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战 第171节

“嗯……”服部美奈打开床头柜抽屉翻找着。

姜新禹出了卧室,闪身走进洗漱间,回身把房门关好,蹲下身在纸篓里翻了两下,里面果然有两片肥皂。

他来不及细看,迅速把肥皂揣进怀里,然后从香皂盒下面拿出手表,转身走出了洗漱间。

走进卧室,姜新禹把手表递给服部美奈,说道:“找到了。”

服部美奈接过手表,高兴的说道:“还真是忘在洗漱间了?……新禹,你真聪明!”

“全部都是西式家具,这是绫子小姐的主意吧?我记得她好像特别喜欢西洋的玩意儿。”

姜新禹四处看了看,若不是墙上服部彦雄和常红绫的合照,一个穿着少佐军服,一个穿着和服,根本看不出这是日本人的新房。

“是,绫子在读书的时候,就特别对欧洲感兴趣……新禹,你……喜欢什么样风格的房间布置?”

“我?”姜新禹愕然了一瞬,随即说道:“我喜欢中国传统的家具,古色古香,感觉特别好。”

服部美奈目视着姜新禹,鼓足勇气说道:“我们喜欢的风格一样,到时候、到时候就不会在这方面有分歧。”

看着这个单纯的姑娘,姜新禹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才好,只能含糊其辞的说道:“没有分歧当然最好……”

“新禹……”服部美奈激动的扑在姜新禹怀里,她把这句话当成了一种承诺。

姜新禹下意识搂住服部美奈柔软的腰身,少女身上那股沁人心脾的馨香让他有些沉醉。

服部美奈微闭着双眼仰起头,诱人的红唇等待着心上人的亲吻,眼睫毛不住的抖动着。

两个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慢慢的越靠越近……

姜新禹猛然想起怀里还揣着两片肥皂,如果和服部美奈抱的太紧,很可能会积压变形,那可就前功尽弃。

想到这一节,他蜻蜓点水的在服部美奈唇间吻了一下,微笑着说道:“我们在别人的新房这样,好像有点不合适,你说呢?”

服部美奈羞涩的点点头,说道:“那我们下去吧!”

第152章 配合

钥匙很快就复制出来,按照秦力的设想,还是需要常红绫和姜新禹互相配合才行,毕竟是在宪兵队队部开保险柜,最起码也要有一个把风的人。

对于窃取运粮队的情报,姜新禹始终认为,从实际意义上来分析,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

从绥西到堰津,途经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沦陷区,无论日军选择任何行军路线,都不可能遇到类似平型关战役的伏击。

国军也好,共军也好,即使派出部队实施闪电突袭战,除非能在短时间内歼灭运粮队,否则的话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

姜新禹做为情报员,不能过多打听上面的意图,但是他总是觉得,这件事好像不是秦力说的那么简单。

“铃铃铃铃铃铃!”电话响起。

姜新禹走过去拿起电话:“喂,哪位?”

“姜队长,我是服部绫子。”电话里常红绫的声音。

日本文化源于中国,女人嫁人后,必须改为丈夫的姓氏。

“你好,服部太太,有事吗?”

“是这样的,你和美奈相处这么久,应该到了确立关系的时候,所以,做为美奈的家长,我认为,我们应该坐下来商量一下。”

姜新禹笑道:“服部太太身份转换的好快,都以美奈家长自居了。”

“当然,我们日本也讲究长兄为父,服部君每天忙于公务,我是美奈的嫂子,自然要操心她的婚姻大事。”

“好吧,我听从服部太太的安排。”

“早上,我跟服部君商量过了,中午的时候,他有时间,我们一起去宪兵队,坐下来谈谈这件事。”

“好的,11点钟,我开车去接你。”

“可以,中午见。”

“中午见。”

放下电话,姜新禹心里很清楚,常红绫今天就要下手了,时间不等人,估计运粮队都走到半路了。

临近中午,姜新禹开车来到服部彦雄家门外,按了几下车喇叭,常红绫在二楼应该能看到轿车。

过了一会,常红绫从院子里走出来,拉开后车门坐进去,说道:“走吧。”

姜新禹调转车头,向宪兵队方向驶去。

“你还好吧?”姜新禹看了一眼后视镜里的常红绫。

常红绫勉强笑了笑,说道:“有什么不好,舍身取义为国为民,只当自己是死人就好了。”

姜新禹不再多问,这种事问了也是白问,既然已经发生了,说再多同情安慰的话也一样是于事无补。

“怎么把服部彦雄引出队部,你有计划吗?”

“11点半钟,宪兵队厨房会失火,以服部彦雄的做派,他一定会亲自去看看情况,从队部到厨房往返最快也要五分钟,时间上应该是够了!”

听她这么说,姜新禹明白,一定是埋在宪兵队的潜伏人员暗中相助。

他想了想,说道:“会不会因为失火的事,查到我们的人?”

常红绫说道:“火势不会太大,造成的损失有限,从表面上看,就是一场意外。只要我们这边不出纰漏,服部彦雄不可能去查失火的事。”

十几分钟后,在宪兵队院门口岗哨的敬礼中,轿车缓缓驶入院子里。

队部的茶几上放着一壶刚沏好的香茗,各种点心干果也摆了几碟,甚至还有一盘寿司。

服部彦雄示意姜新禹落座,说道:“美奈说,你很喜欢她做的寿司,听说今天你要来,特意让我带来一些。”

常红绫掩嘴笑道:“要不是服部君拦着,美奈也一定会跟过来。”

服部彦雄无奈摇了摇头,说道:“美奈还是小孩子心思,不明白这种事,她是不应该参与进来。”

首节上一节171/107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