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448节

明明他们是可以撤往泰国,敌人总不至于追到泰国去吧?

稻业参谋长硬着头皮继续劝:“假设我们不管敌人,撤到了泰国,敌人折回去合并一处,我们十五军还有机会吗?”

这句竹内宽听进去了,他站在帝国军人的立场上来考虑,恐怕很困难。

五个合成营,二百多辆各式轻重战车。

一个师团级的进攻,在如此一支战车军队面前,九成是要失败的。

集结三个师团兵力于一路进攻,后勤承受不住。

分兵则意味着被各个击破。

总而言之步兵进攻战车部队,难度相当大,成功率不高。

倒是步兵依托地形防守,还是比较占便宜的。战车被地形限制,机动性不足更容易被摧毁。

“那你的意思是?”竹内宽已经想明白了,还是试探的问。

稻业参谋长不假思索回答:“假设您是司令官,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竹内宽摇了摇头。

“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赢不赢都只能赌一把。”

稻业参谋长为自己的想法解释:“所以我刚才才想明白,刚刚上任背负沉重压力的牟田司令官,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竹内宽狠狠的一拍桌子:“那他也是混蛋,被包围遭受危机的是老子!”

别人挨打,自己肯定不痛。

刀子捅到自己身上了,他能不叫唤嘛!

第367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运输卡车走曼德勒距离瑞丽,大约不到六百公里。

从瑞丽到腾冲还有二百公里。

德军在战争手册中规定,在公路条件下,装甲师前进速度每小时为三十二公里。

听上去好像不多,但已经是非常快了。

再快的话坦克装甲车就要承受不住了,还没到战场半路上就得坏不少。

为了保证战斗力,所以才对坦克的速度规定了上限。

坦克的最高时速,在制造时就被工程师人为的设定死了。

即使如此,德军将领疯狂起来也很卷。

四零年,隆美尔率领德军第7装甲师闪击法兰西时,为达到以快制胜的目的,特别强调进攻速度。

他率领部队迅速突击,冒着暴露侧翼和后方的危险,远离支援步兵兵团。

在突击前进中,与不期而遇的法国装甲师碰到一起。

隆美尔当机命令所有坦克开足马力直冲过去,不许恋战,分多路冲散并击溃法军。

为追求攻击速度,他的第七装甲师沿着塞纳河直指里昂,一个星期不睡觉,以每日行程二百二十公里公里的速度,席卷了法军的右翼,最先抵达英吉利海峡。

比元首要求的速度快了近二十倍。

在六个星期的战斗中俘获了英法联军近十万人,隆美尔的第七师仅仅付出了死伤2000余人、损失坦克42辆的代价。

隆美尔率领的德军第七装甲师被冠以“魔鬼之师”的称号。

竹内宽根据已经收集到的情报来看,川军团的坦克战车比德国人还好,速度要更快。

德军能每天前进二百公里,川军团最低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如果他们的指挥官开足马力玩命前进,未必不能做到每天三百公里的速度。

也就是说驻扎在瑞丽的工兵联队,只有两天的时间来备战。

一旦敌人占领瑞丽,一天就可打到腾冲城外。

浓浓的危机感席卷而来,竹内宽立即着手布置防御,并且加紧催促必要的物资空运而来。

安排下去,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地图上。

这场伏击战是安排在瑞丽城以南,给敌人一个迎头痛击。

还是说示敌以弱,放在瑞丽和腾冲之间,趁着敌人大意的机会来一招狠的?

两者都有合适的地形,反倒让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或者实地考察一番再做决定。

就这么干吧。

召集了几个参谋和警卫队,车队急速的开出了腾冲城一路向南。

……

被日军视为大敌的川军团北伐部队,不在滇缅公路上奔驰,反而开进了一处密林中停止不进了。

被蒙在鼓里的战士们从车上下来,得到宿营休整的命令。

战士们纳闷儿了,不是说好了北上的吗?

有干部找到,正懒散靠在步战车上,抽烟的三营长不辣询问:“营长,发生啥事了,咱怎么就不走了?”

