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50 第191节

“我们其实也可以试试看先和他们联系一下,看看他们的价码是什么样的。”一名执委会的成员说道,他觉得放弃这个机会的话还是有点可惜。

“如果他们真的提出要以运河的所有权作为交换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另一人提问道。

“那我们就拒绝吧,运河这件事我们决不能做出任何妥协,这对我们的国家是不可接受的。”

“我也认为可以试着联络联络他们,中国和苏联看起来至少比美国人要可靠得多,他们也不喜欢以色列不是吗?”

众人接着又在这个话题上争论起来,他们虽然对英国殖民者深恶痛绝,但是对共产党也没有什么好感。包括纳赛尔在内的所有执委会成员都是伊斯兰教信徒,而共产党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反对神明的。是否寻求中苏两国的帮助,主要就是看他们对英国殖民者的厌恶程度是否比对共产党的反感更强烈。

争论了一会儿之后,纳赛尔又重新发言,其他人也都安静下来听他说话。

“我认为,现在我们尝试和中国、苏联联系一下是比较可行的。我和阿密尔没有死的事实可能很快就会被英国人知道,到那时候他们可能就会采取更直接的举动,我们要么现在就放弃已经得到的一切逃到苏丹或者其他地方,要么就试试看现在发动政变,但是这样的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我们的人民难道能承受得起革命的失败吗?这将会导致他们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纳赛尔的这番话让原本摇摆不定的执委会大致统一了意见,既然中苏两国主动暗示可以帮助他们,那不妨就联系一下,这应该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如果两边谈不来的话自己接着单干就好了,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况且,苏联人救出他们也不一定是想直接出手帮助他们,这可能只是中苏两国平衡中东局势的一种手段。

于是,执委会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按照他们得到的那些文件上留下的联系方式尝试联络,并很快得到了答复。自由军官组织的成员们发现他们并没有猜错,答复他们的人确实自称是苏联方面的特使,愿意为埃及的独立斗争提供一定的帮助。

当他们继续询问苏联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想要什么样的回报的时候,他们得到了这样的答复:“我们希望帮助你们,是出于帮助世界上其他地区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剥削的义务,我们不是英国人,更不是美国人和以色列人,我们对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不感兴趣,也没有意愿和伊斯兰世界为敌,我们只想看到帝国主义不会借由中东地区威胁我们的安全,仅此而已。”

看到对方的答复之后,纳赛尔确实有些心动,苏联人解释了他们为什么愿意提供帮助,这其实也算比较合理。既然英美两国已经尝试暗杀自己,那么纳赛尔革命成功之后自然没有和这两个国家合作的想法了,如果苏联人所言非虚的话,他们的帮助似乎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他们的理由很合理,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实话,苏联人的信誉其实比较一般。”阿密尔在看完答复之后如此评价。

“他们说只要我们不和英国人合作,那也就是要我们加入他们的阵营一起进行冷战吗?”萨达特问道。

在场的人都比较明白,现在这个国际局势下没有所谓的中立国,冷战双方之间的分歧是最赤裸裸的意识形态矛盾,而他们的意识形态似乎和社会主义阵营并不搭调。纳赛尔本人倒是比较接受社会主义人人平等和社会建设的思想,不过他对社会主义的其他内容不太感冒。

“可是我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我们可以要求他们不向埃及派出军队或者其他人员,以他们现在的能力,如果他们的承诺可靠的话,他们动用外交手段就有可能把英国人逼走。”纳赛尔又说道。

“是的,我觉得纳赛尔说得对,如果他们可靠的话,我们未必不能试着合作一下,这点信任不会损害到我们的利益。”

重新商量一遍之后,执委会的成员们又认为,如果中苏两国真的想要控制埃及的话,按照他们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不需要和自己这些人合作,直接取代英国人的位置控制法鲁克王朝是更简单的选项。苏联人的合作是真心实意的的话,他们也算多了一个朋友,而对方如果包藏祸心,他们到也可以及时止损。

最后,自由军官组织决定继续保持和苏联方面的联络,现在他们至少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英国人很快就会察觉不对劲。众人简单地商量了一下,他们现在都是军官,不过只有几个人真正地掌握了一部分部队,因此最近最好保持低调,并尽量不要单独去城市中,而是要尽量留在自己的军营里面。

“我们的革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现在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魄力的手段,只有我们自己的能力才是真正可靠的,迟早有一天英国殖民者会离开我们的土地,将运河还到埃及人民的手中。我们要加速那一天的到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 第226章 邱小姐 --------------------

