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359节

不过,坚守的部队给予日军相当杀伤。

平溪镇守军,歼灭敌人一百多人,332高地的步兵营,歼灭敌人一百多人。

林天烨副师长打来电话,强烈要求预备队顶上去,援救他的两个步兵营,尤其是让张锐想办法:“张将军,该您出手了,再不出手,我的两个主力步兵营就完了!”

日军围攻332高地和平溪镇守军的部队,前者两个中队,后者,一个大队,大约四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些辎重部队,如果单纯消耗的话,绝对可以将守军消耗掉。

这还是两个营的守军,使用了全日式装备,某些机枪和掷弹筒迫击炮什么的,甚至比日军的还多,再加上挖掘的大量地下坑道,减少了损失,否则,早就崩溃了。

两个步兵营长被鬼子炮火炸得晕头转向,声嘶力竭地在无线电通话中呼吁增援:“林师长,林师长,您赶紧派遣增援啊,再不增援,晚上就看不到兄弟了!”

张锐一直在范师长的司令部监控着整个战局。

对于前线两个营长的哀求,张锐除了让林天烨和范桂荣鼓励之外,自己也通话了:“听着,我是张锐,现在第九战区东进纵队的司令,少将军衔,我用我的人格保证,我们能一起看到南昌城头的朝阳!”

鼓励是小问题,关键是出兵战斗。

张锐不急于出兵,因为,要彻底调动鬼子!

鬼子的兵力逐渐摸清楚了,一个步兵大队围攻平溪镇守军,可见鬼子判断出现失误,以为那里是中国军队的主力,至少一个团吧?

鬼子在镇子两侧,各有一个步兵中队进行佯攻,以牵制我军的兵力,如果我军预备队猛攻的话,第一,将会被日军大量杀伤,第二,鬼子的炮兵会进行弹幕拦截!

那样的话,中国预备队和援军,也许会在路上就白白消耗光了。

面对敌机,张锐没有办法,可是,面对敌人的炮兵,张锐有的是办法。

现在,让前线部队观察敌人的炮兵阵地,炮火的口径,数量,基本摸清楚了。

敌人炮兵不少,有野战重炮,有山炮,速射炮,步兵炮,还是那几种!

现在的战斗,关键的还是炮兵,炮兵随时可以增援前线,可以打击重兵集群,白天,中国军队无法及时大规模进攻和增援。

不过,张锐不会闲着!

没有特种雷达,没有高速计算机,无法快速计算敌人炮弹射击轨道,更无法计算出敌人的炮兵阵地,就算炮兵观瞄镜,也难以确认。

中国炮兵的素质,还达不到那种高级境界,可以随便根据观察和试射,直接覆盖敌人。

中国炮兵的射击,却可能被鬼子发现,一阵猛轰,给你炸飞了。

张锐想了很久,才确定了反击方案。

自己的部队,必须在夜间突击和穿插,但是,白天,也必须有所作为,增援前线。

他亲自过去,将缴获的敌人炮火,加上范桂荣师的炮火,分散开来,在至少四个方向,做好了准备。

缴获鬼子的无线电通话装置的效果不佳,还是使用电话线,在四个炮兵阵地上铺设了电话线,直通司令部。

下午五点钟,张锐得知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使用炮火攻击了。

迷龙,余冰,加上范师部队的两个炮兵指挥官,分头行动。

张锐自己,也亲自率领一个连的部队,从平溪镇左边开始。

这里,距离平溪镇东西距离一千五百多米,位置是阵地的西北方向,和敌人一个中队的部队对峙。

双方都已经建立了阵地,战壕遍布,鬼子那边尤其是建立了三道防御线,进行纵深防御。

进入阵地的时候,三个排的部队是增援的,分头行动。

因为敌人炮火不断射击,威胁很大。

如果一个连一起出击,恐怕会被敌人一阵炮火,一锅端了。

这边,有中国军队的防御线,第一线的是一个步兵营,五百多人,经过大半天的战斗,已经损失一百多人。

张锐的直接部队一个排里面,有一个狙击手班级,十三个人。

张锐喜欢将部队按照鬼子的编制进行编制,这样,战斗的时候,便于计算实力。

姜宇泽是狙击手班长。

他们还拥有一门速射炮!

第317章 大炮上刺刀

速射炮和炮弹,都是这个排的士兵运输上来的。

将整个炮身拆卸开来,分头运输,到了阵地上以后,迅速在战壕里组合拼接,马上形成了战斗力。

此时,张锐用电话给范师长联系,要求炮兵出击!

炮兵,四个阵地,立刻有两个对敌人射击。

迷龙的炮兵阵地,拥有一门野战重炮,是缴获鬼子的,炮弹不多,两门山炮,炮弹还够!

得到命令以后,迷龙这边,立刻挥舞军旗:“放!”

三门大炮几乎同时发射,将三颗炮弹轰出去。

目标是平溪镇外的鬼子步兵阵地。

在两分钟时间里,将野战大炮的炮弹打光,十发炮弹,速度已经是极限。

山炮在射击以后,迅速拖走,人员隐蔽起来。

迷龙等两个炮兵分队的射击,卓有成效!

因为日军依托轰炸机和炮兵,压制了中国部队,中国部队都不敢用炮火还击,让日军的进攻肆无忌惮。

开始,鬼子还小心,后来就无所谓了。

从凌晨到下午五时,中国军队的指挥表现非常低劣,就是被动地防御防御再防御。

这不是坐以待毙吗?

首节上一节359/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