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第153节

  旁边二十步外,几名墨者正催促着一些人将下面的转射机拉上城头,公孙泽心道:“墨者果不善射,只能借助于机械。只是机械无情,岂有礼仪?我今日便要让墨者知道,人必胜于机械。”

  他射术本就极好,而射术又是君子之艺,更是钻研,一手参连之箭也远近闻名。

  旁边递送羽箭的侍仆又和他熟悉,距离也足够好,正是可以展示手段的时机。

  他取下自己的弯弓,拇指以扳指勾住弓弦,等待着机会。

  一旁的侍仆道:“君子,楚人已在整列,只是不曾看到为首的头目。”

  公孙泽只盯着远处,等待着这一阵风停下,便要展示自己手段。

  而这时候,二十步外的两名墨者已经安装完毕了轻便的转射机,一人蹲坐在转射机之上,另一人利用望山操控转射机的方向。

  杠杆原理的拉弦装置已经绷紧,善射那人调整着方向,等待着城头的命令。

  二十余台转射机就在城头,每隔二十步一个,共有四十多名墨者操控,这些弩箭的威力比起弓箭更大,弹道更直,速度也更快。

  传令的墨者在城头高喊一声,微风刚停,二十多台转射机便一起发射。

  威力比起之前的连弩床要小,但是对于刚刚整队准备压制城头的楚人弓手而言区别不大,都是死,只是没有刚才那些连弩床那么震撼。

  几十支弩箭一同飞出的瞬间,公孙泽也找准了一个敌人,趁着微风刚停的瞬间,勾住弓弦,虎口夹住羽箭,快速拉开,不等手臂有轻微的颤抖,急速弹开手指。

  嗖……

  他射出的箭在飞出的瞬间,弯曲成一个可怕的弧度,可见他这一弓中蕴含的力量。

  羽箭在空中二十步外挺直了身躯,朝着对面的楚人飞去。

  侍仆赞道:“君子,正中!”

  边说着,边极快地将一支羽箭递送到公孙泽手中,公孙泽没有去看他射中的那人,而是迅速寻找下一个目标。

  却不想,只看到墨者的转射机投掷出的弩箭,完全打破了楚人的前排队形,原本刚刚整队的楚人阵型再次混乱。

  公孙泽暗暗吃惊,想不到二十多台他所鄙弃的转射机同时发射,威力竟是如此:射中一人自然是手段高超,但墨者的转射机却全然打散了楚人的前排队形,空出了许多空隙。

  一旦有空隙,抛射的威力便会大减,而楚人中不乏善射者,可是那些善射之士未必会愿意在土山上与墨者的转射机对抗。

  公孙泽叹了口气,心知今日只怕射术也不能胜于墨者机械,只好舍了比较的心思,只埋头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平静心情。

  城下,楚王已经不再惊奇于墨者的各种机械,只是传令继续让弓手登台,以二十箭一轮,射完便退回休息,保持对城头的压制。

  再另前军徒卒,将准备好的木柴、土筐等,靠前填塞护城河,后续精锐的士卒准备公输班当年制作的云梯,一旦填埋了护城河,便要蚁附攻城。

  后面的精锐士卒正在整队排列,准备各自的武器,共分为四队,这是真正的精锐,不能一窝蜂地冲过去,必须要整队进攻。

  城头上那些善射的士和选出的乡射成名者对抗土山上的楚人,而胜于的次一些的弓手则朝着护城壕沟那里射箭。

  不断有靠近的人被射中,或是踩到了墨者提前备下的“狗走”,亦或是踏中了提前挖好的陷坑,不时有人惨叫。

  泥土堆积护城壕沟,远远不如木头更有效率,因为木头更为轻便,拿的也更多,楚人不断靠前,将提前准备好的木柴投入到护城壕沟之内。

  楚王见状,心道:“以蚁附攻城,必能让守城的墨者全力以赴。”

  只是他却见身旁那边随军的公输班弟子正在摇头,忍不住问道:“你曾随侍公输班,当年墨翟孤身入楚,必然讲过防备蚁附攻城的手段。”

  “如今精锐四队,齐聚攻城,城头的墨者需要多少人能够抵御呢?”

