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王嗜妻如命 第26节

  众人更关心的是乐成帝会如何处置李鸿渊,他这人实在太招人恨,就算是没有与他发生过冲突的,也讨厌他嚣张跋扈我行我素,自然不会期望他好。

  “皇上,就算此事丽嫔错在先,但是晋亲王就那么顺水推舟的出口调戏丽嫔,也是大逆不道,平常人家也没有儿子调戏父亲妾室的道理,那是悖德,逆伦,于礼于法都当严惩不贷。”一个宫妃越过皇后四妃率先开口道,口中说的倒是大道理,可看向李鸿渊的那双眼,恨意实在太明显。

  苏贵妃侧头瞥了她一眼,她知道这个女人为何恨渊儿,渊儿七八岁的时候,撞掉了她肚子里成形的男胎,更是导致她身体受损,不能再受孕,她能安稳到现在,除了皇上补偿她给她晋了嫔位,本身也没有威胁,没想到一直沉寂的人,记恨到现在,还想借机报仇。

  李鸿渊也抬头看了那嫔妃一眼,却没印象,他得罪过收拾过的人那么多,哪有那心思去一一记在心里,收回目光,似有意无意的开口,“这美人嘛,还是年龄大点比较有韵味。”

  那开口的宫妃刷的一下白了脸,拧紧帕子,不管心中多恨,也不敢再开口。

  李鸿渊那就是个混不吝的,有丽嫔在前,他现在说出这话,那就是十足的威胁了,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什么都干得出来,其他人就不行了,尤其是这些后妃们,但凡名誉受点损,轻则冷宫,重则暴毙,而且他也不是蠢人,不必自己动手,随便找个侍卫,甚至是内侍,毁了她们太容易了,依照圣上对他无限纵容,再如何重罚他,也不至于要他的命。而相关的人,能杀的杀,不能杀的皇上也会严令他们闭嘴,如此这般,谁敢跟这活阎王硬碰硬的死磕?

  都说只有起错的名儿,没有叫错的外号。活阎王,那可真的是活阎王!

  “渊儿,还混说,闭嘴。”苏贵妃厉声喝道,可那眼中写满了担忧。

  始终满不在乎的李鸿渊,因为她的话,眼神倒是放放软和了些,周身的锐气也收敛了不少,至少感觉上不再那么倨傲不知悔改,也乖乖的闭上嘴巴不再开口。

  苏贵妃似松了一口气,“皇上,渊儿自幼在妾身身边长大,与铭儿、敏襄一般都是妾身的心头肉,不管他们好不好,这一点都是不容改变的事实,他们若是优秀,妾身自然高兴,可他们若做错了事,那也有妾身一半的责任,对他们的责罚,妾身自然也要承担一半,妾身恳求皇上开恩,从轻发落。”

  乐成帝缓和了脸色,“你呀,说你什么好,就是你一味的纵着他,才会让他越发的无法无天,他年幼时你还能下狠手管教,长大后就没见你对他说过一句狠话。”

  “那不一样,幼时严厉些,能将他们身上不好的地方纠正过来,现在……妾身总不能看着他们遭罪,那不是割妾身的心么?大概也是妾身不会教导孩子,他们三个就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说道这里,苏贵妃很是无奈。

  “爱妃这话可就说差了,你是如何教孩子的,朕可都看在眼里,这个孽障如今这德性,怪不得你,他生性就暴躁坏脾气,朕又不是不知道,你花在他身上的功夫可是比老三跟敏襄身上还多。至于敏襄,偶尔有些小脾气,朕瞧着也是娇俏惹人爱,寻常人家都讲究女儿娇养,更遑论我们天家公主。老三就更不用说了,朕对他很满意。”

  “铭儿在办差之前,可平庸了,现在能让皇上满意,那是皇上教得好。”

  乐成帝闻言,龙心大悦,哈哈大笑,哪还有半点生气的模样。

  他们这副和乐融融的样子,不知道叫多少人暗中咬碎了牙齿,尤其是乐成帝那句“朕对他很满意”到底只是随便说说,还是别有用意?

