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王嗜妻如命 第190节

  灭门之仇未报,又添新恨,于仲擎面上看着或许没什么变化,但是心态上,只怕是已经天翻地覆。

  这样的人,一旦被仇恨所掩埋,那么将会异常的可怕。

  “关于你们家的事情,你知道多少?”李鸿渊进而问道。

  于仲擎猛然抬起头看了李鸿渊一眼,又迅速的低下头,“属下无能。”

  李鸿渊清晰的看到了于仲擎身上,那抑制不住的阴鸷之气,不过,李鸿渊半点影响都没有。“一无所知?你也够废物的,真怀疑你是怎么混到现在这个位置上的?不过今上那个人,眷念权柄,他儿子一个一个的长大,看着慈爱,其实那防备心一日重过一日,会倚重你这种无亲无故,没有背景,全权仰赖他而受人尊重的人,也是情理之中。”

  说得难听点,于仲擎爬到御林军大统领的位置,那就是运气好,如此而已。——李鸿渊就是这意思。

  于仲擎无悲无喜,不知道是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还是根本就不在意这件事情。

  “王妃嘴巴软,心更软,就是见不得别人不好,你还是什么事儿都没为本王做,她就先给你讨要好处了。”

  “是王妃仁慈。”他已经知道周家接近晋亲王妃的经过,如果是换一个人,别说是达成目的,不再生事端就不错了。

  “你知道就好,于仲擎,当本王是主子,她就是第二个主子,与本王同等,明白吗?”

  对于惦记着靖婉的人,李鸿渊自然是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但除此之外,李鸿渊并不介意帮她增添更多的资本。

  于仲擎内心震了震,虽然已经意识到晋亲王待王妃的不一般,但没曾想,竟到如此地步。“是。”

  “不过,她认为,你可能以为是本王算计你,还可周可欣,本王觉得她是瞎操心,那么,于仲擎,你觉得呢?”

  于仲擎额头的汗更明显了些,他不清楚新上任的主子,是借王妃的口试探他,还是别的什么目的,果然,即便是已经跪在了这里,事情也并未最终的尘埃落定。“王妃是一片赤诚全为王爷,为着王爷考虑,多想些也是无可厚非。属下曾经或许稍有这样的疑虑,但现在从今往后,再不会有此等想法,因为王爷不需要。”

  没错,是不需要,说不得自己于他而言,就犹如鸡肋。于仲擎此刻的认知无比的清晰。

  “于大人这话倒是过了,你于本王,还是有作用的,有你在,至少到时候少死几个人,毕竟,王妃希望本王少造杀业。”

  人命,在他口中,如此轻描淡写的决定,是不是依照你的本性,你并不介意用绝对的武力解决一切,血流成河,生灵涂炭都没关系?让人庆幸,还有晋亲王妃那样一个人能拴住他。

  “你们家的事儿,本王会让人去查,一个月为限。”

  “多谢王爷。”

  “行了,你回去吧。”

  “属下告退。”于仲擎起身,退了出去。

  李鸿渊在书房里安静的坐了一会儿,也没心思处理其他的事情了,回去睡觉。抱着媳妇儿睡觉,可是一大享受,而向来耽于享受的晋亲王表示,这事儿不可断绝。

  靖婉睡得迷糊,咕嘟了两句,那同样只是半睡半醒的无意识状态,不过似乎都习惯了时不时的来上这么一回。

  “见于仲擎了。”

  靖婉“哦”了一声,继续睡,半点没影响。

  这对靖婉其实有点“后遗症”,那就是会被她误以为是做梦,次日早上醒来,完全忘了个干干净净,等到之后某个时刻突然想起来,才知道自己竟然忘了重要的事情,对李鸿渊很是无语,甚至怀疑他是故意这么做的。

  不过,即便如此,这一点也未曾改变过。

  第二日,李鸿渊起得早,直接让人取来亲王冕服,穿戴好,俊美与英气集于一身,但看这个人的外在,没人会将无权无势与他连在一起,虽然他的确与这一点不沾边。

  靖婉从新婚的第一天早上开始,就不曾伺候过李鸿渊穿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的是一个不合格的妻子,甚至晚上睡觉,都是她睡里侧,偶尔一次夜里醒了,也是李鸿渊起身到谁给她喝。她还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靖婉此时也就象征性的给李鸿渊整理衣服,因为根本就没有要她整理的地方,“王爷今儿怎么想着穿冕服了?”

