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878节

“好了,兄弟,帮我改好这架飞机,下一次我将驾驶它挑战德国人的轰炸机,我还想活的战争结束呢。”飞行员说道。

“好的,没问题,我会把它改成一个披甲犀牛的。它在空将所向无敌!”机械师拍拍对方的肩膀,随后招呼手下准备改装这款dh11轻型轰炸机了。

几名机械师首先上去将位于间座位上的投弹操作和瞄准设备卸了下来,这款轰炸机原本是搭载三人,除了驾驶员和后射机枪手之外还有一个投弹手兼无线电收发人员「如果配备了无线电设备的话」。而如果要作为截击机的化,投弹手自然是不需要的,所以要拆除这些精密的投弹装置以及座椅等物资,这里的空间将被和后座人员的座位打通,然后重新布局。

后座机枪手使用的两挺并联的刘易斯轻机枪被卸了下来,然后换成了法国人生产的13.2mm哈奇开斯重机枪。这款机枪继承了之前哈奇开斯机枪沉重而高效的散热片,可以连续射击而不用考虑过热。但是同时也继承了这款机枪超大的自重,光算机枪,不算枪架,这款机枪的重量高达37.5kg!而且机枪长度1.67米,操作起来非常的费劲!不过考虑到威力巨大的13.2*96mm的子弹,这款机枪科比两挺刘易斯机枪的威力强多了,虽然没法和德国人的12.7mm机枪相比,但是考虑协约国没有合适的武器,所以这些重量的代价在英国人看来还是值得的……。

「首先说明一下,经过优化后的航空机枪和陆军使用的机枪有的时候是有差别的,各位也许可以从百度上看到m2型12.7mm机枪的重量是38kg这个数据,这个没错,但是不要以为所有的12.7mm机枪的枪身都这么重。二战美国的an-m2型12.7mm机枪的重量只有61磅,射速却高达750到850。没有单发选项,只能连发。而二战后的an-m3型12.7mm机枪的射速更是过千了,而重量只有31kg多点。」

这一次英国人考虑了机枪的供弹问题。所以给哈奇开斯机枪配属了一个巨大的弹鼓为了平衡机枪和弹鼓的重量,机枪支架的位置在间,而枪身偏左,弹鼓偏右,这样一来整个机枪的重心正好就在枪架上。依靠弹鼓内部的螺旋弹簧,这款机枪终于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非常顺利的供弹了,随后,英国人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后射机枪重量有点大!

想想也明白啊,一挺机枪就是37.5kg了!再加上旁边的弹鼓,重量在15千克左右,嗯在考虑枪架等一些其它重量,一个后座机枪手操控着机枪在摇摇晃晃的飞机上想着后面同样飘忽不定的飞机射击,这个难度实在有些大啊,于是,英国人不得不给这停后射机枪安装一个还算比较高效的枪架以及瞄准装备。这都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

然而,改装后射机枪的工程量和其它方面的工作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英国人之前根本没想过搞双发重型截击机,没有经验,也没有理论基础,那么想要实现较好的性能怎么办?那就只能拿重量和工程量来堆啊!

好在dh11的基础比较好,改装起来还方便点,首先,需要改装的就是将dh11的机头拉长,将4挺法国人的13.2mm机枪连同枪架和减震器一股脑的塞进了机头舱。但是这个机头毕竟不是专业容纳机炮的,所以能装下机枪已经到了极限,想要装大量弹药的恐怕不行。

然而英国人也有办法啊,他们把主意打到了飞机部的弹药舱上!于是,英国工程师给这款飞机直接来了一个开膛破肚,把弹仓内部的空间清理之后,安装了一条输送子弹的通道和飞机前部的机枪组相联。在这个原本的机腹弹药舱,英国人整整塞进去3000发13.2mm机枪子弹!每5发燃烧弹后面加1发曳光弹!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949章 所谓魔改 2

而在飞机上层机翼上,英国人还加装了一挺7.7mm机枪,当然,一般情况下是不指望这挺机枪能打出什么输出了,这东西就是当坦克的测距机枪用的,瞄准的时候先来几发矫正一下,然后再集火力射击。

经过这一番改装之后,英国人的工程师需要计算一下重量问题了,原来这款飞机的自重是1866kg,最大起飞重量是3200kg,实际上加上燃油的负载也不过400kg左右,算上拆除的机枪和描述设备以及座舱,再加上额外增加的机枪和弹药,英国算了一笔账,这款飞机的战斗起飞重量变成了2300公斤!没办法啊,光5挺大口径机枪和配属的部件重量就高达270多公斤,再算上好几千发子弹!虽然拆除了一些东西吧,但是重量上升是肯定的。

“老大,还按照计划改吗?这可能要超重啊,飞机重心位置恐怕都变了吧?”已经技工看着已经有些面目全飞的飞机说道。

“当然改了!别忘了,现在的三人飞机变成了两人飞机,我们少了一个飞行员的重量,这就是80公斤左右的负载呢。”被称为老大的人十分轻松的说道。“我们的工作才进行了不到一半!”

