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667节

“对,慢一些,就这样,再往左边一个。”少尉亨利引导着一辆黄蜂式自行榴弹炮进入阵地。作为曾经在步兵和炮兵都干过的人。亨利现在是爱死了这款新服役的火炮!作为现在的炮兵少尉,他是真的清楚那些口径以上级别的火炮运输和使用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别的不说,一门150mm重榴弹炮至少需要1个班的士兵操作,以及不下20匹马提供运输、补给以及其它工作。而那些马匹甚至比人还要娇贵,按照他的说法,一名合格的炮兵除了会使用火炮的之外,还需要是一个合格的驭手、半个兽医。

但是现在,有了黄蜂之后完全不一样了。一门火炮和他配属的弹药,以及炮组需要的补给完全可以压缩到3辆车上,其一辆是炮车,后面一辆是半个炮组和弹药。最后一辆3.5吨的半履带车上装着够一个班的吃喝、工具以及另外半个炮组。部队行进方便了很多。虽然车辆有时会出问题,但是总比伺候那些战马要好,没办法,亨利在入伍前就是学机械的。先天优势。

火炮到位之后,亨利站到一旁的炮队镜,开始最后一次测距和侦察,他一边观察一边拿出之前的记录进行对比。他和他的连队执行的任务是摧毁正面700米到1500米的俄军火力点。现在进入的是出发阵地,当进入夜间,自行火炮将进入距离最近的俄军阵地不到500米的位置待机,然后在天亮的时候发动总攻!

片刻之后,第一批炮弹也被运了上来,这一次主要炮弹有两种,一种是45kg的普通被帽穿甲弹。不过榴弹炮发射威力一般。另外一种是重达98kg的专用钢筋混凝土穿甲弹。这种炮弹就是要曲射而不是直射了。「2战德国150mm步兵炮就有这种超重弹。」

“我们就是敲开俄国人乌龟壳的重锤!比旁边那些细长管子好用多了!”亨利撇了一眼远处用107mm加农炮改的甲虫式自行火炮说道。他是一个口径党而不是身管党。喜欢短粗的,不喜欢细长的!

“和他们相比,你的家伙,又细又短。”旁边经过的老上司走上前来戏谑的对亨利上尉说道,说完后,还遥遥指了一下远处那个正在移动的巨大身影。

“上帝啊,他们把要塞炮拉上来了吗?”远处因为视野阻挡,他们看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比照旁边的参照物,以及那根没有完全现实出来的炮管,已经够让亨利上尉猜出那个家伙大致的体量了。

“炮管长度至少7米以上。而且口径肯定不是150mm的。”亨利猜测着,在诸如甲虫、黄蜂这些“低端”自行火炮进场之后,一些真正的掩体毁灭者也已经到位!这些从海军库存翻出来的175mm加农炮、210mm加农炮在装上一个巨大的履带式底盘之后,终于缓缓的进入了预定阵地。他们和需要前出的昆虫们不一样,他们只要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拉平火炮,一点点在远距离敲死对手就可以了!

而在一些隐蔽的,构筑良好的炮巢,一些更加恐怖的火炮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工作!一门420mm超重型攻城炮已经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炮巢展开,重达100多吨的火炮犹如一个巨人一般。整个火炮被放在了一个可以转动的环形轨道上。粗长的420mml20炮管缓缓扬起。在火炮后面,是一辆运弹车,它负责把重达1020kg的炮弹从要塞下部的弹药库提升起来,然后通过一段长达50米的轨道送到炮位上,然后位于火炮侧面的起重机会把它吊起,顺着一个弧形的输送通道装填到平方的炮身!

这款火炮是德国420mm重型攻城炮大贝尔沙的改进版,原本的大贝尔沙火炮因为运输性的问题所以限制了火炮的射程。而现在,因为火炮采用重型车辆分散运输,以及一旦部署不用考虑移动问题,所以火炮发射的炮弹弹重还有射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历史上的大贝尔沙火炮弹重似乎820kg,射程也就是在12.5千米上下。

而在这个位面上,为了能彻底覆盖俄国防御阵地,这款火炮的最大射程被提高到20千米!而弹重也增加了200kg。负责调试的斯柯达公司的技术人员拍着这门巨大的火炮炮身自信的说,只要能命,没有什么目标是一发420mm重炮炮弹无法摧毁的!为了能顺利的敲死俄国人,在2个月的准备期,至少有6门420mm火炮被部署到这里。