  “上朝。”

  靖婉微怔,那什么,她这会儿才意识到这男人是个需要参与朝会的亲王,不过也不能怪她,谁让从成婚到现在,一个月了,他从来没做过这种事儿。于是,靖婉看李鸿渊的眼神带上了揶揄,“王爷今儿是想通了?”

  “本王都是想抱着自己媳妇继续睡,只可惜,龙椅上那位传话了,今儿必须到。”

  “阿渊你会这么听话?”靖婉凑近了些,“是你有自己的事情吧。”

  “知我者,婉婉也。”

  靖婉拍拍他,“少贫。赶紧去吧,别太晚了惹了众怒。”

  “早八百年就怒了,不过本王肯现身,他们就该感恩戴德了,有意见也给本王是憋着。”

  是那些人早就习惯麻木了吧。

  李鸿渊离了晋亲王府,亲王仪仗浩浩荡荡的入宫,车架上的他,面色沉静无波。

  在靖婉他们从庄子上回来,进宫请安的次日,乐成帝得到秘折,今年江南一带,几个郡的院试都出了问题,徇私舞弊都不足以道也,公然找人代考,贿赂考官买取名额,不知为何被捅了出来,接连死了十几个学子,事情越闹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还有一个郡是在去年的洪灾范围内,本就没恢复元气,此事一出,简直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不知为何还扯上了盐政,官员中饱私囊,官官相护,损失的银钱足有上千万两之巨。

  随着秘折一起的,还有一份名单,上面罗列了一些人的职位,以及他们“所属”。

  参与朝政的皇子,除了富得流油的李鸿渊,就连病秧子五王爷都有人在其中,当然,据说这还只是一部分。

  可想而知乐成帝那脸色,看一众儿子,恨不得活撕了。

  本来嘛,身为成年皇子,收点孝敬无可厚非,乐成帝也不会在意,可是数额如此之巨,用到哪儿去了?想干什么?他还没死呢!

  ------题外话------

  今天亲们也不要期待二更了,作者君将在火车上度过,带着宝宝,加上在火车上看书或者玩手机就会头晕的人,可能会码字咩,肯定不可能啦,哈哈,爱你们~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第274章:钦差

  

  一个个的倒是想要辩解,只是往往一开口就被骂的狗血喷头,说得越多,就被怕骂得越惨,什么忤逆,不孝,大不敬,甚至连同谋逆都说了出来,当然,最后这一项,倒不是人人都有那个资格荣获。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大概就是康亲王、睿亲王的最好写照,次之就是恭亲王,这几棵大树,承受着乐成帝狂风暴雨的无情摧残,手上所有差事都停了不说,好几年都没了俸禄,若不是在乐成帝开口要捋掉他们的爵位将他们圈禁起来之前,以阮瑞中为首的一干人劝解住,乐成帝怕是一竿子就将有权有势的皇子给全打翻了。

  虽说日后想要恢复爵位,解除圈禁,也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可是这皇帝要朝令夕改,那也是需要理由的,那借口可不是那么好找的,好在乐成帝不是理智全无,将臣子们臭骂了一通,倒也算是找到了台阶下,只是想想还是怒气难消,被罚的俸禄从三年一下子提到了十年,之后都回家去给老子啃老本去,再敢乱伸爪子,直接剁了。

  然而,不管多少年的俸禄,基本没人放在心上,十年时间,他们没人相信乐成帝还能在皇位上再坐十年,而不管是哪个人上位,作为其兄弟,只要还活着,就不会在俸禄上被亏待,怎么都会在他们身上彰显一下仁慈不是。

  然而,乐成帝这暴怒的狮子,这一次的怒火不是那么容易被平息的,包括孙皇后、苏贵妃在内,更别提一众与前朝搭上边的宠妃,但凡是提了一个字,立马就被他甩脸色,“后宫不得干政”,而后拂袖而去。

  后妃们也变得噤若寒蝉,轻易不敢再说一个字,当然,现在的情况是,乐成帝根本就不到她们宫里去,人都见不到,还能说什么?又开始耍手段,用花招,在两个宫妃接连被贬之后,也不敢再有任何动作。——当然,也就一般的宠妃会做出这种事情。

  乐成帝并没有去后宫?这倒不是,这些天,几乎夜夜歇在秦淑妃的甘露宫,而今,前朝后宫,似乎也就只有这儿能让他觉得安宁。秦淑妃或许不是那么知情知趣,但是她这个人柔和宁静,大概因为乐成帝不好她这一口,自然也就不是乐成帝心中的那朵解语花,只是各种暴躁的时候,在她这里总能觉得舒服很多。

