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王嗜妻如命 第116节

  “嗯,母亲已经让我姨娘将我原来住的地儿收拾了一番,夫君也安排到二哥哥院儿去住。”没错,最让骆靖蔷意外的就是,她娘原本一直在禁足,现在她在三房其实已经解禁了,这完全不像是嫡母的作风,在她看来,处处透着诡异。

  原本吧,当初嫡母算计二伯母,最后不成,却是早早的找了自己姨娘背黑锅,姨娘被祖母禁足,还责令她出嫁之后就迁到庄子上去,在她三日回门的时候祖母却让她见了姨娘,她自己说的惩罚似乎忘了,而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嫡母竟然也没有一起这事儿,直到今日,她姨娘倒像是什么事儿都没了。

  “这样也不错。”靖婉点点头。

  “三妹妹,我过来的时候,向同来的一个后宅管事问了问四妹妹的情况,四妹妹在睿亲王府似乎过得很不错呢,绫罗绸缎,山珍海味,旁人避让,前呼后拥,睿亲王也极为宠爱,从入府到现在,似乎超过半数的日子都歇在她那里,有两次,睿亲王歇在其他地方,她让人请,睿亲王都应了她呢,而且,其中一次还是睿王妃那里,可见真的是宠到骨子里了,儿睿亲王妃也是和颜悦色,听起来,似乎很是威风呢。”

  靖婉挑挑眉,看来,连这二姐姐都感觉到了里面的不对,这是向自己卖好来了,不过这点小事倒也无伤大雅,“四妹妹才情与美貌都不缺,睿亲王会宠着疼着也并不意外。”只是,骆靖颖一直坚信睿亲王对她是真爱,现在的日子,只怕让她更加的晕乎,忘乎所以,敢从睿王妃手里劫人,靖婉都要夸她一句,当真是非常的有种。

  不过,睿亲王倒也是辛苦了,为达目的,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另类的真男人了。

  都说凡是三思而行,不管做什么,最好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难道骆靖颖就没想过,就算睿亲王真的喜欢她,但这喜欢能持续一辈子吗?她却连睿亲王妃都得罪得死死的,刘氏教过她不少,不至于真的蠢到这种程度吧?

  她是有什么依仗不成?还是说,她真的怀上了?

  自己这是什么运气?碰到好几个一次就中奖的,包括孙宜嘉肚子里的这个,靖婉都怀疑是洞房花烛夜就有了。不是有多少多少人很多年都没有孩子的吗?

  靖婉她们这里在闲聊,而骆靖博那里似乎也挺融洽,对于真心喜欢工笔画的,又都是亲戚,骆靖博并不吝啬那点时间。他想要将工笔画发扬光大,就算是不能让是世人知道这其实是小妹新创,但他希望小妹看到世人对工笔画的推崇,那是属于小妹的荣耀。

  康亲王虽然力证清白,可是,到最后,所以的证据依旧指向他,包括被收押的那些人,大概真的是恨不得生吃了康亲王,反而一口咬定就是奉了他的命令,一切都言之凿凿,甚至拿出康亲王自己都不知道的证据。

  康亲王一下子懵了,怎么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原本有不少人怀疑不是他做的,现在相信的人反而多了,而依旧不信的人,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看热闹,事实上,不是没人预想到这个结果,康亲王做得太不地道。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怨谁?

  康亲王暴跳如雷,宛如一头狂怒的野兽,大骂一帮狗东西也敢背叛他,却不知与多少效忠他的臣子心寒,为了能让他上位,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却不想在他眼里,他们竟然是一群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是,他也不过是众多皇子中的一个,自以为是嫡长子,就理所当然的将皇位视为囊中之物?别人争抢就是狼子野心?不想想,历史上,最后坐上皇位的,有几个是嫡子,又有几个是长子?

