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89节

同时,士兵携带的驳壳枪也朝着鬼子猛烈扫射。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猛烈的火力输送出去,是张锐短兵相接战斗的原则之一,肖瑶等人执行得很彻底。

要是张锐在,绝对不会这么轻率,他会直接将女人送上城墙,和鬼子面对面以后再开枪。

对于肖瑶等普通官兵,他的要求降低了许多。

驳壳枪的集火射击,手榴弹的集中抛投,瞬间就压制了鬼子。

三把驳壳枪针对城楼下城门口的工事里鬼子士兵,其余的才针对城墙上,手榴弹则全部针对城楼上敌人。

手榴弹投射的好处是,不需要磕出声音,缺陷是,即便你事先拧开盖子,去掉拉线,到爆炸也有一定延迟,所以,驳壳枪的射击是先行。

两个排六七十人的猛攻,瞬间就将鬼子打得七零八落,尤其是城楼下城门洞的鬼子死伤殆尽。

几颗手榴弹也扔过去。

随后,战士们保护着女人,朝那边猛冲,占领了城门洞。

城楼和附近城墙上的鬼子死伤惨重,岸谷中佐重伤,一条腿被炸断。

一个小队的鬼子,在战火覆盖以后,残存一半,因为距离城楼较远,得以幸存。

他们立刻朝城下射击,投弹,大声地呼喊着,提醒着同伴,激励着同伴,也有的哭喊着寻找自己熟悉的同伴。

此时,天色尚未黎明,能见度不高,除非对方开枪,子弹的拽光才可以暴露对手,鬼子一般难以直接发现对手。

肖瑶冲进了城门洞,立刻打开城门,放出一个班的兵力,来到城外,对着城墙上射击,恐吓敌人的侧后。

一个班级的部队,没有冲进城门洞,而是顺着斜道朝城楼上冲。

在刚才的偷袭中,他们用光了手榴弹,现在,赶紧安装了手枪弹,利用鬼子的军刀,冲上去。

冲到城楼上以后,立刻分头隐蔽。

不不许射击,只许观察。

只有看到鬼子开枪的准确位置,才许开枪射击,一扫一片,保证打死。

地上的正在哼唧挣扎的鬼子伤兵,被他们用军刀戳死。

重伤的岸谷中佐,也在混沌中被一个我军士兵用军刀割喉。

又有一个排的士兵冲过来,是正规步兵营的,到来以后,直接扑上城墙,加强了城墙上的兵力,和敌人对射。

鬼子拼命顽抗,战斗非常激烈,这里也是整场战斗消耗最大的地方。

战斗进行中,更多的部队过来,涌上城墙,机枪和手榴弹完全压制了鬼子。

经过十多分钟激战,我军牺牲十多人,受伤十多人,将残敌全部打死。

随后,鬼子从城墙上绕道增援,被我军士兵拦截,打死打伤多人。

鬼子稍微退却以后,从城墙上东西对进,猛烈进攻。

我军城内部队也逐渐集结,一个排一个排开向激战的地点。

小规模集结,是张锐的要求,晚上战斗难以联络,大规模运动很危险。

完全以靠人多势众,张锐在城内的部队,向敌人发动攻势。

鬼子拼命顽抗,城墙上各个城门附近的部队全部赶来增援,部分还从街道逆袭。

鬼子残余的兵力还不少,三个步兵小队,一百多人,相当于我军一个加强连呢。

天明以后,战斗还没有结束。

不过,天明以后,全城的我军部队,开始全面集结,围攻日军,用六倍以上的兵力,加上被战斗激励,自发参战助战的五六百名壮丁,将鬼子全面压制。

第81章 阴狠的 缠斗

日军终于看清形势,残余的四十余人回到东门,冲出去撒丫子突围。

城外,昨夜里,还发生了一场战斗。

鬼子指使随军的,抓来的民夫和殖民地征发的人员,正在拼命用钢钎填坑。

阵地上有太多的坑,黑咕隆咚的,鬼子骑兵经过进城的时候,路上就被一些陷马坑给坑了。

正走着,战马突然停住,接着扑倒,悲鸣一声,骑兵也摔得七荤八素,起来用手电筒一照,气得破口大骂:“阴险的支那猪!”

马蹄子戳进小型的别马洞,咔擦一声,马蹄按进去半尺深,正行走的大洋马就被惯性别断了一条腿,整个军马就残废了。

还有的鬼子被战马扑倒直接碾压受伤了的。

大量的战壕,交通壕,既深且宽,辎重部队需要通过,必须填平道路。

填平不容易,等鬼子弄得差不多,部队开进的时候,城墙上打响了。

为什么有一个步兵小队护送的辎重?

是因为鬼子从张锐谎报的电报里感觉围城的敌人兵力雄厚,孟城将有一场恶战,所以,供应一千多伪军和两个中队的日军,就必须相当的辎重,重点是弹药。

轻兵疾进,夜晚偷袭,辎重部队滞后,滞后的路程,加上修复道路,耽误的时间不少。

关键是,前面轻松占领县城,有鬼子返回通报,辎重部队的鬼子指挥官心里轻松了太多,没有急着催促。

那边战斗打响,手榴弹的爆炸声和驳壳枪的声音,让这边的鬼子马上意识到不对,急忙驱使兵员和民夫进城增援。

此时,潜伏在战壕坑道中的张锐部队,虽然不多,也有一个排的兵力,迅速集结,早早观察,因为鬼子大部队经过,从坑道里感觉得非常清晰,早早就潜伏出来了。

鬼子的辎重部队,为了看清楚路面,一直在使用灯火,手电和探照灯,所以,被守军看清楚,也是必然的。

因为县城占领,鬼子辎重部队轻松,就不再禁言,士兵之间轻松聊天,民夫之间,民夫吹捧士兵,等等,说话的声音,我城外守军士兵听得清楚。

最近的一个排,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首节上一节89/8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