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754节

可以说,蒂萨首相的第一次觐见让双方都十分满意,回到匈牙利之后,奥皇也确实兑现了他的诺言,匈牙利军队被调回国内,到目前为止,匈牙利其实已经从实际上退出来战争!

但是,军队回归之后,匈牙利的情况并没有像蒂萨首相想象的那样出现好转!各种内外压力犹如潮水一般涌向了这个摇摇欲坠的王国!以至于压得蒂萨首相和他的政府喘不过气来!

首先起来闹事的就是罗马尼亚人!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人之间的宿怨可谓是由来已久了,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争执就是特兰西瓦尼亚!要知道,在当时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人的比例高达16%。「1910年数据」而这些罗马尼亚人大部分都居住在特兰西瓦尼亚。这块位于匈牙利东南部地区,和罗马尼亚紧紧相连的区域。

而且更聊斋的是,匈牙利最终确定了对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的主权是在1867年!从这一年,这个地区大公国的称谓成为了过去,它变成了匈牙利的一个省!也就是,奥匈二元帝国成立之后!可以说,匈牙利对这个地区的统治并不巩固!

然而也许是匈牙利政府扩张上瘾了,他们的牙口甚至不如意大利人,但是胃口却比意大利还要大!他们一直想要从根本上摧毁罗马尼亚这个政权,这不仅仅是为了遏制国土内的罗马尼亚人的离心,同时也是为了获得罗马尼亚丰富的物产,罗马尼亚被称为西欧的油桶和面包篮子,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而可惜的是,罗马尼亚同样对这个地区被划入到匈牙利的控制下而耿耿于怀!这里不仅仅是以罗马尼亚人为主体,同时也是奥匈帝国第三大工业区,仅次于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可以说,如果能把这里拿到手的话,罗马尼亚的实力可以增加一倍多!而且罗马尼亚自从独立开始之后就一直想建立一个涵盖大部分罗马尼亚人为主地区的大罗马尼亚,这几乎是他们历届政府的基本政策。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可调和的!如果罗马尼亚不参加协约国的话,这个矛盾还不会爆发,但是在参战之后,双方之间就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602章 风雨飘摇的匈牙利 2

不得不说,在这个位面上匈牙利人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虽然罗马尼亚是个肉鸡,但是同样弱鸡的匈牙利人想要收拾他们也没那么容易,但是幸运的是,为了普洛耶什蒂的油田,巴伐利亚军团主动帮助匈牙利人打垮了罗马尼亚的主力军团,然后除了几个重要的地区之外,其它的全盘交给了匈牙利人,对于匈牙利来说,没付出什么代价就拿到了这么大的好处,这不是幸运是什么?

当看着布加勒斯特的罗马尼亚国旗飘然落下的时候,匈牙利人心的喜悦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这一切,都在匈牙利军团在东线遭到重创之后出现了问题!并且让之前,匈牙利得到的一切逐渐化为了泡影!

“这场战役之后,匈牙利民族的本族军队剩余兵力不超过20万,而且我们损失了超过7成以上的重武器和积攒了数年的物资。可以说,整个匈牙利军队直接倒退了5年以上,而匈牙利民族的坚力量则倒退了10年以上!”匈牙利陆军指挥官在面见蒂萨首相的时候这样说道。

即使,蒂萨首相在国内采取了相当多的稳定国内的政策,即使,在第一时间,匈牙利本民族军队开始从前线向国内回收,但是可惜的是,已经日薄西山的匈牙利哪怕已经采取了目前这个阶段最好的选择,他们依然无力弹压其它民族了,而首先出问题的就是罗马尼亚!

巴伐利亚军团诚然消灭了罗马尼亚军团的主力,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单纯以巴伐利亚军团在罗马尼亚的时间,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这个地区的反抗力量的,为了避免陷入泥潭,王子除了几个关键要点之外,其它的都交给了匈牙利人。而不要忘了,匈牙利军队可是有不少罗马尼亚人和其它民族的人!在欧洲此时的民族主义甚嚣尘上的时候,你让罗马尼亚人清缴罗马尼亚人,这效率有多低用膝盖都能想出来!

匈牙利军团兵力充足的时候,至少还能保证表面上的稳定,但是一旦作为统治基础的军事力量出现问题之后,不单是罗马尼亚的反抗力量死灰复燃,甚至就连奥匈军队的罗马尼亚都决定反戈一击了!后者的叛变更加致命,因为他们直接给了这支罗马尼亚起义军足够的军备和物资!而原本隐藏在罗马尼亚的俄国和法官,更让这支起义军在行动的时候充满了智慧!

