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232节

但是,鬼子在开阔的平原上,虽然有一些沟壑灌木丛掩护,也效果不大。

张锐部队在高高的城墙上,或者是城墙内壁的洞穴中,掩护很好。

战俘老兵还有九十多人,这些人知道躲避,知道射击,使用了小鬼子的步枪以后,连呼过瘾,按照张锐的命令,一个老兵带着两个士兵,不断讲解战场的常识。

张锐也给老兵普及日军枪弹的知识,比如38步枪的特点等等。

一场枪炮的猛烈射击以后,日军死伤惨重,慌忙撤退五百多米。

张锐的兵在城墙上极为分散,部分人员混杂在民夫中,在城外的战壕里射击,在城墙壁洞里的火力点最凶猛,机枪扫射,大出鬼子的意外。

敌人跑了,张锐立刻将城外的民夫请回来。

现在,关闭北门,张锐留下十几支步枪,剩下的枪械和人员,立刻顺着城墙向南门一带增援。

南门外,鬼子骑兵正在大声呼喊呢,关闭的城门上下,安静得没有一个人。

鬼子疑虑,赶紧撤退二百多米等待。

现在是上午九点钟左右,虽然有一点儿逆光,张锐还是隐蔽在城墙的内壁射击孔后面,开始就杀。

这个位置,是将城墙掏出一个洞穴,在外面设置一个很小的空洞,平时封闭,用青砖堵着,战时捣掉青砖,就是隐蔽的火力点。

有的是藏兵洞直接改装的。

张锐隐蔽在这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瞄准鬼子的骑兵。

鬼子骑兵在马背上焦躁不安,散兵线上,鬼子的枪口对着这边,也非常警惕。

突然之间,城墙上的机枪手和步枪手一起行动,朝鬼子射击。

鬼子骑兵被突袭以后,哗啦啦栽下去不少,剩余的有的转身拍马就跑,有的从马背上跳下,钻进草丛中或者沟壑里。

第一轮的袭击中,鬼子伤亡三十余人。

张锐开始狙杀。

38步枪真是不错的原始狙击步枪。

张锐趁着双方战斗的混乱,隐蔽了自己,瞄准鬼子。

二百多米,是绝佳的距离,鬼子被机枪火力和掷弹筒压制着,逃跑的不说,就地潜伏的根本不能抬头,被张锐盯着,一枪一个。

一个鬼子在草丛中出没呢,很机警地还击,被张锐抓住战机,一枪击中鬼子的脑袋,鬼子身体一软,趴在地上不动了。

一个鬼子躲避在受伤战马后面射击,被张锐一枪击中鬼子的肩膀,鬼子拿枪的手臂立刻耷拉下去,失去了战斗力。

来不及逃跑,就地隐藏的鬼子骑兵二十多人,大多数被击毙,只有三四个钻进灌木丛里逃跑,战马都丢到地上了。

鬼子骑兵只剩下三十个左右,远远地躲避子五百多米之外的安全地带,好像一群被痛打了的鬣狗群,不知所措。

张锐立刻出来,召集现场的老兵骨干,一些被任命为连排长的人员,开会。

“兄弟们,现在,我们被鬼子包围了,只有血战到底!”

第209章 鬼子主力杀回

“我是国军游击支队的少将司令张锐,也是负责会埠和罗坊镇一带战斗的临时最高指挥官,请大家听从我的指挥,服从我的安排,否则,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别看鬼子人数很少,我们一旦外出逃跑,就会被鬼子拼命追杀,我们乌合之众,一个也活不了。”

“现在,我们只有抱成团,跟鬼子死磕了,拼一个回本,拼两个赚一个!”

“放心,我们已经调集了精锐的部队前来增援,拖住鬼子的主力,我们还有重炮兵,威力巨大,我们的大军刚在罗坊镇围歼鬼子主力,就是这个会埠城,也被我军攻占收复一次,鬼子的弹药库也被我们炸毁一次!”

张锐鼓舞了官兵们以后,只强调一条,团结起来,跟鬼子战斗到底,谁要是逃跑的,新任命的连排长,班长,有资格就地处决汉奸和逃兵。

张锐声音洪亮,威风凛凛,还前强调了大家的战果,杀死鬼子将军小仓以下一百多人了,很了不起。

布置任务,一,按照区域编制战斗单位,分为五个分区,东西南北中,每一个地点设立一个营长,麾下三个连,负责城门和城墙上的防守,一个连在城墙上,一个连在城门内附近,一个连负责挖掘工事。

每个营拥有步枪二十支,机枪一挺,掷弹筒一具,手枪和军刀若干。

弹药库里手雷和手榴弹极多,每人配备四个,营长身边的地点,库存一百多个。

建立防区以后,重点是挖掘工事,在城墙下面和附近,深挖洞,特别是挖掘坑道。

在城墙不远的居民家院落,也要在院落里,屋子里找适当的隐蔽地点挖掘洞穴和坑道,抵抗敌人的轰炸。

刚才各个城门都有人据守,现在不过是略作调整。

很快,大家慌慌张张地就位了。

一个连只有六十多人,兵力不多,还有三分之一是妇女,战斗力真的不敢恭维。

虚张声势的编制,为的是振奋士气,张锐说了,凡是战斗结束还能活着的,以后就是国军的正规军官了。

二十多分钟以后,部队进入正轨,巡逻的,侦查的,挖工事的,运输弹药的,有条不紊。

张锐也让中部预备营的人员,负责做饭,反正鬼子抢劫来的粮食很多,从北面运输来的物资也很多,粮食什么的不缺,罐头也分到各战斗区域。

张锐巡视发现,弹药库里的手雷和手榴弹还多,就让人继续往部队运输,保证每人有五颗手雷,十颗手榴弹。

加紧做饭的时候,也将鬼子的马匹什么的剥皮割肉。

城里城外的鬼子坐骑被打死的有十多匹,还有闲置的辎重部队的挽马驮马几十匹,统统杀了!

张锐还派遣部分人员出南门,将鬼子遗弃的军马尸体拖回来。

这样,差不多九十多匹大洋马,足够全部官兵美滋滋地吃一顿了。

会埠城里,鬼子驻扎大部队,又作为后勤供应的基地,一切设施完备,在各个厨房,抽调小脚板的三十多岁,十四岁的妇女们主厨做饭。

一切安排好,张锐不敢松懈,到处巡查,跟官兵们讲述跟鬼子战斗的一些要领,主要是射击和躲避。

首节上一节232/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