  “皇上,那渊儿……”

  李鸿渊的威胁之言放在那里,就算是皇后也颇为忌惮,她倒是不怕他会动到自己头上,李鸿渊再放肆也不会到这种程度,也不会这么蠢,只怕他用其他的方法,不管不顾的迁怒到自己儿子身上,那么容易就搅合了儿子与侄女的婚事,皇后是半点不敢小觑他的破坏能力,因此,在这个时候也不敢开口说什么。

  “依爱妃之见,该如何处置这孽障?”

  “皇上,过些日子就是……何不让渊儿去白龙寺住些日子,菇素斋戒,再让武僧看着他,好好收收心,也算是小惩大诫了,皇上以为如何?”

  乐成帝脸色微变,转瞬恢复正常,“就依爱妃所言。”

  一群等着李鸿渊倒霉的人都黑了脸,这等大错,就这么完了?菇素斋戒一段时间也能算是惩罚?跟闭门思过有什么区别?可是,乐成帝既然同意了,就没有别人置喙的余地,这事就算是众所周知,也不能闹到朝堂上,让乐成帝丢脸的事情,还敢再提起来,你以为自己跟晋亲王一样胆肥?以为会跟晋亲王一样得到宽容?做梦呢!

  李鸿渊贪美色,好享受,到了佛门重地,各种清规戒律,这也算是对他的严惩了。——心气不平衡的只能这般安慰自己。

  “孽障,立马给我滚去白龙寺,无旨不得返回。”

  “儿臣遵旨。”也不等乐成帝叫起,施施然的站起来。

  那模样叫乐成帝又想抽他,不过任你如何,他都无动于衷,说得难听点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最后气到的也只是自己。“还伫在这儿作甚,一个个都没事干?都给朕滚!”如此明显的迁怒。

  所有看戏的人立马一副自己有要事,一个接一个的告退,还自发的封口。

  “你这个孽障还不滚,朕现在最不想见到的就是你。”

  “儿臣有话跟母妃说,父皇这会儿还有政事没忙完吧?”言下之意,还不走!

  乐成帝终究是气不过,狠狠的给了李鸿渊一脚,这才气冲冲的走了。

  李鸿渊看了眼衣角上的脚印,皱皱眉,不是因为疼,纯粹是嫌脏。

  苏贵妃很自然的蹲下身,用手绢拂去那脚印,就像是幼时摔了跤,被扶起来,然后她亲自拂去身上的尘土,温言细语的安慰。李鸿渊脸色微微异样,退后一步,“母妃……”

  苏贵妃站直身体,慈和的看着他,“怎么啦?”

  “这种事自有宫人做,怎么还能劳您亲自动手。”

  “母妃这是习惯了,你要是不喜欢,母妃日后会注意的。”

  “不是不喜欢,儿臣只是……”李鸿渊顿了顿,似乎后面的不知道该如何说。

  “你只是心疼母妃,母妃知道。你呀,少惹你父皇生气,他自然不会对你动手,那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了。今儿又是怎么回事,母妃相信你不会真的那么任性妄为,就算丽嫔行为不端在先,你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就凑上去,刚才那么多人你不愿意说,现在,能不能说给母妃听听?”苏贵妃温声说道。

  李鸿渊冷着一张脸不愿开口。

  “娘娘,主子是前几日见到丽嫔娘娘对您不敬,所以才……”

  “闭嘴。”李鸿渊冷声打断沐公公的话。

  苏贵妃怔了怔,眼中迅速的泛起了泪花,倍感窝心,“渊儿,你真是……”

  “母妃……”李鸿渊蹙着眉,脸色越发的冷,不过谁都看得出来,他是不知道怎么安抚苏贵妃,因为手足无措,才会越发显得冷淡。

  苏贵妃擦了擦没掉下来的眼泪,笑得很开心,“别人都说我儿怎么怎么不好,他们哪里知道,我儿最是孝顺贴心不过了。只是渊儿,日后别做这种有损自己名声的事情,母妃在这后宫二十多年,丽嫔不过是个恃宠而骄的小丫头,见得多了,母妃还不将她放在眼里。你父皇是什么心思,母妃再清楚不过了,他也不过是贪图一时新鲜,长久不了。”

