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149节

他举着望远镜继续查看。

不到半分钟,嗖嗖嗖十二枚呼啸飞去的火箭弹,划破了夕阳下的天空,落在了李云龙指出来的炮兵阵地。

巨大的爆炸声,在这场规模浩大的炮轰中,也能独树一帜。

那处炮兵阵地短短的十余秒钟就全部哑火了,单方面的炮轰变成了双方的炮战。

装填速度快发射速度更快,一门就顶得上一个炮营的六三式火箭炮,此刻尽情的大展神威,把一波又一波的火箭弹送到敌人的头上。

摧毁了一处炮兵阵地还不算完。

把正在大踏步向前进攻的日军,被落下来的火箭弹炸的人仰马翻,被迫卧倒趴下躲避,冲锋的势头都给打下来了。

“好,打的好,他娘的火箭炮就是香,老子要多几门火箭炮,绝对能把小鬼子的炮兵全压下去。”

李云龙兴奋的大声叫好,脸颊红的就像喝了二两烧酒。

就以他的经验看来,不算大口径的重炮,日军小口径的炮火足足有十四五门,比一个步兵联队配置的炮火都还多。

要是放在以前他带领新一团的时候,全团就一门八二毫米的迫击炮。

只能用少的可怜的炮弹,摧毁一些重要目标,可舍不得玩轰炸。

面对敌人不讲道理的炮轰,只能选择当缩头乌龟忍着。

然而今天。

手上有一门六三式火箭炮,就能发挥出比十二门九二步兵炮更强的威力,这叫他怎么能不兴奋?

打了一天仗,常常看到六三式火箭炮席卷日军阵地的情况,陈浩已经麻木了。

对于李云龙的兴奋大叫,他听出来了其实是想多要几门的。

陈浩心忖:六三式火箭炮号称游击战神器,主要是便携操作简单,威力其实也就是那样。

要是以后常常这等规模的大战,搞点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箭炮,直接给敌人来个火箭弹洗地。

估计那时,两个团就能轻轻松松收拾这几千号敌人。

不过,那种火箭炮价格实在是不便宜,就拿上次购买军火时,看过的PHL03火箭炮来说。

一枚三百毫米的火箭弹,每一发七十五万。一辆装载十二枚,打一次齐射就要花费九百万。

一个火箭炮连,就按九门火箭炮来算,一轮齐射就是八千一百万。

陈浩上次挣的那点钱,也就够打十轮的。

二战水平的小鬼子,挨那么昂贵的火箭弹炸,是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要用火箭弹洗地,还是便宜廉价的六三式更合算一些。

伴随着火箭弹发射形成白色浓烟,四架日军的飞机如捡食腐肉的秃鹫,在天空中盘旋。

自从吃了亏以后,他们就不敢俯冲下来投弹了,只是在高空中扔下了一些炸弹,以为可以用此来摧毁独立团的炮兵阵地。

只可惜他们想错了,六三式火箭炮非常轻便,没有大口挺火炮的笨重。

意识到日军会针对后,每每短时间发射完火箭弹后,火箭排的战士们便会推着火箭炮转移阵地。

再说了,高空扔下来的炸弹,想击中目标和实际扔到的位置,相差少说有上百米,多的几百米都有。

多少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瞎费劲的意思。

不过这一次,日军好像又升级了。

“团长,日军的重炮正在袭击我们火箭炮的阵地。”

听到下面参谋的提醒,李云龙赶紧走出指挥所,往火箭炮阵地方向望去。

果然,炮弹落下后掀起的一道道泥柱,隔着老远就能看清楚,是火箭炮的阵地遭炮击了。

“狗日的,鬼子炮兵怎么知道的?”李云龙不禁疑惑道。

相比较飞机扔炸弹毫无准头可言,日军的重炮就打的比较准了。

真不知道刚刚还在发威的火箭炮,有没有被战士赶紧转移?

要是转移的迟了,怕是真要被摧毁了。

陈浩抬起头,仰望一眼天空中还在盘旋的日军飞机,他已经想明白了:

“是日军飞机侦察,给炮兵提供了坐标,以后转移的速度必须要更快。”

李云龙一听恍然大悟,地面可以通过电报指挥飞机,那飞机一样可以通过电报指挥地面。

“娘的,以后还是要想想办法,把小鬼子的飞机彻底敲掉,不能在咱们头上耀武扬威才是。”

陈浩没有接茬,他是有办法,可对于眼下的八路军来说是在太高端,是无法应用的。

等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了再说吧。

忽然,指挥所里跑出来一个机灵的战士:“陈顾问,电报,好像是咱们八路军发来的,您赶快来看一看。”

PS:求推荐票,求月票。【还有】

第125章 ,援军赶到北上夹击【求订阅】

“援军已到,北上夹击,小陈收。”

明码电报只有十一个字,蕴藏的含义却十分重大。

陈浩将其写下来复述了一遍。

赵刚充分的展现出了他的质疑精神:“这份明码电报是不是日军发出来的?”