而这个炮组之下,还有一些半移动攻城炮,这些火炮就是装在特制地盘上的12寸l15型自行攻城炮了,这款火炮同样被拆成两部分运输,炮座用一辆车承载,而长达15l的12寸火炮的炮管用另外一辆车运输,在进入阵地之后,火炮在20分钟内拼装完整,他们的射程稍近,在使用384kg的炮弹的时候,可以以480米的初速飞行15千米以上。而这款火炮组装起来的重量总和大概在40吨上下。「算上履带底盘」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356章 粉碎 1

这款被称为攻城槌的火炮一共部署了32门!虽然口径小了一些,但是因为出色的机动性和大小适的威力,为战术上的使用提供了非常灵活的工具。

如果说这些火炮被集在距离俄国阵地不远的浅纵深,那么用海军舰炮改装的305mm和350mm列车炮则被机动部署在距离战线8到12千米的纵深位置。这些火炮将和数量众多的k09型150mm加农炮、k11型175mm加农炮以及其它远程火炮负责对俄国纵深目标的打击以及对攻击区域的隔离。所有12寸及以上的重型列车炮数量是24门。而远程加农炮的数量则达到了300门左右。

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敲死俄国人,整个东线同盟团集起来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攻击炮群!也许在火炮总数上比南线的利奥波德亲王所属的炮兵要少一些,但是要论质量的话,可比后者高出了好几个档次!

而现在,经过数月的准备之后,这个东线最大的突击集群终于要发威了!在总攻命令下达前的一刻,德军前线最大的几个炮群开始对目标进行最后的校准和战备。他们首先将目标瞄准了那些永久掩体的俄国残存远程火炮。

“a45区域的两座炮垒有至少3门152mm重炮,应该是海军炮,射程较远,而且射界很开阔,所以必须一开始就清理掉,交给多拉炮群。”

“a32区域有一个重臼炮群,里面应该有2门254mm臼炮,直接封死了我们的步兵冲锋的道路,这个也必须处理掉,交给布诺炮群的2门12寸列车炮吧。”

“d36炮群,这个必须重视,这里确定有拆下来的俄国254mm舰炮!还有至少2门以上的8寸舰炮,位置比较靠前,对于我们后方威胁很大。告诉丹泽炮群,让他们用420mm重炮把这个炮群从地图上抹去!”

伴随着最后的攻击目标的核实结束,当太阳再一次升起的时候,终结俄国波兰军区的大战终于要进入"gao chao"了!在俄国人认为整个东线德军已经无力展开新的攻势的时候,在俄国人认为固若金汤,同时也是最保险的北部战线上,德意志军团的重锤在俄国人的脑门后面,狠狠的来了一下!

轰!当如同流星一般的,重达1020kg的超重型钢筋混凝土穿甲弹被420mm重炮送入天空的时候,整个攻击的序幕在如同地震一般的炮击声拉开了序幕!第一波4发1020kg的炮弹准确的落在了德国人标定的区域——d36炮群的掩体。

在顶部厚度达1.8米左右的钢筋混凝土层的保护下,2门254mml40重炮从重重保护伸了出来,他们是俄国人在这个要塞群最为顶尖的存在,负责一旦德军开始进攻,将德军纵深进行压制的任务。所以,无论是如何,他们将成为德军首先要拔除的钉子!

按照俄国人的理念,他们认为自己的要塞除了被近战爆破,几乎不存在被摧毁的可能,正面攻击的话,首先要啃其它子堡。而迂回的话先要越过山地和林地。再加上在他们看了足够厚的水平防御,俄国人对于这个由2门254mml40重炮、4门203mm重炮以及大量的3寸速射炮拱卫的要塞区非常的信任!

然而历史证明,在东线的战斗,剧本绝对不会按照俄国人的设定去写。在开战的最初时刻,这个被德国人寄托了厚望,被称为安泰的要塞群首先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口径达420mm的超重炮弹如同雷神之锤一般直直的砸向了目标,第一发炮弹在一处仓库上方爆炸。炮弹如同锤子砸鸡蛋一般将2米厚的土层和半米的钢筋混凝土击穿,随后又打穿了至少两层建筑的天花板,在俄国要塞的最深处引爆了弹体的上百公斤炸药!