  公输班的弟子叹了口气道:“只怕只需要四千人即可。”

  其余楚将不信,怒道:“胡言!这四队精锐,难道墨者只需要四千人就能防守?”

  那公输班弟子苦笑道:“昔年先生都不能想到破解之法,难道诸君认为论及攻城可及得上当年先生?”

  他又拜于楚王道:“且四这千人,只有千人轻壮,其余只是老人及其妇女便可。”

  其余楚人哪里肯信,忍不住吸一口气凉气,只觉此人怕是疯了。

  楚王却知道墨者守城能够名扬天下,必有过人之处,况且当年的楚王也非庸才,公输班更是以一人之力改进了楚人的舟师,让楚人与越人争夺淮北的角逐中大胜,这样的人物尚且被墨翟一言逼退,只怕未尝没有道理。

  他也知道今日不可能攻下商丘,但却自己准备的四队蚁附精锐,竟被公输班的弟子说只需要四千人而且里面还有三千老弱就能防守,不由惊奇,便问当年如何。

  公输班弟子道:“先生曾言,墨翟此人,既会守城,必会攻城。此人曾言,十万之师,如果胡乱攻城,根本没有效果。所以想要蚁附攻城,一定要多方配合。”

  “羊坽土山弓手压制、填塞护城河准备冲击等等,自不必言。而十万之众,整队攻城,最多只能四队,再多便无重点,反而更方便防守。若是超过四队,又会损耗攻城的力量,而起施展不开,后面的弓手不能集中掩护。即便商丘这样的大城,也只能排开四队。”

  “最大的排路五百步。防御宽五百步的队伍,需男子一千人,成年女子二千人,老小千人,共四千人,就足以应付,使老小不能任事,在城上不当路的地方防守。”

  楚王奇道:“女子守城何用?难道墨者守城,女子也上城墙?”

  公输班弟子道:“女子亦能守城。只是当年先生曾发誓自那事之后,再不兴不义之战,再不为不义之战制造任何兵器,所以墨翟当年防备蚁附攻城的手段,他也没有传授。”

  “但先生当年拜服,想来墨翟用这一千男子、两千女人、一千老小,便足以防御五百步的队伍。”

  楚王长叹,心说今日正要见见到底如何一千男子两千女人,就能守住一队精锐的攻城。

  其余楚之贵族并不相信,只是冷笑。

  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从城墙的后面飞出一些古怪的木桶,像是被人抛出的一样。

  公输班弟子道:“此必是墨翟所制的籍车抛掷的火甬。先生知此物,却不能破此法,亦没有传给我们此物如何制造。”

第二零八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三)

