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一不小心成了军统站长 第341节

兴亚院的权力很大,如果能攀上犬养一郎这棵大树,以后真的能跟李君世扳扳手腕了。

犬养一郎高兴地说:“哟西,章桑你的朋友大大的。”

章生北郑重其事地说道:“章某愿意为犬养君效劳,只要你一声令下,随时肝脑涂地。”

两人离开的时候,都是步履蹒跚,犬养一郎勾着章生北的肩膀,趴在他耳边,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而章生北一脸认真的听着,不时还点着头。

蓦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个火光,随后,枪声响起。

“砰砰砰砰……”

这是一把德国盒子炮发出来的,近距离射击,跟花机关似的,一个点射,几发子弹射出来,接连命中犬养一郎和章生北。

两人都喝高了,根本没想到,苏州竟然有人敢在街上开枪。

犬养一郎没有带手下,章生北倒是带了几个特务,但听到枪声后,他们首先是护住章生北,再想着找凶手。

等他们回过神时,罗奇早就跑没影,消失在黑夜之中了。

身为江苏省警务厅长,以及特工部副主任,谢轩自然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

他早就在等着这个消息,接到电话后,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罗奇行动之后,无需查看结果,这也是谢轩特意要求的。反正他会第一时间去看结果,无需让罗奇冒险。

犬养一郎和章生北都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医院,手枪子弹的威力不如步枪,像现在是冬季,衣服穿得厚,只要不是击中要害,中个三五枪,真不会致死。

谢轩去医院,表面上是了解案情,实则是想确定他们是不是死了。

犬养一郎和章生北都送到了手术室抢救,谢轩一时“冲动”,冲进了犬养一郎的手术室,拿着枪逼着医生,大声说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把他救活。”

“我们会全力以赴的。”

医生被吓得瑟瑟发抖,手里的手术刀差点掉到地上。

谢轩一把推开医生,走到犬养一郎面前,抓着他的手大声说道:“犬养君,请放心,一定会没事的。”

谢轩的戏做得很足,他没有做防护,就这么冲进手术室,就算犬养一郎有机会活命,也必须死了。

刚才他抓住犬养一郎的手时,动作比较夸张,估计也牵动了他的伤口。

“谢桑,怎么样了?”

谢轩刚发完话,苏州宪兵队长今村大尉也赶到了医院。

因为犬养一郎也是受害者,日本宪兵队自然要过问,甚至宪兵队还要接过此案。

谢轩说道:“我已经派人封锁的案发现场,同时对各个门口的检查哨加强了力量,只要有一点嫌疑,先抓了再说。”

案发之后,他能调动的人手,全部叫到了街上。今天晚上的苏州城,一定是非常热闹的。

今村沉吟道:“哟西,能确定是什么人干的吗?”

谢轩轻声说道:“除了抗日分子外,还能有什么人?目前不能确定,杀手的目标是犬养一郎呢?还是章生北?”

今村问:“你觉得对方的目标会是谁?”

谢轩一本正经地分析着说:“有可能是章生北,毕竟他刚到苏州,而犬养一郎一直在这里。如果有人要对犬养一郎动手,应该早就行动了。这个时候动手,更有可能是针对刚到苏州的章生北。”

他现在说什么都是对的,反正也没人证实。

今村冷冷地说:“这个该死的章生北。”

他基本上相信了谢轩的判断,杀手就是为章生北而来,犬养一郎是跟着倒霉,如果不跟章生北一起,岂能中枪?

谢轩在医院等到半夜,好消息是,犬养一郎因为伤势过重,失血过多,没有抢救过来。

而章生北,则保住了一条命。

两人都是身中三枪,犬养一郎击中要害,而章生北则躲过一劫。

对这样的结果,谢轩有些失望,但总体还算满意,毕竟这次的主要目标,就是犬养一郎。

第556章 赶紧放人

谢轩回去之前,特意去了趟办事处,向李君世汇报。

得知犬养一郎死了,李君世一下子变得很愉悦,哪怕章生北没死,也受了重伤。

李君世微笑着说:“章生北虽然没死,但他这个苏北清乡主任公署的主任,怕是当不成了。”

目前苏北清乡主任公署正在筹备,需要拟订《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总纲》,规定“清乡”主任公署、“特别区” 公署、“保安处”等“清乡”军、政、特机构的组织体制、人员配备,训练“清乡”人员,筹集封锁器材。

这么多工作,哪怕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也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章生北身中数枪,就算脱离了危险,没有几个月也别想恢复,苏北清乡主任公署要是还靠他当主任,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谢轩笃定地说:“谁来当主任,如果没有省长点头,都得出事。”

李君世微笑着说:“话不能这么说,我们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想必这次汪先生,会充分征求我的意见。这次,我要大力推荐你,苏北清乡主任公署,只有你谢轩,才能坐得稳主任的位子。”

谢轩谦逊地说:“多谢省长提携,但我身兼的职务太多,还是换一个合适的人比较好。比如说,石森林、刘泽华等人都可以胜任。”

李君世说道:“你兼职再多算得了什么?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能兼任职务。这个主任得你来,但你可以弄个副主任,毕竟你也不可能天天待在苏北。毕竟,日军马上就要扫荡韩思德的地盘,苏北那边比较危险,你虽在苏州办公,但总得去苏北转转吧?”