  “母妃别听沐安胡说,儿臣不过是一时兴起。”

  苏贵妃见他不承认,也不再说什么,只是那表情,分明是说:母妃知道,渊儿是害羞。“渊儿啊,此次去了白龙寺,你就安安心心的住一段时间,虽然是菇素斋戒,但是白龙寺的斋菜是出了名的好吃,母妃在入宫之前,没少专程跑出吃斋菜。除此之外呢,没事就抄抄佛经,就当是为你父皇祈福,别惹出其他什么乱子,那是佛门重地,沾了不该沾的东西,你父皇怕是真的要生气了,这次听母妃的,忍耐一段时间,好不好?”

  李鸿渊顿了顿,“儿臣知道了,母妃无需担心。”

  “那就好。”苏贵妃知道,只要是他答应自己的事情,就没有做不到的。

  “如此儿臣先告退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会回来,母妃保重。”

  “你放心,你父皇不会让你在白龙寺呆太久的。”苏贵妃似有深意的说道。

  只当她会找机会向乐成帝求情。

  李鸿渊可有可无的点点头,对此事全不在意。“儿臣告退。”

  等李鸿渊走远了,苏贵妃身边的嬷嬷开口道:“要说这母子就是母子,是别人远比不了的,王爷在外面再如何,在娘娘跟前,也依旧跟小时候一般呢。”

  “是啊,渊儿其实很聪慧,因为我跟铭儿,他才放弃了不少。”苏贵妃低声说道。

  睿亲王李鸿铭站在不远处的树后,沉默的看着听着,然后面无表情的离开,他到底在想什么,只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渐行渐远,而李鸿渊周身的冷厉气息越发浓重,沐公公跟在他身后,大气不敢喘,明明昨儿晚上说要去白龙寺休养一段时间,今日就达成了目的,怎么看都像是早有计划。那么简单心想事成,且算是一箭多雕,该高兴才是,可是看他这样,心绪是比前往骆家之前还差啊。

  沐公公思前想后,这问题可能出在苏贵妃身上,他们这些人,也就知道主子对皇位有野心,而且是志在必得,私下里撒网布局非常大,或许因为这样觉得愧对将他养大成人的苏贵妃?还是说,主子与苏贵妃并不是表面那般的母子情深?具体怎么回事,主子没提过,也没有明显的表示过,任他想破脑袋也无济于事。

  不过,这件事也用不着他费心思去揣测。

  出了宫门,李鸿渊在上车之前,看了眼巍峨的皇宫,想到苏贵妃最后的嘱托,惩罚是假,祈福是真,至于这祈福的对象嘛……自然是不能沾惹不该沾惹的东西,那可是他好父皇心中的禁忌,再如何纵容他,在这上面踩了他的底线,也会遭手他雷霆之怒。不过,就算他将佛门重地的戒律破了一干二净,也要你们知道才行啊。

  回到晋亲王府,因为早有准备,很快就收拾好了东西,倒是没有大张旗鼓,毕竟,堂堂亲王被罚,怎么看都不是光彩的事儿。

  龚嬷嬷接到暗卫传来的东西,气得直哆嗦,好容易才平复了心绪,转身,不得不去找自家姑娘。

  “姑娘,白龙寺的桃花开了,你要不要去瞧一瞧?白龙寺的那片桃林非常大,每逢花期,都格外漂亮,整个京城,绝对找不到比那儿更好的桃林了。”

  ------题外话------

  上架第一天,更新一万,感谢亲们的支持,不过因为作者菌要照顾宝宝,还不到两岁的小家伙,很调皮,整天捣乱,又还不会听话,因此码字的时间少,之后尽量更新五千,有时间窝会尽量多更滴,么么哒~

  ps:若无意外,更新时间还是每天19点。

  

第069章:戒律就是用来破的

  

  “是嘛,那定是要一饱眼福的。”靖婉显然很有兴趣,想了想,“我邀请嘉姐姐,袁表姐跟应霜一起,人多也热闹。我这就给她们发帖子。”

  靖婉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说行动就行动。

  龚嬷嬷倒是希望她拒绝,她拒绝了,那活阎王也不能怪他们这些人办事不力,可惜,这个借口可谓是正好戳到姑娘的软肋,再一次的“助纣为虐”,心中叹息:姑娘啊,你这么兴致勃勃,可是自己主动进狼窝,入虎口啊!