一名叫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的俄国骑兵指挥官成为了这支义军的核心参谋人员,他给匈牙利人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如果,你们要发动起义,绝对不可以在布加勒斯特、普洛耶什蒂以及重要的沿途铁路线地区发动!因为,这些地方是巴伐利亚军团的逆鳞,对方的强大是罗马尼亚无法抵抗的,即使罗马尼亚所有的男人都参加军队也无法抵抗巴伐利亚军团的钢铁洪流。”

“所以,我们起义的地点应该是在罗马尼亚的东北部地区,这里远离所有德系军队的驻地,而且和他们的利益冲突并不大,我们只需要面对匈牙利人。而且我们在这里还可以获得非匈牙利民族的支持。这里是匈牙利人最后占领的地区,他们的控制力还很薄弱,这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物资周转基地,我们占领这里可以解决装备和人员问题,所以选择以雅西作为起义心是最好的选择!”

而实际上,这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现在就崭露头角的苏联元帅的建议确实没错!这里正好是匈牙利军团的软肋!当起义发动之后,数万匈牙利起义者连同奥匈帝国内部的匈牙利人立即控制了雅西地区,并且截获了大量原本要运往前线的物资和装备,于是,整个罗马尼亚军团变动一发不可收拾!让匈牙利人都感到万分棘手!

要问罗马尼亚人能不能打仗?这个怎么说呢?面对纯德军的部队肯定不行,但是你要说整个一战历史上罗马尼亚军队没有打出一次漂亮的战役那就有些过分了。比如说历史上的默勒谢什蒂战役,马肯森亲自指挥的24万多同盟国大军和21万罗马尼亚军队展开了一场长达33天的战斗,打完之后,同盟队不但没能前进,战线反而退了几个公里……。诚然,这场战役的结果无法挽救罗马尼亚,但是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哀兵的情况下,在加上正确的指导,罗马尼亚军队还是能打的。

而要是比较罗马尼亚军队和后期的匈牙利军队的战斗力,那么只能说在同等的情况下,罗马尼亚军队可要比匈牙利军队强一些!

比如说历史上1919年7月20日,匈牙利红色政权和罗马尼亚军队在蒂萨河上爆发的战役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匈牙利军队首先发动进攻,这些部队包括,100个营的步兵「5万人」,10个骑兵队「1356人」69门重炮「其包括12寸斯柯达重炮」以及9辆铁甲列车,对阵拥有92个营的步兵「4.8万人」,58个骑兵队「1.2万人」,80门火炮「口径最大只有155mm」和2列装甲列车的罗马尼亚军队。

兵力上罗马尼亚军队略占优,装备上则是匈牙利军队占据优势,总体来说半径八两。匈牙利军队冲7月20日发动进攻,开始确实占了点优势,但是很快,罗马尼亚在7月24日就发动了反攻,7月29日渡过了蒂萨河,并且在8月3日进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所以说,匈牙利军队在1战就这么没地位。然而这一次,在匈牙利军队主力被重创之后,罗马尼亚人揭竿而起直接一波反扑,还真的让匈牙利人感到无法应对!

12万匈牙利军队在雅西和10万罗马尼亚起义者展开了一场长达10天的战斗,战斗的结果毫无意外,匈牙利的民族杂牌军输给了罗马尼亚人,12万匈牙利军队只回去了6万,同时将数万支步枪,上千挺机枪和上百门大炮送到了罗马尼亚人手,于是,蒂萨首相再一次来到了维也纳!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603章 风雨飘摇的匈牙利 3

实际上,第二次来维也纳之前,匈牙利人也打算走走德皇的门路的,毕竟,派遣冯.赛克特将军指挥7万多德军进入东线就是为了帮助匈牙利人。但是此时的情况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德皇帮助匈牙利是为了扶持卡尔大公上位,而现在,博鲁西诺夫攻势之后,奥匈帝国不可能让一个遭受了如此大战败的人继承皇位,所以,德皇自然不会给匈牙利白白投资。

而德界也被匈牙利军队的卖队友以及“惊人的战斗力”所“折服”。他们认为,这样的队友有和没有没什么区别。而且这毕竟是奥匈帝国内政,匈牙利军队挡不住了,不是还有奥地利军队吗?这事应该先和弗里茨说啊,不应该找德皇啊!

