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261节

古德诺喝了一口被冰块冷却的茶水,然后慢慢的道:“**有什么不好吗?对于目前的中国,只有**才是最快捷的强国之路,您要知道,俄国人和日本人是不会给您时间的另外,您在安徽、江西的统治难道就不是**吗?相比您宽松的执政环境,我的上帝,袁世凯真是可怜的家伙,看看他被参议院欺负成什么样了???当然,君主立宪是比强力领袖**更好的办法,不过目前的中国很难再接受一个君主了”

柴东亮迟疑道:“**对社会的危害,您没有想到吗?”

古德诺哈哈大笑道:“我亲爱的将军阁下,这种**和贵国历史上的**君主**是不同的,**者的权力要被宪法约束的,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权力巨大的总统制,**者的权力大于美国总统,但是不管再巨大也要有边界,这个边界就是宪法宪法设定了**者的权力和人民的权力,只不过是将**者的权力放大,而将人民的权力进行压缩罢了”

柴东亮这才恍然大悟,他笑着问道:“这和德国、日本的实君立宪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啊”

古德诺摇头道:“当然不同,宪政下的**者,依然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责任心的问题。君主制规定所有的权力都归属于国王,任何破坏国家的举动都可以看做对国王财产权的侵害,那么完全的民主制所有的权力归属人民,这种国家产权的归属也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宪政下的**就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而且继承人也很难确定,每个人理论上都具备成为**者的机会,这就会引发社会的动荡。”

柴东亮也无可奈何,满清本来是有机会的,但是搞内阁却弄出个皇族内阁,搞宪法却弄出一个遥遥无期的预备立宪,当到天下烽烟四起的时候,大清才慌了神。急忙推出一个类似英国虚君立宪的《大清十九信条》,可惜为时已晚,不仅仅是**党不会同意,连袁世凯的北洋也不会再给满清纠正错误的机会。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异族统治,这些人从来没把自己当做中国人,刚毅就直接撕破了脸皮,指责维新派:“保中国不保大清。”

这句话将满清朝廷赤luo裸的和中国对立了起来,也将满清中国之主的画皮彻底撕了下来。

但是宋教仁等**党人,照搬法国式议会民主的做法也过于激进了,把袁世凯和北洋视为无物,这不是逼着他们废除国会推翻民主制度吗?而且在一个农业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家实行共和制,无疑是揠苗助长。

古德诺推崇的是君主制度下的议会民主,不过这个议会不是北京政府参议院那种权力无限的议会,而是一个给政府和君主提供咨询的机构,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法院,尤其是宪法法庭。

无论是君主还是首相,都必须在宪法的约束之下,不得越雷池一步。

这和中国目前实行的参议院权力无限,法院几乎是摆设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

看到柴东亮神色黯然,古德诺微笑着道:“机会不是没有,中国依然还有回归君主立宪的机会”

柴东亮眼睛一亮:“哦,请讲”

古德诺又喝了一口茶,感觉水还有点热,皱着眉头加了两块冰,然后才道:“我曾经和贵国的梁启超先生交流过意见,我发现他真是个聪明的家伙,我把他的几句话送给您???如果中国要重返帝政,只有能两个途径,一个是大总统内治修明之后,百废俱兴,家给人足,整军经武,尝胆卧薪,遇有机会一战而霸,功德巍巍,亿兆敦迫,方可受兹大宝,传诸子孙;其二是经过第二次大乱后,全国沸腾,群雄割据,剪灭之余,乃定于一。”

听着古德诺用荒腔走板的中文复述梁启超的言论,柴东亮顿时心里升起了一股希望。

梁启超认为只有两个途径中国可以由目前不伦不类的共和制走向成熟的君主立宪制度,第一条是大总统引领国家走向富强,然后参加一场国际间的战争,从而一举令中国雄霸寰宇,建立不世功勋,在万民的拥戴下成为皇帝。第二种则干脆是中国内战打烂了,老百姓对民国彻底失望,大家都希望出现一个极为强势的人物来结束战乱,而这个强势领袖在短时间内消灭了全国的割据势力,恢复了江山一统,然后凭借国内无人可及的武力,登上皇帝的宝座。

古德诺正色道:“如果这个目前的政治体制不发生重大的变革,任由参议院的权力膨胀下去,那么大规模内战将不可避免亲爱的将军阁下,美国需要一个稳定的盟友,而不需要满目疮痍的中国如果中国真的四分五裂,我敢肯定是美国必然抛弃中国,寻求其他国家来制衡日本。”

柴东亮问道:“在远东能够制衡日本的,除了中国只有俄国,难道美国会和俄国合作?”

古德诺冷笑道:“政治家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和魔鬼合作???现在我们是朋友,当中国彻底崩溃之后,在中国的伤口上再狠狠的咬上一口的,也许就有美国”

柴东亮一振衣袖站起来,一字一顿的道:“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我绝不允许”

古德诺微笑着道:“我相信您的能力,我亲爱的将军”

“快,把都督叫出来,出大事儿了”外面传来高楚观急切的声音。

“博士,您稍候,我一会儿再来请教”柴东亮不待副官通报,几个箭步就冲了出去。

刚到门口就看见高楚观急的满头大汗:“向原先生,怎么了?”

“都督,出大事儿了段祺瑞被任命为湖北都督,黎元洪被软禁了湖北的四个师尽归段祺瑞掌握,再加上先期进入武昌的两万北洋军,段祺瑞已经有七万军队在湖北了”

柴东亮顿时大惊失色,过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倒吸口凉气道:“好厉害的袁世凯”

...

