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第595节

  总算阵型还稳得住。

  然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魏韩联军的武骑士和战车出动,开始了进攻。

  士卒们紧张不安地看着侧面扬起的灰尘,以及那些正在慢步靠近的武骑士,耳边响起了军官的大声叫喊。

  “稳住阵型!乱动先退者,杀!”

  鼓声咚咚,许多士卒喊着稳住阵型的口号,以给自己壮胆,这声音连成了一片。

  对面的魏韩军中。

  魏韩联军已经趁着刚才楚人进军的机会,稍微完成了阵型的调整,许多重步兵的方阵移动到了右翼,那种类似于直角三角形的勾股阵已然有了雏形。

  虽然还不完美,尚需完善,但还有时间。

  这一次骑兵和车兵齐出,后面还有一部分奋击之卒跟随。

  奋击之卒是魏国的冲锋肉搏兵种,和武卒这种方阵兵不同,主要是承担冲锋、肉搏、维护方阵侧翼的任务。

  魏韩联军的主将既没有把武骑士和战车作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也没有将这些奋击之卒作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而是将后面已经列成勾股大阵的步卒作为关键。

  勾股之阵的精髓,就是集中兵力,选择一条侧翼突破。

  因为魏韩步阵厚重,所以机动性不好,但是厚重的方阵也有厚重方阵的好处:可以集体转向。

  这是楚国效仿墨越泗上霸权之战后的新军体系所不具备的,楚国的新军体系发挥的是火枪和投射兵力的优势,利用更薄的战线获得更多的投射输出和正面机动性,但是侧翼其实很薄弱,必须依靠强大的骑兵保护。

  这一点也是墨家从容地帮着楚国编练新军的原因:楚国的骑兵很弱,侧翼防护很成问题,而泗上拥有如今天下最强的骑兵,楚国和泗上作战的话,侧翼将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而之前楚国新军交战的敌人,是洞庭、苍梧地区的还在用石头铜器的夷民;对抗的是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强战斗力的王子定,而且攻打王子定的时候墨家还派出了工兵帮忙,自然是无往而不利,看不出什么问题。

  战术的变革,需要用鲜血和失败作为经验,楚国缺乏。

  魏韩的大阵则是出于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但未必就一定输给楚国的新军体系。

  勾股之阵,正是魏韩联军的主将扬长避短的绝佳战术。

  将大量的兵力集中在右翼,让左翼交替后退,让整个战线旋转,从而延缓左翼接战和崩溃的时间,缩短右翼攻击的距离。

  一旦机会来临,集中了优势兵力的右翼迅速击溃掉墨楚联军战斗力最差的陈蔡之师,然后集体转向。

  因为形成的是勾股大阵,所以一旦集体转向,实际上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仍旧面对着墨楚联军失去了左翼的中军。

  就算是己方的左翼崩溃,那也无所谓,只要能够在左翼彻底崩溃之前击溃墨楚联军的中军,这场战役就算是胜利了。

  到现在为止,魏韩联军主将还是志得意满的,战场的情况正按照他所预料的那样。

  楚人先攻、左翼后退、旋转战线、兵力右翼集中、左翼溃散了一个方阵但是主力尚在、陈蔡之师移动缓慢拖累了整个墨楚联军中军的进攻速度因为要防止脱节侧翼被偷……

  现在中军已经交火,双方的弓手和火枪手正在互射,这正是全力突破楚军左翼的机会。

  骑兵和车兵开始冲击的时候,楚大司马也注意到了左翼的情况。

  他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命令道:“车广之骑,支援左翼,驱赶魏韩的骑兵!”

  号令声下达,其身边谋士道:“魏韩骑兵甚勇,昔年吴起攻大梁,便已有装备马镫的武骑士,上郡多马,又多马耕之民,恐不能敌。”

  这一点楚大司马如何能够不知道?