如果说之前的改进,让这架dh11型轻型轰炸机从一个炸弹搬运工变成了一只满嘴锋利牙齿的鲨鱼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这只鲨鱼披上一层厚厚的硬皮,毕竟你猎杀的是空的巨龙,巨龙不仅仅是皮糙肉厚,同时也拥有强悍的攻击力,尤其是当它们抱团的时候。

所以说,接下来,这群在入伍前曾经是钳工、车工的家伙们将在本小组唯一一个工程师艾伦的带领下给这架飞机装上厚厚的装甲,而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发动机按一个防弹装甲!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颇有挑战的工作。”看着眼前的飞龙9缸风冷发动机,工程师艾伦一边比照图纸一边开始考虑怎么安装装甲。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有不同类型的安装方法,比如说液冷发动机,虽然液冷发动机很脆弱,冷却液是在所有气缸流淌散热,不但结构复杂,而且非常容易损伤,只要一个弹片打碎了发动机的气缸,那么很快,所有冷却液就会流光,飞机没了散热那么只能等死。

不过呢,液冷发动机也有优势,首先功重比的数据会非常好看,其次,正面迎风面积很小,所以阻力也会很小。第三冷却效率高,只要发动机不是设计的太过糟糕,一般冷却不是问题。而第三点呢,就是防御比较好安排。

这么说吧,如果重量不作限制的话,英国人可以把一台液冷发动机大部分都包裹在装甲之,只留下发动机下部的滑油散热器即可!「各位书友,是不是感觉这个思路有些耳熟?没错,历史上的伊尔2就是这样设计的,整个发动机舱,除了滑油散热器,其它的部分都被装甲防护,而且因为液冷,所以不用担心发动机过热的问题。毕竟,散热的地方只是滑油散热器!」

但是现在,英国人需要给这台风冷发动机安装装甲了!风冷发动机顾名思义,就是依靠吹过发动机的气流来进行散热的。所以,直接在发动机前面加个盖子的想法可以直接扔垃圾堆了。把进气口挡住了,你散个毛的热啊!

之前,气冷发动机因为较好的抗损毁性,发动机正面一般不安装防御装甲的,因为即使某个气缸被击毁,在短时间内发动机依然可以运转,散热的滑油损失比较慢,运气不是特别糟糕的话总能迫降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面对轰炸机群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火力,一台发动机被瞬间打十几枪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所以发动机必须增加装甲。

所以,艾伦在留下了发动机正面的通风口之后,在发动机外围加装了一个环形装甲,从某些角度上挡住了来袭子弹,然而实测的时候效果并不好,因为加装的环形装甲毕竟降低了通风量,进来的冷空气不够,散热问题没法解决。而随后,英国人选择了在螺旋桨同轴上加装了冷却风扇来提高散热性,并且发动机侧面开出来两排通风口用来帮助冷却。经过一番改装之后,这款飞机在加装了装甲的情况下,冷却系统总算能凑合着用了。

正面的防御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之后,下面该用来解决的就是发动机上部和两侧的防御了,很显然,在英国人增加了环形防弹装甲、增加了一个冷却风扇之后,发动机的重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因为发动机的处力要驱动散热风扇,所以实际上用到螺旋桨上的功率会降低,如果这是一台400马力即以上级别的发动机的话,那么还好一些,但是可惜,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只有320马力,所以要考虑飞行性能的话,就只能适可而止了。

改好发动机之后,就是人员座舱的防护了,最简单的自然是弄一个装甲澡盆,然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重量不允许!于是,在最容易弹的驾驶舱正面和后面分别加了一块防弹钢板。机体侧面的某些部分也加了3到5mm厚的钢板。就这算完事了。总之,对于这个年代的截击机来说,能做到这样已经十分不错了。

实际上从装甲防御的角度来说,德国人做的和英国人做的很类似。都是针对发动机和坐舱做了有限度的防御。在经过了火力和防御力的强化之后,这架飞机已经具备了作为一款截击机的基本性能。但是要说做成一款优秀的截击机?那还是洗洗睡吧,因为距离差的真的很远!