  说起来,这样的乐成帝,也是个十足的渣渣,简直就是拔那啥无情的典型。

  乐成帝召开大朝会,有上朝资格的,一个都不能落下。这就是李鸿渊上朝的原因。

  大殿外的众人,看着姗姗来迟的晋亲王,还是那散漫的姿态,俊美的仪容,仿佛万事万物都影响不到他,当真是让人嫉妒非常,又恼恨非常,所有人的头发都要白了,多日以来,便是家中有喜事儿,也露不出一个笑容来,更别说伺候在乐成帝身边的一众宫人,大气儿不敢喘,平日里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往乐成帝身边凑,现在一得到“美差”只恨得咬牙启齿,暗恨上面的人不是东西,往日里使尽了好处,说尽了好话,都没露脸的机会,现在……

  有谁想套晋亲王麻袋,举手报名,咱们组队套麻袋去!

  不管心里想什么,等到李鸿渊临近了,改请安的还得请安,该问好的还得问好。

  正如李鸿渊自己所言,他能出现就已经是给面子了,现在能点头回应,对方就该觉得受宠若惊了。

  也就骆沛山作为他家媳妇儿的亲祖父,还能让他姿态稍低的说两句话。

  不过他们之间的谈话,中心大概也就是靖婉了,倒是显得“和乐融融”,只是,看上去多少有点诡异就是了。

  只是,李鸿渊的时间点踩得比较准,几句话的功夫,其他人都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朝会就开始了,文武百官,列队,依次大殿,准备供应乐成帝驾临。

  在这上面,乐成帝倒是几乎没放过众人鸽子,毕竟,这朝会也不是天天有,这都还能两天打渔三天晒网,他也就可以做一个纯粹的昏君了。高坐龙椅之上,看着下面的人三呼万岁,面上古井无波,不过看着老老实实的在其中的李鸿渊,这混账这次至少没甩他脸子,成年皇子中,也就他半点没沾染,老怀甚慰啊。

  其他人知道乐成帝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气的吐血?他们要有李鸿渊这么多钱,他们吃饱了撑的,才会对盐政下手!

  不过,知道李鸿渊真实情况的人,只想对乐成帝呵呵两声,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如何,但是活阎王会放着盐政这块肥肉无动于衷?别开玩笑了!这里面到底有多少钱最终是落在他手里了,很难说啊。

  这次的事情,看上去虽然是因为院试的问题,而被无意中牵连出来,但这其中没有李鸿渊的手笔,没人会信,尤其是清楚知道李鸿渊要动睿亲王钱袋子的人,至于其他人,不好意思,你们都是被睿亲王牵连的。

  苦主不知道,被苦主的也不知道,因为个个都遭殃的关系,压根就没人怀疑这次是人为设计,只苦哈哈的暗道自己太倒霉。

  乐成帝今日的目的很简单,这两件事怎么处理。

  不管是院试,还是盐政,都非同小可,前者可谓关系到启元未来,要知道,整个启元的官员,有近四成是从江南输送,如果真的闹大了,作为其他出自江南的官员不会无动于衷,或许也有人借此机会,行不轨之事,其后果可想而知;而盐政,启元的财政,同样有很大的比例源于此,如果遇到灾害战事,国库很可能会出问题,本来,南方才遭受了大水患,而今边境局势也有些不对,乐成帝如何会不暴跳如雷。

  此次派遣人员到江南进行彻查,谁为钦差,这一点是重中之重。

  因为关系甚广,适合的人太少,而且很难做到不偏不倚,而适合的人,要么是身份太低压不住场子——即便是拿着御赐的信物,领着皇命,人看不上你本身,照样说着漂亮话,阳奉阴违,你还不能轻易办他;要么就是身居要位离开不得——从来就没听说过一品大员为钦差的。总之,各方都推荐了不少人,但是总有人极力反对。

  朝堂上下,竟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乐成帝的脸色又青了青。

  “阮爱卿,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阮瑞中站出列,“皇上,不若让晋亲王为钦差。”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死寂,随之,众多的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出言反对。

  阮瑞中不疾不徐,面对百官,“本官只问诸位,为何反对?有谁能比晋亲王更合适?”