  楚国的骑兵不强,因为墨家帮着编练的只有步卒,却没有帮着编练骑兵,楚国的骑兵多是贵族骑兵,是效仿越国君子军的军制,只不过君子军都是持剑步战的贵族,而车广骑兵则是骑兵。

  吴起虽然从魏国出走,但是魏武卒还在,其重视军阵和纪律的军制体系还在,大梁城之战中骑兵冲阵的经验还在,再加上魏国多马这一点楚国不及,这一次骑兵对冲必然是失败的。

  但是,这不重要。

  楚大司马很清楚,这一场战役的关键在于右翼,为了右翼的胜利,这些低阶贵族出身的车广骑兵都是可以放弃的,为的只是拖延时间。

  楚军的骑兵弱于魏韩,但是墨楚联军的骑兵强于魏韩。

  然而如果将骑兵平均部署在两翼,楚国的侧翼固然安全,可是想要集结兵力在一边打开缺口那也极难。

  这一战至关重要,需要彻底击溃魏韩的这一支野战主力,才有可能让日后的谈判桌上为楚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若是平均部署在两翼,最大的可能就是两翼的骑兵不足以撕开魏韩的侧翼,打成一场焦灼的对攻战,双方损失都很大。

  就算胜利,也是无用,因为在阳翟、大梁、新郑等方向魏韩军还有力量,到时候以惨胜之军根本不足以拿下许城,威胁新郑。

  身边谋士见他执意如此,最后劝道:“将军,车广之骑为最后的预备,这时候就用上,战局尚未焦灼……恐有些早。”

  楚大司马扬鞭指着那些在二线列阵的步卒,豪气无限,大声道:“时代变了!如今这些步卒就可为预备,如昔年之战车广精锐投入冲击便可扭转战局的时代过去了。”

  “陈蔡之师新建,为全军之弱,若不以骑兵驱赶,岂能坚守?”

  谋士不再说话,身边鼓手号手便传令击鼓,一直在等待的车广之骑早已经燥热难耐。

  他们都是低阶贵族出身,以往车广精锐便是楚国最精锐的力量,也是楚王压箱底的力量,进入车广才有机会接近楚王。

  而现在楚王正在集权,正在大胆地启用一些低阶贵族想要取代那几个大家族的掣肘,车广骑兵建立之初便是许多楚国低阶贵族梦寐以求得以翻身的地方。

  但这支车广骑兵在泗上墨家看来,其实也就是和泗上的非正规骑兵差不多的档次。

  纪律性欠佳、敢于战斗、作风勇敢、个人马术很不错、单打独斗的能力很强,百人堪称精锐,可要是千人也就不如自耕农出身严苛训练的武骑士了。

  狂热自然狂热,可是韧性并不持久。

  这些车广之骑在战场上等待了许久,终于等到了立功的机会,当真是热情似火,在一些贵族的带领下朝着左翼移动,准备和魏韩的骑兵交战,想要将他们逐出战场。

  墨楚联军的右翼。

  庶俘芈的骑兵旅已经机动到了战场外围,并且正在一些树木的掩护下朝着魏韩联军的后方移动。

  现在他们没有办法观察到魏韩联军是否对他们的机动作出了反应,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不过他们也不慌张,就算是被发现了,大不了撤走,总不可能去硬冲严阵以待的步卒方阵。

  墨楚联军右翼的正面,得到了六千步卒加强的战线已经开始向前推进。

  之前四个骑兵连队的攻击被击溃,但也吸引了魏韩步阵的目光,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这边的步卒都是楚国的新军,火枪手的比例很高,远距离对射魏韩联军占不到便宜。

  而因为骑兵的存在,魏韩联军的左翼也不敢轻易冲击,因为步阵一旦移动就容易露出破绽……在骑兵的注视下大步阵露出破绽,那等同于自杀。

  双方的步兵已经接近到百步的距离,火枪手和弓手开始对射,戈矛步兵中的鼓手开始擂鼓,双方即将接战。

  火枪手和弓手决定不了胜负,胜负的关键还是最后的肉搏。

  楚国新军的优势,在于火枪手的数量更多,可以射出足够的缺口,使得己方的戈矛步兵可以打开缺口。

  对于一个个处在军阵之中、左右前后都有同袍战友的小卒而言,他们不能知道整个战场的局面,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左右。

  所以,他们很有勇气,即便实际上楚国右翼的步卒数量并不占据优势,但士卒不知道。

第一百四十三章 隐阳之战(六)

  墨楚联军左翼。

  不出预料。

  楚国的车广骑兵很快就被魏韩骑兵击溃,根本不足以驱赶魏韩的骑兵,只是迟滞了一下魏韩攻击的速度。

  如果纪律性足够,一次失败退下后可以立刻重组,重新发动一次冲击,但这些低阶贵族出身的骑兵后退了很远,重组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魏韩联军的主将兴奋地搓着手,他能感觉到胜利的天平已经向他倾斜。

