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第276节

  “诺!”所有武将皆是摩拳擦掌,然后韩信继续开口下令。

  “赵云听令,命你率白马义从三日内不断巡逻战场方圆五十里范围,确定敌军方向!”

  “诺!”赵云虽然有些疑惑,但是这对于白马义从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所以他当即抱拳领命。

  “周瑜听令,由你今夜率队巡逻,巡逻人数提升到正常的三倍。”韩信继续点名。

  “诺!”周瑜自然没有意见,反正决战他只需要丢出自己的精神天赋就好了,剩下的就是学习韩信的指挥,完全不需要养精蓄锐什么的。

  待到众人散去之后,穆易有些好奇的询问韩信。

  “你不是说不用情报吗?为什么还要让子龙去巡逻战场周边。”

  “我不是不需要情报,是我不需要别人分析判断之后的情报!”韩信颇为郑重的看着穆易。

  “假的情报比真的情报所能产生的破坏效果几乎是数倍之上,我知道以贾文和他们的智慧分析出的东西九成以上都会是真的,但是我更相信我在战场上看到的东西!”

  韩信很认真,他又不是没和聪明人搭档过,当年的萧何、张良、陈平等人绝对不弱于贾诩等人,但是当年面对项羽时候,这些家伙的情报几次差点把韩信坑到沟里去。

  因为项羽一次又一次的再刷新大众的认知,连张良他们都始料不及,所以韩信从那之后就不相信张良他们了,算计、后勤、政治他还听一听,打仗听他们的简直是在玩命。

  “处于不同的高度看到的东西不会一样,我看到的风景和贾文和他们看到的完全不同,所以我需要的情报是敌人在哪里,大致的数量,其他的我会自行判断!”

  穆易若有所思,确实战场之上变换莫测,三军主帅能够相信的只有自己,需要的是临场反应,毕竟任何计划都有可能出现纰漏,临阵突破可不是他们才有的特权。

  走到了帝国这一步,烂船都有三分丁,指不定就悄咪咪憋个大的。

  “所以我才说,这是我的办法,并不适用于其他人。”韩信同样叹了口气。

  谁不希望,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战友,但事实上作为主帅的你在战场上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绝对不能被身旁的人影响自己的思路。

  他看了贾诩他们的情报,但是他并没有采用贾诩他们提供的解决办法。

  贾诩他们提出逐一针对的办法其实也不错,能够有效的针对北匈奴的各个将校,但是对于韩信来说确实是不需要。

  当天晚上周瑜带着一批士卒在外面巡逻起来,当然其中更多的是儒家制造出来的幻念战卒,虽然很容易被针对,但是在夜间巡逻倒是足够了。

  当夜大营内外到处都是巡逻的人,确保了匈奴从任何方向都不可能绕过巡逻突进到营地之中。

  北匈奴虽说因为汉军大军气势上的变化,有了戒备,心下已经有了估测,甚至当夜也有动手偷袭的想法,但是在看到汉军营外密密麻麻巡逻的大军,当即熄灭了所有的想法。

  偷袭这种事情,肯定是要出其不意,当对方已经做好了准备的情况下,夜袭也只不过是提前决战罢了。

  “单于!汉军恐怕想要在明日与我们决战了!”右贤王有些沉重地对着匈奴单于说到。

  “嗯,杂胡那边怎么样了?”匈奴单于并不意外,他收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这种事情。

  “已经准备妥当了!只是……”右贤王欲言又止。

  “说!”匈奴单于平静地吐出一个字。

  “杂胡内部好像有人发现了我们的用意,最近杂胡内部似乎有些暗流。”

  “无妨,决战在即,他们没有机会反悔了!”匈奴单于摇摇头,杂胡是条咬人的狗,在得到了力量之后,会对着他们呲牙早有预料。

  只要能在决战之中派上用场就好了。

  “渐将王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匈奴单于突然问起了另一件事。

  “渐将王的儿子继承了挛侯的位置,集合了整个部落的精锐,想要为父报仇!”

  右贤王有些欣慰的说到,挛侯的死他也有责任,看到挛侯的儿子不是软蛋,他还是很欣慰的。

  “通知下去,明日就是决战,让将士们好好休息,明日迎战敌军!”匈奴单于挥挥手让右贤王离开。

  等到空无一人的时候,匈奴单于神色复杂的看着大祭司留下的权杖。

  “即便做出尝试,命运的洪流还是无法更改吗?”

