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开局被龙小云拉去领证 第238节

这篇论文一旦发表出去,绝对会在全军引起巨大的轰动,陈鹤这个大明星是当定了。

陈鹤见李苗神色变化不定,而手中的信笺已经翻看到最后一页了,便问道:“连长怎么样?”

李苗脱口而出道:“黑丝不错……”

他立刻意识到不妥当,急忙改口,“额,这个我的意思是整体不错,很有真知灼见,明天送去团部,让团长看看。”

“小陈啊,真看不出来,你去图书馆看书,竟然能看出这样的见解,把我们部队的情况以及外军的情况都摸得如此透彻,真的是用心了。”

李苗自然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对陈鹤是一番夸奖,就差没有说陈鹤是四千年难一遇的军事人才了。

这倒也是,对于李苗这样差点因为论文写的水准不够,差点没法毕业的人来说,如此论文简直让他膜拜。

当初就去军校学习的时候,如果能够写出这样的论文,他现在就不止是一个连长,团参谋都不止。

后生可畏啊,陈鹤都没有上军校,没有进行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单单自己看书,就够有如此高水准,如果让他更进一步学习,那会产生多大的变化?

这让李苗更加坚信,要想尽各种办法都要将陈鹤留在铁团,留在猛虎六连。

自己这边改努力的努力,而康团那边应该让更加重视起来了。

这篇论文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明,如果铁拳团采用陈鹤在论文中提到的建议,产生效果,那么极有可能会整个军区,甚至全军推广。

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

现在陈鹤仅仅是小试牛刀,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写出这样的论文,以后肯定能够研究跟透彻,提出更好的建议,到时候产生的影响会更大......

必须立刻去团部!

李苗已经打定了主意。

第380章 直接送论文

一夜无事。

李苗一大早起来,便拿着陈鹤写的论文直接去团部,找康团。

昨晚他是兴奋了一夜,看着陈鹤写的论文,是一遍又一遍,像是要将里面每一个字都刻在自己的脑海里一样。

这一夜,比他洞房花烛那晚还兴奋。

正常来说,连队论文会有专门的文书送去就行了,前提是这是普通的论文,而陈鹤写的这篇论文不普通,除了那个黑丝比喻有点开车外,如此优秀的论文,最少值得一个三等功!

如果反应效果巨大的话,可能都不止。

在和平年代,想要立功太难了,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僧多肉少,不够分。

军中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由此可见立功的难度有多大。

一个个人三等功,在连队来说,极为难得了。

而绝大多数军人,从进入部队到退役,都没有立功的机会,是连机会都没有。

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没有让他们表现的机会。

因此,只有最出类拔萃,又有大机遇的兵,才有立功的可能。

像陈鹤写的这篇论文就是如此,如果当年李苗能在读军校的时候写出这样的论文,他这样的年纪绝对不是一个连长,最少也是团级干部。

这就是差距啊。

和平时期,野战军军官的晋升只能熬时间,熬时间的同时也要有才能才可以,否则哪怕你熬到了时间,能力也有,也不一定能做到与本身军衔配备的职位。

职位与军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李苗现在这把年纪,想要晋升很难了,除非在服役期间,立功,说不定还能上一次层次。

但这何其难?

他在连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将近十年,带出的兵是一波又一波,和他搭档指导员是一个又一个,他们都高升了,就他一直原地踏步不动。

因为他的文化水平就摆在那里,门槛已经到顶了,而跟他一起的指导员不一样,都是高知识分子,都是文化程度很高的兵。

李苗觉得自己吃亏就在笔杆子不够硬,否则自己早上去了。

作为当年的猛虎连骨干,靠着个人硬实力提干,上军校深造,毕业后直接担任连长,李苗觉得自己做到这一步,很满足了。

毕竟,人这一辈子,不是什么事情都顺心的。

自己就这么在猛虎连干,看着一个个虎仔变成真正的男人,也是非常不错的。

谁让自己喜欢带兵打仗?

不过李苗觉得陈鹤不同,他绝对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人才,比自己要有更大的潜力,嗯,比康团还有潜力。

正因为如此,李苗不想让陈鹤被那个胸大的女荷官挖走去当特种兵。

陈鹤在常规部队,他的军旅生涯能走得很远,一旦成为特种兵,就是隐姓埋名了,就算是要出头,也要等很长一段时间。

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在李苗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将陈鹤留在边防团。

陈鹤并不知道李苗一大早就带着他写的论文去找康团,依旧像往常一样,早早的起来训练。

三班的人也是如此,昨晚开班会的时候,史国除了要求他们去图书馆加强学习之外,还特别强调他们向陈鹤学习,在各项军事项目上苦练基本功,提升实力。

因此更疯狂的训练开始了,三班的人自然是没有任何怨言,谁让他们昨天被打脸得那么丢人,班长发火也是正常的。

其他班级看到三班训练更疯狂了,不由得紧张起来。.br>

三班又受到什么刺激了?像是疯了一样。

前面一周,其他班级受到三班的影响,都开始提升训练强度,搞得全连都开始卷起来。

现在好不容易适应这种节奏了

,谁知道三班这个时候,又提升难度。

这是要他们拼命啊!

而他们都打听出来,三班如此疯狂,很大一个原因是受到陈鹤的刺激。

三班如此疯狂了,其他班级能都闲得住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又一轮内卷开始了。

李连并不知道这些情况,此刻他已经来到团长的办公室门口,敲门进去后,康团诧异地问道:“你怎么来了,团部有会议吗?”

