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节

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作者:待客君

简介:

  源名: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别名:我凭缴获打鬼子

  标签:抗战谍战,穿越,系统,同人

  主角:张云,金手指

  简介:新世纪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张云,携带缴获加0.5倍的游戏外挂穿越到《亮剑》世界,成为八路军一员。看他如何用这个金手指,和李云龙、孔捷等团长们一起,抗击鬼子。严谨向小说,适度金手指,拒绝超越时代的武器!

  ?

第一卷:初漏锋芒

第1章 重生亮剑一排长

  “没想到真的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哎,虽然我看《亮剑》时为这么多优秀的八路军战士拿着简陋武器迎战日军而感到意难平,想着如果自己能帮助他们就好了,可没真想来到抗日战场上啊”。

  简陋的山神庙里,张云穿着老旧还打了补丁的灰色军装走来走去,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穿越到亮剑世界了。

  张云穿越前只是一个在山西长大的普通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了一个在山西抗战纪念馆做设备维护的工作,每天负责场馆的设备维护、展品清理等,如果参观人多还需要客串秩序维护员等。说起来张云还算个工作稳定,有小钱有空闲的白领。

  因为自身工作原因,他经常拆解维护展览的枪械武器(很多都是解放后收集的真枪,也有部分是后期制造的真枪模型),对抗日战场上的枪械,如三八大盖、中正式、汉阳造、M1加兰德步枪以及迫击炮、步兵炮等已经十分熟悉,也通过地方靶场练过枪法,虽然不能说百步穿杨,但也能够有模有样的打打100米外固定靶;在多年的工作和耳濡目染中,他对抗战时期山西地区八路军抗战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了解,深刻感受到抗战期间我党领导的八路军一方面反击日寇、一方面应对顽敌的不容易,也经常幻想着能够回到抗战,帮助先烈一起打鬼子。

  穿越前,张云正在重温抗战热播剧《亮剑》(李幼斌版),突然电视炸了,似乎有什么电子音出现在脑海里“卡尔玛文明策略游戏外挂系统启动”,然后人就晕过去了,等他醒来,就来到了1938年的山西战场。

  本来张云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历史中,后来在记忆中发现了李云龙、孔捷、程团长等,特别是李幼斌老师那张“十里八乡的俊后生”的脸,才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亮剑电视剧中。

  从原主的记忆里,他得知现在是一九三八年三月,一个半月前,李云龙刚接手新组建的新一团。而原主巧合的也叫张云,但是并不隶属新一团,而是归属于李云龙所在386旅下属新组建的教导团(补充团)3营1连3排。前身虽然只有22岁,但也是跟随红军长征的根正苗红的老兵,原属于386旅771团一名排长,后在神头岭伏击战中受伤,伤愈后被安排进入教导团参与新兵招收和训练工作。

  目前教导团新兵营驻扎在阳泉周边的太行山上,考虑到现在山西战场日军已经占领大部分城市,必须广泛动员县城周边群众抗日救国,按照旅部命令,教导团各营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出去收拢溃兵、发展队伍,开展游击战争,并适时建立根据地。

  (《亮剑》小说其实并不严谨,386旅在抗战中基本在晋东、晋南以及冀西等地活动,抗战中未在晋西北长期停留,很多故事与事实有偏差。这里为了防止被割,将按照亮剑世界写,望大家理解)

  “虽然自己不算新兵蛋子,身体也在穿越中痊愈了,但枪法也只能算凑合,离百步穿杨的精准射手还有一段距离,战场指挥也只是前身那指挥班排级的经验,自己怎么能在战争中立足,存活自己并帮助大家打胜仗呢”张云内心思量,心里也有些着急。

  目前他身边只有40多士兵,其中仅有4个老红军,7个陕北扩军加入的老兵,其他的都是近期加入的乡村小伙子,包括三个伤员。武器装备方面,目前仅仅有10支步枪、一支手枪,61发子弹,步枪还都是汉阳造,大部分膛线都磨损的很厉害。毕竟他现在带领的是新兵部队,武器装备配置非常不足。

  目前虽然他们暂时脱离了日伪军的追击,暂时栖身这个山神庙,但是行踪已经暴露,估计敌人很快就有可能追来。这样的开局,让身为新世纪一个小白领的张云有些慌张,对如何带好这个队伍,如何存活和发展有些茫然,毕竟山西抗日战场比影视剧中更艰难,更残酷。