  当初袭营的时候,其实是匈奴单于尝试在大祭司看到的命运洪流当中做出改变的尝试,为此他加派了匈奴禁卫和右贤王。

  可当他看到挛侯依旧和命运当中一样,没有活着回来,他们也没能造成更大的损失的时候,他就知道命运的洪流他改变不了。

  依靠着匈奴祭司一脉操纵命运的能力,他们将汉室营地之内的所有人都调整到了命运的低谷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他们窥探到的命运洪流。

  只可惜,细枝末节他们可以改变,但是最后的结果他们什么也没改变。

  “罢了,至少结局会是一个好的结局!”匈奴单于苦涩无比,他又何尝不想反攻汉室,重新建立匈奴帝国。

  奈何实力不足,也只能在尚未消亡之前,给匈奴未来寻找到一条可以延续的道路,这样一来,他们至少还有一个可以壮大拼搏的机会。

  次日,所有的士卒吃完早饭,将准备好的干粮收起来绑在自己的腰间,然后自发的开始朝着每一名主将那里汇聚。

  而每一个主将也从仙人手中领到了一颗十全大补金丹,是葛玄出品的救命仙药,只要尸体没凉透,就都能救回来。

  穆易倒是有心给所有士卒都发上一片寻木叶子,只可惜三十万大军的数量还是太多,也只能优先调拨给诸如张辽本部这样的士卒。

  一支支正编的军团开始出营,这期间除了踏步声和甲胄兵器的碰撞声,连交头接耳的私语都少之又少。

  韩信制定的军纪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些士卒的内心。

  当所有军团出营列阵之后,大军的气势节节攀升,天空之中的云气也随着士卒的气势的攀升而翻滚震荡了起来。

  “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

  穆易盯着头顶上的云气登上指挥的车架,身边站着的只有他和周瑜,他们两人都不参与指挥,只是作为观摩者学习韩信的操作。

  同样贾诩,郭嘉这些纯粹的文官则都乘着车架并行在穆易的四周,至于能打的那些文臣,诸如程昱之类,基本都做好了等一会跳下去砍人的准备。

  “不需要我们出手稳固云气通道吗?”戏志才有些好奇的问道。

  “稳固通道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有效,对于淮阴侯来说恐怕是累赘吧?”

  陈宫摇摇头,即便是开着精神天赋,他也很难想想韩信打算用什么样子的方式一波将匈奴毁灭。

  之前他们呕心沥血分析出来的情报,被韩信弃之如履,这让一众谋士内心都有些不满,如果不是因为韩信是淮阴侯,他们早就开喷了。

  在汉军刚刚开始组织士卒迈步出营的时候,北匈奴的侦骑就已经策马回报。

  白马放弃封锁之后,北匈奴靠着侦骑和侦鹰,也算是监控着正片战场。

  在收到这一消息之后,北匈奴并没有什么惊奇,毕竟早在昨晚发现汉军大量巡逻士卒的时候,匈奴单于也做了同样的安排。

  因而在收到消息之前,北匈奴就已经同样在组织大军,开始进行着决战前的最后准备。

  “我今天应该也会死吧?”

  虽然没有在命运当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但是当出营的一瞬间,一杆帅旗折断砸在他脚下的时候,匈奴单于就意识到了,自己恐怕也会死。

  “意料之中,至少能为昆仑神的后裔换取一条有无限可能的未来生路,我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匈奴单于没有例会脚下折断的旗帜,没有一丝一毫迟疑的踏出了营地,在心中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可惜,帝国意志留不下去,否则将帝国意志留给他们才是最好的!”匈奴单于默默地沟通者体内的帝国意志。

  作为肩负着北匈奴一切的单于,匈奴的帝国意志就在寄存在他的身上,实际上,他也并不完全是他,他之所以名为匈奴单于。

  更多的是因为,他继承了帝国意志当中,历代优秀匈奴单于的意志,他是匈奴单于的统合体,不只是一个个体,而是数代匈奴单于的综合。

  汉军缓缓地推进,侧翼成建制的精锐骑兵,正面缓步推进的步卒,以及近乎在大军前方的主帅和帅旗,汉军如此的自信,甚至应该说是张狂,匈奴单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事不过三,他们已经在面对汉人惨败了两次,这一次就是他们的终结吗?

  匈奴单于的神色从苦涩到坚定,最后变成了凶狠。

  “即便是死,也要从你们身上咬下来一块肉!”匈奴单于高举起自己的右手,一只金鹰展翅翱翔,冲天而起。

  包括杂胡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力量的涌现。

  “这就是帝国意志最后的力量吗,真美啊!”