第一架飞机的改装工作一边摸索一边进行,用掉了大概三天时间。而随后让飞行员试飞了一把之后,后者表示飞行品质真的非常恶劣……。飞机重量增加的有些多,速度下降了很多,机动和操作响应都有些问题。按照这名飞行员的话来说:“我感觉我在操作一个飞行的秤砣……。”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950章 所谓魔改 3

那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现在怎么办呢?办法一,赶鸭子上架,凑合着吧!现在战局紧张,英国人哪有时间和经验来改出合适的截击机啊,而办法二呢,自然是在改进学习改进,继续对飞机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当然,虽然这些深层次的改在也在进行,但是和接下来即将爆发的战斗估计是没啥关系了。

在诺曼底机场的一间厂房,艾伦和他的小组正在准备给dh11型轻型轰炸机进行一下深层次的改进,以便造出英国人第一款优秀的双发截击机。实际上dh9型单发飞机也可以通过加强火力改进成截击机,但是受限制本身的机体硬件问题,截击机最好还是双发比较好,这个规律一直延续到2战。「似乎2战后更是这样?比如说米格31和f14……。」

老实说,英国人这一次已经做的不错了。艾伦的改进计划基本上兼顾了目前的生产和作战需要,如果要问继续通过改进提高性能行不行?自然是可以的啊!别的不说,把机翼的两台320马力的9缸风冷发动机换成功率更大的发动机不就成了?然后通过加强机翼结构,再拿起锉刀把机翼锉短一点。

前者是为了承载更大的发动机,而后者则是为了提速。至于说这样做行不行?自然是可以的,历史上当年f190横空出世的几个月里,高速高翻滚的伯劳鸟把英国人的喷火5打的不要不要的,最关键的是速度差距太大了,结果英国人想了个办法,就是把部分喷火5的机翼削掉一点,减少阻力提高速度。当然,这会导致水平机动性的下降,后世一些竞赛飞机也有这样改进成高速机的事例。

但是可惜的是,这些工作的工程量太大了,以至于在战时都很难铺开进行大规模的实施,别的不说,现在,英国人的400级别马力发动机供应都不足,看重了dh11双发轻型轰炸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这款飞机对发动机的要求比较低,比较容易满足。

而经过一番增重之后,虽然新的dh11截击机飞起来非常的不灵活,但是至少还算让飞行员比较熟悉,比如说飞机重心什么的基本上还是不变的,但是如果要改变结构,甚至在增重的情况下改变机翼的话,那么可就麻烦了,飞行员很难适应彻底大概的飞机。所以,在结构方面,英国人最多能坐的就是适当的再减少一些结构重量,从而来提高飞行性能。

如果你认为折腾到现在就算完了的话,那么只能说你太低估英国工程师的脑洞了,不得不说,做为这个年代技术最nb的工业国家,以及拥有最丰富实战经验的协约国空力量的的英国也很会在战争学习战争,比如说现在,英国人已经发现了,如果想要攻击一架轰炸机的话,最好的位置不是从正面或者后面冲,也不是从上到下进行俯冲。而是攻击对方轰炸机的腹部!

因为从腹部攻击的话,轰炸机的自卫火力是最弱的,如果从上部攻击,一架轰炸机的上部、机头、后部机枪都可以射击。但是如果攻击腹部的话,理论上机头和后部机枪也可以攻击,但是俯角限制非常大。不要说现在一般轰炸机没有腹部机枪了,就算到了2战,b17之类的轰炸机有了腹部机枪,这里依然是最佳的攻击点,实际上,b17机组成员,腹部机枪手是阵亡率最高的......。而早在bf110当夜战飞机的时候,在机身伤斜向上安装的30mm机关炮就是准备攻击机腹的!