谢轩心里一惊,脸上却微笑着说:“日军要对韩思德部动手了?这是要完全清除国民党在江苏的力量嘛。”

国军虽经常与新四军制造摩擦,可毕竟也是抗日力量,如果他们被日伪军全部消灭,新四军就要独自面对日伪军了。

李君世说道:“只有让山城觉得痛,他们才会坐下来谈判。”

现在的局势是:日本想与山城谈判讲和,哪怕是做些退让也可以,只要国军不再抗日,日军甚至可以把南京和申浦都让出来。

但是,山城根本就不跟日本谈,这才是最令日本恐惧的地方。

小日本很清楚,只要中国一直抗战下去,他们最终必将失败。

只有让中国放弃抵抗,给山城一点甜头,一起把中共灭掉,日本才会有未来。

谢轩问:“省长觉得山城会谈判吗?”

李君世摇了摇头:“很难,英美已经参战,日本支撑不了几年。”

谢轩叹息着说:“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不管是山城还是窑洞,只要有机会,都可以试一试。”

李君世突然说道:“牛丰这次来苏州,给我写了封信,让我为中国的抗战出力,站到民族和正义的一方。”

谢轩“吃惊”地说:“牛丰给你写了信?你们……见面了吗?”

李君世摇了摇头:“没有,他给我送了封信。”

谢轩问:“这次牛丰来苏州,想必就是为了省长吧?”

“不知道。”

李君世倒也希望,牛丰来苏州,是为自己而来。

可他很清楚,自己这个特务头子,不会让牛丰亲自跑一趟。

如果可以,他愿意为中共做点工作,比如说提供点情报,给新四军一点物资,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嘛。

因为犬养一郎死了,两人聊得很愉快。

第二天,谢轩还没出门,李君世的电话就打到了房间:“谢轩,你赶紧过来一趟。”

谢轩连忙赶了过去,问:“省长,出什么事了?”

李君世说道:“你去查一下,最近几天,警务厅、警察局、特工部苏州站、清乡办事处的特务机关,有没有抓一位四十左右穿西装的中年男子。”

谢轩问:“这是什么人?”

他明白李君世的意思了,这应该是李君世收到了情报:牛丰在苏州“出事”,被捕了。

李君世一听,这还了得?牛丰虽然不是他的朋友,但也不能得罪啊。

如果牛丰在苏州出了事,共产党一定会把账算到他头上。

“牛丰。”

谢轩兴奋地说:“牛丰?他真来苏州了?还落到了我们手里?省长,他来统战你,到时候你跟他好好聊聊,说不定能策反他。”

李君世摇了摇头:“共产党都是一群意志坚定,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我们抓的共党嫌疑那么多,有几个愿意参加和平运动的?你赶紧去找一下,只要符合刚才的几点条件,就马上放掉。”

“好,我马上去办。”

李君世提醒道:“一定要快,实在不行,可以放宽范围,比如未必要穿西装。”

谢轩对李君世的命令,执行得一向很彻底,他马上就联系了各个特务机关,检查他们的工作,特别是查看这几天抓到的嫌疑。

问检所抓的人最多,谢轩的重点也放在这里,只要是四十左右的男子,他全部拍板给放掉了。

牛丰自然没有被捕,此时的牛丰,还在回大王庄的路上。

为了保密,他在淮北与刘胜长见了一面。

刘胜长见到牛丰后,也终于松了口气,他紧紧握着牛丰的手,微笑着说:“牛部长,这次苏州之行收获颇丰吧?”

牛丰问:“当然,你这边呢?樱桃肉跟我说了他的计划,有结果了吗?”

这次他是“被捕”,下次可能就是“遇难”了。只要没找到那个情报泄露点,他就得一直不断的出事。

“已经有结果了,说起来很痛心,这位同志在申浦时,表现得很勇敢。回到根据地后,因为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主动与敌人取得了联系。”

牛丰说道:“此人的使用,由樱桃肉全权负责。”

刘胜长叹息着说:“幸好樱桃肉及时通知,否则,我们内部就要出大叛徒了。”

谁也没想到,从申浦回到根据地的同志,竟然会主动投靠汪伪。

要不是谢轩,城工部非出大事不可。

他对樱桃肉同志,也特别的好奇,想听牛丰好好说说。

第557章 活动活动

让牛丰秘密回去,城工部借机放出假消息,说牛丰在苏州被捕。

李君世得知之后,迅速让谢轩把最近抓的四十岁左右男子全部释放,以表达他对新四军和中共的诚意。

谢轩很快就执行了这个任务,同时,刘胜长在大王庄,顺藤摸瓜,找到了给汪伪传递情报的那个人。

刘胜长在大王庄,针对有疑点的人,放出了三个假消息:其一,牛丰在苏州被捕;其二,牛丰受伤;其三,牛丰牺牲。

李君世只收到第一个消息,他的排查范围迅速缩小。

刘胜长在向牛丰汇报之后,牛丰决定,并不动这个人,既是为了保护苏州方面同志的安全,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给汪伪传递假情报,甚至还能通过这个人,与李君世建立某种联系。

牛丰沉吟道:“这个人的代号,就叫‘信使’吧,让他给我们传递消息。别外,把他的情况告诉苏州城工分部。”

刘胜长突然问:“牛部长,眼科大夫同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在申浦工作时,就听说过“眼科大夫”,之前省委的工作情况,眼科大夫还通过中央机要系统转达过意见,那份意见,中央也是很认可的。

眼科大夫在申浦时,帮江苏省委解决过很多困难,比如说经费和物资问题,至于情报和掩护人员,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牛丰缓缓地说:“他是一个睿智、沉稳、谨慎而谦虚的青年,跟他谈话,完全感觉不出像个二十出头的人,感觉像四五十岁那样,心思细腻,办事稳健,他制定的计划,几乎无懈可击。只要是他的计划,哪怕再艰难的任务,执行起来似乎也很简单。”

刘胜长饶有兴趣地问:“他的脾气怎么样?”

首节上一节341/36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