  公输班的弟子即便知道墨者守城的手段,却不能破解,也只能看着楚人拿人命去填。

  籍车之物,公输班弟子知晓。火甬之械,公输班亦知晓。

  可是知晓却毫无办法,对于结果而言便和不知晓没有区别。

  那些从城墙里面抛掷出来的木桶不断砸在护城壕沟的附近,里面流淌出许多的液体油脂,润湿了护城河上楚人堆积的为了步兵过河用的木柴。

  城内的籍车还在不断投掷,到后来便可以听到噼噼啪啪的声响。

  火甬者,以木大围长二尺四分而早凿之,置炭火其中合慕之,而以藉车投之。

  是用大木挖空内部,填塞一些易燃物和炭火后,用锯子将剖开的木头合并,再用籍车投掷出去,引燃大火。

  护城壕沟不是不可以用土填埋,但是绝对没有用木柴有效率,所以攻城一方大多会选用木柴阻塞护城壕沟。

  楚人若是愿意付出几天的时间,拼着城上羽箭射击的损失慢慢填埋护城壕沟,带来的可能就是士卒不敢靠前的后果。

  那些投掷出来的火甬落地之后,里面闷着的木炭快速引燃了附近的木柴,燃起了浓烟大火,那些堆积在护城河前的木柴纷纷燃烧。

  浓烟之下,那些负薪柴向前的楚人便陷入了混乱,原本火甬内是没有油脂的,但适弄出压榨油脂的方法后,墨子便采用了这些手段。

  这些浓烟烈火烧不死几个人,但却会让楚人的推进速度大为减缓,眼看着已经到了下午,护城河尚未填满,那些整装待发的精锐士卒更是没有机会靠近城墙。

  看似忙碌了一天,实则基本没有什么效果,处处都被城内克制。

  楚王知晓,今日根本没有让墨者使出全力,那条距离成千百尺的护城壕沟都没有渡过,明日又要重新开始。

  既知道城内未尽全力,楚王也担心墨者出城夜袭,或者趁着收兵的时候反击,明明太阳还有很高,楚王只能下令暂缓攻城。

  “一旦入夜再退,城内必会趁乱反击。今日护城壕沟不能过,但土山已经搭起,夜里一定要防守好土山,防止墨者趁夜反击夺取土山。”

  “明日一早,继续填平沟渠,蚁附攻城!”

  楚王的小心自有他的考虑,这时候其实距离天黑还有大约一个多时辰,但若是真到天黑才收兵,楚王确信城内的墨者绝不会放过收兵混乱的机会。

  近侍传令下去,弓手压阵,那些混乱的徒卒开始缓慢后撤,又准备了大量的精锐士卒防备城内反击。

  土山附近,驻扎了不少甲士,防止夜袭。

  城内,楚人退去的号角声传到塔楼之上,墨子观察许久,确信楚人今日无功,笑道:“今日延缓了楚人的时间,我已料到他们今日不能攻城。明日他们必然选择蚁附之法。”

  “客冯面而蚁附之,主人则先之知,主人利,客适。明日商丘依旧无忧。”

  适问道:“先生,我曾听闻您和公输班以腰带为城论战。公输班曾造云梯,虽然后来因为您赠义而不再研究攻城机械,可楚人终究还是精通爬城攻击的。您以为需要多少人防守明日可能的蚁附攻城呢?”

  墨子指着远处正在徐徐退走的楚人道:“你看现在的楚人,若是你有一支齐整的军队,能否趁机击败他们?”

  适愿望楚人,见虽然有弓手压阵,但是退走的混乱程度还是很符合此时的组织度,点头道:“是可以的,收兵的时候最为混乱。如果一支军队能够做到收兵的时候依旧齐整,便可为天下第一强师。”

  墨子微笑,说道:“你是知道队伍齐整的作用的。我会守城,自然会攻城,我算过蚁附攻城最多可以出动多少人。就楚人现在的情况,乱哄哄地靠近城墙,毫无作用。那些徒卒能攻城吗?”

  “将精锐分散,带领徒卒,难道就能攻城吗?也不能啊,一样的力气,放在锥子上和放在一块阔布上,打人是不同的。”

  “我还有下磨车之类的机械尚未用,就算你的火药明日不便用以不让楚人提防,但是你弄出的石灰、热油,这些都是楚人不曾尝试过的手段。蚁附攻城,必然要有弓手压阵、有徒卒侧翼吸引城头羽箭、有大盾掩护精锐,一眼就能看出来楚人攻城的方向。其实,有四千人足够守备,而且那些往城下撒石灰、热油之类的事,女人也一样可以做。”

  墨子说道四千人的时候,加重了一下语气,适哪里能不明白墨子的意思,笑道:“先生是想趁着楚人明日蚁附攻城,引蛇出洞?”