  乐成帝被康亲王气得青筋暴跳,随手抄起一样东西就砸了下来。

  而康亲王看到一道黑影飞过来,下意识的多开始,然后,那东西就那么砰的一声砸在地上,四分五裂。定睛一看,却原来是一枚印章。还好,只是乐成帝的私印,如果砸的是玉玺,那乐子可就大了。

  康亲王也终于冷静了一些,看到盛怒的乐成帝,双腿发软,咽了咽口水,“父皇,你相信儿臣,儿臣真的是冤枉的,是他们陷害儿臣。”

  乐成帝冷眼瞧着,“李鸿熠构陷朝臣,罚俸一年,即日起,暂停一切差事,回府闭门思过,无召不得出府半步,若违此令,削爵,贬为庶人。”

  这一下,康亲王真的是脑中一片空白,好半晌才稍稍回神。

  “来人,把这孽障给朕拖出去,立即逐出宫门。”

  御林军统领,亲自带人进来,将康亲王给架了出去。

  “父皇,儿臣真的是被冤枉的,你相信儿臣啊,儿臣真的什么都没做过……”可惜,不管他如何的嘶喊,乐成帝都无动于衷。“李鸿铭,是你对不对,一定是你害本王,你这卑鄙小人,你以为你这样就能得逞,我告诉你,你想都不要想,李鸿铭,你给本王等着,本王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睿亲王低眉敛目,无动于衷,而处于盛怒中的乐成帝,也无人敢捋胡须。

  “皇后孙氏……”

  原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完了,不曾想,乐成帝再次开口,而这一开口,简直吓得人肝胆俱裂。不等他继续说下去,以内阁首辅阮瑞中为首的一干人立即出列,可不能让乐成帝后面的话说出口,毕竟,刚刚发作了康亲王,随之就提到他亲娘,想也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话。孙皇后母仪天下,贤良淑德,多年来为打理后宫兢兢业业业,并无大错,若是一时口不择言,说出不该说的话,正所谓金口玉言,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即便睿亲王,也没想过将这件事牵扯到皇后身上,他虽然想要成为嫡子,而苏贵妃也想要坐上后位,但是,这事儿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里面牵扯太大,皇后若是真的倒台,受牵连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苏贵妃首当其冲的就成为所有人攻击的靶子,本来前朝就不稳,后宫再来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那可真是……

  于是,睿亲王也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

  乐成帝倒是舒了一口气,到底还是没让他失望。不过……

  “皇后孙氏,教子无方,着令前往祖庙罚跪一个时辰,以自省,下月初一避暑期间,留守宫中。”

  众人松了一口气,还好。

  处理完了这事儿,乐成帝将一份密折那了出来,传给众朝臣阅览。“西部边境,于启元而言,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相信诸位都清楚,此事发生地虽不在重要关隘,然,如若处理不好,将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边关安危,因此,朕欲派遣钦差,立即前往查明此事,并作出妥善的安排。”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站出来请命,文武官员皆有,此事若是处理好了,就将是大功一件,即便是诸皇子都不想错过。至于,这折子的来历,倒是没去追究,因为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同时也没人去质疑里面的内容。

  “作为钦差人选,朕早有绝断。老九,你入朝办差,时日也不算短了,此次朕派你前往,好好的磨砺一番,莫让朕失望。”

  十七岁的年龄,说起来不过还是少年人,朝堂上,早就被几位兄长瓜分,虽然心有不甘,生恨自己出生晚,但也无可奈何,明面上就算是投靠了皇后,心中依旧难平,倒是想要好好的作出一番成绩,让父皇刮目相看,奈何,重要的事情永远的轮不到他,关键的东西自然就摸不到,接触的永远都是一些边边角角。这一次同样积极争取,但其实没抱多大希望,却不想,突然被惊喜砸中。在一瞬间的愣神之后,急忙谢恩,“……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望。”

  “很好,回去准备一下,明日便出发。至于这随行人员,骆爱卿,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毕竟不是小打小闹,自然不可能完完全全的交给一个初出茅庐的人去办,其实随行的人员才是关键,骆沛山身为吏部尚书,加上近日的作为,乐成帝对他推荐的人还是抱着很高的期待的。

  骆沛山略一思考,随口就点出了几个人的名字,结合之前折子上的内容,他推荐的人有文有武,吏部,户部,兵部,乃至刑部的人都没落下,显然,可能涉及到的情况,需要什么人出面合适,他都一一的考虑到了。至于他们是哪个派系的人,骆沛山表示,不好意思,他一个都不知道。

  乐成帝一琢磨,就这么排版定了,完全都是骆沛山推荐的人,一个都没变。

  “皇上,臣还有一言。”骆沛山说道。

  “讲。”

  “此行,或许可以加上今科进士及第的三位,他们都是启元未来的栋梁之材,何不趁此机会好好的磨练磨练,他日必能为更好的为皇上为启元效忠。加之,同是年轻人,一路上王爷也不至于寂寥,或还可以相互的学习学习。”

  “爱卿言之有理,准。”

  “皇上,不若再加上内廷孙秉笔?”