  “咦,我穿越前的那个卡尔玛文明什么外挂是什么玩意儿?”张云突然想起导致自己穿越的东西。突然间,一股信息传入张云大脑里,让他对这个“卡尔玛文明策略游戏外挂系统外挂系统”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个系统说起来来历很复杂,卡尔玛文明是另一个宇宙9级文明,他们通过一种介入真实和虚幻的超级策略游戏给自己筛选出智谋出众、善于战争的扩张先锋指挥官,但是大家都知道,有游戏就有外挂,卡尔玛文明的某些家族委托超级科学家定制了这款外挂,嵌入到超级策略游戏中给自己的族人使用,结果就是被文明监察部门发现,之后外挂就被摧毁。但是因为某些巧合原因外挂的部分核心进入到这个宇宙,并携带张云再次穿越到了《亮剑》世界。(好吧,大家随便想个理由都行,反正是科学的金手指,不存在未知老爷爷,也不存在人性化系统等)

  因为信息流的作用,张云已经对这个金手指了解的很是清晰。这个金手指外挂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缴获加半,即在缴获基础上再额外获得50%的物资缴获。

  缴获条件为两种,一是被自己及麾下士兵击毙敌人所得,二是地点占领之后十分钟未进入战斗状态,缴获数量为24小时内能够搜索到的所有战略物资。

  (这里是重点,这个0.5倍缴获在战斗中不用考虑围歼问题,事实上包括我军和国军经常出现击毙日伪军很多但是缴获枪支很少的事实,这是因为日军对装备有严格纪律,阵亡及伤兵武器弹药必须带走,如果不带走则必须销毁。当然伪军不怎么执行,所以李云龙等八路军将领会经常把伪军当活动武器库。

  因为是超时空存放,且各个文明武器系统差异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外挂系统还有一个物资适配功能,即武器方面可以改变武器类型(按枪种,三八步枪可以适配为汉阳造、中正式、莫辛纳干步枪、98K毛瑟步枪等,必须是本时空已经出现且列装的武器,如M1加兰德已经列装就可以适配,但是MG42机枪等先进装备还得等到德国研发出并列装才能装备,兑换比例为以美金计价的产地各国出厂价格),改变子弹口径(按弹种,即步枪弹可以换成不同口径步枪弹,手枪弹和重机枪弹、炮弹也可以兑换口径,兑换比例为以美金计价的出厂价格)、合并维修枪械(两支损坏枪械合并成一支新枪)。

  最让张云欣喜的枪支与子弹间可以兑换,每支步枪/手枪=1000发子弹、每支轻机枪=3000发子弹、每支重机枪=6000发子弹,每炮=2000发炮弹,0.5支枪也可以兑换一半子弹。这样部队子弹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了。

  而物资方面适配功能更加夸张,只要没有变现出来,暂时存储在超时空的各种物资可以根据本时空价格进行调换,比如可以将缴获的军装、平民的衣服等转变为布匹,缴获的小米猪肉等调换为大米牛肉,缴获的金属类铁器锡器金属等转变为铜等,具体价格以全球均价调换。

  最后是金钱,也可以进行适配兑换,如法币可以变为金银、美钞等。不过不能跨种类适配,就是金钱、金属等不能直接变成武器装备。

  九级文明的外挂系统果然神奇,虽然因为残缺造成作用单一,却又很多实用的功能,这样张云以后可以有很多的发展方向。比如可以经常进攻日伪军占领的村镇,原来这样的战斗一般缴获很少,但是如果加上镇子里所有居民的衣服粮食布匹食盐甚至居民私藏的金钱和枪支等,虽然只能按照50%缴获,但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完全可以用来供养大量的士兵。再比如打阻击战,一般都能击毙不少日伪军,但一般缴获很少,入不敷出,但是外挂却可以将击毙人员的武器装备军服等都算在缴获里,再加上可以将枪支换成子弹,那肯定能赚一些,甚至可以大赚一笔。

第2章 安排与出击

  “排长,排长”外边小战士周大雷在外边大声的唤着,惊醒了正在沉思的张云。

  周大雷是排里新招来的战士,隶属于一班,正在前面山岗上负责负责警戒和防卫工作。

  目前日军在县城肆意妄为,已经激起了三晋大地群众的反抗热情。为了抗击日军的暴行,三晋大地的老百姓们,连安家费安家粮都没要,便把子弟送到了积极抗战的八路军手里。

  依托八路军的名声,张云他们在县城周边很轻松便招了30个小伙子,按照新老2:1扩展了部队,周大雷就是新招入的小伙子之一。

  “大雷,怎么了,是发现敌人了么”?张云把大雷迎进来,抓紧问道。

  “对,排长,班长说看见十来个鬼子带着伪军过来了,已经进入二道沟,到这里没多远了。”大雷着急的说道。

  在招兵后,为了方便管理,张云已经将新兵分配到班里,一共三个班。其中一班长大宝、二班长老胡、三班长秦盛,都是老红军,也是张云目前手下战力最强的几个人。大雷说的班长就是他们一班长大宝。而二道沟其实就是前面一个山沟子,是当地老百姓自己的叫法。

