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116节

使用摩托汽车作为运动载具的轻步兵,后面跟上分割包围,没有后勤补给的日军,能坚持到几时呢?

这样的设想在当下看起来有些虚,但是以后呢?

如果有二十万人全部换装,再用两个坦克旅,寻找机会形成这一攻势。

是不是就有达成的可能?

想到此,哪怕见过无数大场面,磨练出了一颗坚如磐石的心,老总还是忍不住激动的颤抖。

他真的迫不及待,想要把想象的变为现实了。

驱车三十公里,大概不到半个小时,东风猛士停在了一处山谷口。

此处比较僻静,堵住两侧的山谷口,就是易守难攻的绝佳宝地。

众人下车步行百十来步,看到山谷里的情形,不由得发出了惊叹声。

“这,这是怎么弄的?”

山谷的地面被平整过了,物资箱码放的整整齐齐,堆成一个个大型的豆腐块,一眼望不到尽头。

李云龙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撒欢一样的跑过去查验。

有点像ak四七的步枪,手雷,火箭筒,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

物资摆放成这种模样其实不是问题,倒是平整地面,耗费了陈浩一些时间。

他用随身储物空间,把高处散落的石头土壤收集起来,填补到凹凸下去的地方。

半天时间才把山谷平整好,然后把临时储物空间里的物资,分门别类的堆积摆放好。

这一次空间够大,倒是不用像以前那么窘迫了。

看老总他们吃惊的样子,陈浩觉得自己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在八路眼皮子底下搞出这样的景象来,吓人吧?

有点神秘,其实在许多时候也是很有效果的。

骑着马跟来的众人,见到山谷里的景象,惊呼声不曾断绝。

“天呐!这是怎么做到的?我记得之前来过这里,山谷里凹凸不平石头满地。”

“这么多,陈顾问是怎么把这些东西运来的?”

“我见过最大的粮仓,也放不下这里物资的十分之一。咱们根本没有那么多仓库来放这些东西。”

陈浩不去回答他们的问题,对老总说:“我带你们走走,介绍一下这次所带来的物资。”

首先是一个师的武器装备,包含了一万支八一式步枪,五百挺轻机枪,一百五十挺重机枪。

四零火箭筒,八零迫击炮,幺零七毫米口径的火箭炮。

各种轻武器配备算是比较完全的,总共可以武装一万四千人左右。

这部分占了总体物资的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是大量的生活物资,一万五千件灰色迷彩冬装,二十吨高糖压缩饼干,能量棒,午餐肉罐头,自热火锅等等。

当然还有老总上次跟他说的优质的粮食种子。

土豆,白薯,玉米,小麦,全都是现代培育的高产,抗病害的优良种子。

据记载,建国初期小麦亩产量一百五十斤到两百斤,而这批小麦种子是市面上比较普通的,通常亩产都在八百斤到一千二百斤。

耕种是三分种七分管,化肥是否充足,农民技术水平如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但在同等的耕种条件下,使用陈浩带来的种子种植,亩产最起码能提高一倍。

对于缺乏粮食吃不饱的抗日军民来说,粮食产量提高一倍,就意味着饿肚子的天数能减少了。

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听着陈浩一项一项的介绍,跟随着后面的众多干部,都不知道该从哪一个表示惊叹了。

今天的所见所闻,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老总作出了重要的指示:“这些种子都是咱们年底是否能填饱肚子的保障,发放之前一定要做好工作,让老乡们重视起来。“

副参谋长道:“我知道,粮种就是命,老乡们不会不知道,我会一直关注此事的。”

主要是怕有些人长时间没吃过一顿饱饭,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粮种都吃了。

人要是饥饿了,做出什么举动来都不稀奇。

八路军没有后勤补给,只能靠自己想办法。他们眼下一部分精力放在搞生产上,开荒种粮保证自给自足。

但本质上还是军队,是要同日军拼死作战的。

干部们更关注提高战斗力的武器。

之前那一个师的武器装备,有的武器比较新颖,可总归是见过的。

就是数量上让人觉得吃惊。

丁伟忍不住问道:“陈顾问,介绍了那么多,还没看见坦克,你藏到哪去了?”

对啊,在总部就听他说坦克了,大口径的坦克炮,一炮一个碉堡。

依托坦克的车载机枪,扫射日军步兵,跟杀小鸡似的。

尤其听闻陈浩说,坦克正面装甲能扛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弹,这可真是新鲜事。

日军的坦克别说七十毫米口径的山炮了,就是三十七毫米的战防炮,也能轻松的一炮击毁。

所有人都想看看,被陈浩吹的那么无敌的坦克,究竟长什么模样?

