王子并不是很担心。

正面战场绝对的军力优势,精心准备的运输后勤体系,还有源源不断的燃油补给,鲁普雷希特为即将展开的攻势做好了准备,俄国人可能采取的招式他都想到了,从驻垒区调拨的远程火炮可能会有些麻烦,这些有空军和机动炮兵负责。北面的两个俄国集团军可能南下增援?没关系,轰炸机部队会对重点的交通枢纽展开轰炸。南部战线正在和奥匈对峙的俄国集团军增援?这个也不是问题,他们的距离太远,过来的话,黄花菜都凉了。

至于正面的第集团军?呵呵,捏一块也不够打的,鲁普雷希特总感觉这次战役稳如狗。但是事实证明王子还是有些单纯,战役还是出了点小问题,不过不是对手造成的,而是自己人!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737章 黑色闪电 1

负责“直播”战场情况的慕尼黑号侦查飞艇再一次飞临战场上空。当地面上升起了一发发预示着战役开始的信号弹之后,慕尼黑号飞艇的官兵们目睹了一场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场景。

4个突破区域,集了将近120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在朝阳的映衬下,无数的火光在地面上升腾而起,炮弹如同天外的陨石一般向着俄军阵地落下,连成一片的弹幕仿佛陨石雨一般,一团团的火焰和硝烟从地面上升腾而起,上千门火炮的轰鸣响彻整个战场。远处的炮兵阵地犹如火山喷发一般壮观。在炮兵阵地后方,一辆辆运输船将成吨的弹药送到前线。从空望去,一条条钢铁洪流犹如巨人的动脉一般支持着巴伐利亚军团的攻势。

凶悍的炮击持续了整整1个小时的时间,整个俄国阵地几乎被炮弹翻了一遍,原本肥沃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火焰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痕迹,如同大地的伤疤一样。在对前沿阵地完成压制后,火力准备开始向纵深延伸,而伴随着弹幕的前移,一队队的装甲单位在大量步兵的簇拥下展开了围猎。

一部分独立装甲营被拆成连为步兵提供掩护和支持,一辆辆战车连成一条线在广阔的波德平原上奔驰,犹如一条绞索一般慢慢的套向了俄国人的脖子上。坦克、步兵和炮兵有机的整合成一体,仿佛一头头钢铁巨兽一般冲向了对手。

全线推进给俄国人整条战线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几乎同一时刻,尼古拉耶夫的指挥部接到了无数的求救电报,参谋们匆忙在沙盘上标注出双方的态势图,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对方的参战部队太多了,整条战线上三分之二以上区域遭到了敌军的进攻,以至于用于标示对手的箭头都不够用了。

“对手一定会有一个主攻方向,他们没有那么多兵力展开攻击的,在南线,巴伐利亚人至少有一半的兵力在对付第五集团军,他们这是在虚张声势。”尼古拉耶夫试图说服自己,拒绝承认这个现实,但是很快,德国人两路突破成功的情报再次打碎了他的幻想。

在成建制的装甲营引导下施密特的部队再一次拔得头筹,成功的突破了当面阵地,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在深入对方阵地10公里后,装甲部队绕了一个圈,开始向两侧包抄,在俄军背后成功的捅了一刀!

履带碾过仓促构筑的工事,将工事的机枪和射手一起碾成碎片,十几辆战车排成了正面达一公里的宽阔战线,席卷俄国人后方阵地。后方的补给点、指挥部、炮兵阵地、医院等等设施在狂风暴雨一般的进攻化为一片灰烬。

俄国人自然不会甘心失败,在经过一天半的准备之后,一支由一个完整骑兵师,两个步兵团和数个机动炮兵连组成的混合部队开进战场,试图封闭某个方向的缺口。

一个完整的团从正面展开,三个营的部队从路攻击,而两边是各1200名哥萨克骑兵,进攻的俄国部队犹如一只张开翅膀的雄鹰一般冲向了敌军,这次俄国人选择的目标不错,对手一个巴伐利亚步兵团,仅仅加强了一个装甲连。

十四辆蟋蟀式坦克咆哮着从冲了出来,他们组成了一条并不算宽阔的钢铁防波提,在机枪和步兵的掩护下硬生生的挡住了俄国人的人海。远程火炮射出的榴弹不时在战车周围爆炸,飞溅的弹片和碎石块不断敲击着坦克的装甲,子弹和炮弹打在装甲板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让整个坦克仿佛在风的音叉一般。

但是即使这样,装甲部队还是完美的充当了救火队和移动碉堡的角色。车体的航向机枪和并排机枪以及2磅炮对于密集冲锋的俄国士兵来说简直就是地狱,坦克之间形成的交叉火力网尽最大可能切割对手的防御阵地,成片成片的俄军被打散,然后被步兵的步枪和冲锋枪消灭掉,整个前线仿佛变成了一个血肉磨盘一样不断的吞噬着双方的生命。

两侧迂回过来的哥萨克骑兵发挥了速度优势,这让系数的火炮拦截成为了奢望,炮弹纷纷落在了冲锋骑兵的身后。“准备近战!”当俄国骑兵穿越火炮的拦截区,并顶着机枪的巨大杀伤冲上来的时候,巴伐利亚士兵们拿起手步枪和冲锋枪准备进行一场原始而血腥的厮杀。而就在这个时候,适时到来的空军让俄国人最后一丝希望变成了泡影。

j-5食雀鹰型飞机是一种战斗机,但是因为较大的负载也可以执行对地压制任务,紧急赶到的一个队的食雀鹰用50大口径机枪和反步兵榴弹让俄国骑兵的重逢功亏一篑,如同捕猎兔子的雄鹰一般,里希特霍芬开始了他第一次战斗!