片刻之后,犹如地震一般的震动从弹区域向四周蔓延开来,从空俯瞰下去,整个地面骤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凹坑。称百吨的石块和泥土被一连串距离的爆炸抛了起来,整个地面似乎活了一般,成片的土地在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向下塌陷,一道道浓烟和火光从塌陷的地面喷涌而出。

“上帝啊,我感觉我们引发了一场地震。”一艘在空巡弋的飞艇这样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而根据俄国人记录的情况,这个仓库存放的是发电机备用机组以及汽油......。

这次的攻击绝对不仅仅是让俄国人损失了一些储备的电力,极容易挥发的汽油在坑道蔓延开来。这些油气分子和空气形成一种致命的溶胶,只要有一丁点火焰就可以点燃。他们顺着坑道向四周蔓延,不少舱室传来了莫名其妙的爆炸声,而不少俄国士兵就在燃烧产生后的废气毙命。

整个安泰炮群并没有存活太长的时间。第8发命弹直接打了一门254mm火炮的顶部掩体,这发炮弹几乎是以60度角落下的,厚重的弹头硬生生的在掩体顶端的混凝土层上打出一个直径约1米,倾斜向下深达2米多的孔洞!这发炮弹成功的打穿了掩体护壁后重重的砸在了重炮上面,虽然引信破损而没有激发,但是猛烈的碰撞依然将这门火炮撞得粉碎!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慢慢清理下去的话,德国人认为他们干掉这个最大的拦路虎大概需要2个小时的时间。「没办法,420mm重炮射速太慢了,15分钟一发!」然而一发恰到好处的命直接解决了问题,可能是一发420mm重炮炮弹,也可能是一发另外一个炮群发射的350mm列车炮炮弹,反正不管如何,这发炮弹正好打在了这座要塞的弹药库上方!

“我想。这一炮我们一定命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在白昼,即使在十几公里之外都可以看见这一炮打后产生的后果,耀眼的白光突然出现在空,随后如同海啸一般的巨响向四周扩散开来。剧烈爆炸后产生的巨大气流甚至让一架在俄国要塞区上空侦查的双发飞机都差点被生生的拽下来!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357章 粉碎 2

弹药库的连锁爆炸引起了整个要塞区的崩溃,而当这个战区的俄国人看着他们最坚固的“安泰”要塞区被炸的支离破碎之后,如同末日一般的场景极大的打击了俄国人的斗志。绝望和投降的氛围开始在整个防线蔓延。

而与此同时,前线其它突破集群也开始用成吨的弹药清理俄国人的要塞区。在事先选定的9个突破口上,东普鲁士军团上千门各种口径的火炮火力全开!在长达将近10个小时的持续不断的炮击。整个突破地段的俄军防线被炸的如同蜂窝煤一般!

超重型火炮的数量还是相对稀少。而俄国人也懂得利用地形减少被重炮灌顶的危险。所以一些目标必须需要口径火炮抵近进行反复设计!而这个时候装备了107mm加农炮或者是100mm加农炮的自行火炮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德国人的进攻就像进行一场非常精妙的外科手术一般。他们负责清理某一个堡垒群的自行火炮编队被称为突击群。这个突击群一般会有一门口径在8寸以上的大口径攻城炮「短管大口径榴弹炮,炮重20吨左右,自行。」和数门自行火炮组成。攻城炮的存在意义是在地形和烟幕的掩护下进入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利用完全的弹道和巨大的威力在连绵不断的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让原本几乎没有死角的防线出现漏洞,然后,那些口径自行加农炮会进入这个位置,通过不断的快速射击,逐渐瓦解整个防线。”一名德官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大口径短榴弹炮确实威力巨大,但是不要忘了,他们的重量同样恐怖,不只是本身体重,弹药消耗和运输也是个麻烦事,一发8存榴弹的重量是100kg左右,这个可以接受,一发10寸榴弹的重量是200kg左右。这意味着一辆半履带弹药输送车,要是连药筒运输的话,最多运输6发!而要是一门12寸自行榴弹炮的话。那么好了,抱歉。这东西一发炮弹重量在350kg左右,一辆标准的半履带车也是就运输两发炮弹和发射药包。而射速也确实太慢了,他们只是攻城槌,占数量绝大多数的次要目标都需要自行火炮摧毁!