而英国人也改出来两种dh11截击机,其一种就是之前说的,被称为dh11a型,而另外一种则是在座舱位置部署了3挺斜向上的13.2mm哈乞开斯机枪,而这款被称为dh11b型的截击机没有对后射击的能力,而正面火力也只有2挺13.2mm机枪和1挺7.7mm机枪。

德国人的对空火箭弹引起了英国人的兴趣。英国人也在搞一些非枪炮类的大威力对空武器。并且已经搞出来一些基本的型号,但是随后,在使用的时候,英国人发现这些火箭弹发射非常有问题,首先,英国人使用的火箭弹比较大,德国人用的是50mm火箭弹,而英国人则是用75mm火箭弹,一发重量大概在15kg以上。也许是气动布局比较糟糕,英国人的火箭弹有效射程比较近。而且重量偏大,装载数量较低,所以,除了各别用于实战之外,英国人并没有大量装备对空火箭弹。

英国人开始在法国后方以及本土改装截击机和进行相关战术培训的信息并没有瞒过德国人,无论是通过航空侦查还是从各种隐秘的间谍渠道,德国人对英国人的准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特伦查德果然不愧为是能成为元帅的人,虽然是敌人,但是我依然要给他敏锐的嗅觉和出色的应变能力点个赞。”鲁普雷希特在军事会议上这样说道。

“克鲁克将军,现在普鲁士军团恢复的如何了?能否胜任这次战役任务?”鲁普雷希特问道。

“最好可以再多休整2周时间,您知道的,这一次各精锐军团换装了来自巴伐利亚的装备,有些技术装备的使用和保障需要时间来磨合,比如说狼式坦克。”克鲁克想了想说道。“而且您最终制定的计划实际上是由两个目标构成的,所以,如果想要同时保证两个目标顺利实施的话,我们还需要囤积更多的物资,毕竟我们的进攻是同时从南线和北线两个方向发动的。”

“好吧,那就再给你们3周时间。”鲁普雷希特的回答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因为,之前,无论是最开始的西线战场还是东线战场,一旦王储决定了计划,那么很少会再改变的,但是这一次,鲁普雷希特突如其来的改变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意外!

“不要想多,只不过这段时间我还要做一些更有前瞻性的工作!现在,是时候让本土的英国人感受到战争的气息了。”鲁普雷希特说道。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951章 战略轰炸和绞杀战

在1年前,德皇想要派遣飞艇部队对英国本土进行轰炸,在向鲁普雷希特征求意见的时候,王子当时是拒绝的,不是说这个计划不好,而是这个计划有些不合时宜,飞艇造价高昂,单艘载弹量确实不小,但是稀少的数量限制了轰炸的投弹规模。与其将宝贵的飞艇投入到对英国本土不疼不痒的轰炸,还不如让他们配合陆军作战,作为一个空监控平台呢。而且,因为这个位面飞机过早的崛起,导致了飞艇分配的资源减少,所以,用飞艇轰炸除了一种精神上的震慑之外效果非常有限。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经过长达2年多的战争消耗,经过了一场又一场空较量,德国空军利用正确的战术「前期以战斗机和截击机为主,凭借较为完善的地面系统消耗英国人的航空力量。」和厚积薄发「轰炸机数量慢慢攒,小心使用。」终于彻底获得了战场上的空优势,并且在连续多次的突然打击重创了皇家陆军航空队。当不列颠的战鹰逐渐退出战场,当英国战斗机的羽翼不能再给地面和海上提供庇护的时候,德国终于可以痛快的享受空力量带来的优势了。

“我看过你们对空军提出的要求,有人要求轰炸机的前线支援、有人要求对英国人的纵深目标进行打击,还有人要求对后方交通线实施绞杀战。你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认为,这样使用空军的效率还是偏低!虽然我们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空军的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把手的空力量投入到最关键的领域!比如说英吉利海峡和对面的伦敦!”

王子用手的推杆在地图上英吉利海峡东端的位置上画了一个椭圆。将伦敦、多佛尔、敦刻尔克、加莱等地全部圈了进来。

“伦敦自然不用说,这里是日不落帝国的心脏,每一发落在伦敦的炸弹都会让英国人痛彻心扉!法国沿海港口呢?这里是从英国出发前往法国的最重要的港口,每天,都会有上百艘各种船舶从这里出发,满载武器、弹药、食品和燃料前往法国。而敦刻尔克、加莱等港口则是接受这些物资的地方,这里不仅仅是英国远征军的大动脉,更是法国人最重要的燃料运输线之一!所以,多佛尔海峡的英国运输船可以极大的削弱协约团的战斗力。”

“之前,曾经有人要求进攻这些地方,当时我拒绝了,因为我认为时机并不成熟。但是现在,当我们可以组织起上千架飞机一轮的轰炸的时候,是时候让英国人在我们的机翼下颤抖了!我们要用炸弹和死亡告诉英国人,庇护他们数百年的英吉利海峡并不能让他们感到安全!法国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未必做不到!”鲁普雷希特王子激昂的说道。

首节上一节878/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