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45节

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师了。

李云龙这辈子,也是头一次打这么富裕的仗。

刺激啊!

在李家坡底下,孔捷带着一个警卫员,拿着望远镜一直在观察战局。

三十八团的第五次冲锋被打退了,又有一个连半残的退下来。

一个团九个步兵连,五个已经被打残,三十八团没有两个月,恢复不过来了。

“孔团长。”

孔捷听到有人在喊他,扭头一看走来的是老熟人,总部炮兵团的迫击炮主任赵成章。

两人也好久没见了,他赶紧迎了上去。

二人互敬了军礼。

孔捷苦笑说:“老赵,现在我是副团长,你别一口一个孔团长了,传出去让人听了笑话。”

赵成章笑着摇摇头:“你孔捷我还不知道啊!

现在虽然是副的,可用不了多久,你就又是响当当的大团长了。“

二人寒暄了几句。

孔捷看到赵成章带来的人,正在摆弄火箭炮,他赶紧打听是怎么回事。

从赵成章口中,他才得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对了,你们独立团拿下主攻任务,你这个做副团长的怎么不回去开会呢?”

孔捷挤出一抹笑:“有李云龙操办,我等着吃现成的就行了。”

这话一听上去就知道是言不由衷。

赵成章想想就琢磨过味来了,李云龙是出了名的霸道,刺头,把好几任政委都给挤兑走了。

孔捷当个副团长,给李云龙搭档,究竟有几分话语权是值得商榷的。

孔捷要是知道赵成章明白他,一定得握着手大喊:知音啊!

自打那天,李云龙喊出一九分成,死咬住不放。

孔捷就明白,在独立团他这个过气团长,是没几分话语权了。

回去开作战会,各营连排的干部,都是他的老部下,许多都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让他们看自己当小媳妇,应付李云龙这个婆婆。

孔捷都觉得丢不起那人。

索性就打着观察前线战局的名义,避开那些烦人的事情。

李云龙要怎么样,随他去吧。

说曹操,李云龙就带着部队到了。

跟赵成章见过面,李云龙就拉着孔捷,去替换退下来的三十八团。

怎么用火箭炮,那是陈浩的事了。

陈浩伸出手握了一下:“赵主任,咱们上次见过。人都带来了?”

赵成章道:“一个火箭炮排,我们训练了四个班的炮兵战士,正好可以满足此次行动。

时间太短,对于这款火箭炮我们了解的还不是很深。

还请陈顾问多多指出我们的错误,让战士们有个学习的机会。”

“好说,只要是我会的,肯定不会私藏。”陈浩满口答应。

他入伍的时候,这款火箭炮早就退役了。

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正儿八经的火箭部队,他是见过人家训练的。

给靠摸索起来的野路子提点中肯的建议,还是能做到的。

在他的指点下,火箭炮兵将四门火箭炮一字排开,拉开安全距离,调整好各自的射击角度。

每门火箭炮预备发射的火箭弹,也都有序的排开放置好。

在安全距离,和迅速补充之间,取了一个中等的阀值。

每门六三式火箭炮,拥有十二根炮管,十秒钟可以全部射出。

一次齐射相当于一个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兵营。

四门火箭炮,能发挥四个炮兵营的火力。

总共三百六十枚火箭弹,能打七次半齐射。

陈浩看着已经准备就绪的炮排战士,油然而生的一种成就感。

在二十一世纪,他是无法影响一场两千人规模的战斗。

在这,在抗日的战场上,他便可以做到。

更是可以用先进的武器碾压敌人。

陈浩望着远处的李家坡:“山崎,小鬼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43章 ,全部AK47的突击队【4千】

“都说一门火箭炮,顶得上一个炮兵营,那四门火箭炮,就顶得上一个炮兵团了。

咱们就看看这个炮团的威力究竟如何。”老总挥了下手,中气十足的说道。

旁边并肩而行的副参谋长笑着说:“好啊,上次演示没看成,这次我可要一饱眼福了。”

跟在他们身后,总指挥部大部分人都来了,目光放在李家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他们都很期待,接下来的表演。

三百六十颗火箭弹,别说李云龙没打过那么富裕的仗。

整个八路军,都没有几个人指挥过这样富裕的仗。

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日本人说八路军是叫花子部队。

中央军说八路太穷,是穷八路。

就连地方军阀的部队,比不上日本人和中央军,那也比八路好多了。

说他们八路口吃八方,最是穷凶极恶。

其他的不说,单说炮弹有多穷。

八路军没有钱,没有生产炮弹的能力,每一发炮弹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

非常来之不易。

之前最穷的时候,出现过打一发炮弹,都得军区司令来批准的事情。

可见炮弹之珍贵。

话说,整个三八六旅把所有部队的炮弹都搜集起来,都凑不齐三百发。

而今日,为了尽快的消灭山崎大队。

居然要动用三百六十发火箭弹。

忽然,总部炮兵团长吴子亭,说出了众人的心里话。

“打一仗就耗费这么多,也太奢侈了。”

是啊!许多干部都认可的点了点头。

过习惯了子弹都要数着打的日子,看到要这么浪费炮弹,干部们都觉得心疼。

想省下来,用到关键的地方,那才值得。

从漂亮国留学回来的苏玉芝,双手抱胸单独站在一旁。

听闻此言,她微微摇头。

吴子亭不经意间看到了,问道:“怎么,苏专家有不同的见解?”

苏玉芝傲然一笑:“在漂亮国,师一级别都配备了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支援火炮。

像这等规模的炮火压制,才算是达到了他们的标准。”

潜台词是之前八路的炮兵,所发挥的力量根本不入流。

许多干部听着要么羡慕要么惭愧,羡慕人家漂亮国的好,惭愧自己一方的条件根本没法跟人家比。

吴子亭倒是格外的不一样:“漂亮国是工业国,我们是农业国,这两者当然没有可比性。

我们不用羡慕他们,也不用觉得惭愧。

开动大脑发挥智慧的能力,用手上的武器杀死敌人,就足够了。”

老总不知何时已经注意到了这里的谈论,听闻此言赞叹道:“说的好,不管用什么武器,能杀死敌人的就是好武器。

现在远道而来的陈顾问,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武器,还要展示一番。

那我们就要仔细看,好好学习,以后总归用得着的。”

老总一锤定音,结束了这番争论。

但并没有影响到人们心中刻板的印象,八路军的干部们一时还难以接受这种浪费行为。

苏玉芝也看不上八路的条件,觉得这里实在没有她发挥的余地。

要不是那个男人带来新武器,让她很感兴趣,苏玉芝一定早就走了。

……

李家坡日军阵地的环形工事里,山崎并不知道,八路军总指挥部的大部分人,就在两公里外观战。

把山崎和他的部队视为盘中餐,只等目睹他们灭亡。

山崎闭上了眼睛,双耳竖起来耐心的听。

旁边的副官见此好奇的问:“大队长,您在听什么?”

“我听到了风声。”山崎睁开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你不觉得太安静了吗?”

“安静?”

副官仔细去听,他听到了风声,乌鸦的叫声,哪里安静了?

山崎道:“我是渔民的儿子,我的父亲告诉我,在大海上,如果发现周围安静的厉害,那很有可能就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副官终于听明白了。

“大队长,您的意思是,距离上次进攻,八路已经很长时间没动静了。他们一定在酝酿一次更大规模的进攻。”

首节上一节45/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