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224节

在一声声“万岁”的呼喊中,他们全部倒在了进攻的路上。

……

这边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另一场战斗正在进行。

坦克作为陆战之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陆军的大杀器。

陈浩本人参与过的战斗数不胜数,比较可惜的是没怎么见过坦克大战。

那些第三世界国家,实在是太穷了,很少有能买得起坦克的。

两股敌对的强力武装都拥有坦克,且士兵能开得起来进行坦克大战的,概率是小之又小的。

八路军的新式坦克,碾压日军的豆丁坦克,想必是很有看头的。

陈浩只能在后方等消息,这对于骨子里热衷于打仗的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个莫大的遗憾。

曾经加强给独立团的坦克连,由十二辆T80坦克组成。

坦克连长是孙德胜。

他们从兵工厂那边,一路迎面赶来,准备参与到七七二团的阻击战。

只是七七二团不争气,遭到日军坦克部队冲击败下阵来,丧失了阵地。

后来又得到新的命令:阻击日军坦克部队,摧毁载有步兵的卡车,使日军丧失快速机动的能力,为整场战役争取时间。

显然,整场战役成败的关键,此时就压在了坦克连的身上。

孙德胜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也有些许庆幸。他如果还是担任骑兵连长,还能起到如此关键的作用吗?

想想都知道是绝不可能的。

据传来的消息说,击垮七七二团的是日军的一个战车联队,有几十辆坦克。

他们坦克连若是能够击败对方,那么所展现出来的价值……

反正是很高就对了。

对讲机里传来车长的询问:“连长,敌人的坦克是咱们的几倍,咱们怎么打呀?”

“害怕了?”孙德胜淡淡的问道。

坦克连的人都知道他的要强的性格,问话的车长赶紧说:“没有,怎么可能害怕,应该是敌人害怕咱们才对!

小鬼子坦克的装甲那么薄弱,随便一炮都扛不住。

而他们的坦克炮,口径也差点意思,就是顶在咱们的坦克装甲上开炮,那也跟挠痒痒似的。”

坦克部队是新玩意,选拔的制度格外的严。

所有能够登上坦克正式参与作战的战士,都是非常好学的。

对于头号对手日军的坦克部队,自从得到情报后,所有人都是下了辛苦去了解学习的。

日军每个战车联队共计编有战车和炮战车65辆。

其中三十六辆97式改中型战车、十八辆95式轻型战车和十一辆一式炮战车,编制员额为1070人。

比起三点五吨的九二骑兵坦克,七点四吨的九五式轻战车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但那玩意还是弟弟,用战士们开玩笑的话来说,他们直接把坦克开的撞上去,都能把对方碾碎。

九七式中战车也强不到哪去,二十五毫米的装甲,四十七毫米口径的战车炮,顶多算个皮包馅大的包子,根本威胁不到战士们驾驶的T80坦克。

对于他们唯一可造成威胁的,是那十一辆一式炮战车。

一式炮战车这个名称一般都是装甲兵使用的称呼,炮兵则称之为一式七点五毫米自走炮。

一式炮战车是在九七式中战车的车身,装上七十五毫米口径九零式野战炮和采用开放式战斗室。

乘员只有正面和两侧有钢板保护。

这个根本不算是坦克,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个反坦克武器。

用来对付当世一流的虎式坦克, T34坦克,应该称得上是绰绰有余了。

就连T80坦克,在这种口径的大炮下,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所以孙德胜强调,他们不怕敌人,但也不能过分轻视敌人。打起来的时候还是要集中火力,优先摧毁日军的一式炮战车。

“是连长,咱们当然是先把威胁最大的干掉,然后再慢慢的收拾剩下的。”

一排长话锋一转,又问:“我记得这附近有片林子,公路从中穿过,是日军的必经之路。咱们要不要把坦克开到那里设伏?”

他还是步兵打伏击战的思维。

利用地形来隐蔽,在恰当的时候给敌人一个突然袭击。

孙德胜略微考虑了一下便否决了:“不行,树林遮蔽固然对我们伏击战有好处,但也给敌人逃脱提供了便利。

咱们还是寻找地形平坦的地方进行野战,直接迎面打上去,利用坦克炮打得远威力大的优势,直接干趴敌人。”

想想敌人打不过可能会逃走,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

但一排长仍有不同的观点:

“我认为咱们还是稍微拉近点距离大,万一太远发起进攻把敌人吓跑了。就算咱们的坦克速度快,追起来也是个麻烦事。”

“有道理,反正咱们装甲能扛,那就先拉近了再打。”孙德胜又询问了其他人的意见。

对于坦克战,实在是没有经验可参考。

而且敌我情况都不一样,就意味着战术有着非常大的变化。

这就需要所有人集思广益,刨除不可能的,选择最有利的打法。

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民主的进行了一番讨论,最终由孙德胜拍板下了结论。

“二号坦克沿着公路前行侦查,其余人跟在我后面,出发!”