明码电报自然是谁都可以发,谁也可以收到的。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指挥室里众人都在沉默思考。

赵刚接着说:“我们北面是第四旅团的山下联队,他们是围攻我军的生力军,之前就属他们进攻的最狠。

日军发现打了半天,七次进攻都没有拿下阵地。是不是想要通过电报诱骗我们走出阵地?”

他的质疑赢得了一部分参谋的认可。

通过抓捕的伪军俘虏,对于各个方向上的日军都有所了解。

东西和南边日军实力薄弱,都是佯攻牵制他们兵力的。

唯独北面的进攻势头一直不减,一整个步兵联队的猛烈进攻,给予的压力还是非常强的。

只是因为与他们正面抗衡的独立团,人手一支突击步枪的配置,子弹十分充足,火力猛的一塌糊涂。

依靠着防御工事防守,轻松的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就连日军此次发起的总攻,别看规模声势非常浩大,实际上仍然不足以打下独立团的阵地。

要不然李云龙早就着急的去指挥了,也不可能把大量的心思放在反击上。

“你的看法呢?”

听了赵刚的分析,李云龙又问陈浩的意见。

实际上连他自己都没察觉,他越来越习惯依靠陈浩的判断。

总觉得下重要决定前,没有陈浩的判断分析就少了些滋味,心里面不踏实。

正在思考的陈浩被叫醒,他没有辜负李云龙的期望:“这份电报是可信的,因为日军不可能知道,收电报的是我。”

三八六旅的陈大旅长跟他同姓,为了加以区别,加之陈浩更为年轻一些,总部的首长有时候会叫他小陈。

这足可以证明了。

“好像是这样。”李云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转过身来到弹药箱旁,手在上面的地图上比划了一下。

他断言道:“是咱们的大旅长来了,一定是带领七七二团急行军赶来的,时间路程基本都能对得上。”

八路军战士赶路快,尤其对于山路情况比较熟悉,战士们就走得更快了,就像是有一双铁脚掌似的。

可以说光凭双腿赶路,整个华国各个武装势力没有能超过他们的。

既然确定了援军已经赶来,那么接下来摆上桌的问题就是:要不要主动发起进攻,配合外线打?

团部的一个参谋说:“天马上就要黑了,支援的部队急行军赶来,战斗力一定下降的厉害。

此时发动进攻对我军来说并无好处,无论如何都应该等到天亮再说。”

他的想法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同。

独立团的战士们普遍有夜盲症,太阳下山后乌漆抹黑的连敌人都看不见,打仗就更别提了。

这种情况在日军那里比较少一些,独立团如果大股进攻发起夜战,日军恐怕做梦都能笑醒。

陈浩淡然说:“现在天还没完全黑,何况我们还有一些照明弹,凑合凑合小打一场不成问题。

关键在于这份明码电报一发出来,日军已经知道我们的援军赶到了。

此时我们发起进攻,还具备一定的突然性。时间拉得越长,日军准备的就越充分。

陈大旅长带领部队急行军赶来的突然性,就会荡然无存的。”

陈浩给出的理由颇为充分,刚才那个参谋便立刻闭嘴不再言语了。

赵刚在犹豫,他心忖:“等待,可以让更多的援军赶来,我们准备的也会越充分。

此时出击呢,也未尝不可,只是稍显仓促,敌我双方都没有准备好。

哪个更合适一些呢?”

李云龙看待战事的角度,就比赵刚看得更远了。

他点了一根烟,挠了挠多日没洗油腻腻的头皮,靠在弹药箱上说:

“这一仗,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打垮他们彻底破坏所谓的大扫荡。

援军来了就赶紧突围,那不是咱们的目的。

咱们要像一块磁石一样牢牢的吸引日军的注意力,给外面的援军创造消灭他们的机会。”

这无疑是在委婉地否定了陈浩的看法。

谁说李云龙不会委婉说话的?

只是以前在团里面,没有人能让他委婉的说话,直来直去骂娘自称老子才是常态。

效仿山崎大队中心开花的思想,便是陈浩主动提起来的。

横竖都是他提出来的建议,他倒是觉得无所谓,只要杀了鬼子,打出独立团的威风就行。

“那我给旅长回个电报,就说咱们在遭受日军总攻,暂时抽不出力量来配合他们。”

“嗯……就这样吧。”李云龙同意了。

可马上一件事情的发生,又让他改变了主意。

在独立团北面的山下联队,日军西北方向阵地,突然遭受到了猛烈的炮火袭击。

炮火有多猛烈呢?

隔着一两公里远,都能感觉到大地在震动。

首节上一节149/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