  靖婉一边写帖子,一边说道:“一会儿去跟祖母报备的时候,干脆问问祖母要不要一起去,祖母离京这么多年,对于京城的很多地方怕是都很怀念呢。”

  “还是姑娘孝心。”有骆老夫人在,她要将姑娘留在身边,那是名正言顺,自然就不会轻易落单,那活阎王要下手,也得斟酌斟酌,虽然龚嬷嬷从不认为只要人多,就能阻挡他,但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以此聊以自慰。

  “这跟孝心倒是没什么关系,只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觉得祖母大概会如此。”

  靖婉写好帖子,带着直接上主院去,她提出要去白龙寺游玩上香,骆老夫人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她暂时也没有事,对于白龙寺的桃林倒不是很在意,她更怀念的是白龙寺的素斋,“这么多年了,厨子只怕是早就换了,不知道还是不是那个味儿。”

  “正所谓取精华弃糟粕,没准儿那味儿更好了呢。”靖婉笑言。

  “婉婉说得对,没准儿就更好了。你与你那几个手帕交约定是什么时候?”

  “就明儿。”

  “一说到花花草草,你丫头也是猴急的。”骆老夫人虚空点点她。

  “孙女就那么点爱好。”靖婉对此半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如果祖母觉得不合适,可以缓缓,反正帖子也还没有送出去。”虽然心切那美景,不过不至于多等一两天都不行。

  “不用,就明儿。”骆老夫人直接叫了自个身边的人去派送帖子。

  随后,靖婉又想到另一个问题,“祖母,要不要问问其他姐妹要不要一起去?”一开始就没想到她们,是不是不太好?靖婉开始反省自己,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在齐安府,需要时不时出门放风的姑娘也不止她一个,而且,京城再怎么说也没有地方上自由。

  “不用,她们在京城也不是一月半载的,该看的都看了,该玩的也都玩了,说不定在桃花初开的时候,她们就已经去过了。一会儿我让人问问你四婶就行了。”

  “行,听祖母的。”能不与骆靖颖一起,靖婉自然更加乐意。

  靖婉送出去的帖子很快就有了回音,都是负责送帖子的人直接将回帖带了回来,皆表示要去。

  最快的还属于门第最高的孙宜嘉,按常理,送入定国公府的帖子至少也要次日才会有消息,不过孙宜嘉昨日回家之后就与门房说了,若是有骆尚书府的人找她或者给她送帖子就直接将人领到她那里去,因此,孙宜嘉直接见了骆家的下人。接到靖婉的帖子自然非常的开心,别说是去白龙寺赏花,即便是郊外看杂草,也乐意,立马就回帖,言明明儿会尽早去骆府。

  其他两家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麻烦,加上是骆家的人,两家的门房都不敢怠慢,都顺利的见到正主儿。

  这边靖婉刚敲定了出行之事,那边,李鸿渊也差不多抵达了白龙寺。

  要说李鸿渊在花市那一手,玩得算是绝了,将整个京城大半的官员都卷入了其中,明面上最有势力的几个皇子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不仅如此,还引起了他们又一次的激烈争斗,相互猜疑,而作为罪魁祸首,将水搅浑之后,拍拍手潇洒的走人不算,还愣是没一个人怀疑到他身上。

  隐约猜到可能是他的手笔的人,不管心中多少感慨,也不言语半句,只是一再的告诫自己,跟随了这样的主子,就算自己施展能力的余地缩减了不少,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只需要做事不需要说话的人,也不要生出异心。