  “大善。”乐成帝想都没想,立即就应了。

  于是,此次西部边境之行的主要人员,就在君臣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敲定。

  对于这些人,其他人还真的不怎好毛病,毕竟,骆沛山真的是从大局出发,不偏不倚,如果想要讲某个人挤下去换上自己的人,难免被抓到把柄,被人攻讦诟病。

  可是,以九王爷为首……

  九王爷的生母,在后宫仰仗的是皇后,也就是说,他相当于康亲王的小跟班,刚发作了他,现在选择他的人去办这件重要的差事,那么,是不是说明,乐成帝并没有完全的对之失望,康亲王早晚还有站起来的一天。

  已经决定了的事儿,自然不好反驳,不过……

  “父皇,依照骆大人所言,不如让十弟也同行,他比九弟入朝时间更晚一些,也正是需要历练的时候,不说让他做什么,哪怕只是看一看,听一听,儿臣想,对十弟而言,都有着莫大的好处,您以为如何?”睿亲王说道。

  十王爷乃是他的跟班,他的用意何在,众人心知肚明。

  乐成帝沉吟片刻,原本计划中,就是让老九老十同为钦差,不过因为出了之前那一档子事儿,为了平衡,在打压了老大的时候,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自然也要安抚,这才独独选了老九,不过,让老十跟着,不参与主事,也未尝不可。“准。”

  “多谢父皇。”睿亲王叩谢。

  而心中愤愤不平的十王爷,这个时候也满是欣喜的拜谢,不过,他的欣喜多少带着点浮夸,想想也,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兄长主事,而自己却只是干巴巴的跟着,这样的天儿,那就是活受罪,如此,还不如就留在京城,然后到承德行宫避暑,舒坦快活。

  睿亲王瞥了他一眼,多少感觉出了他的不满,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另外四个人,都还没有上朝的资格,在听闻了此事之后,对骆沛山都心怀感激,不是谁在初入仕途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机会,要知道,或许这样一次经历,就会让自己比其他人的起步高一截,更何况此行还有那么多大人在,行程中又无事儿,相信与他们请教一番,他们多数都不会拒绝。

  下朝之后,“骆大人还真的是不吝提携后辈。”阮瑞中神情无波的说道。就算是别人不敢对着他指指点点,但是弄得一家子都不敢出门的流言蜚语,还是让他很恼火,骆沛山依旧与他不对付,圣人都有火气了,何况他不是圣人,骆沛山要跟他对着干,他又何必客气忍让。而在作出这样决定的一刻,就意味阮瑞中失去了平常心,如此,日后行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颇,如此一来,天平必然倾斜,他不可能再绝对中立。

  骆沛山呵呵一声,皮笑肉不笑,“身为吏部尚书,那都是应该的吗?”

  阮瑞中点点头,转身离开。

  骆沛山看他的背影,却带着三分怜悯,你这样的人,当有一日知道,自己被当成傻瓜一样的被信任爱重以及疼爱的人蒙在鼓里耍着玩,不知道会是何种反应?或许,你全心全意为她们着想的时候,她们心里其实在看你笑话,把你当成跳梁小丑,又该是何等悲哀?

  在李鸿渊看到此次西行之人的名单之后,虽然大部分的人都与前世的不一样,却也没出乎他的意料,不过,在看到孙宜霖跟陈正敏的名字之后,冷笑一声,说得好听是提携后辈,还不是觉得愧对这两个人,另外两个不过是顺带,这老狐狸可不是真的那么大公无私,这人情倒是让他捡了一个十成十。

  这次的钦差就一个,没有老十与他争锋相对,老九应该会听取建议,将此事办妥,李鸿熠犯蠢,倒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不用他再来费心费力的善后。

  名单看完之后,就丢在一边,不再过问,反正他也不是彻底的放手不管,真有突发状况,那边的人必然会传来消息。

  现在该想想,等到了行宫,要如何将婉婉拉到怀里来才是正经。

  在行宫的时候,住得相对较近,但是因为密集,也意味人多眼杂,不过,到时候只怕是天天有各种各样的大宴小宴,诗宴花宴乃至酒宴,想要“浑水摸鱼”倒也容易。

  “沐安,行宫那边准备如何了?”