而这一次,口径自行火炮的发挥超出了据大多数人的意料!一发107mm穿甲弹呼啸着飞向了远处一座机枪掩体。之间掩体顶部黄光一闪。整个顶盖都被巨大的爆炸掀翻,这一个标准的半永久工事,顶部有厚厚的夯土,下面还有大型圆木盖顶。然而这样的掩体面对德国人的火力几乎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

密集的平射火炮的咆哮声响彻整个前沿,在800到1500米的距离上,拥有护盾的自行火炮轻松的在俄国人有效射程之外轻松的点杀着目标。伴随着一个个炮弹壳从炮尾退出,一个个掩体化为了残骸,随后蜂拥而上的暴风突击队成员使用手的冲锋枪、手榴弹以及火焰喷射器迅速清理堑壕。

在打出一条突破口之后,大量的部队迅速向两侧扩张,威胁着其它支持点的侧翼。俄国人的部分防线确实很坚固,但是缺乏纵深。当外面那层硬壳被敲掉之后,露出了里面柔软的腹部!而这个时候,马肯森的大量步兵和机械化单位才刚刚进入战场!

没有任何疑问,当德军越过堑壕、火力点、雷场以及各种地形构成的防线之后,那么面对普通的俄国部队来说,剩下的完全就可以用一边倒来形容。数百辆各种类型的车辆和大量的步兵组成的攻击纵队十分顺利的通过地势较缓的地区进入了南部的平原地区。

坦克火炮的咆哮以及机枪的嘶吼在部队正面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钢铁风暴。他们轻松的切开眼前的一切,不管是士兵、掩体还是村镇。如同飓风一般扫过俄国人的防线,然后留下一片残垣断壁和横七竖八的尸体。

即使那些被认为大规模兵团无法行进的山地和林地同样也被德国人打的千疮百孔。德国东线全部的山地战和丛林战部队都被部署在这里,他们装备了适合山地战的武器。比如说各种小型全履带车辆,各种轻便的步兵炮。大量的机枪和半自动步枪等等。这些武器极大的强化了山地步兵在复杂地形的战斗力。即使在俄国人认为山地和林地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对方火力优势而信心满满的战斗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和德国人的差距不仅仅是兵器!

德国在丛林战斗使用并不是简单的一线平推战术,他们将一个个营级作战单位拆分成两个箭状攻击单位,两个单位一前一后,互相掩护彼此的侧翼。而支援武器在两个箭型单位的后面。他们尖锐,无坚不摧,到但是同时又十分灵活,不会像线型战线那样,不但展开通讯和联络都很困难。而且进攻速度太慢,火力太分散,反应速度也很慢,只适合搜索而不适合战斗!

而在途径河流的时候,通过汽车和半履带车运输的架桥部件也可以迅速为部队铺平一道前往敌方纵深的道路。如果说在南线的时候,俄军还有一博的想法、实力和时间的话。那么在北线,当蓄势已久的马肯森军团突破北方防线之后,俄国第一集团军除了幻想之外,恐怕没有别的作用了。

北线纵深太小,对方很容易就可以打穿。北线只有一个集团军。而正面的德军虽然号称只有一个普鲁士东线集团军,但是兵力达到了40万!战前编成两个集团军都够了!至于时间的话更是这样,即使俄国人再乐观的估计,德国人在3天之内就可以将南北两线打穿!

到那时候,整个两线的德军将完成合围!如果要形容一下的话,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用一个希腊神话场景来形容!而这个希腊神话两名绝世英雄之间的战斗完全可以映照在德俄两国身上!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358章 让领导先走

海格力斯扼杀安泰!此时的同盟国东线军团犹如海格力斯,实力强悍,高于对手,而作为安泰的俄国部队虽然弱势,但是依靠大地母亲的支持——俄国广袤的纵深。后者还可以从俄国内陆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那么怎么打呢?德国人选择了最干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两个庞大的集团军群犹如巨人的手臂一般将对方死死掐住,然后把对方举在空,让其和大地脱离。然后生生掐死!嗯,就这样,很形象的比喻!

虽然在目前,德国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但是当位于波兰华沙的俄国陆军最高指挥部的高官们得到北线被突破的消息之后,所有人都面如死灰,原本喧闹的指挥部大厅内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工作,他们犹如雕像一般陷入了停顿,虽然没有人点名,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这一次,俄属波兰集团军的大部分人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首节上一节667/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