面对老总和刘师长带着笑意的眼神,陈浩也不好继续藏着掖着。

“既然你们都想看,那就跟我来吧。”

PS:新年快乐!

抱歉没能完成对大家的承诺,从二十七号开始就没有存稿了,当天只写了六千多。

算了一下这几天总共差了不到一万字。

这月更新了二十万七千字,对于我个人来说,就已经是一个新纪录了。

过年还要出门走亲戚,时间比较少。这期间每天四千字更新,就是一个大章。

过完年回来缓一缓,没有其他事情,就恢复日更八千,继续爆更。

以上不计费。

第98章 ,领先二十年的坦克

陈浩招呼着李云龙帮他把苫布拉起来,一个威武雄壮的庞然大物,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五九式坦克的亮相,就像是一块儿磁力巨大的吸铁石,把随之前来的众人目光牢牢吸引住了挪都挪不开。

忽然听到有人感叹:“好粗好长的炮管,这得是多大口径的大炮啊!”

走上前来正在摸炮口的老总,听到此言扭头看向了陈浩:“这坦克炮多大口径?”

陈浩介绍道:“这是一百毫米口径的线膛炮,战斗时每分钟射速七发。至于威力……等同于常规口径的榴弹炮。“

听到一百毫米的口径,众人愈发吃惊了。

作为炮兵团长,吴子亭最有发言权。

他苦笑道:“都不怕让你笑话,除了你带来的一百零七毫米口径的火箭炮,咱八路军还没有一门达到一百毫米口径的火炮。

最大口径的是八二毫米迫击炮,这坦克装的火炮,口径也忒大了些。”

吴子亭说出了众人的心里话,这种口径的火炮,八路军还是头一次拥有。

要不是老总站在前面,他们都想排队摸摸这大口径的火炮,感受一下那种滋味儿了。

也太新奇了。

副参谋长看着那黑洞洞的炮口,目测估算了一下,便知道陈浩所言非虚。

不过,他还是有些疑惑:“一百毫米口径的坦克炮,是不是太大了些?

据我所知,日军的重型坦克,装的最大口径的坦克炮也只是七十五毫米,口径比这个还小了四分之一呢!”

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八路军虽然装备不起,但是并不妨碍他们了解,探讨。

尤其对于日军的情报收集,八路军下了很大的辛苦。

立刻有一个记性好的干部,说出了副参谋长所指的日军坦克。

三式中坦克车,日军管那个叫战车。

重量十九吨,车体前装甲厚度五十毫米,炮塔前装甲厚度五十毫米,侧装甲二十五毫米。

速度三十八公里一小时,续航距离二百一十公里。

主炮是一门三式七十五毫米坦克炮,由野战榴弹炮改过来的。

驾驶成员总共五名。

这个型号的坦克,是日军坦克家族当中,吨位最重的,防护装甲最厚的,坦克炮口径最大的。

达到了三个之最。

八路军只是从情报上有所听闻,在战场上还没有见过。

说句难听点的,主要是因为八路不够格,日军都犯不着派那种坦克来。

把所谓的骑兵坦克,就那种装了两三挺重机枪,三四吨重的豆丁坦克派来,就足够没有反坦克武器的八路军喝一壶的了。

这……陈浩都不好告诉他们,五九坦克已经是他能买到的最落后的款式,是人家的淘汰货。

想要再落后一些,那都买不到,只能自己采购零件焊接。

清了清嗓子,陈浩换了个说法:“这辆五九式坦克,是绝对领先时代二十年的产物。

火炮口径大点不好吗?

口径既是正义,一炮下去不管是什么坦克,通通给他打成破铜烂铁。

像小鬼子的豆丁坦克,挨在一块一炮干穿两个,这个不香吗?”

“好,好当然好了。”副参谋长倒不是质疑陈浩,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得到了答复的理由,伸手摸着坦克长长的炮管,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有条件的话,他当然是喜欢最先进最优秀的武器了。

“你们看,炮塔是半圆形的,就像把半个鸡蛋扣上去了一样。”

“这体积好大呀,五对负重轮,重量一定不轻吧?”

“根据坦克炮口径越大,后座力越强,坦克吨位就会越重的理论,这个绝对超二十吨了,搞不好有二十五吨重。“

干部们围在坦克车旁边,兴奋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以前只是看数据纸上谈兵,这回可算是见到真实的了。

摸着坦克车发凉的钢铁装甲,触感是那么的真实,让人都恍惚了。

首节上一节116/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