“就选这里吧,把信标拿过来安上。”

几名身穿军装的勘探队员跟着一名中年男子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他们身后不远处有一架直20直升机。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袭,所有人都穿戴了完整的防护设备,但也因此感到十分的闷热。

勘探队员们手持仪器测定了他们所站着的地点的经纬度和其他地理数据之后,将一枚钢制的信标用机器打进了干涸的地面里。

这里是中国新疆东南部的一处巨大戈壁,此时这片戈壁还不是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但是在后世它却在中国家喻户晓。作为原历史上新中国核武器的主要试验场,罗布泊在当今同样成为了中央选定的辽宁省穿越后在这个时代制造的第一枚核武器的试爆基地。

辽宁省穿越不久之后,党中央便重新整合了新中国的核能研发力量,虽然辽宁省的穿越带来了三百枚现成可使用的核武器,但党中央判断这些武器不能保证新中国长久的和平。于是尝试制造核弹头的工作在1950年年底就已经展开,辽宁省的核工业部门进行了紧急改组,配合现有资料进行核弹头研发。

这项由辽宁省某核能专家牵头,有大量原历史上的两弹元勋参与学习的工程进展比较迅速,项目组提出的方案是先尝试用现有的技术制造原子弹,然后是普通氢弹,培养核武器工业的制造能力,最后向更先进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代核武器发展。毛主席、周总理和朱总司令对这个代号为“5011工程”的项目十分关切,基本上每周都会询问一次进展。

重新开始制造核弹头的工作既难也不算难,不算难是因为辽宁省的资料库中储存有制造核弹头的全部资料和生产流程,只要照着做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而困难的方面是辽宁省并没有相关的配套产业,为保障红沿河核电站而建立的辽宁省核工业原先并没有制造核武器的任务,要制造可用的核弹头需要的基础只能说比没有好一些。另外制作核弹头需要的放射性材料也比较缺乏,之前想到的主要是从红沿河核电站的增殖反应堆中提取钚作为裂变材料,不过从反应堆外壳提取需要进行停堆维护,现在辽宁省的发电量十分紧张,而且核电站本来就是尽量少停堆,因此项目组只能从已知的铀矿上入手。

“我们能不能考虑向苏联那边购买一些浓度较高的粗加工过的铀矿?这能节省一点时间。”在当时的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不行,中央要求我们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5011工程,完成时间可以推迟,但是自主性必须达到100%”主持会议的项目总工如此说道。

最终,项目组选择了江西乐安县铀矿作为原料供应地,中央安排辽宁省派出一支专门的工程队前去建设矿区并开掘5011工程一期项目需要的矿石。工程队克服了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种种困难,在年初的时候便成功开掘了足额的铀矿石,通过专门的运输通道送到了辽宁省。而第一块被采掘出来的铀矿石被标记为“50”号样本,被送到了北京作为纪念品存放。

而在勘探队和工程队解决原材料问题的同时,辽宁省的机械厂和和工业部门也将放射性同位素分离设备和加工设备准备完毕。工厂加班加点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这些设备,并在辽宁省的某处地下基地中进行安装。这些完全按照图纸,不计代价加工出来的设备在试运行的时候确实出了不少故障,不过工程师们明白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和参与其中的荣誉,很快就将故障一一修复,并在铀矿石运抵之前多次进行实验,以确保在正式生产的时候万无一失。

中央之所以把新中国核武器研发和制造部门暂时放在辽宁省,是因为目前中国境内只有辽宁省有完备的地下防御体系,而且有强大的防空反导和反侦察能力,中国主要的工业制造能力也集中在辽宁省,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到这里来阻挠或威胁中国的核工业部门。另外核武器研发也需要巨量的电力供应,光是离心分离设备需要的电量,目前中国其他地区的发电量加起来都满足不了,辽宁省供应起来也是勉勉强强。

很快,核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一板一眼地按照资料库中的流程进行武器级铀的生产,大约用了三顿铀矿石才提取出了足够用于一期实验的铀235,整个生产过程有惊无险。

“大家注意佩戴好防护措施,虽然加工过程的辐射量很低,但是也不能不警惕。”

武器级铀生产完毕之后,负责进行核弹头中最重要的部分铀球的加工的是辽宁省某机械厂的某位首席技师,这部分工作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部分是使用人工机床操作,另一部分使用高精度的数控机床。不全程采用数控机床的原因在于铀球加工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经验,因此在加工时安排了学员在操作室外进行参观。另外还有党中央和解放军方面的代表前来进行监督并记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这位首席技师也获得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机会。