  虽然己方的左翼即便后退,也仍旧没有延缓多久交战的时间,但是隔着那些硝烟还能看到左翼步兵的混战魏韩联军并没有处在下风。

  右翼这边的战斗,那些看起来很威猛的楚国车广骑兵被击溃,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出可以再度集结冲击的可能。

  左翼的墨家骑兵只有一部分还在配合步卒冲击,但他认为,那些骑兵已经是正在赶往支援陈蔡之师的途中。

  墨楚联军悄悄往右翼增兵的情况他才发现,但是增兵的数量并不多,看起来也就五六千人,他确信这不足以击溃自己的左翼——至少在自己击溃了陈蔡之师之前不足以击溃。

  现在他的眼中看到的,是己方的骑兵和车兵已经开始冲击陈蔡之师,奋击之卒已经在和那些陈蔡之师白刃战。

  而就在后面不远,十个大型的步卒大阵形成了一个勾股形,正在用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压过去。

  这时候战局已经相当明了,想来墨楚联军那边也可以看得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处在左翼的墨家骑兵若是再不赶来支援,陈蔡之师的崩溃几乎是必然的。

  楚军左翼的陈蔡之师已经撑不住了。

  之前的炮击让他们的士气消磨极多,己方骑兵的反冲击失败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安。

  魏国的密集方阵排山倒海而来,更让这种不安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魏国的奋击之卒穿戴着皮甲,手持短剑或是短戈,冲进被炮击、骑兵冲击和车兵冲击弄得混乱的军阵中奋勇砍杀,最前面的两个大阵已经支撑不住。

  第一个大阵的千五百人中的火枪手已经溃散,剩余的步卒不断收缩着原本就已经很密集的方阵,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踏踏……

  远处的魏韩骑兵再度袭来,一枚铁弹正巧落入了几乎是人挤人的方阵之中,噗噗几声砸出了一条布满鲜血和短肢的痕迹。

  “败了!撑不住了!”

  “跑吧!”

  面对着越来越近的骑兵,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

  这一声叫喊,就像是涨潮时候第一道冲击悬崖的浪花发出的轰鸣,很快引发了仿佛退潮一样的波涛。

  早就已经摇摇欲坠的几个方阵再也坚持不住,向后狂奔,而之前受到打击较少的几个方阵虽然还在坚持,但也已经出现了混乱。

  在远处一直注视着这边的魏韩主将,几乎是从观察的战车上跳了下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战,我军已胜!”

  “传令中军,向右集结!”

  战场瞬息万变,对于魏韩联军而言,陈蔡之师的第一个方阵的溃散,便意味着战机已临。

  步阵移动缓慢,必须要重新调整,才能够在这个难逢的机会下抓住墨楚联军的弱点扩大战果。

  他要以中军继续黏住楚国的中军,将主力集中在右翼,从侧面彻底包住墨楚联军,从而一举击溃。

  鼓声响动,旗帜飞扬,一直坚持不动的魏韩联军剩余的几个方阵开始挪动,魏韩的中军开始击鼓进军。

  楚军阵中。

  楚国大司马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举起望远镜再三确认了一下魏韩联军的中军后备力量开始挪动之后,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他终于动了!他终于动了!”

  一连说了三遍,这是从开战之初他就在盼望的事,现在终于发生了。

  魏韩的步卒大阵移动缓慢,站定不动的时候几乎难以攻破,可一旦动起来就意味着露洞……

  天下没有一支大军可以在战场机动的时候保持完美的阵型,哪怕是现在公认的强军西河卒和泗上义师也不可能,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一旦动起来,将来后悔想要重新调整就几乎没有可能,因为那是魏韩的步卒大阵。

  陈蔡之师的崩溃,在他的意料之中,楚国大司马一开始就做好了放弃陈蔡之师的准备。

  为了这场胜利,他可以放弃那些精锐的车广骑兵只为了争取一点时间;可以放弃新编练不久的陈蔡之师只为了最终的胜利。

  因为……他是楚王的大司马,是楚王用来集权和对抗屈、景、昭三族的大司马,这一战楚国必须胜利,而且要大胜。

  之前的几次作战,他对抗的不是洞庭苍梧的弱鸡,就是王子定那样没有魏韩支持就必败的军队,还从未真正和楚国数百年的大敌三晋交手。

首节上一节595/6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