  “回主子,奴婢亲自盯着人一一布置的,您放心,不会出岔子的。”那可是主子的享乐窝,今年十有*未来的女主子也会进去,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沐公公低着头半天没等到主子回应,微微的抬起头看了一眼,美人榻上,闭着眼睛,似乎是睡着了。闭着眼睛的主子,总是比睁着眼睛无害许多,不过,即便是这样,沐公公也不敢多看一眼,这样的天儿也不需要盖被子,想了想,亲自拿了扇子,靠近一些,轻轻的,带着不快不慢的节奏,一下一下的煽动。

  在西行之人整装出发之后两天,前往避暑行宫的名单也下来了。

  对于留在京中监国的人选,也着实的出人意料,乃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七王爷,他比李鸿渊小了两岁,做事不掐尖要强,交给他的事情倒也每每都能完成,除了一些客观条件已经决定了结果的事情,需要他主观去参与的,基本上都差强人意,结论就平庸。他生母只是一个宫女,早逝,不过那时候已经六岁了,乐成帝也没将他抱给其他后妃抚养,就由着一干伺候的宫人养大,或许就因为没有任何依仗,倒也没被如何的欺负为难,这一次却要他留下监国两个月,只能说祸福相依。

  毕竟,睿亲王以为在没了李鸿熠之后,由他监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恭亲王,老大被架下去之前,嚷着是老三害他,不管是不是,父皇应该都不会留他监国,那么,是自己的可能性很大……

  李鸿渊跟五王爷那个病秧子肯定都不在考虑之列,而七王爷也压根就没人想到他,多半是三王爷跟四王爷之间择其一,或者是两个都留下,嘿,谁知道一个都不是。

  李鸿渊前世的时候,没有骆荣平那事儿,李鸿熠没有禁足,但,留下监国的依旧是七王爷。此外,四位阁老,除了首辅随行,另外三个都被留下协助七王爷,这一点也是一致的。

  前世,京中这两个月倒也过得安稳,这一次可就未必,毕竟,京中还有一个李鸿熠,就算是他被禁足,不得出府半步,可别忘了,皇后可是也留在了宫中,她若是想要做点什么,极有可能是不会被发现的。

  还让人蛮期待的,当然,李鸿渊也等着这次机会,彻底的解决了阮芳菲,挂着他准侧妃的名头,还真的是无比的碍眼。

  五月的最后两日,以乐成帝的仪仗为首,从头看不到尾的车队,浩浩荡荡的离京。

  ------题外话------

  切至三号晚十二点,留言有币币,不是活动,只是元旦小祝福,当然,长评币币多多哒~

  

第167章:风光无限好

  

  承德行宫离京城不算远,大概就两百多里,不过因为行进的速度比较慢,估计也要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抵达,这样的天儿,风餐露宿的肯定不好受,不过,谁让这一行人不是皇族就是达官贵人呢,一堆的人伺候着,别说是吃喝拉撒睡,就算是一日沐浴八次,也照样能妥妥当当的,当然,也就这么说说,即便是活阎王也不可能这么疯狂。——与在家的时候相比,各方面其实都差不多,然而,这只是靖婉的想法,这一路上,各种抱怨声可是不少。

  也万幸,有不少东西,都是家仆先行一步带走了,彻底打理避暑行宫处的宅子,同时将一切安置好,不然,只怕会更加的让人恼火。

  而此次骆家前往承德行宫避暑的主子们,一个巴掌就数完了。

  大房因为小王氏快要生了,王氏自然不能离开,而她夫君骆荣文是官身,不在随行之列,而骆荣玮目前也有差事,骆荣平自是不必说,他那样,还是留在家里比较好,刘氏名义上要照顾他,比较清闲的也就是挂职的骆荣彦了,不过,似大概是被刺激了,现在也开始发奋图强了,即便是不喜欢官场上的那些事情,也强迫自己慢慢接受,而吴氏跟张氏一样,都是舍不得离开自己夫君的,因此,他们这一辈的八个人一个都没去,自然,有骆老夫人,姨娘什么的,就更不可能有机会了。

  而小辈儿中,除了靖婉,骆靖博夫妻二人,其他的都没来,原因很简单,各自的父母都没去,他们去了,岂不是要老夫人看顾?骆老夫人的身子看着不错,不过,在骆沛山得知前几年差点就没了,是不敢再让她有半分劳累,所以,除了不用操心的,全部都乖乖的待在家里,而完全不需要操心,而又能走开身的,就只剩下靖婉,以及骆靖博、孙宜嘉这三只了。