第二更求八月份的保底月票了十点和零点还有两更,今天保证最低一万六千字

汤圆够勤奋了,也需要大家不要吝惜月票,给我这个末流写手一点激励

如果没有月票的朋友也请订阅正版,实在力不从心的也起码订阅一下第八十八章,也就是的首章,令汤圆能够早一点获得封推的机会

一毛钱的事情,您不会这么吝惜吧?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单刀赴会

第二百三十四章单刀赴会(第三更求月票)

西历一九一三年五月八日夜

夜已深,但是武昌车站却被灯光照的犹如白昼,车站上人头攒动,穿着蓝色号坎肩膀上搭着白毛巾的苦力,喊着粗犷高亢的抽包号子,在车站和货仓间来回穿梭,将各种给养物资送上火车。 、一辆装饰豪华的火车拉响了汽笛,冒着白烟渐渐驶离了武昌。车站上军乐齐鸣,礼炮十九响,和早上在武昌阅马场的一幕几乎如出一辙。

这辆车是北京临时政府特意调派的专列,里面的客人只有一个,中华民国副总统黎元洪。

直到此刻,他还如同在梦里一般,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是鬼迷心窍还是被猪油蒙了心,竟然拱手将经营了一年多的湖北拱手让给了段祺瑞。

平日里,黎元洪感觉自己也算是个心狠手辣的枭雄,自打他成为湖北都督以来,首义三武中的张振武被他借袁世凯的刀给杀了,他自己亲自下令诛杀的**党人更是上千。他镇压了南湖新军暴动、群英会暴动,杀**党杀到手软。

黎元洪在湖北的统治不算不稳固,光是陆军就有四个师,而北洋军在湖北不过两万人,还都部属在湖南湖北交界处,武昌城连一个北洋军都没有。

武汉乃是九省通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在黎元洪当选为民国正式副总统之后,袁世凯先后四次邀请黎元洪进京,表面上是要求履行副总统职责,实际上是要将黎元洪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所谓“有兵才有权,有地盘才有势力”,黎元洪在当上湖北都督后,深知控制地方对个人权势的重要性,因而对袁世凯的调虎离山计也是心知肚明。对于北上一事,黎元洪是想方设法,一拖再拖,死活不肯离开湖北半步,他非得以民国副总统的名义兼任湖北都督???副总统可以不做,湖北都督不能不当,黎元洪也不是傻子。

但是不傻不代表干不出傻事儿

就是在今天的早晨,武昌阅马场上锣鼓喧天,军乐齐鸣,还不时的放起了阵阵礼炮。就在这一天,国务总理段祺瑞和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来到武昌,黎元洪不敢怠慢,按照去年欢迎孙中山的同等礼遇接待。黎元洪当协统的时候,人家段祺瑞早已是统制,军阶远高于黎元洪。在南军北军对峙时期,段祺瑞已经是湖广总督兼第一军军统,如今又是国务总理,黎元洪虽然是个副总统,但他也知道,副总统不过是个虚职,哪能跟老段相提并论。黎元洪对段祺瑞百般巴结,礼数周全到了繁琐的地步。黎元洪打定了主意,反正是礼多人不怪不是

对于黎元洪的谦恭,段祺瑞也不客气,无论是在阅兵还是宴席上,老段都摆出一副上级领导的样子,丝毫没有把黎副总统放在眼里。第二天,等到酒足饭饱后,段祺瑞把黎元洪叫了过去,说:“我此次来湖北,主要有两件事。一来呢,是和副总统商议下湖北军队的整顿问题;二来呢,是大总统特派我前来邀请你去北京,有要事相商。”

黎元洪听后一愣,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知道这次恐怕是躲不过去了,但在表面上还故作镇定,说:“大总统多次邀我入京,实在是盛情难却,不过湖北**党十分猖獗,我也是一时半会走不开。既然段总长说起整顿军队一事,不如等我留在武昌协助完成之后,再行赴京如何?”

他本以为能搪塞过去,没想到段祺瑞摆摆手,说:“黎副总统尽可放心,我段某混迹军界十几年,其他的不敢说,但整顿军队这点小事恐怕还难不倒我。怎么,难道黎副总统还不信任我的能力?”

黎元洪听后赶忙道:“岂敢岂敢”

段祺瑞打蛇随棍上,咄咄逼人道:“既然如此,黎副总统也不必耽搁,这里的事情我会妥善处置。大总统催得急,不如今晚你就成行吧?专车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可怜黎元洪还没有来得及给家人道别,便被段祺瑞半推半送的弄上火车,而这辆车就是段祺瑞南下的专列,即刻赴京去了。黎元洪在临走之前,还幻想能够再回来当他的湖北都督,于是将湖北都督府的事宜暂时委托给了参谋长金永炎。

黎元洪鸡飞蛋打,一场辛苦一场空

他死活都想不明白,那时候自己怎么就不知道反抗呢?当年关云长单刀赴会,好歹还要把鲁肃当作人质才能安然离去,而段祺瑞竟然是空手就夺了有四个师五万多军队的武昌城

黎元洪想了一天多才算明白,自己恐怕是在大清的时候膝盖骨跪软了,见了比自己官大的就没办法升起反抗的念头,而只会下意识的附和。

可是自己已经是民国的副总统了,怎么就改不掉这奴才命呢?

首节上一节261/3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