这段时间,猛虎连的任务比较重,李苗这个连长,压力很大,这一点康团是知道的,所以没有特别的事情,他是不会通知李苗来的。

李苗道:“康团,没什么大事我就能来团部坐坐了?”

康团一瞪眼道:“猛虎连很清闲吗?要不要,我给你加点担子,让你多来团部汇报工作?”

李苗急忙打住道:“康团,您别拿我开玩笑了,我现在的压力已经大了,再这样下去,我得垮在工作岗位上了。”

“知道就好,什么事情?”康团道。

李苗立刻从公文包里拿出陈鹤写的论文,递给康团道:“我是专程来送陈鹤的军事论文。”

康团惊讶道:“这么快,才两天的功夫,他就写好论文了?不会是在网上随便找一篇抄的吧?”

陈鹤写军事论文的事情,康团知道,李苗不是申请增加图书馆的图书吗,说是陈鹤提的,他把之前的军事书都看完了,于是康团就随口说让他写篇论文看看再说,不然看那么多书,不是成书呆子了,要得会用才行。

没想这小子就那么写出来了。

李苗道:“可不是,确实挺快的,我也没想到,我昨晚查过了,没有雷同,是他自己写的,据说熬夜写的,一晚上没睡。”

康团看了李苗一眼,拿过论文道:“写的很好吗?让你这个大连长亲自送过来。”

“你看了就知道了。”李苗也不说怎么样。

康团便低头扫了一眼:“灵活单兵职能,创新传统班排战术,不错,这个题目很新颖,又契合实际,有点意思了,说明这小子是用心了,不然想不出这样的题目,他脑子挺活,很有想法……”

说着,他随手拿起桌子上水杯,喝了一口茶。

可是看到黑丝理论……

噗!

康团刚含在嘴里的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第381章 陈鹤上团报了

康团嘴角茶叶擦干净,轻声咳嗽了一下,然后继续往下看。

他看着看着,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直接问道:“真的是那小子写的?”

李苗严肃道:“团长,难道你怀疑是我代笔吗?”

康团呵呵一声,道:“你要是有这本事,你那个绿茶媳妇,早就过来亲自伺候你了,也不会在大城市等你专业,你不就是靠着鸟大吗?还靠笔头吗?”qs

李苗有点尴尬道:“这话说得……团长,给我留点面子,写论文不是我的强项,当初不是你指点一下,我的军校毕业论文都过不了。”

“你知道就好,那你怎么不去图书馆多看书,武装自己的头脑?”康团骂道。

李苗更加尴尬了,“这个多大的肚子吃多少的饭,不是?我这脑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你说,我跟陈鹤详细询问了一遍,还跟他仔细探讨论文内容,这小子满脑子都是想法,很多都没写出来。”

“肚子里是真有墨水,这可不是别人指点就能有这样的积累,之前我也想过会不会是他媳妇代写的,谈过之后,我觉得不可能,龙小云是有一定的水准,可是她的眼光不可能有这么好。”

“女人的思维和男人的思维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小子人才啊,他现在才多大,这要是重点培养,后面他会成长什么样的高度,谁都说不好。”

他是真的佩服陈鹤,反正康团是自己人,该说什么就什么。

康团放下信笺,感慨道:“了不起!一个刚入伍没多久的列兵,居然有这样的见解力与眼界,那些图书馆的书,他提交申请说不够看,我信了。”

李苗点头道:“我现在也信了,团长,这小子论文写的,你怎么看?”

康团无奈道:“我能怎么看?这小子上面写的,我能决定吗?按照他的办法,野战军两百多万人,都要重新学习,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团长,只能管支自家田头这一亩三分地,我不能拍板。”

李苗笑了笑道:“这话说的,让全军学习,您是没这本事,可是这论文可以交上去啊,让上面的首长讨论,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万一真的那么搞,我们团,可就在全军露脸了,您这个团长,不是也跟提一提?”

“我什么意思?”康团道。

李苗道:“我的意思是陈鹤是人才,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才,是将才,他要是去当了特种兵,那就是明珠暗投,太浪费了,得让上级部门重视陈鹤,这样他才能留在常规部队,否则他跟着老婆跑了,后者退伍去继承亿万家产,对我们部队建设是多大的损失?”

“我今天来的目的也是想说这个,这军事论文就是最好的证明,放眼我们团,谁能写出这样深度的军事论文?团长,您都没有这个能力吧。”

李苗今天是豁出去了。

康团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递给李苗,然后自己也点上一根,抽了起来。

“我让唐干事采访他,让他上团报,随口让他写一篇军事论文,真没想到写得这么有深度,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我看了都眼热,心头痒痒的,都想在全团试点了。”康团道。

“一点盖面,要是效果好,上级肯定会重视的,不是吗?”李苗顺着话说,这事得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否认热血一过,可能就凉了。

康团可比李苗考虑得远多了。

按照陈鹤的论文,那还是要闹大了,还要把一个战斗班的狙击手给解放出来,改动狙击手,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目前,野战军一个作战班九人,四个小组,突击小组,掩护小组,火力小组,重火力小组,其中狙击手就是掩护小组。

按照陈鹤的理论,狙击手改动,那么其他小组都得改动,重新编排。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毕竟原先的一套已经在部队运行那么久,早已经是根

深蒂固,形成一种战斗思维,想要改太难了。

狙击手是宝贝,不管是在那一支战斗序列,在这兵种的定位问题上,一定要慎重。

首节上一节238/32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