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814节

随后,部队长途跋涉,昼夜兼程,在一个月以后,出现在河南省的黄河边上。

在这里,他们受到了第一战区部队的热烈欢迎。

张锐的部队,打着第三战区参观团的名义,其实有一个步兵师的实力,八千多人。

自己担任指挥,和王靖凯,迷龙各自带领一个步兵团,辎重部队等,迅速进驻了黄河南岸。

时任该战区的司令长官姜长官和汤副长官,亲自迎接,检阅。

为什么要不远千里远征中条山?

因为这是张锐的夙愿。

中条山大会战,中国军队最终惨败,成为历史上最惨痛耻辱的记忆,就连总裁本人都在日记中大声疾呼,以为最大耻辱。

这不光是面子问题,还是战略问题,如果能收复中条山,就能依托背后的黄河,重新支撑起华北抗战的最大的根据地,威胁日军,屏障河南和陕西等省。

张锐还有私心,因为可以接触八路军,用自己的武器弹药,接济他们,帮助他们更快成长,更猛烈打击日寇。

在第三战区,因为地域原因,如果向日军发起进攻,就是南京和杭州了,那一带,是日军十三军的总部,日军有重兵坚守,更有庞大的舰队和航空兵作为随时支援,又是一马平川,大规模的部队调动会受到极大限制,张锐部队的进攻难以凑效。

经过特种艰苦训练,经过良好物资补给,膘肥体壮,精神抖擞的铁豹军远征部队,悄悄的驻扎下来。

黄河滔滔,在腊月的寒风里显得那么遥远,浑浊的水虽然还在翻滚奔流,却驯服了许多。

为了保密,张锐不许第一战区提前预备,所以,到了这里,整个部队还是穿着单薄的秋装,让第一战区的军官们都觉得可怜。

迅速由第一战区拨给物资。

部队驻扎训练,张锐等军官和战区司令部在一起了解情况。

战区司令非常重视,因为张锐的名气太大了。

经过一天时间,张锐主要在战区的参谋部门,研究军事地图,研究资料,研究各种情报,并且记录下来,给自己的部队军官讲解。

军事地图不够,张锐就下令手工制作。

铁豹军进行多方面地训练,其中参谋人员就头这个能力。

五天时间。

张锐求见战区司令官,请求单方面行动。

“什么?你们要单独收复中条山?”战区司令惊呼。

张锐将自己的大致计划讲了。

战区参谋长又是一阵惊呼:“这么大的行动,你们居然连一份作战计划书都没有准备吗?”

张锐说:“需要吗?不需要呀,因为战场形势是复杂多变的,必须随机应变,那些条条框框的有意思吗?”

战区司令部的第一战区军官们,都纷纷摇头,对张锐的印象大打折扣了。

战区姜总司令询问了张锐的总体打算,完全不赞成:“太冒险了,太冒险了。”

参谋部地作战处长说:“张总司令,我劝告您,请您三思,现在中条山在日军手里,驻扎军队一万多人,一个标准的师团,山区东南一带,牛角川地区,日军还有一个旅团,新乡地区,还有更多的部队,中条山西边,也有大量部队,总兵力不少于两个师团,三万余人,加上伪军部队,也有一万多人,距离中条山二百里之内的运城等地区,也可以随时增援,所以,我们第一战区才忍耐着没有反击。你们真的敢捅马蜂窝?也太狂妄了吧?”

张锐笑了。

现在,几年征战,已经磨砺了不少的棱角,脾气缓和了,更加成熟了。

要是以前,就直接争论起来。

“不是,我们是长期准备,暂时进行小兵力刺探,特种部队的侦查!”

战区姜总司令和参谋长,各种官员,几个在这里的军长什么的,这才点头:“嗯嗯,这样就合适了。”

张锐取得了开战自由权利和第一战区的支援策应的承诺,匆匆离开了。

洛阳战区司令部,第一战区的军官们议论纷纷,各种冷嘲热讽,这是姜总司令带起来的。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是啊,不知敌情,不知分寸,狂妄自大!”

“没关系,让他打几仗吃吃亏就乖了!”

回到黄河边缘村庄里的驻地,张锐召开了紧急会议。

立刻准备渡河战斗。

和第一战区洛阳司令部取得联系和沟通,是必要的,但是,不是张锐的本意。

第705章 夜幕下潜泳的敢死队

铁豹军继续打着第三战区参观团的名义就不合适了。

经过接洽,改成了第一战区北上第十一游击支队。

游击支队的名义,可以最大化地模糊部队的规模,因为在黄河北岸的不少地区,还有第一战区的游击部队,最大规模的游击部队是24集团军,庞炳勋的部队,还有几个军,几个师,一些游击支队等等。

张锐召开军事会议,主要是将北面的情况给官兵们弄清楚,知彼知己。

正常渠道获得的情报,全部下发官兵,对于中条山地和黄河等这一带的主要山脉特点,走向,表面植被,日军现有的碉堡和兵力,百姓的分布情况等,都要求清楚。

三天时间,班长以上必须背会。

五天时间,普通士兵必须背会。

不过,这里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

张锐等人在不断的鼓动士气,稳定军心,摩拳擦掌准备战斗,却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

许多铁豹军的官兵不想打仗,不想来这里,想要回家!

“我们是南方人,不适应这里的水土气候,不想离开家,要是战死再在这里,就亏了,连老家的坟墓都盼不到!”

首节上一节814/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