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王嗜妻如命 第272节

第398章:女子身份尊贵的藏金国

  

  “事已至此,无须再去计较,只需要等最后的结果。”

  靖婉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除非将计划撤销,不然就只能等待了,与其去想那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好好的休息一下。

  “累。”靖婉带着点撒娇似的在李鸿渊身上蹭蹭,“不亲自经手,就不知道有多难多耗神,比起你做的那些事情,这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看你平日里处理起来,似乎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这么件事情,我却需要这么多天……”这差距!

  “这如何相提并论,你是不熟悉,不了解,是完全从头开始,等到熟悉了,慢慢的掌控了,也就那么回事。”

  “你说的倒是简单,很多事,那都是讲究天分的。”某人在这方面绝对是天赋异禀,有些人,便是给他十辈子也学不会。

  “我相信婉婉在这方面的天分不会差,相比很多初学的人,婉婉一直做得很好。”

  “你别夸我,我尾巴会翘上天的。”

  “没关系,别说是翘上天,便是把天捅个窟窿,也有我顶着。”

  靖婉啧了两声,伸手去捏李鸿渊的脸,如果自己是三观未塑的人,还不知道会被宠坏成什么样。

  李鸿渊不避不拦,任由她的双手在自己脸上作怪。

  前魏大皇子倒是求见了乐成帝一次,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差不多也很明了,那就是他们大魏的公主的确是看上了晋亲王,但是他们公主绝对不是那种不矜持轻浮的女子,教养才情规矩,那样样都是好的,只因为情窦初开,情难自禁,那语气神态都显得很无奈,完全一副宠溺妹妹的好兄长模样,如何都不忍让妹妹伤心,也隐隐有一些希望乐成帝成全的意思。

  按照他的说法,这个妹妹自出生就备受宠爱,包括长辈,包括他们这些兄长。只因为对大魏都城以外的地方心生向往,父皇不忍驳了她看难过的模样,这才与两位兄长一道来了启元,只是不想,这一行,却是春心萌动,“……女大不中留啊。”

  乐成帝也没说什么,只是与前魏大皇子打着太极,他说了不算的,他那儿子是个倔脾气,相让他娶谁,那必须他点头,不然他能将整个京城闹个天翻地覆,“……朕这六儿子自幼没了生母,朕难免就偏疼一些,结果呢,就将他宠得越来越无法无天,朕的话都未必管用,可是已经这样了,总不能真的严惩他,朕自己做的孽,无论如何也只得继续宠下去。”

  乐成帝这大实话,但是在前魏大皇子听来,那就是十足的借口。在一般人家,养出一个混账东西,忤逆老子不怎么稀奇,但是,身为一国帝王,就绝对没有被自己儿子忤逆的可能,因为他先是君,再是父,天威不可扫,君命不可违。

  当然,乐成帝也知道这些人不会相信,所有,干脆用真话来敷衍,完全不用去找借口,多省事。

  “不如这样,此事等万寿之后再议?大皇子以为如何?”乐成帝说道。

  前魏大皇子到底与乐成帝差着一大个等级,自然不能说一个不字。

  只是,他们大概都没想到,已经没有再议的机会。

  距离万寿也就只要三天的时间,递上国书而还没抵达的国家,还有三个,比启元前魏稍稍次一等民风却相当彪悍的西匈奴,中等国家女子地位却很高的藏金,还有一个小国,因为地处启元以西以及西南等位置,距离启元京城也较远,会是最后抵达的也并不奇怪,实际上,更早一些,也不过是早一两天而已。

  如果前魏因为怡宁公主“声势浩大”的阵仗引人注目的话,那么藏金就因为整个使者团占据着三分之一的女子而叫人惊讶,她们与怡宁公主截然不同的是,她们是实打实的掌权者,包括这次的使者团,主事人都是女子,文官有女子,武将中甚至都有女子,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虽然没有占据藏金的半壁江山,却也绝对不容小觑。

  靖婉在了解到藏金这个国家,有些讶异,更多的却是对那些女子的敬服,而现任的藏金王,也是一个睿智而豁达的人,因为他的缘故,女子的地位再度的提升,藏金在朝为官的女子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着将近三层,而且这些人,有近一半的人都处于中上的地位。藏金的女子地位这么高,跟他们的开国王后不无关系,那也是一个传奇女子。