  为何反对?自然是晋亲王一无是处,什么都不会,去了能干什么。当然,话不能这么说,到底是圣上的儿子,圣上如此训斥,如何嫌弃都可以,却绝对轮不到他们这些臣子来说三道四。

  “皇上,上一次九王爷为钦差西行,象征意义同样大于实际意义,晋亲王此行,什么事都不用做,只需要镇住江南的官员就达到了目的,晋亲王是什么脾气,众所皆知,他领了皇命在身,他说一,谁敢说二,他让人彻查的事情,谁敢敷衍了事,而且,晋亲王财富无数,阅美无数,没人能收买得了他,他与朝中各方没有关系,以臣之见,此事即便是与为他王爷无关,论公事公办,也没有比晋亲王更合适的人选。”

  话说得如此的直白,而事实的确是如此,叫人无言以对。

  晋亲王那脾气,领了皇帝,简直就等同于拿了启元王朝不存在的尚方宝剑,先斩后奏,绝对不是玩玩的,而且他是皇子,亲王爵加身,杀了你,也就杀了,你还能将他怎么样?到了地狱你都有冤无处述。

  可也正是如此,如果让他为钦差,那么,此番江南绝对是大震荡,不知道会死多少人,被拉下马的肯定会更多,各方都会损失惨重,这绝对不是某些人愿意看到的,都绞尽脑汁的想要阻止,可是,的确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皇上,臣附议。”骆沛山第一个站了出来,随后,又有不少人表示附议。

  而看乐成帝的表情,似乎也非常的意动,无疑,再没有比这儿子更适合的人选。至于担心他会借机揽权,收买人心,只需要让完全忠于自己的人同行,一切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乐成帝暗道甚秒。“其他人可还有合适的人推荐?”

  这是基本已经赞同了首辅大人的提议?!

  反对,理由与人选,二者缺一不可,却没人做到,心里呕血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附议,这时候死扛到底,也只是在圣上面前留下坏印象,还想不想混了。

  “你们,问过本王的意见吗?”看到几乎所有人附议的时候,李鸿渊非常不合群的开口。

  这一下,几乎所有人都噎得不轻,不过,很快,不少人心里也浮现出喜色,谁还能阻止这件事儿,大概也就只有正主儿了,他不干,就算是将他绑去江南,只要不作为,或者说弄点别的事情,只会起到反效果。

  乐成帝想要从龙椅上下来,抽死这孽障,不过,他也知道,这孽障的脾气当真拧起来,他还真拿他没辙,呼了一口气,“老六,你真的不愿意为父皇分忧解难?此番,正如阮爱卿所言,无需你做什么,只要适当的时候主持大局,让下面的人认真办事即可,你就当去江南玩一趟,你意下如何?”

  李鸿渊皱了皱眉,他这个人,虽然多数时候软硬不吃,但偶尔也吃软,却绝对不吃硬,“其他的,儿臣说了算?”

  乐成帝眉心跳了跳,“合理范围内。”当真放任他,还不知道他能干出什么。

  “何为合理?”李鸿渊孜孜不倦的追问。

  乐成帝暴躁,其他儿子办差可不会这么麻烦,自己领会,懂不懂?可是能怎么办,这孽障就是他给宠出来的。“正事之外,吃喝玩乐你随意,别人不招惹你,你就不要随意惹出事端就好了。更仔细的,你又不是三岁小儿。”

  “知道了,若是没有其他的事儿,儿臣就先告退了,什么时候出发,告诉儿臣一声便是。”

  “滚吧滚吧。”乐成帝无力的挥挥手,他有时候都想问一问,自己到底造的什么孽。

  李鸿渊麻溜的滚了。

  决定了钦差,接下来就是主要的随行人员了。

  李鸿渊只是吉祥物,这些人才是最重要的,不过,因为吉祥物惹不得,杀伤力太大,所以这人选也要慎重。

  乐成帝也懒得再与他们扯皮,大手一挥,只选最合适的人员,也就是说,不管为谁办事,但是,乐成帝的丑话也说在前头,如果因为正事儿被晋亲王办了,他非但不会酌情审理,还会罪加三等,情节严重者,查抄满门。为了更有威慑力,甚至点了黑衣卫的左佥事领五十黑衣卫暗中随行,绝对执行晋亲王的命令。

  黑衣卫,不折不扣属于帝王的鹰犬,只听命行事,执行能力超强,手段狠绝,杀人如麻。

  原本还有小心思,想要筹谋点什么的人,热情一下子就减了九成,剩下的一成,不是不将李鸿渊放在眼里,就是怀着侥幸。

  点兵点将这种事儿,骆沛山拿手,反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他才不会考虑除办事能力之外的任何因素,反正,这些人,再怎么蹦跶,也不会是自己那孙女婿的对手,找死的是他们自己,与他无关不是。

  乐成帝又让其他几位大臣做了补充,很快将人员定了下来,最后,“御林军大统领随行,全权负责晋亲王安危。”

  又有人给乐成帝点了蜡,你这是派人监视他呢,还是派人无条件的帮助他?

首节上一节190/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