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556节

一袋粮食,就可以让一个家庭送一个年轻人当兵!

张锐就用粮食来支付费用。

其实,很多人不要这个。

受够了鬼子的欺压,伪军的无耻,镇子里的百姓们看到国军如此英勇,呼啦啦围着当兵呢。

老乡们哭诉,鬼子在镇子里祸害很久了,糟蹋了很多女孩子,征了很多军粮,随便打杀抓人,老百姓担惊受怕,苦死了。

得,等他们出发的时候,增加了二百多人的新兵。

鬼子的尸体上,棉大衣棉裤什么的,都扒下来带走。

下一个目标,黄家寨。

东南下十五里,一百二十名鬼子士兵,六座碉堡,盘踞在一片锦绣山河之中,张牙舞爪好像一个大螃蟹。

张锐用同样的战术,消耗了二十发步兵炮炮弹,六十发迫击炮弹,一个小型的骑兵突袭队从背后,就将敌人彻底搞定了。

这里,还俘虏了溃散的一百多名伪军士兵。

黄家寨以后,张锐的兵力增加六百余人。

又缴获敌人两门迫击炮,二百发炮弹。

傍晚时分,张锐部队分三路行动,继续扫荡周围的敌人,先后清除了十几个日伪军的据点,都是用炮火轰开的。

很多小型据点,只有几个鬼子,几个伪军,一炮轰过去,炮楼就倾塌了,日伪军非死即伤,剩下的狼狈逃窜。

逃?没用的,张锐军队的机枪手等着呢。

半夜时候,张锐让部队全部返回休息。

这一次扩大战果的战斗,先后消灭了日军五百多人,伪军五百多人,只用了十个小时,而自己部队的损失,微乎其微,还扩充了三倍以上。

第二天一早,张锐的部队再次出击,这一次,不需要再对付分散的敌人兵力了,而是对付敌人的一个支队。

根据截获的电报,张锐知道,有一个六百多人的日军部队杀过来了。

纵横江汉 第四百八十章 超级精英铃木幸雄

绝大多数都是新兵,张锐需要训练和动员:“兄弟们,官兵们,我们是湘鄂赣边挺进军,我,张锐,是新任不久的集团军总司令!我们化整为零,和日军死战,利用炮火的优势,特种兵偷袭伪装的战术,成功地打了好几个胜仗,这些仗,都是神仙仗,没有真正的大战,苦战,下面我们就要经历真正的大战了,敌人六百人!我军六百人,一对一!”

许多新兵马上胆怯起来。

张锐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日军的战略战术,我们的破解方法,应对的战术,需要士兵们如何配合等等。

因为方言问题,一些士兵听得不是太懂,就有一名本地人当“翻译”。

“诸位兄弟,我们挺进军的目标是,再消灭敌人一个师团,让鬼子再也没有能力在这边野战和机动!”

“我们已经消灭了敌人一个师团了!”

张锐的口才虽然一般,可是,扎实的战绩在,随便讲了几个战例,立刻就将所有战士们的情绪激发起来了。

日军14独立旅团只有6000人的规模,除去了各种守备宽阔正面防线和据点的兵力,真正能够出动的野战机动兵力,只有4000人,其中,一千多人已经在阳新的两次战斗中被消灭了。

阳新城的战斗,部分是14旅团的,部分是其他师团的。

张锐亲兵部队,几天时间,拔出大量据点,又消灭敌人五百人以上,根据电报,其他各部队,都分别展开攻势,依靠炮火轰击敌人的堡垒,取得很多胜利,歼灭敌人的总数,超过一千人了。

张锐判断,只要能消灭或者击溃敌人的这个支队,就可以消灭14旅团的机动兵力,如果顺势掩杀,各个击破,能全歼敌人一个旅团!

在出发前,张锐都没有想到,战斗能如此顺利,因为缴获了敌人完整的密电码,也掌握了敌人的军事绝密信息,偷看了底牌!

日军的一个师团主力,正在南面一带,阻挡和隔绝中国军队的围攻,一个师团,在通山,在咸宁等地疲于奔命,被中国军队限制和打击得晕头转向,现在,刚得到消息,日军的十三师团的一部分,一个联队,已经转向,朝这里杀来,所以,必须趁着敌人尚未会师之前的机会,消灭敌人一部。

更为严峻的一件事情,张锐没有说。

他从监控的敌人信息中,发觉了一个文件。

日军已经注意到挺进军的战术问题了,并且,向全军发出了命令,要注意研究。

其中就提到,中国军队在城市中的坑道,还有伪装突袭的战术,要求各部队在攻克城市以后,用毒气和挖掘的方法来对付,还要注意鉴别,制定各部队不同的口令。

张锐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神仙仗以后难打了。

在日军前进的道路上,张锐的部队设下了埋伏。

这是一片完全平坦的平原,连树木都很少,日军乘坐卡车,速度会很快。

张锐的部队也是使用卡车,迅速赶到了位置以后,马上将车辆丢在一边的河沟里隐蔽,上面用柴草覆盖,士兵迅速进入战地,挖掘战壕。

上午的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掩,能见度不高,寒风从西北方向吹拂着,让所有的人瑟瑟发抖。

有些士兵瑟缩着,流着鼻涕。

张锐观察了阵地,调兵遣将。

一个连在前面正中坚守,再前面三百米,一个班级的士兵隐蔽。

一个连守卫炮火,作为炮兵,一个连作为炮兵的护卫,也是总预备队。

还有两个连,分别在两侧。

部队带有大量的工兵铲,那是缴获鬼子的,轻便,圆头,薄刃,让战士们的土木工程快了很多,一些士兵第一次用这种钢钎,非常兴奋。

很快,敌人就在前面出现了。

五个骑兵,在前面道路上狂奔,跑着跑着,分开了,两个在道路上,交替掩护,用望远镜观察,其余三个,距离道路一百米的位置上观察搜索。

张锐在后面用炮队镜一看就知道,糟糕了,敌人很谨慎。

他吩咐官兵,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日军中佐铃木幸雄,32岁,京都人,科班出身的军官,军官世家,参加过入侵中国的多次战役,负伤三次,曾经因为军刀组的荣誉,深受器重,做过关东军的作战参谋,在豫西北的一个旅团,也担任过参谋,又调遣到14旅团担任资深的步兵大队长。

首节上一节556/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