  在藏金,虽然依旧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但是比起其他国家远没有那么严重,就算是现在的藏金王,后妃人数也就一个巴掌之数,而在那种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中,妾室更是基本上绝迹,男婚女嫁,女婚男嫁都是常态,并不存在入赘之说,就算是男子相对女子弱势,也不会被人说嘴,有大男子主义,亦有大女子主义,有小女人,也有小男人。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或许觉得奇葩,藏金内部却很和谐,而且,藏金存在的时间,比前魏更长。

  靖婉查阅着藏金的相关东西,讲真,心中有那么一丢丢的向往。

  李鸿渊都看在眼里,事实上,在前世的时候,他受到藏金的影响不算小,当然,这里面定然有靖婉的关系在里面,如果没有靖婉,他定然会对这个国家的民风嗤之以鼻。因为那颇为不同的感触,前世的时候,启元周边的国家,小国直接被吞,大国打残几十年都难恢复元气,唯一没动的就是藏金,他知道肯定有人疑惑,不过却没人敢询问他这个绝对霸权的君主。那时候,只是因此靖婉不在了,他除了没动藏金,其他的倒也没有过多的在意。

  “婉婉如果对藏金的历史感兴趣,不妨在万寿之后与藏金的女官员接触接触。”

  “好啊。”靖婉不掩饰的应了。

  万寿之前最后两日,倒是没再闹出什么幺蛾子,虽然有些人在启元京城活动比较频繁,拜见这个,拜见那个,一天分上下午两场还嫌不够。当然,也有纯粹在启元京城逛一逛的,看一看启元的各种东西,尤其是那些比较贫瘠的小国,大概盘算着能不能与启元展开边境贸易,促进双方关系,共同发展。

  一个国家的万寿节,也算得是一个国家的喜庆日子,京城以外且不说,京城内,随着时间的临近,百姓们都开始张灯结彩,看上去红红火火的,大多数人面上也都带着欢笑。

  除开这些,最热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京城以外的官员们陆续给乐成帝送回来的各种贺礼,一个赛一个的贵重,一个赛一个的稀罕,只不知这些东西到底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某样东西弄出了人命。只是百姓,看不到到底是什么东西,也是看个热闹,相互之间吹赞两句,只管往好里说,准没错。

  在万寿的前夜,天上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等到万寿当日早晨,整个京城已然是银装素裹。

  大清早,到处都是清理积雪的人,大街小巷无处不是,毕竟是万寿,进宫的人将会非常多,可不能因为路上的积雪就给耽误了,更不能出不吉利的事情,不然上面怪罪下来,一个不小心,说不得就会脑袋搬家。

  靖婉与李鸿渊也基本上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发。

  靖婉站在廊下,里面是亲王妃大装,外面披着一件连着兜帽的披风火狐披风,火红的颜色,一根杂色毛发都没有,下摆微微的拖地,怀中抱着手炉,看着仍然在飘的雪花,“瑞雪兆丰年啊。”

  

第399章:拜寿前

  

  “就冲婉婉这话,来年也一定是个大丰年。”李鸿渊走到靖婉身边。亲王冕服外面同样披着披风,不同的是,只是在披风的边缘镶了一圈黑色皮毛,领口处有掌宽,黑色的缎面,里衬却是猩红色,衬得整个人越发矜贵俊美,叫人看得挪不开眼。

  靖婉微微抬头看着她,带着几分笑意,“阿渊这话说的,好像老天都要给我面子似的。”

  “可不都要给你面子。”李鸿渊抬手,轻轻抚了抚靖婉的脸,不意外的有些冰凉,脸色倒是依旧。

  李鸿渊或许因为常年习武的原因,体魄强健,这会儿便是没有手炉,手也很暖,靖婉下意识的蹭蹭。说起来靖婉也不是凉寒体质,但还是比不上李鸿渊这个人形大暖炉,晚上抱着,简直不要太舒服。

  李鸿渊伸手,将靖婉披风上的兜帽轻缓的罩在她头上,将两侧理了理。

  靖婉今日梳的是十字髻,两侧各盘一髻垂至肩头,只头顶一比巴掌还大的发饰,主体为金,形状有些像层层叠叠的怒放菊花,最上层细细密密装饰着米粒大小的珍珠,而每一个“花瓣”尖端或自然弯曲,或悠然舒展,有一部分的尖端还坠着几根宛若细线的流苏,流苏下面是熠熠生辉的宝石,看上去格外的漂亮。

