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454节

一到白天,敌人的飞机又来轰炸,让张锐的部队都不得不隐蔽分散。

根本的方案是依靠巷战,将敌人消耗掉,但是,在之前,必须沉重打击敌人,使敌人经审核斗志崩溃,出现严重的急躁和绝望疯狂的情绪,这样,才会最大可能地战术变形,胡来乱打,那时候,鬼子的覆没就可以期待了。

当张锐向军官们阐述全部消灭敌人的时候,估计敌人有三万多人。

“好,消灭敌人!”这些官兵,全部都是新兵蛋子,几天前,还是鬼子刺刀下的顺民,而今天,他们已经是百战精兵了。

士气高涨,严厉揉不得沙子!

鬼子就是沙子。

要是别的人,肯定会认为张锐疯了。

似的,乌合之众,就要围歼鬼子的三万多精锐部队和新来的生力军?

好在张锐有原来的主力王靖凯,韩羽,毕云涛,林天烨等人的部队数千人呢。

张锐的电报传到了第一集团军,大家都没有一个人相信的。

消息传到第战区,那个很会吹牛的司令官,号称什么小老虎的,冷笑一声:“八路军小兵出身,真是初生牛犊啊,这一次,他找死都不知道在哪里!”

几个军长师长知道了,也都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这一回,张锐要倒霉了。

虽然大家打心眼里敬仰张锐,可是,他这么厉害,不是让大家很尴尬吗?

不少人的毛病又犯了,等着看张锐的笑话。

第一集团军的唐上将,滇军的,已经摇头叹气了:“年轻气盛,义无反顾是好的,但是,笨人下棋,死不顾家!机关算尽太聪明,反丢了卿卿性命!悲哉!”

没人看好张锐的决战方案,第战区的某司令官,更是开始筹划,如何将这么一次大战的溃败,描写得天花乱坠,变成一场大捷,变成自己的战功。

张锐没有指望得到这些人的增援。

反正,王靖凯,林天烨,毕云涛等,绝对是自己的亲信和至交,他么可以牵制敌人很大的经历,所以,在战斗之前,张锐将目标钉在两个地方。

一,西线的赣江通道,二,东线的水路码头。

一个时候阻止敌人的东返,一个是阻止敌人的增援,所以,现在的关键是,第一个,消灭通道。

他在白天,等敌人的飞机离开以后,立刻将部分部队出发,奔向了西面的赣江边缘。

他的兵力,已经进一步扩充了,消灭鬼子残兵两千余人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让无数的百姓,被鬼子祸害的百姓,奔走相告,前来投奔。

一个早上,就有一千多人参军啊,这是什么概念?

一千五百余人,分成两部分,行军路上,又是小单位,可以缩小目标,避免被敌人飞机侦察和轰炸。

到了赣江边缘。

明知道这种话做法是无效的,还是要做,这样堵截的话,可以多少迟滞敌人的速度。

这里,还是有敌人坚守在桥头堡上的。

敌人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他们深知,这个堡垒和浮桥的重要性,所以,重兵集结,死活都守着。

另外,在赣江里面,敌人已经增援了一个内河炮艇部队,十几艘炮艇在江游弋,炮口就对着这边呢。

正常的话,进攻必须付出惨重代价。

可是,如果不进攻,敌人的主力可以随时从西面铁蹄践踏过来,汇合东面的援军,东西夹击,加上北路的援军,声势骇人!

必须在敌人完成合流之前,各个击破!

张锐的部队是分队形势过来的,都是老百姓的装束,观察了以后,立刻隐蔽,并且距离敌人的一千多米,开始构筑工事,挖掘战壕。

鬼子在桥头堡上的守军,看见了。

别说望远镜,就是裸视力都看得清清楚楚。

鬼子官兵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支那人胆小如鼠,别说进攻,连对抗都这么远!怕我们的神枪手啊。”

即便这样,鬼子的内河炮艇部队,还开始轰击。

张锐的部队立刻就有了伤亡,但是,是分散的,距离又远,敌人打不准,伤亡也不多。

第398章 血色夜战

既然被轰炸了,就撤退吧!

张锐指挥的部队,一哄而散!

鬼哭狼嚎,连滚带爬,跑了,一口气跑出两千多米。

不过,这是张锐有意造成的,是他亲自指挥的,让大家崩溃了的。

这是示弱,迷惑鬼子的。

一会儿,他指挥军队再次逼近了赣江岸边,并且,以小分队的形式,对敌人的内核炮艇和桥头堡都进行了射击。

机枪扫射。

几百名士兵围攻敌人的桥头堡,还有一些,在江岸上对着敌人的内河炮艇部队打枪。

能有多大伤害呢?

没有。

赣江上的鬼子炮艇,虽然装甲不多,要对抗步枪子弹和机枪子弹,还是很容易的,关键是,人家炮艇的前段有主炮,57毫米的主炮不大呀,可是速射很快,对着岸边就是一阵猛轰,好几艘炮艇,就是好几门大炮,速射炮的那种,而且在炮艇上还有两挺重机枪,火力非常强,有的使用7,7毫米子弹,比步枪子弹的侵彻力强多了,有的使用12.7毫米口径的子弹,威力就更大了,射程更远。

鬼子的战术非常熟练,一旦开战,马上横在赣江之中,这样,前甲板的主炮和两挺机枪可以射击,后面的一门大炮和机枪也可以射击啊。

一艘炮艇上两门大炮,四挺重机枪,这是多大的威力?

鬼子编制六十余人,这是一个炮兵小队!

首节上一节454/8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