  骆老夫人虽然没有表示,嗯,这样也不错,清闲。

  因此,这一路上,骆家算得上是最轻省的一家了。

  靖婉虽然尽可能的融入这片天地,不用人人平等的目光看待封建皇权社会下的众人,在很多时候还是尽量的体贴身边伺候的人,他们被伺候的人都辛苦,那么伺候他们的下人肯定更辛苦,就算在当下被伺候还是伺候人,身份已经决定了一切,被看成了理所当然,靖婉还是没办法跟他们的思想完全的同步。

  靖婉跟在骆老夫人身边那么多年,骆老夫人多少也受到靖婉一些影响,没有刻意做什么,也自然而然的那么行事,似乎,看到太多人在自己跟前转悠,反而更心烦气躁。

  孙宜嘉跟靖婉在一起久了,也在无形中受了影响。

  因此,在其他人家里的下人们满头大汗的忙前忙后的时候,骆家这一段却显得比较安静,下人们甚至还有时间呆在马车里纳凉相互唠嗑,就算是有事儿做,也没有忙乱迹象。

  孙宜嘉的丫鬟们个靖婉的凑在一起,“三姑娘一直都这样?”有些好奇的问道,

  “嗯?”不太明白她们的意思。

  于是,对方指了指跟在骆家后面的一家子,车队在前行,下人却要跑前跑后,那身衣裳,早就被汗水浸透了,而负责跑路的,那身份,在下人中的地位都是比较低的,看着多是一些十二三岁的。

  靖婉的丫鬟们都止不住的笑了笑,“我们姑娘一直都很好,脾气好,对我们也大方,从不发脾气,即便对身为下人的我们,也很体贴,如果有小病小痛的还会给我们放假,平日里也会说轮着放假呢,我估计,再没有比姑娘更好伺候的主子了。”

  这一点,她们一直都知道,不过,再没有比现在更深刻的体会了。

  听着她们的话,孙宜嘉的丫鬟们心里有些艳羡,不过,她们姑娘其实也很好,而且现在更有向着三姑娘靠近的趋势。能够伺候这样的主子,是她们的福气。

  不过,恰好也听到此话的某位嬷嬷,想得就更多些,但真仅仅只有这宽和的一面,怕是养不出这些严于律己的丫鬟,即便是青菊,看着性子跳脱些,但是该做的事情也半点不马虎。

  车队在此时停了下来,很明显,又是乐成帝在闹“幺蛾子”了。

  青竹伸头往外看了看,看到前面马车上奶娘下了车,向这边走来,忙招招手,表示知道了,不用过来,“我先去看看姑娘,你们给姑娘准备点冰镇的果子,再去打听一下,要停多久,时间长的话,就到外面找个地儿,把伞撑起来。”青竹说着,随后自个儿下了马车。

  另外几人也快速的行动起来。

  因为坐马车的时间有些长了,靖婉又有些晕车,不过同样安安静静的呆着,不折腾,不给人找麻烦。索性在出门之前,龚嬷嬷等人已经给她准备了不少东西,吃食上尤其的在意,这些东西倒是便宜了孙宜嘉,她怀着身孕,本来就更辛苦些,不过,在之前准备的时候,靖婉就让准备了她的份儿,看着精神倒是不错,比靖婉都好多了。

  骆靖博跟孙宜嘉都感激在心,这个小妹实在太体贴,靖婉只是笑笑,反正她自个要用,嫂子那只是顺带。是不是顺带,他们很清楚,她完全可以提前知会一声,让他们自己准备的,可事实上,龚嬷嬷他们准备的东西,有一部分还是专门给孙宜嘉的。

  其实靖婉真的是觉得让哥哥嫂子他们再备一份太麻烦,反正都要弄,一次性多弄些,省事儿,专门给孙宜嘉的并不多。

  孙宜嘉的奶娘嬷嬷等人都看在眼里,同样分外感激。在孙宜嘉那个专门伺候她这方面事情的嬷嬷被赶走之后,她们就在学习,不过到底时间短,还有不少地方都不周全,并且,瞧着龚嬷嬷这个教养嬷嬷,在这方面也是全知全能一般,这时候也顾不了那么多,赶紧请教。龚嬷嬷自然也不吝啬。

  孙宜嘉赖在靖婉的马车上,因为靖婉的马车不仅舒服,也没那么颠簸。事实上,离京的时候,靖婉就已经准备让一半给她,她不赖着,也会让她留下。

  舒舒坦坦的靠着,就这样小睡了一会儿,“现在看着么,晋亲王也没那么糟糕,婉妹妹,你说是不是?”

首节上一节116/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