  显然,在做披风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会梳高髻的因素在里面,因此,自然不会出现紧绷弄乱了发饰的情况。

  靖婉件李鸿渊久久没有收回手,疑惑,“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就是觉得婉婉很漂亮,天底下再没有比婉婉更漂亮的人了。”李鸿渊的声音很轻,说出的话却显得格外的真诚。

  靖婉面颊微烫,旋即笑道,“怎么没有,那不是在我面前么?”自己夫君的女装,绝对吊打所有女人好么,而正常装束有吊打所有男子。老天在创造某人的时候,一定是偏心到没边了。

  李鸿渊轻轻的刮了刮靖婉的鼻子,“不管是谁,不管什么装束,在我眼里,都不可能比得过婉婉你。”

  好吧,这就是典型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了。“在我眼里,在我心里,也是阿渊最俊美最俊美了。”不仅仅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摒开这一点,他在太多太多人眼里都是最俊美的。

  李鸿渊笑着亲亲她,这一次的轻吻落在额头上,“走吧,该进宫了。”

  靖婉点点头,由着李鸿渊牵着手,不紧不慢的出了主院。夫妻二人相携前行,一路上轻声私语,后面龚嬷嬷以及沐公公拿着呈献给乐成帝的寿礼。龚嬷嬷倒是神色如常,但是,沐公公的表情有点裂,那什么,这东西真的能拿出手?

  其他朝臣跟京外的官员一样,是早早的就将寿礼送入宫中,登记造册,但是诸皇子以及他使臣不一样啊,那是要当众献礼的,其他人都是各种奇珍异宝,独独自家主子拿出来的这玩意,是不是也太那个啥了?

  沐公公摇摇头,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事情给甩出去,贺礼是王妃准备的,王爷也亲自过目了的,并无表示,那么就说明,这贺礼并无问题,看着如此不显,那肯定是有特殊寓意的,果然还是自己太蠢,完全看不懂。

  亲王全幅仪仗,浩浩荡荡的往宫中而去。

  作为皇帝的儿子,进宫的时候,自然不会与朝臣以及他们的家眷一样还要排队,这样的天,在外面越久,自然就越发的受冻。靖婉其实有点担心骆老夫人的身体,不过,祖父已经官居吏部尚书,作为他的家人,进宫的顺序也是依照骆沛山的地位来的,想要知道,不用等太久,这才略微的放心一些。

  说起来,整个拜寿的过程都会需要不短的时间,按照身份地位,按照男女之分,逐一的前往,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当然,别以为能给乐成帝拜寿,就能够见到天颜,所以,可以想象,那队伍有多庞大。而且,既然是皇帝,自然也要保持距离,一般人轻易靠前不能。

  按照规矩,李鸿渊带着靖婉先去了玉粹宫,拜见了苏贵妃,这会儿苏贵妃这里也相当的热闹。

  要说整个后宫中,也就属苏贵妃的孩子最多,有三个之数,现在都已经成家,这连带的,看着自然就越发的枝繁叶茂。要知道其他的后妃,能幸运的有两个,都已经相当的不错了,事实上,在乐成帝的后宫,生了两个孩子的,当真是屈指可数,真正存活到现在的,还有儿子的,也就苏贵妃了,两个亲生儿子的,想都不要想,苏贵妃在有儿子的情况下,还能养李鸿渊,纯粹是因为在乐成帝眼中,她跟皇贵妃的关系还不错,更关键的是,苏贵妃作为唯二的知情人,再没有谁比她更合适养李鸿渊,其他人,就还有两个嫔位上的妃子,养着两个公主,年龄都还不大。

  苏贵妃也就在这一点上底气十足了,因此,这会儿看着齐聚一堂后辈,心情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在见到李鸿渊的时候,笑容越发的明显,只是看到他身边的靖婉,笑容又不自觉的淡了一些。

  李鸿渊现在已经跟苏贵妃产生了隔阂,有时候也懒得再去认真的演戏了。

  相较外面,这殿内倒是挺暖和,李鸿渊顺手解了披风,转手就给了青竹,对于玉粹宫上前的宫女视若无睹,转头就接过靖婉手中的“活儿”,放下她头上的兜帽,再解了披风,递给上前一步的白芍,整个动作自然而顺畅,看上去就像是做惯了的。这场面,在某些人眼里,可就刺眼了,要知道,通常情况下,李鸿渊跟靖婉的角色对调才正常。