  “别着急,别着急”,张云把水壶递给大雷,示意大雷喝口水。

  如果是以前,根据前身的指挥经验,肯定立马安排大家继续往山里撤退,先用好“敌进我退”的游击精髓,暂避锋芒。

  但首战就被敌人炸伤了几个,然后看见敌人就躲,不仅会面临粮食弹药越来越少的窘境,更难免士气低落,后面兵就不好带了,部队的精气神再想鼓起来就得要下苦功夫。

  现在张云已经有了新的选择。他琢磨着利用好这个外挂的功能,结合这里山多林密的环境,试一试新的战术,也就是他后世看国内军事节目学来的正三角和倒三角伏击阵。

  “二班长,马上把大家集合,带着新兵抬着伤兵先往山上走,到五里外的密林里先躲一躲。对了,你拿着这把盒子枪,把步枪给我,”张云喊道:“三班长,把拿枪的老兵集合起来,除了二班长,其他的都跟我走”。

  二班长老胡,三班长秦盛都应了声是,赶紧落实安排。

  张云带着三班长等6个人,急急往前面二道沟赶去,打算会合在前面布防的3个老兵。他打算聚集起所有除了二班长老胡之外的所有老兵,好好跟鬼子斗一斗。

  等张云他们赶到了二道沟,敌我双方都没有交火,这让张云舒了口气。鬼子目前的士兵都是精锐老兵,枪法准,装备好,可以说是枪枪咬人,如果交火稍有不慎新兵排就会有人员伤亡。

  “一班长,现在什么情况”,7人悄悄爬到一班潜伏的山坡上,张云轻声的问一班长大宝。大宝是个四川小伙子,今年也不过18岁,是红军在四川扩红时加入的,因为家里打猎出身,有一手好枪法,既大胆心细也十分冷静,被张云前身看好,选为班长。

  “排长,他们搜索到前面了,估计是跟着咱们的味来的,目前正在前面林子里休息”,大宝也轻声的告诉张云。“鬼子还真是大胆,20多个人就敢深入山里追咱们,但是也很谨慎的,他们休息的时候也安排了警戒哨,我这没敢动手”。

  “嗯,做的不错”,张云悄悄露出头观察了一下这伙日伪军,也感觉到了一些棘手。现在日军兵峰极盛,几个月时间打穿了大半个中原,中央军、桂军、晋绥军等纷纷败退,现在正是狂妄的时候,一个日军分队13个人就敢带着伪军进山来。

  不过,日军确实也有这个底气,13个鬼子带着1个手枪,10支三八步枪,1挺歪把子机枪,火力密度比张云他们高几倍。虽然后世大家看不上歪把子机枪,但是这挺机枪精准度高,火力也不错,压制张云他们还是没问题。再加上这步枪手老鬼子枪法也比张云这些老兵准,子弹比这些老兵多,加上伪军的十多支枪,凭张云他们这些人,根本不能硬碰,硬碰只会碰的头破血流,白白浪费老兵的生命和有限的子弹。

  就像现在,别看现在鬼子们正在休息,但是也极有章法,有一人倚在树上警戒,其他的人也都坐在比较隐蔽的位置,想打突然袭击并不容易。但是旁边的伪军可不就是这样了,坐的一溜歪斜,还大都没有防护,简直就是枪靶子。

  “大宝,你让新兵先撤,去五里外的密林找二班长,然后带着3个老兵去左边山脊那躲着,秦盛,你带着3个人到右边山脊那躲着。等会我和老张先开枪,然后我们就往后撤退,你们先放过鬼子伪军,等你们拉开距离,立即朝他们后背开枪,打完两发然后立即向左右方向撤退。记住,咱们的枪不准,尽量朝着一个敌人打,确保能消灭一个敌人,但是不要去强抢敌人的枪支弹药,鬼子肯定会收集的,很可能尸体旁边的枪支就是陷阱”。张云详细向一班长、三班长部署他的攻击战术。老张也是一名老兵,枪法也不错。