  墨子大笑道:“若有蛇,明日便能出。若无蛇,以后也没机会爬出了。”

  适点头道:“那弟子觉得,需要给蛇更多的时间。”

  墨子点头道:“无忧,明日楚人还是不能近到百尺之内,我说不能,他们便不能。”

  适知道墨子还有很多巧妙机械不曾用,也知道一些守城秘术,自己终究不是禽滑厘,不能够全部知晓,因而对于墨子的自信极为信任。

  适道:“那弟子明白要做什么了。”

  墨子道:“城内的事,才是我们要做成的。我专心守城,保证商丘不破,剩下的事便交由你们了。”

  ……

  城内某些宅邸之内,因为楚人攻城而兴奋起来的贵族们弹冠相庆,他们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们不需要楚人攻破商丘,如果楚人攻破商丘,他们就是被楚人扶植起来的傀儡,那样的话城内很多人会不满。

  他们需要楚人攻城,否则墨者守备严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在城内搞事,更别提焚烧粮食这样的大事。

  但庆贺归庆贺,今日楚人的攻城让他们大为不满,因为城内一切如故,毫无影响,甚至不少墨者还在城下休息,墨者工坊附近的精锐还一直不曾登城。

  大尹与众人密商之时,见众人面带忧色,便问道:“今日楚人距离城墙尚有百尺,不能靠前。难道楚人明日就不攻城了吗?”

  “羊坽土山已成,明日只需要填塞护城壕沟,便可靠近城墙。楚人数万之众,墨者纵然机械精巧,一旦蚁附攻城,又岂能还如今日一般轻省?”

  “况且,若是楚人攻击的急迫,司城皇一族必然担忧,他们的死士也必然多派往城头,这才是我们动手的时候。”

  公叔岑喜忧道:“我只怕到时候城内一乱,楚人破城。我们虽要借楚人之力,可终究不能全部依靠楚人。楚人贪婪,昔日陈蔡之事,不可不防。”

  他考虑的较多,也更符合切身利益。楚王兼任陈公、蔡公的时候,当地的贵族依旧启用,但是真正的陈蔡之侯却只能逃窜至齐。

  他既对应童谣中的兄终弟及之说,当然不希望楚王兼任宋公,那样的话其余贵族尚可,他却是只能逃亡了。

  大尹灵琦宽慰道:“勿忧,即便城内有变,墨者依旧不会离开城墙。子田的命令不能下达,墨翟便不会放弃城墙。到时候换了宋公,墨翟才能不守。”

  “墨翟是受聘于宋公,非是受聘于子田。墨者守城之术,足以支撑到楚人退走,只要粮食够,墨家就能一直守下去。”

  公叔岑喜这才放心,心说若是楚人破城,到时候便是与子田签订城下之盟,又何必需我?需得子田憎楚而不盟,我却亲楚而盟才行。

  各家贵族自从上次与司城皇合作政变之后,就一直惶恐不安,活在司城皇一族的阴影之下。

  尤其是二十年前,楚人应宋公的请求出兵压制司城皇一系,在黄池雍丘被三晋击败之后,司城皇一族更是隐隐与宋公平齐,双方似有暗约,各不相扰。

  如今难得有此机会,哪里还能再忍耐下去?

  众人利益一致,竟是出奇地团结紧密,只为一举铲除司城皇一系,至于日后会不会还有另一个司城皇,那是以后再说的事。

  大尹问于小司寇道:“城内如今民众有何动向?”

  小司寇皱眉道:“我也曾暗遣人在城内散播流言,说楚人这一次必将围城一年,因为墨者的宿麦之法让楚人因地就粮,又说三晋刚刚与齐成盟,不能出兵……然而墨者有禁令,不能够在围城期间说敌人强大而我们弱小,所以那死士被查到,前些日子已被处死。”

  那死士倒是恪守着为死士的道德,没有供出是谁在后驱使,小司寇又道:“不过这几日传言说,这一次楚人围城,是因为子田无礼于楚且贰于晋,这才导致了楚人出兵,墨者或是忙着守城,尚未捕捉。”

  他哪里知道,掌握城内流言动向的,正是宣义部的职责,适有选择地查有选择地抓,不是忙于守城不能去抓,而只是觉得这些流言传播下去也没什么坏处。

  大尹问道:“民众可有看法?”

首节上一节153/69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