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379节

炮火力量迅猛,人手配备自动武器,弹药相当充足,还有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

他们自信有同等条件一样能守住,甚至会做得更好。

若是进攻,可就跟防御大不相同了。

只要有胆量躲在战壕里开枪,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

在进攻中是要讲究战术的,指挥的战略战术,步兵进攻部队的班排战术。

一蜂窝的冲锋,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

班组战术分工不明确,无法合理利用手中的火力压制敌人,进攻会迟滞受阻甚至失败。

第二百师是久经战争,且经过相当训练的精锐之师。

步兵的各种战术相当熟练,甚至还能进执行进阶战术步坦协同。

即使眼下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德军,能搞步坦协同战术的部队,也是精锐部队了。

川军团的嘛,听说骨干是原来收容所里出来的,大部分兵都是未能跟得上主力撤退的士兵,想来就不是很精锐。

那些兵训练的不多,打仗冲锋只会无脑冲。

被压制了顶回来,又一股脑的往回撤,把后背留给敌人像射兔子一样打。

打一两场仗侥幸活下来的,不过算是合格的炮灰。

想要击败同等数量的日军,痴人说梦。

“便是拿上好的武器,他们的战斗力也强不到哪里去。”高吉人轻蔑的评价道。

张直人并不认同,这个评价放在那些兵以前时,并不能说错。

但是他那一次去看的时候,发现正在训练的士兵充满了朝气,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脱胎换骨。

相信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接受训练,不会比第二百师的将士差。

看在同僚一场的份上,张直人笑笑并没有反驳,把话题扯到了为川军团招募兵员的事。

到目前为止,报名者不到五百人,远不及预期。

且多数都是新二十二师的,新二十二师的部分人员跟他们一块撤离,大约三千来人。

愿意报名去川军团的,他们师的不过百来人。

人家送了那么些个大礼,自家小气巴拉的拿出五百人,等见面了没法儿交代。

“到时候师座的脸面上不好看。”张直人说道。

你拿师座压我是不是?

高吉人眼神十分凌厉,仿佛拉弓待发的箭矢,可旋即脸色变了变,画风一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咱们也不能强逼不是。

我师的将士虽然不愿意去,但是可以在新二十二师的将士中多多宣传,想必他们那里更容易,

凑个千把来号人,师座对人家也能有个交代。”

谁还不知道他那点小心思,无非是部队人员损失过大,还想把新二十二师三千余人吸收过来。

经过训练见过血的士兵,要比来一群新兵蛋子好用的多。

要是没有高吉人的暗中阻挠,相比以川军团的条件,自愿报名的远远不止这些。

第314章 ,坦克的进攻,遭遇战防炮

淅沥沥的小雨飘洒在大地上,入耳的全是雨声。

第二百师的战士们窝在昨天连夜挖出来的战壕里,身上裹着雨布嘟囔的抱怨:“龙王爷怎么了,这鬼地方怎么天天下雨?”

排长趴在战壕边上望着外面,并没有发现敌人,他扭头对抱怨的士兵说:“龙王爷真不一定管这地儿,只是可怜咱们,要被雨水泡发霉了。”

缅甸雨季来临,几乎天天下雨。

天气比娘们儿的脸色都变得快,搞得人叫苦不迭。

单说一点,挖掘出来的壕沟成了下水沟,雨水都汇聚于此。淹没过脚裸甚至膝盖,长时间泡在里面脚丫子都得泡肿了。

因此感染发炎,闹到截肢的也不是没有。

在同古和曼德勒分别体验过,将士们对下雨天便十分不喜,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厌恶。

可不在战壕里待着不行,上面都说了鬼子在后面,随时可能发起进攻,让所有作战部队提高警惕。

刚才抱怨的战士仰头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这鬼天气,小鬼子还会发起进攻吗?”

“说不准,真要打,天上下刀子他们也会来。”

排长笑着答应了他一句,可紧接着一声枪响,一股鲜血溅射在战壕里士兵的身上。

排长的身子向后一倒,跌落在了战壕里。

“排长,排长!”

旁边的士兵冲过去,抱起排长的身体摇晃,想要让他醒来。

可是一个太阳穴都被子弹打穿的人,不可能再醒过来了。嗯

战壕里突然变得嘈杂,充满了呼喊和叫嚷,敌人发起了偷袭的消息第一时间充斥在每个人的耳朵里。

战壕里的士兵立即爬起来举枪射击,给予日军还击。

发起进攻的日军大约有一个中队,原本是想趁着雨天偷袭,却不料在靠近中仍然被发现了,只能改偷袭为强攻。

后方的日军在发起强攻的第一时间,立即给予了炮火支援。

四门迫击炮有序的发射,在一分钟的时间内,便有接近六十门炮弹在阵地上炸开。

刚刚从炮弹爆炸造成的眩晕中回过神来,日军前锋已经接近阵地不足百米,正在举着装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尔发起冲锋。