  匈奴单于看着几乎所有人都被帝国意志激活到上限的样子之后,无比的遗憾,从这一刻起,匈奴帝国真的就成为了过去式了。

  “这个就是帝国意志?”和匈奴单于的遗憾不同,韩信则是满脸兴奋。

  “就让我来证明,若非刘三那个混蛋自毁长城,匈奴绝无崛起的可能!”

  说到这里,韩信的神色有些狰狞,当年若不是刘邦吕稚这两个混蛋坑死了他,区区一群游牧垃圾,怎么壮大到后来的地步。

  当年他没有机会将其扼杀在摇篮里,那么现在就由他亲自出手,彻底将这所谓的匈奴埋葬。

  明天多更,一波结束匈奴之战。

  对剧情有自己想法的书友,可以加群一起讨论剧情。

  上个月可能是因为受伤的原因,思路混乱,希望有书友可以来一同推演未来的剧情!

  书友群就在简介里!

第334章 韩信眼中的匈奴

  “这种感觉,还真是久违了。”

  韩信神色从狰狞渐渐恢复平静,眼神锐利如刀,身上的气势变得极为高昂,他将穆易给他的佩剑抽了出来。

  看着镜面一般的剑刃上映射出自己的容颜,韩信不由自主的笑了笑,明明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但是当他再一次上了战场,再一次当了统帅。

  一直以来仿佛超然脱俗的心居然开始躁动,早就不存在的心脏再一次开始喷涌热血,这一刻的他仿佛再度活了过来。

  “果然,战场才是我唯一的归宿吗?”

  韩信自言自语着,一种不一样的气质从韩信的身上升了起来,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气质,真正属于兵仙韩信的气质。

  这一刻周瑜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那是一种天然的威势,一种君临了战场顶点,而诞生的天然压制,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才是战场上的主宰。

  “击鼓!进军!”

  韩信冷漠的下达命令,中军之中沉闷的鼓点声遍传数里,令旗也开始疯狂摇晃,这种双方参战兵力合计超过六十万,战场覆盖十数里,任何单一的指挥方式都无法完全号令。

  这种级别的大战场,军阵调度就主要依靠鼓点,还有军团统帅的判断,以及各部将领对于整个军团局势的把握。

  不过和以往所有情况都不同的是,韩信有能力掌握全局,各部将校并不需要判断局势,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按照命令执行。

  随着中央的指挥鼓响起,进军的号令传递到了所有汉军的耳中。

  身处最中央的步兵扛着大盾缓缓地开始朝着前方行进,而身处外围的士卒则相对更快一些,以至于原本平齐的军阵逐渐开始变形。

  从四四方方的形状竟然变成了类似于鱼鳞一样的构造,几乎每一片鱼鳞都代表着一个小的百人队方阵。

  “这不可能!”

  周瑜近乎失语,韩信此举的动作毫无疑问,在昭示着韩信能够指挥以百人为指挥单位,同时近乎指挥三千条指挥线。

  这已经不是人所能企及的领域了,一百条指挥线已经就不是人类能做到的事情了,哪怕是战场消息传递和指挥调正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有一个时间差在内。

  可指挥线并非单独存在,每一条指挥线的变动,都会引发其他指挥线的变化,需要处理的信息不被减少甚至还被增加,一旦陷入鏖战,出现的战况根本就不是人类所能忙活的过来的。

  能同时指挥十余支军团的都已经属于大佬级别了,上升到几十支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很难遇到对手了,上升到一百支以上的时候,同时代基本不可能遇到对手,只能看看历史,表示恨不逢时。

  战争的本质就是田忌赛马,让相同的配置,获得尽可能多的优势,最终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可以说,所能并行处理的指挥线数量,基本上决定着大军团统帅在战场之中所能发挥出来的上限。

  韩信没有回答周瑜的惊讶,此刻的他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战场之上。

  “内紧外松,打算先用如杂胡来消耗大军的锐气吗?”韩信注视着战场,判断着局势的发展。

  和贾诩等人分析判断的差不多,即便是在决战时刻,北匈奴依旧将杂胡当作了弃子炮灰,唯一的意义大概就是让杂胡消耗汉军的体力精力,然后再以逸待劳,从而在和汉军的战斗中获得优势。

  “按照我们的设想,此时应该用两翼骑兵拿出最强盛的状态,一举打垮杂胡,然后让白马进场收割,以最省力的方式将杂胡消灭掉!”

  贾诩盯着韩信,陈宫等人也盯着韩信,他们在等待韩信的应对,来验证自己和韩信是否真的对于战争存在着两个维度的理解。

首节上一节276/4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