年近半百的首席技师以极为精湛的技术完成了裂变材料的一部分加工,并将剩下的修型工作交由程序操控的精密机床。

加工完毕的裂变材料很快就和已经由专门的机械厂生产出来的来其他弹头零部件进行组装,新中国在这个时代生产的第一枚原子弹在辽宁省穿越后仅仅半年的时间里就已经诞生。党中央将这枚原子弹的试爆时间定在了1951年的5月1日,也就是北京时间劳动节当天的上午十点。

在完成了首枚装定当量等效五万吨TNT的原子弹弹头之后,已经有了经验的核工业部门立马开始了第二枚原子弹弹头的生产工作,以免第一枚弹头没能成功试爆。另外,新建成的海水放射性元素提取工厂也已经开始进行氢氦锂放射性同位素的提纯,预计在1951年的国庆节之前将要试爆新中国在这个时代自主生产的第一枚氢弹。

这枚被称为“邱小姐”的原子弹在辽宁省被生产出来之后,在被运往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之前,先被送到北京让中央军委参观。

“原来这个原子弹,就是这么小一个炸弹?”朱总司令看到“邱小姐”之后颇为惊讶,中央军委的其他委员也很吃惊。

他们都是看过苏联方面提供的原子弹的照片的,他们的原子弹有一辆小轿车那么大,足足有好几吨的重量。而眼前的这枚圆锥形核弹头大约能塞进一辆汽车的后座进行运输,重量据称也就一百多公斤。

“是的,苏联和美国制造的,与其说是核弹头,不如说是一种核爆炸装置,我们生产的这个是可以装到导弹上打出去的弹头,自然会小很多了。”担任解说顾问的是火箭军的潘岩。

“那我们之后会生产出来的氢弹和其他核武器,都是这样的大小吗?”主席好奇地问道。

“对,大部分弹头就是这个分量,不过也有更大一些的战略弹头,我们暂时还没有生产那一类弹头的计划。”

让中央军委参观完并进行影像记录之后,这枚核弹头才终于被空运送往在罗布泊某处建立起来不久的核试验基地中保存。原本党中央是不打算继续拿本土上的某地区作为和实验基地的,不过在太平洋或者其他地区进行核试验一来不怎么安全,二来成本较高,因此这几次有限的核试验依旧选用罗布泊。

试爆工作有整个四月份作为准备阶段,勘探组利用计算机算出了最佳的试爆地点,以避开罗布泊中星罗棋布的古文明遗迹。工程队在搭建好实验基地的同时在核爆中心点周围修建了模拟建筑和传感器,每一次核试验都是珍贵的数据采集机会,实地爆炸实验是超级计算机模拟实验不能完全取代的。

在空爆、地面爆炸和地下爆炸三种试爆形式中,5011工程项目组选择了最保险的地面爆炸。工程队在标定的爆炸点修建了一座和596工程试爆时一模一样铁塔,作为对过去历史的致敬。

中央军委另外要求解放军全军上下的一部分指战员在五月一日当天到试爆现场观摩,另外有解放军部队会利用本次机会进行实弹军演。

苏联方面也得到了我党的邀请,派出一个小规模的代表团来到罗布泊进行参观,由于新中国在此之前就已经在实战中使用过更先进、威力更大的核武器,因此这次原子弹试爆并不作为重要的新闻进行宣传,而是作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事件进行记录。党中央原本也考虑要不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次核试验,不过经过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并无必要。

于是,在1951年5月1日的这一天上午,已经提前来到罗布泊实验基地的周总理、朱总司令准备在试爆场地外的观察所进行实地参观,同行的还有苏联的小规模代表团和记者、解放军指战员、参与5011工程的科研技术人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全国进行了直播,辽宁省和省外群众有不少人坐在电视机和收音机前静心等待。

毛主席要在北京参与劳动节活动并进行节日演讲,因此没有亲自来到罗布泊的现场,不过他也会看到现场的实时转播。

随着既定的试爆时间越来越近,在罗布泊实验基地的5011工程组成员们越来越紧张,邓稼先等在工程中全程参与学习的核物理学家们尤其期待。

“气象保障部门报告,试爆地点温度、湿度适宜,预计可以在原定时间进行试爆工作。”

“区域管控部门报告,试爆地点周围危险区内已经进行红外和雷达观测,确认没有未撤离人员,可以进行试爆工作。”

首节上一节191/2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