  最可气的大概是靖婉还理所当然的接受了。

  或许因为气氛太融洽,总是让人看不过眼,或者是心生嫉妒。“呀呀,六哥对六嫂还真好呢,也不怪前魏的怡宁公主一眼就相中了六哥,在这一点上,那位怡宁公主倒是独具慧眼呢,想必到时候六哥同样会怜香惜玉的。”敏襄公主娇声道。

  “王爷自然是好的,只是慧眼的少。”靖婉淡淡的笑道,对于敏襄公主专门膈应她的话半点不在意。

  大概在众人看来,前魏因怡宁公主成为李鸿渊的侧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吧,毕竟,这种事情,换谁都不会拒绝。只是这归属到底是谁,大概明日就能知道了。

  李鸿渊扫了敏襄公主一眼,“敏襄嫁人了,这嘴巴也变刻薄了,是没了母妃的时时教导,你就释放了本性,还是你夫家那边有问题,你深受他们的影响?”这话不带半张脏字,却让敏襄公主面色格外的难看,李鸿渊像是没看到,“有一点好叫外人知道,这女人能不能进晋亲王府,那是我李鸿渊说了算。随便哪个女人看上了本王,就能进晋亲王府,当本王是什么?”

  李鸿渊后面的话,可谓是犹如一刀,直接插入了睿亲王的心脏,这话也就李鸿渊能理所当然的说出口,他们是连边都不敢沾,直接被老子指了敌对势力的人为侧妃,一声不敢吭还得乖乖的将人接入府中,不待见还不能直接弄死了,虽然谁都知道她们已经是被舍弃了的,但若是被弄死了,她们身后的家族,她们家族所效忠的人,铁定会大做文章,恨不得在他身上咬下几口肉,如果能咬死了才最好。

  按照李鸿渊的说法,他们是什么?他们又算什么?

  苏贵妃心堵又心慌,现在这样的局面是她绝对不愿看到的,总觉得这个儿子离她是越来越远了,虽然她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心里总觉得那不是真正的原因,可是事实摆在眼前,那无端的感觉又找不到源头,然后,靖婉又被无辜的迁怒,好吧,本质上靖婉也不算无辜,李鸿渊态度的转变,的的确确有靖婉的因素在里面不是。

  苏贵妃呵斥了敏襄公主来两句,事实上,苏贵妃也并不觉得自己女儿又说错什么,做给儿子看的。

  敏襄公主觉得委屈,但是,现在亲娘的脸色很难看,她也不敢说什么,心里自然是将靖婉记恨上了。没错,明明“恶源”是李鸿渊,她对李鸿渊,却连心中记恨都不敢。

  对于这种宫廷居秒变家庭伦理剧,靖婉只是默默的看着,坚决不插一句话。只是觉得自己夫君实在是太厉害,当老子上赶着找虐,当娘的现在也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也是够够的。

  之后的气氛就有那么一丢丢不太好,不过,李鸿渊跟靖婉全然没有影响,完全就像是来临时歇脚的。

  这样闷沉沉的气氛,苏贵妃拉着李鸿渊说话,即便李鸿渊还算给面子,也没能将这氛围给缓和回来。看样子,是当真没办法再回到最初的样子了。苏贵妃气闷不已,最初的好心情全然被打散,干脆将自己娘家,三个儿女的岳家或夫家女眷让人请来玉粹宫,就算她自己没那个心情跟她们说话,让儿媳跟随女婿自己去处理就完了,也好过现在这让人窒息的感觉。

  靖婉能见到自家祖母,自然是高兴,其他的事情全都抛到一边。

  骆老夫人是什么人,自然能感觉得出这里的氛围不对劲,不过,在隐晦的打量自家乖孙以及孙女婿的表情之后,放心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管了。从这一点上来看,骆老夫人其实也是一个“心宽心大”的。