  “咱们先撤,然后在山神庙周边再来一次三角伏击。小鬼子分队已经是最小单位,不会再分,如果敌人追着一路走,被追的就拉着敌人溜圈子,别将敌人引到新兵所在的林子就行,其他两队就慢慢围上去,再一次伏击。战术的核心就是,咱们发挥对周边比较熟悉的优势,尽量用倒三角伏击阵打击敌人。以保护自己为第一要务,不要强求消灭敌人。”

  “排长,咱们每人才5发子弹,可能没法将鬼子全部消灭,如果不能缴获弹药,以后可就麻烦了”一班长大宝提醒到。

  “没事,先保存自己,后续我可以再回部队后勤那申请一些。”张云缓缓说道,心里纠了一下,抗战初期很多老兵都为了节省弹药或者缴获弹药而不得不放弃拿手的枪法去和敌人白刃战,结果大量牺牲在抗战初期。其实老兵难得,对队伍的发展作用很大,特别是老红军,各个都是连排长的苗子,但是没办法,老兵难得,弹药更难得,这就是民国抗战的现状。

  “行动吧”,随着张云的一声令下,一班长三班长带着老兵去了预定位置。

  等都到位了,张云带着老张举枪瞄准了敌人,“老张,看见那个站起来给鬼子说话的那个伪军了么,打他,他好打,第二枪随意打,打完两枪就走”,张云悄悄嘱咐到。老张沉默的点了点头,扣住了扳机。

  “打”,张云说完,立即扣动扳机,随着手里的汉阳造步枪枪响,旁边老张也开了枪,那个背着枪正在给鬼子舔着脸说着恭维话的伪军胸口和胳膊上出现了两个血洞,被子弹冲击力带倒了旁边。

  张云不敢耽搁,立即退出弹壳,对着伪军队伍又来了一枪,但是很可惜只打到了一个伪军腿边,激起了土花。他手中这杆步枪膛线磨损太厉害了,2、300多米的距离,已经很难打准了,再加上鬼子和伪军都在隐蔽,打不中很正常。老张那一枪倒是击中了一名伪军的大腿。

  “走,走”,张云提起枪就走,旁边老张赶紧跟上。这个时候鬼子、伪军的反击已经到了,子弹瞅瞅的从张云他们头上飞过,但是因为他们刚才在山脊线上,现在下坡往回走,鬼子的子弹根本打不到他们。等鬼子扑到他们开枪的位置,张云他们已经进入后面沟里的林子里,然后继续避着树木往前走。只要小心些,小鬼子枪法再好也打不到他们。

  这个时候张云终于关注了一下外挂系统页面,其实页面就在他眼角右下方占据一个小点,只有他想,页面就跟电脑桌面一样放大浮在他眼前,张云还特意将页面设置成半透明状态,这样也不耽误他继续往前走。

  只见页面显示有了更新。

  缴获:

  武器装备:汉阳造步枪 0.5 支

  7.92圆头子弹:12 发

  金钱:3法元,1.5银元,

  粮食:小米6斤,烧饼1.5个,饼干2块

  建筑材料:无

  其他:破军服 0.5 军用水壶 0.5

  看来这伙伪军使用的也是汉阳造啊,张云心里默默想着,突然心念一动,汉阳造步枪 0.5变成了0,但是子弹变成了512发。接着手中一沉,两个7.92毫米圆头弹五发漏夹出现在他手里。他一边走一边摩挲着手里崭新的子弹,突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老张,接着”,张云把手里的两个弹夹扔给了老张,又从外挂系统兑现了两个弹夹放在了自己口袋里。

  过了一会,后面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枪声。接着缴获页面数据再次更新。

  缴获页面:

  武器装备:三八大盖0.5支、汉阳造步枪1支

  6.5毫米有坂步枪弹60发(其中减装药30发),7.92毫米圆头弹688 发

  九七式手榴弹 1颗

  金钱:23法元,7银元,

  粮食:小米8斤,烧饼7个,饼干12块

  建筑材料:无

  其他:军用水壶 1.5 子弹带1条,损坏汉阳造步枪 0.5支,破军服 2.5

  看来这一次1班长3班长他们两组人这次伏击击毙了1个鬼子3个伪军,战果不错,张云心里暗暗盘算着。

第3章 兑现弹药,决定全歼鬼子分队

  听见枪声似乎越来越远,且子弹也不在头顶上飞来飞去,张云和老张终于停下脚步。

  张云认真听着三八大盖的枪声,目前枪声停留在后面一直没动。估计鬼子他们也懵了,没见过这种正三角伏击阵,突然被消灭几人,敌人却在三个不同方向,小队长也不知道需要往哪个方向进攻。

