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235节

吉野不说,是因为,11军的司令官岗村履行王道乐土计划,禁止部队大规模杀死中国百姓,避免道义上的难堪,更多的是收拢中国民心。

由参谋长出面,吉野就可以将责任推卸掉。

“嗨!”

简单整顿以后,第二个步兵中队向前列队跑步前进。

然后,第三个,第四个步兵中队。

所有日军,从吉野开始到列兵,都认为会埠城可以收复了,北门内聚集的敢于抵抗的中国人骨干,已经被杀光,战斗结束,可以列队进入城内,大快朵颐。

不是吃好的,而是杀人游戏。

五个步兵中队,绝对是一个强大的兵团,加上两个炮兵中队,一个战车中队,一个骑兵中队,日军已经恢复了几天来惨败崩溃的士气。

城内,藏兵洞里的中国人,还是皱巴巴的百姓衣裳,有的因为鬼子鞭打,血迹斑斑,有的因为杀鬼子,同样沾染了血迹,显得污浊狰狞。

北门内只有一个参战的连队,区区六十余人,如果正面硬杠的话,根本不是鬼子一个精锐老练的步兵中队的对手。

他们只有二十支38步枪,十支南部手枪,一挺机枪,一个掷弹筒。

他们只有男人四十五个左右,其余的是女人,身单力薄。

那时候的女人,主要纺织缝纫,很少体力劳动,不堪重负。

还有三十多岁的少妇,继续缠脚的。

更多的女人,是美丽而柔弱的,否则,她们早就被鬼子在村里杀死了,也不会抓来这里当慰安妇。

无论如何,这都是可怜的乌合之众。

不过,这样的部队,也有坚强的一面。

他们众志成城,服从指挥,战斗意识坚决,报仇心切,不怕牺牲。

在鬼子步兵冲锋到了跟前的时候,他们按照张锐的嘱托,都藏起来了。

就是第二个连,在街道上挖掘工事和坑道的人,也都隐蔽起来。

有的在城墙里的藏兵洞,有的在战壕里挖的侧壁猫耳洞里,有的隐藏到稍远的百姓家下面的战壕和坑道中。

鬼子的第二波大轰炸,威力极大,造成的伤亡却很少。

一些百姓和妇女们昏死过去了,一会儿又醒来。

一些人堵塞了耳朵还被震聋。

震聋了耳朵,命还在,可以继续战斗的!

城墙内,长度一百五十米,宽度八十多米的地带,房倒屋塌,已经化为了废墟,外表看着非常可怜,其实,民夫和妇女们,纷纷从废墟中钻出来,咧开嘴笑。

有些人尖叫。

活着真好。

小鬼子的炮弹也没有把我们怎么样!

张锐将军的指挥真英明啊,要不是他的指挥,我们早就被炸碎了。

日军从城门洞里蚂蚁群一样冲出来,发出豺狼一样凶狠的嚎叫,一进来就机警地朝周围分兵警戒,直接射击。

三个人一个战斗小组,有的朝前,有的朝左,有的朝右,扇面般扩大,行云流水。

几乎没有看到什么人,日军朝前推进,后续部队从城门洞疯狂冲进,也有少数士兵从城墙坍塌处攀援而上,出现在城墙上,大口大口地喘息着,胜利地摇晃着枪支:“板载,板载!”

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战斗已经开始。

最先开始袭击的不是第一线的兵力,而是第二线的,在街道上挖掘战壕和坑道,防炮洞和猫耳洞的中国人。

他们不能算士兵,因为没有军装,没有正式的被国家承认的编制,只能算一个少将军军官临时拢起来的民兵。

他们没有一支步枪,一支手枪。

按照张锐布置的,营长执行的方案,这里的人员在深深的战壕中钻出来,马上对敌人投掷手雷和手榴弹。

距离城门五十多米的距离,男兵首先开始。

十几发手榴弹轻快地飞出去,带着浓浓的导火药的硝烟。

嗖嗖嗖。

第212章 短促伏击

日军立刻开枪射击,将一些冒出来投掷手榴弹和手雷的中国人击毙。

精湛的技术,机警的直觉,专业训练出来的精锐,让日军迅速散开,迅速反击。

几个勇敢的民夫中弹倒下,有的被子弹击中以后,朝后面倒飞翻滚。

有两个人的脑袋爆炸,脑浆飞溅了老远。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手榴弹和手雷轰到鬼子队伍中,将几个鬼子炸死炸伤。

爆炸造成的黑色烟尘,也让鬼子的射击受到很大影响。

更多的人将更多手榴弹和手雷轰炸出去。

手榴弹扔得远,五六十米,手雷只能投掷二十多米,不断爆炸的手雷手榴弹,迅速在鬼子面前制造了一道铁火屏障,阻挡了鬼子的前进。

一些民工,那时候的百姓劳动辛苦,体能锻炼得多数都很棒,一些大烟鬼和二流子什么的,都在屠村报复中作为垃圾杀掉了,剩下的都是强壮者。

有人甩手将手榴弹扔出六七十米的。

四十多个男丁,十多个女子,按照规定,迅速阻止了鬼子的猛烈冲锋。

首节上一节235/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