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329节

张锐不能拒绝,同时提了一个条件:“准备一百人,作为战术教导队。”

唐上将大喜:“行,人员随便你挑选!”

就这样,未来的南昌会战的筹备会议就草草结束了。

真是扎扎实实走形式啊。

别人可以随便糊弄,张锐不愿意闲着。

他可不想坐吃山空,坐享其成,等着几年以后,世界反日阵营获胜,让中国喜当爹,赢了鬼子,鬼子骨子里根本不服输!

彻底打垮鬼子的脊梁骨,让鬼子邪恶的军阀集团一百年,一千年都跪在中华民族的脚下,再也不敢觊觎!

有了集团军总司令的招牌,张锐出来,立刻筹备。

首先,将身边忠心耿耿的人员组建起来。

雨荷,夏颖等人,加上大战后幸存的几个女兵,组成电讯人员,新娘子沐兰也积极请战,被编入其中。

身边的一些人,原来是百姓,主动参战的,现在大战以后,得到不少奖励,还想跟着张锐打鬼子,这些人有三十多个。

张锐就以这四十余人的人员,编织起来,进行训练。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刘传松和张盛两个旅长,都跑来了,死活要跟着他一起。

不仅如此,在各部队整编整训补充的时候,原来张锐手下的军官,全部都不愿意离开,都集合起来,不去60军和58军回归编制,非要跟着张锐。

张锐无奈,就派人汇报给唐上将。

唐上将大笔一挥,将这些人组建了一个特种教导团,由张锐亲自带领和训练。

几乎大战幸存以后的官兵,都在张锐的麾下了。

一天之内,张锐的部队就挂牌成立。

刨除一些伤员,一些愿意回家的百姓,主动遣散了一些体质较差的人员,最终,张锐的官兵有五百多人。

张锐的职务,也被唐上将安排成第一集团军特种战术教官,刘传松和张盛,正式晋升为师级军官,担任特种教导团的正副团长。

不得不佩服,唐上将就是世故,善于将事情安排得非常妥帖。

教导团军官级别高,实际职权小,可是,大家都愿意跟着张锐,觉得跟着他有前途。

王靖凯,韩羽,厉王华,杨志,姬长风,是教导团的五个步兵连长,每人管辖一个排的士兵。

张凌虎和邹康,现在担任张锐的警卫连长和副连长。警卫部队30人。

迷龙,曹华,董超余冰,炮兵的四个军官,连长副连长的级别!

这些人的前途无量,一旦战区核实了战果,就会重奖,这些人也将官升三级,统统升迁,他们还是乐意跟着张锐。

跟着张锐,活得有意思。

只要能痛打小鬼子,什么条件不要了!

张锐将缴获小鬼子的重炮什么的全部上交给集团军,轻型火炮也大部分奉送,自己只保存了很少的高射机枪和速射炮,机关炮。

四个炮兵军官非常不舍,拦着不让把炮弄走。

张锐制止了他们。

让部队例行训练,各种专业技能,张锐开始了新的谋划。

一,组成谋略班,培养战术意识最佳的年轻军官,开始搜集资料,筹划对南昌战役方案。

二,研制新武器。

谋略班好说,连长以上军官都是,同时挑选年轻人,筹集军事地图,南昌一带的各种资料情况,交通,城镇,人口,河流,民风民俗,鬼子驻军,汉奸部队,更详细的各种情况。

新武器,才是张锐重点安排的项目。

既然第九战区对于进攻南昌非常不积极,完全流于形式,那么,自己的进攻就不能得到强力支援,不能大规模会战,只能是小规模的运动战,游击战等特种战斗。

所以,精悍的人员,精良的武器,都是必须的!

他询问了集团军的装备部,枪械修理所,得知这里的技工和设备很差,马上向唐上将提出了请求:“我们其他东西可以不要,进攻南昌必须要有特殊武器和这种制造的人才和设备。”

唐上将还是重视的,立刻按照清单请求战区和重庆增援。

第292章 敢死队

特种部队还必须采买一些东西,比如300套手枪用消音器,500套步枪用消音器,4倍数以上的光学瞄准具。

还有更多东西,张锐都不好意思说出来,比如火箭和喷火设备,这些,都要到国外去购买。

1939年底,国内经济几乎崩溃,哪有那么多的外汇去买?

一面狮子大张口,希望多少能弄点儿东西,一面,也开始了自力更生的渠道。

战争,打的就是武器!

武器不行,才不得不依赖精神作用。

张锐绝对不希望用武宁城和一些列城镇的毁灭,多少无辜百姓的伤亡为代价,取得所谓重大的胜利了。

他要用最精锐的武器,形成对鬼子装备的代差,来碾压鬼子!

大型武器装备门都别想,就算他知道现代的主战坦克,隐形飞机,什么导弹,能做出来?

他的着力点是,步兵轻武器。

战区来电报了。

将绝大部分的武器装备清单都驳回了。

意料之中的事情,人家说国家财政紧张。

首节上一节329/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