  此时日伪军那里鬼子小分队所有人都就地找掩护,内部也在沟通,阵型并未发生慌乱。反倒是伪军们却趴在地上,一边四处乱爬一边盲射,显得十分搞笑。

  “曹长,怎么办”,小鬼子问分队领头的曹长。

  “继续往前追,让皇协军走在前面,咱们在后面掩护并攻击后面伏击的敌人”,曹长灵机一动,对手下部署完毕,接着对伪军翻译说道“你滴,安排你的人走在前面,否则军法处置”。

  翻译满脸冷汗,磕磕绊绊的将命令传达给伪军队长,并哭丧着脸说“队长,怎么办啊,我们走前面,会不会被当成靶子啊”。伪军队长也没辙,他们早就被鬼子吓破了胆,哪里敢反抗,只能带着队伍走在前面,但是紧张兮兮的一步一步往前挪,整体追击速度立即降了下来。

  这个时候,张云和老张已经来到了一个较为合适的位置,这是一个小坡的顶端,树木很多,比较隐蔽,同时也方便观察敌人。张云两人趴下观察着敌人的动向,见到鬼子这么安排,让伪军在前面吸引火力,虽然追击速度慢,但是却比较稳重谨慎,之前使用的三角伏击阵不太好用了。

  “可惜,如果我有三挺捷克式轻机枪,刚才就能报销一半鬼子伪军了”,张云暗暗思索。不过,现在鬼子伪军突然慢下来,倒是让张云找到了把目前缴获的子弹兑现出来的机会。毕竟,他们10个老兵手里现在可能还剩下不到20发子弹了,怎么也不能完全消灭敌人,有必要迅速给大家补充弹药。

  “老张,你和我一左一右绕过去找1班长和3班长。咱们去刚才鬼子被他们伏击的地方汇合,我看敌人虽然把失去士兵的枪支背在身上,但是子弹没多少,我估计那里能获得一些收获。小心,别被鬼子发现了。”张云赶紧吩咐老张。

  老张说道:“放心吧,咱们之前就这么溜国民党,现在也能溜日本鬼子,他们发现不了我的”,说着向右边山岗步伐矫健的绕了过去,打算去和1班长汇合。

  虽然刚才两人已经跑了好一段山路,但作为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两人的身体还远远没到极限。游击战、运动战,老红军们早就在与国民党周旋时玩出花了,也就是缺枪少弹限制了他们的发挥,不然肯定让小鬼子知道花为什么这么红,再也不敢十几个人就敢追进山里来。

  另外让张云安心的就是,这个追来的鬼子小分队未配置掷弹筒。很多鬼子小分队会临时加强配置一组掷弹筒编制,如果这伙敌人有掷弹筒兵,那么张云他们就会很狼狈甚至危险了,现在的掷弹筒老兵可以在150-400米内指哪打哪,700米内都有风险,他们这几个老兵可经不起掷弹筒连续轰炸,毕竟前身就是被掷弹筒炸伤才导致穿越的。

  张云沉稳迅速的往之前3班长秦盛所在地方赶去。等他花了三四分钟绕到那里,果然看见3班长他们在之前伏击不远的地方警戒隐藏,毕竟敌人还是朝着正向追击,3班长他们撤退后发现敌人未追击就又包夹了上来。

  3班长秦盛带人迎了上来,“排长,现在敌人正在向山神庙方向走,咱们怎么办”,人还没到,秦盛已经急急的问出来了。毕竟,新兵们正在山神庙更深处的林子里,不把鬼子引回来,新兵们可能就有危险了。

  “放心,新兵那有2班长带着呢,”张云微微平稳自己的呼吸,说道“刚才伏击怎么样?”

  “打死了4个人,击伤了两个,”秦盛回答道,“咱们没有伤亡,排长,这个正三角伏击阵真的很好用,要是都能这么打,咱早晚把鬼子都干死。”

  “行了,这个伏击阵目前也就山林里对付小规模敌人好用,平地上要想用好须保证咱们的火力比敌人密集才行,还得防着敌人搞穿插。等以后指挥大部队打仗,那比的就不是这样小阵型了,是比火力、比部署、比纪律、比拼劲呢。”张云摆摆手说道。

  “被击毙的尸体敌人是怎么处置的?敌人的伤兵是跟着他们队伍走还是留守?”张云接着问道。

  秦盛也展现出了3班长应有的素质,“排长,我都远远看着呢,敌人将被击毙人员的枪支都背走了,伤兵也包扎好跟着呢,但我看着尸体那边还有一杆枪没人拿,可能是枪坏了”。

返回目录1/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