在德国人拒绝了匈牙利人的请求之后,蒂萨首相不得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在觐见奥皇的时候,他提出了要求奥地利军队帮助平叛,同时要求央政府提供拨款和物资支援。而这一次,弗里茨皇帝明显就有些不耐烦了。

对于位于罗马尼亚的起义军,奥皇表示可以帮助镇压。但是对于原本属于匈牙利国内的各种民族反抗问题,奥皇表示奥地利军队不宜与介入。至于拨款和物资?奥皇提供了一些,但是在匈牙利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态度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牙利面对的困难。

在这次会谈,奥皇第一次对匈牙利的内政提出了要求,他表示,匈牙利应该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给于其它民族适当的自治权力,对他们的化和信仰至少保证不干涉,同时对于匈牙利军队坚持使用匈牙利语为第一语音,连德语都不让用的情况表示了极度的不满。

如果说历史上奥地利对于捷克人的宽松政策造成了捷克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在波西米亚尾大不掉的话,那么匈牙利人的民族政策则正好相反,以语言政策为例,在波西米亚地区,所有公务员必须会使用捷克语才可以任职,这使得不少在波西米亚的德意志人失去了原本的岗位,以至于在1战前波西米亚地区捷克人在政府机关的任职占到了绝大多数,奥匈帝国的统治体系在帝国崩溃之后就直接让捷克人接手过来......。

而匈牙利的政策正好相反,在老蒂萨时期,整个匈牙利王国推行严苛的民族政策,所有公立学校只能使用匈牙利语授课,所有的铁路和邮政系统也必须用匈牙利语。甚至连德语都不允许使用。而到了1890年,匈牙利规定所有的政府和商业机关必须以匈牙利语为官方语言,甚至在罗马尼亚人为主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历史课上连本国历史都不让讲!

一名特兰西瓦尼亚议员曾经询问过蒂萨为何不让当地课堂教授本民族历史。而蒂萨回答的也十分干脆,“对于居住在匈牙利而非马扎尔民族的人来说,不存在其它民族的历史!”匈牙利在民族问题上的严苛可见一斑!

民族政策的极左和极右都是错误的,王子虽然依靠金钱作为诱饵,以军力为大棒,改变了奥地利历史上的右倾投降主义民族政策,但是在语言问题上也是实施双语并行的,在波希米亚地区同时教授德语和捷克语。学校方面也教授捷克历史。「毕竟捷克也是哈布斯堡王朝几百年的忠实仆从了。」也绝对不会像蒂萨那样做的那么过分。

然而,奥皇提出的这个要求,在蒂萨看来无疑是对匈牙利整个民族的挑衅,如果是在和平时期的话,匈牙利的反击就会接踵而至,他们会对来自维也纳的政策投否决票,拒绝建设任何非匈牙利所有的军队等等。但是现在,已经内忧外患的匈牙利显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蒂萨依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奥皇的建议,他认为“匈牙利政府已经用这个办法统治了这里长达1000年的时间,那么在未来,这种统治和同化可以继续下去!”

而蒂萨首相的回复让弗里茨皇帝失去了对匈牙利最后一丝怀柔的想法,实际上,这次提出民族问题只是一个试探。匈牙利要想国内稳定可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民族问题就行的!匈牙利国内的民生以及政治问题更加严重!弗里茨皇帝还没有说出这些呢,仅仅抛出一个旧事重提的诱饵就让匈牙利人暴跳如雷,你想让匈牙利改革?想什么呢?!

一个国家想要国内问题,那么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分配体系和较为充裕的生活物资。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国家的产阶级应该同时在国内人口和财富上都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在1战前的欧洲,所谓的产阶级主要是技术熟练的技术工、教师、医生、以及小企业家。这些产阶级从职业上来看都是和工业化密切相关的。

然而看看匈牙利的工业人口比例吧,在20世纪之交的时候,匈牙利的工人数量约占社会总人口的13.7%。而奥地利是31%「历史上是24%」,德国是38%,英国人更是达到了46%!看看这个比例,你就绝对不可能对匈牙利的分配制度报多大希望了,实际上,匈牙利是典型的贵族和大资本家、地主占有大量资源。

如果想要稳定,匈牙利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工业必须发展来容纳更多的工人和相关行业,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培养产阶级。第二是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就是解决大部分人的吃饭问题。