第184章 ,坦克大战

公路上充满了汽车的轰鸣声,长长的坦克及卡车队列,仍然像一只离弦之箭像八路军兵工厂的位置进发。

在车厢里,彼此之间紧挨的士兵,疲惫的闭上双眼正在养精蓄锐。

等天亮抵达的时候,还有一场恶战等着他们。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基层的军官和士兵没有太多思考的余地。

在队伍中后方的一辆卡车上。

作为先锋部队最高级的指挥官,第十一旅团长圾井德太郎,完全没有因为打垮了八路的一个主力团而沾沾自喜。

哪怕这个主力团是八路军的老牌主力。

相反,他是非常惆怅的。

之前一战粗略的损失统计,卡车损失了近三十辆,人员伤亡七百多,占到可作战兵力的四分之一。

要不是战车联队悍然出击,直接从侧翼击垮了一部八路,这场战斗他们将会损失更多。

战车教导旅团长品川龙二少将,轻车熟路的驾驶着卡车,透过车里的反光镜,瞧见了圾井德太郎一脸的愁绪。

他困惑的问道:“怎么了,是受挫折了?”

“是有一些。”圾井德太郎没有好隐瞒的。

他们第六师团可以说是大日本帝国最强悍的部队,在过往的战争中有着极为显赫的战绩。

中央军的精锐部队,都被他们打得溃不成军,像杀鸡仔一样干掉。

过去连枪都没有几条的土八路,根本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

根本不会有人把他们两者放在一块相提并论。

在此战之前,圾井德太郎自视甚高,仍然认为八路虽然有了武器,但是战斗力仍然也强不到哪里去,不是他们第六师团的对手。

现实的教训太残酷了。

那场战斗前后打了不到一个小时,就造成了如此大的伤亡。

如果没有战车部队出击,八路的损失尚且不及他们的三分之一。

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差距。

这还只是八路的一支主力团,按照第一军司令部给出的情报,这样的主力团八路有十几个,总计四五万人之多。

就不难理解,为何第一军从曾经的战略攻势,变成了战略守势。

实在是打不过了。

圾井德太郎对于接下来赶到八路兵工厂的战斗,非常担心会折戟沉沙,无法完成师团长的期待。

品川龙二清楚攻打兵工厂的重要性,圾井德的忧虑,他是感同身受的。

“圾井德君,我战车旅团一定会倾尽全力配合的。刚才我们战车部队的突击力量你已经看到了,八路要是还像以往那样防守,只会败得一败涂地。”

品川龙二言语中充满了信心和自豪。

步兵干不了的事情,他们战车部队来干。就连号称唯二劲旅的第六师团,也需要他们的帮助。

就像一个曾经的学霸,来求自己这个普通平庸的人问题。

身份上的巨大转变,顿时能给人无尽的自豪。

圾井德太郎默然的点了点头:“借你吉言,希望能如此吧。”

能在曾不可一世骄傲无比的同僚面前装逼,品川龙二极为珍惜,喋喋不休的诉说他们战车旅团的能耐。

德意志的闪电战,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拥有机动化和攻击力双重加成的战车部队,要比思维落后,还在用骡子马子运送物资,靠双腿走路的步兵,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就拿这次快速化的机动作战举例,要是纯粹的步兵进攻,等人赶到的时候,八路早就搬着兵工厂跑路了。

拿贬低步兵来抬高战车兵,贬一捧一。

圾井德太郎听起来颇为不是滋味,他忍不住反驳道:

“八路军装备了不少火箭筒,无论是用来打堡垒还是打战车,都是非常有效的。

之前第一军出战的机动大队,战车就是被那种武器全部摧毁的。

所以说现在高兴还是太早了。”

那场战斗,可以看出是步兵反坦克的典型。

跟过往那种敢死队人肉炸弹打法不同,步兵用专门的反坦克武器,对坦克威胁极强。

也意味着,坦克并不能够碾压步兵。

坦克兵自然就不是高高在上的了,圾井德太郎是这层意思。

品川龙二并没听出来,他浑不在意的说道:“那场战斗我研究过。

火箭筒我也亲自上手用过,打固定目标比较准,移动目标就很难有那么准了。

实际上,机动大队的战车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利用战车掩护步兵徐徐前进。

战车的速度太慢,就成了一个个活靶子。

首节上一节224/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