阵地上有人大喊着让机枪手压制,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和三挺捷克式轻机枪,配合组成了一个火力网。

迅速的展开压制,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遏制敌人进攻步伐的作用。

喘口气的机会,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

日军进攻中的老兵掷弹筒手,并未跟随之前的步枪兵冲锋,他们早有准备地架设起了掷弹筒,就等着敌人机枪手的暴露。

火力点一露头,掷弹筒就开始轰。

第一发落下未必准,往往第二发,最多第三发榴弹,机枪阵地不转移必死无疑。

所采用的是一种二发夹叉的技术,经验丰富的老鬼子都能于第三发直接命中目标。

跟日军多次打交道的第二百师将士,深深知道敌人的能力,第一发榴弹落在身边儿不远处,机枪手马上转移阵地。

这样不是没有损失吗?

的确机枪手转移了没损失,可随着机枪手转移缺乏火力压制,日军的步兵冲上阵地来。

如若不想放弃阵地,就豁出小命来拼刺刀,把小鬼子再赶下阵地去。

“弟兄们,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爷爷不比他们差,跟小鬼子拼了!”

“十八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干死狗日的小鬼子!”

战士们爆发出血勇之气,一副豁出去的拼命劲,端起装了刺刀的步枪,跟冲上来的日军刀刀见红。

虽然平日里刺刀训练的技巧不差,但是长久以来的饥饿,使得将士们的气力不足,跟小鬼子刺刀战免不了落入下风。

喊杀声充斥在战场,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地上横七竖八地散落了许多具尸体。

即使已经阵亡过半了,守在此处的百来名将士,仍然不肯放弃阵地撤退。

攻上来的日军,见此不由得心生恐惧。

敌人的死战不退,唤起了他们在同古和曼德勒的回忆,只要是遇上了番号第二百师的华夏军队,战斗便是不死不休。

最后获胜了攻占了阵地,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中队长,增援部队从后面上来了。”

久战不下,撤退是不可能的,趁着偷袭的机会好不容易打上去,绝不能放弃。

后面的日军选择了增加兵力,一个中队的兵力正在迅速赶来。

日军决定要打穿这道阵地,起到震慑的作用,击溃敌人的抵抗之心。

阵地上,日军中队长说了一句援军来了,说着为了天皇,为了帝国一类的鼓舞人心的话,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鼓起勇气的日本兵,口中喊道“板载”,端着刺刀迈着八字步继续展开冲锋刺杀。

高吉人率领着能动的坦克,及部分执行步坦协同任务的步兵,偷偷的迂回到了战场侧翼的丛林里。

“长官,又一个中队发起进攻了,加上他们正在迂回牵制我军侧翼的一个中队,敌人已经动用了三个步兵中队,手上没多少兵力了。”团参谋放下望远镜提醒道。

正常一个步兵大队的编制,是由三个步兵中队加一个重机枪中队组成。

有时是有四个步兵中队。

即使料敌从宽,按最高标准算,敌人手中未投入战斗的预备队也只有一个步兵中队,加上大队直属部队以及重机枪中队的部分人员。

总人数应当在二百到三百之间,不是很多了。

敌人的兵力被牵制,此时发起进攻时机刚刚好。

最好是一举摧毁敌指挥部,次之是击溃敌人,使得敌人短时间无法对他们造成威胁。

“还没有联系上师座吗?”高吉人放下望远镜问道。

参谋回答说:“还没有,不过按照两个小时前发来的电报,他们距此已经不远了,最多是一两个小时的路程。”

他们派出了传令兵背负电台,绕过日军的营地,去接洽联系车队。

假使能够得到配合,车队中的十五辆装甲车从后偷袭日军,此战胜利的把握能多三分。

等不上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战机稍纵即逝。

高吉人相信以麾下的十六辆坦克,再有两个连的步兵协同作战,击溃同等数量的日军是手拿把攥。

“日军一名大队长应当是个少佐,那么此人的人头就先收下了。为师座的归来送上一份礼物。”

高吉人通过传令兵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在丛林里回荡,十六辆坦克如钢铁巨兽出笼,直接插向日军的指挥部。

步兵跟在坦克后面小步奔跑,他们将借助坦克的掩护接近敌人,清扫敌人步兵掩护坦克的进攻。

想得很美好,起初进攻的也很顺利。

可是他们缺乏了一个关键情报,日军的兵力并不是一个大队,是两个。

如果仅仅是对敌人的兵力出现误判,对于一支坦克部队来说还不是致命的。

毕竟步兵的兵力多,顶多是需要进攻的纵深。

步兵手里的轻重机枪,无法对坦克造成威胁,日军使用的香瓜手榴弹,无法做成集束手榴弹来摧毁坦克。

既然知道要追击的敌人是一个机械化师,面对敌人坦克突袭是大概率的,日军怎么会没有准备。

日军为每个步兵大队,都特地加强了一个速射炮中队。

每个中队拥有四门PAK37战防炮。

首节上一节379/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