  隐在一旁的树林中,李鸿渊看着这座弥漫着佛香的恢弘寺院,思绪又有些飘散。

  白龙寺乃是皇家供奉的寺院,除了一些特殊的日子,这里也对百姓开放,因此常年香火鼎盛,加上其主持了尘乃是当世一等一的得道高僧,以至于这里几乎日日门庭若市。

  了尘大师算命批卦测字都非常的准,然他一年最多算三卦,而且还得是有缘人,否则,便是圣上亲临也不能让他破例。放在有些人身上,所谓的有缘人,大概是对方看得顺眼的人,但了尘大师不是,在他这里,不分高低贵贱,他衡量有缘与否,甚至都不靠眼睛。

  每年都有无数人期望成为了尘大师口中的有缘人,不仅仅是想要知道自己的命运,还希冀能让了尘大师改命。没错,传闻中,了尘大师最厉害的地方是能为人逆天改命。

  没有人知道这传言从何而来,但世人就是深信无比,不是没有权贵想要迫使了尘大师改命,然而,没多久,那人却死于非命,要知道,那人被好几个大师同时批语:命途虽有坎坷,却是长寿之相。可死时还不足而立之年,一时间,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妄为,面对了尘大师的时候,都带着敬意,能让他算上一卦或是指点两句自然不错,不能也不强求。

  只是,在了尘大师这里,还有几个规矩,不算国运,不算近事,不算远事。

  所谓国事,自然好理解,而近事,便是很短时间里将会发生的事情,世事瞬息万变,近在眼前的事情,便是算到了,也难以改变;不算远事,便是不预测百年之后的事情,时间长远,无力算,不能算,算不了。

  了尘大师并不是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虽然他会时不时的离京,但绝对不会让人完全找不到行踪,便是有贵人或是比较特殊的人要上门见一见他,听一听佛法,他也不会自持身份避而不见。

  李鸿渊跟了尘大师,其实算得上是老相识了,不仅仅今生,前世,他坐在皇位上的那些年,若不是了尘大师时不时的开解他,只怕他的戾气会更重,杀的人更多,暴君之名,只怕不止在朝堂,而是盛传天下。

  今生,在他十六岁离宫开府之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尘大师,什么都没多说,只问了一句:本王可能得偿所愿?

  谁也不知道了尘大师是否是看出了什么,只是对他说:“王爷心怀执念,犹如魔障,便是贫僧说不能,王爷便会放弃执念?”

  “不会。”少年皮的李鸿渊回答得很干脆。

  “既如此,能与不能又何须在意,时候到了,自然能知晓。”

  李鸿渊从此就不再询问,也不让了尘大师为他算命,偶尔来找了尘大师也是下下棋,喝喝茶,或者是谈论谈论佛法。其实李鸿渊对佛法颇为精通,他对佛法却向来不屑一顾,甚至在了尘大师跟前将之批得一无是处,妄言频出,了尘大师每次都笑而不语,等到李鸿渊说完了,才笑言:王爷了解佛法,才能找出其他言论反驳佛法。换来李鸿渊一声冷哼。

  李鸿渊身边只带着沐公公,站了差不多一刻钟,才在没有引起旁人注意的情况下,直接前往白龙寺的后院,了尘大师已经带人恭候在那里。身着僧衣,慈眉善目,蓄着长长的白须,看上去年岁决然不小,却面色红润,双眼并不像一般的老人那样浑浊不清,反而还如同婴孩一样清亮,甚是不可思议,然,那双眼只是静静的看着你,仿佛就能叫人快速的凝心静气。

  了尘大师双手合十,“贫僧见过王爷。”他身后的僧人跟着见礼。

  “大师无须多礼。”李鸿渊还了礼,相对离宫时的戾气缠身,现在完全像变了一个人,有着天壤之别。

  一行人直接去了李鸿渊惯住的小院,推开其中一间厢房,干净简单,香气四溢,焚烧的自然是最上等的檀香。

  矮桌两侧,李鸿渊与了尘大师相对而坐,沙弥很快的送上茶,这是白龙寺特有的茶,是一株几百年的老茶树,每年的分量都很少,更关键的是,从采茶到最后的成品,都是了尘大师一手包办,或许就因此而染上了丝丝佛性,前世,李鸿渊当了皇帝之后,很霸道的将所有的茶都据为己有,好在了尘大师心胸豁达,从不与他计较,他想要便给他。

首节上一节26/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