然而第二个问题更要命,全国128万小农户只占有全国耕地的5.5%,54%的土地归地主所有,其拥有1000霍尔特以上土地的4000户大地主拥有全国土地的31.18%!匈牙利和德国不一样,德国已经是一个彻底的工业化国家了,人民不依赖土地,但是在匈牙利,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

匈牙利大部分依然是农民,他们非常依靠土地,而稀少的土地直接决定了他们微博的收入,历史上,几十万匈牙利人移民美国,而这个位面呢?他们大部分都去了奥地利和巴伐利亚。即使是工人,也有不少去那边的,因为,那边的工资更高而且还有福利!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604章 风雨飘摇的匈牙利 4

所以说,在第二次会面之前,奥皇是真的打算拉匈牙利一把,和匈牙利的统治阶级协商一下,然后拿出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具体性质类似于俄国人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尽量保证统治阶级利益的情况下,缓和社会矛盾,给于下层民众晋升的空间和较好的生活。甚至弗里茨已经准备好在匈牙利议会吼上一句:“各位应当相信我,我已经尽量的保证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了。”然而,匈牙利政府连最初的试探都拒绝了。

即使在这个时候,匈牙利政府依然把自己弄得像一个堡垒一般,针插不进去,水泼不进去,在这种情况下,奥皇也不认为,自己有义务白白的给匈牙利扔东西!于是,蒂萨的第二次觐见的结果就是不欢而散。

不过这一次匈牙利不能说没有获得什么。位于罗马尼亚东北部的叛军不能不管,于是,在和鲁普雷希特商议之后,2个奥地利军和一个波西米亚师组成的部队前去围剿罗马尼亚起义军。双方在雅西地区大战一场,在扔下2万多尸体和3万俘虏以及大部分重装备之后,罗马尼亚起义军败退了。然而,这还不算完,剩余的罗马尼亚起义军不在罗马尼亚混了,开始向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转移。

按理说,损失巨大的罗马尼亚起义军这个时候应该翻不出什么浪花了,但是这个时候一连串的事情又让整个形势向着不确定的方向发展,首先,遵照德皇的意见,鲁普雷希特王子的部队不能进入奥匈帝国,实际上,这其实是留了一个后门,因为毕竟波西米亚军团的主人是玛丽公主殿下,鲁普雷希特只是代为指挥,德皇再霸道,不能说不让奥匈帝国公主的部队进入奥匈吧?当然,如果王子不愿意的话,那么自然就是遵守德皇的意见了。

而在这个时候,鲁普雷希特自然不希望帮助匈牙利,所以波西米亚军团以德皇的命令为挡箭牌拒绝进入匈牙利继续清缴作战。当然了,没有波西米亚军团,奥地利的两个军其实对付已经散了架子的罗马尼亚人也是足够了。继续清缴的话,很快就能解决。然而可惜的是,匈牙利不这么想啊!

这个时候,匈牙利政府再一次发挥了他们堪称第一流的作死精神,他们认为罗马尼亚起义军已经没什么好惧怕的了,匈牙利虽然被重创,但是好歹也是一个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的欧洲等国家,本民族也有上千万的人口!干掉这支起义军残余完全没问题啊!

然而要是两个奥地利军进入匈牙利的话,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2个齐装满员的奥地利军,可不是现在匈牙利可以应对的,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就是这个意思啊!在这个动荡时期,有枪杆子的人自然会有权柄,有这两个军作为注脚,奥地利政府要是真的提出一些要求的话,匈牙利人是同意呢还是拒绝呢?

所以,匈牙利政府立即表示在“匈牙利的事情,匈牙利政府和军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就不用浪费帝国宝贵的资源了。”于是蒂萨首相委婉的拒绝了奥地利军团进入匈牙利继续清缴的要求。然而正是这个决定让匈牙利的形势进一步恶化了!

匈牙利再衰弱,也不至于对付不了几万没有重装备,已经散了架子的罗马尼亚游勇散兵。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福不双降,祸不单行!就在罗马尼亚这边把匈牙利弄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斯洛伐克那边又出事了!

斯洛伐克紧贴着波西米亚和奥地利,双方交流非常多,斯洛伐克人非常羡慕波西米亚的捷克人在奥地利国内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看看人家捷克人,再看看自己这边,这种落差带给斯洛伐克人的不满尤为巨大。

首节上一节754/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