食雀鹰呼啸着从距离地面不过十几米的地方飞过,最低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从俄国骑兵的头顶飞了过去,轻轻一拉投弹手柄,一连串的2kg反步兵炸弹从挂架上脱落。密集的爆炸立即将进攻的俄国骑兵部队炸成两段,受惊的马匹将骑手从背上掀了下来。然后又在慌乱之将落马的骑手踩成了一滩肉泥。

后面的士兵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的踌躇不前,而一些人甚至偷偷的调转马头准备撤离,然而他们终究跑不过子弹,当里希特霍芬再次俯冲的时候,他的飞机横向从一队俄国骑兵上空飞过,怒吼的机枪在地面上打出了两条火线,双方最接近的时候不到200米,里希特霍芬甚至能清楚的看到对方的恐惧的表情,然后被一发12.7mm机枪子弹拦腰截断。

仅仅十几架飞机的反复俯冲攻击就让两个骑兵团的骑兵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犹如死神一般在空盘旋的飞机就是一柄柄高悬在俄国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这种对方能打到你,你打不到对方的情况最终让俄国人崩溃了。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738章 黑色闪电 2

巴伐利亚军团之所以厉害,并不仅仅是因为装甲部队厉害,也不是因为火炮多口径大,也不是单纯因为步兵武器好,有空军,关键是,通过一系列的配合和战术将这些要素连为了一个整体,再加上较为良好的无线电和有线通讯,即使遇上意外,巴伐利亚军团也可以很快集力量予以反扑。

接到侦察机报告后,十公里外行进的猎豹自行火炮迅速放下来驻锄,长达6米多的炮管高高扬起,射击诸元通过电报飞快的传递到炮兵,从行军状态到打出第一发炮弹所用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呼啸而至的150mm炮弹落在俄国人的107mm加农炮和122mm榴弹炮阵地上。虽然并不密集,但是远程火炮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威胁,告诉你,对手的主力在关注你,他们随时可能出现!

延绵不绝的炮击压制着对手,飞机压制着骑兵,装甲兵和掷弹兵配合机枪组成的正面死死的挡住了俄国人进攻。而一支快速前进的摩托化机动部队则在俄国人侧翼薄弱的环节狠狠的插了一刀!

当一群skd09型半履带车出现在俄国人视野的时候,这支俄国增援部队的结局就已经确定了,以半履带车为核心,上千名步兵散开组成了一个宽阔的大网,想着俄国人的侧翼兜了过来,已经被打的七荤八素的俄国人面对这个看似稀疏实则致密的包围网没有任何办法。

最终解决问题的永远是步兵,当机械化步兵到场后,如同梳子一般扫过战场的散兵线彻底包住了对手,无助的士兵麻木的蹲在地上任由德国士兵驱赶到后方,如同小山一般堆积的弹药和枪支被放上马车收走。而残存的火炮则成了最有价值的东西,俄国人的107mm加农炮和122mm火炮因为重量始终,性能上而成为了各个步兵师理想的武器。

当俄国人最有威胁的一轮反击失败的同时,巴伐利亚的死神们也把死亡带到了战场之外,虽然规模很小,虽然投弹量也很有限,但是战略轰炸从它第一次出现就让人感觉到深深的恐惧。

伴随着如同雷鸣一般的引擎声,第3轰炸机大队出现在罗兹车站的上空,这是俄国路军团最重要的物资转运站之一,从华沙出发的列车需要在这里进行重新编组然后前方前线其它下属车站。几十辆火车头和数百节的车厢正在编组站重新编组,不断有列车从华沙过来,又有列车顺着四通八达的支线前往其它地方。众多火车派出的白色蒸汽甚至在车站上空形成了一道白雾。

前方战局不利的消息已经多少流散出来一些,但是在这里工作的俄国人和波兰人并不是很担心。“德国佬还远着呢,就算他们不打仗,每天行军,也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到这里。到时候我们早跑了。”一名司炉满不在乎的说道。就在他的话还没说完的时候,突然他能感觉到火车头猛地一震,随后好像被一只大手推到一边一般,整个车头开始迅速向一侧倾斜。

伴随着剧烈的撞击声和金属撕扯的声音,老司炉意识到列车倾覆了,不过好在撞在了旁边的某节列车厢上。“上帝啊,这是怎么回事?”老司炉看到了外面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甚至半边太空都被烟雾和火焰所笼罩。人们在外面张皇失措,在火焰和弹片穿行,不时有人被夺取生命。

整个轰炸机大队的三个分队分别扑向了编组站、货场和站台上的人群。对于不同的目标,巴伐利亚空军进行了不同的安排,编组站使用的是高爆弹、炸货场使用的是高爆弹和燃烧弹。而面对挤在月台上的俄国官兵以及运输部队的列车使用的则是一种空爆榴霰弹和燃烧弹。

首节上一节438/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