“老子哪晓得,龙副团长下的命令。”不辣同样的一头雾水,他还觉得莫名其妙呢。

两个小时才赶了百来公里路,还没走过金矿机场。

突然就收到命令让全军停下,搁谁也觉得莫名其妙。

干部们大眼儿瞪小眼,心里面琢磨,两个多小时前团座举行了北伐仪式,下令北伐出征干小鬼子。

现在停下来,这卦变得太快了。

被任命为北伐指挥的龙副团长下达的命令,是不是有违团座的目的?

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众人的心头:

“或许龙副团长欺上瞒下抗命了!”

想法一出,人心像是长草了一般,许多念头忍不住就冒出来了。

要是证实了龙文章抗命怎么办?

虽然龙副团长平时待人和蔼,没有架子,很受战士们的喜欢。

但是他要跟团座闹掰了,绝对是不能站在他一边的。

毕竟大伙的粮食和军饷,以及武器装备都是团座提供的。

没有了团座算啥,丧家之犬。

忽然有人低声问道:“命令上报到团部了吗?团座怎么说的?”

他的话中不信任龙副团长的意思表露的十分明显,众人都听出来了,却无人指出来,一双双眼睛全都看着不辣。

“王八盖子滴,一个个净瞎想。”

不辣把烟一掐十分烦闷的说:“早问了,是团座的命令,还把我训斥了一顿,让咱们老实来听龙副团长的命令。”

原来不是农副团长的擅自主张,众人不禁松了一口气。

可是更纳闷了,到底出了甚么事,让团座改变了命令?

四营长和五营长纷纷发来询问,谁都搞不明白情况,只有一道原地等待的命令。

一首诗可以形容他们此时郁闷: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

懵逼树下排排坐,一人一个懵逼果。

懵逼还有你和我,原来懵逼不止我。

在指挥车里的龙文章,通讯器也可以听到全团所有的频道,把手下几个营级干部的讨论全听了进去。

自己的威望不及团座,他早有预料了。

咱的大团座不只是一手组建的全团那么简单,还把握了全团的物资供应这一命脉。

谁能不服他,谁敢不服他?

即使龙文章那也是一个大写的服字,更何况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止把对手骗了,连他也蒙在鼓中。

龙文章换了一个姿势躺下,要说郁闷,谁有他郁闷?

起初他还真以为要带领三个合成营,沿着滇缅公路攻城拔寨,打到腾冲干掉第五十五师团。

龙文章好几天没睡好觉,跟团部几个参谋研究作战计划。

出其不意是难以做到的了,但速度可以尽可能的快,不给敌人留太多的准备时间。

进攻方案都准备了三套,踌躇满志地出征了。

半路上接到命令让他停下。

玩儿呢?

霍霍人呢!

作为副团长,他总该有最起码的知情权吧?!

可是团长怎么说,“提前告诉你怕你演不好这出戏,骗不过那些鬼子间谍,只能委屈你了。”

龙文章还有啥好说的,团座说什么是什么呗。

好好的北伐成了武装游行,他还挺可惜自己连夜做了几套方案。

只不过在得知团座的真正进攻计划,龙文章不得不承认那是更精妙的。

“大张旗鼓的北伐誓师,小日本都得被忽悠瘸了。”

龙文章都替日军感到可悲,对手拿着领先时代二十年的武器不说,还耍心眼搞阴谋。

谁能扛得住啊!

与此同时,在伊洛瓦底江上,两艘六二型护卫舰当先航行开道,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内河运输船和登陆艇。

整个船队以二十五节的速度向北前进。

也就是每小时四十五公里。

船队速度比卡车在公路前进速度不逞多让。

关键是船不用休息,可以一直开下去,能够缩短一半的赶路时间。

还有一个问题,沿江北上顺路吗?

那倒不必担心。

伊洛瓦底江的一条支流,名叫瑞丽江。

它发源于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侧的分水岭,经莫里峡谷,进入瑞丽坝。

首节上一节448/503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