  不管外面有多冷,这大殿中,不少人的身心都还是暖洋洋的。

  不知不觉间,时辰到到了,所有人都该去给乐成帝拜寿了。

  先是朝臣,后是命妇,再然后是后妃,之后是乐成帝的儿媳以及孙辈,紧接着是诸皇子,最后是他国使臣。——皇室宗亲被分在前两列。

  说起来很多,但是其实能进殿去拜寿的人只是少数。

  这种事,因为都有安排,轮到谁就是谁,宫人自然会指引,所以半点不用着急。

  靖婉送骆老夫人离开,别的也没法做什么,只得叮嘱宫人注意着些,那宫人自是不敢怠慢。

  事实上,整个过程,比靖婉预计的时间要长,等到苏贵妃离开的时候,靖婉才确定,快轮到她们了。

  说起来,乐成帝的儿媳也就那么几个人,一波就完了。

  “六弟妹,走吧,轮到我们了。”睿亲王妃轻笑着说道。

  靖婉点点头,话说,她们也就只是走一个过场,跪下,拜一拜,说几句吉祥话,重点还不及皇孙们。

  至于在他们前面的后妃,其实也就那样,如果乐成帝还年轻,或许还可以在事前事后单独开一宴,让后妃尽情的展示,可惜……

  皇孙们还小,送上去的的东西多是自家母妃准备的,也没什么看头。

  然后,重头戏终于来了……

  

第400章:寿礼

  

  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从一开始,各国使臣就在大殿之内,让他们观看整个拜寿过程,未尝不是一种显威的方式。

  靖婉她们拜寿之后,也已经落座。千辰殿作为专门的朝正之所,格局相对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东西两侧都有足够宽的空间,当然,即便如此,能入内就坐的,依旧只是一部分人,即便是有更多的地方,身份不够,也无立足之地。柱立其间,雕梁画栋,此时此刻,整齐的席位安置其间,十席的长方形桌,东西各三,南北各二,桌面较矮,入席之后,与跪坐相差无几,这对礼仪可算是不小的挑战,设置这样的席位,未尝不是为了看某些国家的笑话。

  皇子需要一个一个的呈上寿礼,于是,所有人都先入席。

  启元并无太子,康亲王居嫡居长,皇子献礼,从她开始,无可厚非。

  说起来因为皇后身体欠佳,康亲王近段时间都比较的低调,基本上没再闹出莽撞冲动不顾后果的事情,认真做事,尽可能的不出头,整个派系的人,都少有给其他派系找麻烦,足见皇后对于整个派系的重要性。

  皇后精力不济,此次的寿礼乃是康亲王自己准备,当然,说是自己准备,其实还是集思广益的结果。不过,那寿礼提前给皇后支会过,虽然没见到实物,但是,皇后在听到描述之后,难得的对康亲王赞了一声不错。

  虽然这对母子之间也闹了不小的隔阂,康亲王甚至知道自己只是亲娘手中的一枚棋子,到底是没有彻底的闹翻,毕竟,他们都需要彼此,在当下,容不得内讧,一致对外才是正经,如此这般,康亲王能得到亲娘的肯定,心中还是止不住的高兴。

  一半人多高的箱子被小心的抬了进来,打开之后,从柔软的填充物中间,去处一个与箱子高度相仿青花瓷瓶。

  整件瓷器看上去不显,但是细看之下,就会发现,此物绝对不简单,它胎体厚重,器内满釉,白底青色字体,字体各异,但都是同一个字——寿。字的大小随器物的造型曲线伸缩,规整而自然,风韵而雅致。字形有圆有方有三角,更有绘制成蟠桃形状,或者“寿”字上半部分是小山形状,寓意左不过就是寿比南山,也有“寿”字线条蜿蜒复杂,寓意寿数延绵不断。

  “父皇,此乃万寿纹尊,尊口上沿两周寿纹,每周七十七字;口的侧沿、圈足外沿每周四十八字;尊身竖列七十五行,横置一百三十排,共计整一万字。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康亲王一边说着,一边深深的拜了下去。

  身为九五之尊,在寿辰上受到这样一件礼物,毋庸置疑,定然是心情大好,朗笑着说了几个好字。再看看众多使臣的表情,或惊艳,或诧异,或嫉妒,这心情不由得就更好了。

  须知,烧制如此大件的瓷器,需要高超的烧瓷技术;如此明丽的青花发色,需要上等青花色料描绘;而表现如此繁缛多姿的异体“寿”字更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如此非凡的整体策划更彰显了儿子对他的恭敬。不管怎么看都非常的有面子。

  启元各种绸缎,瓷器,一向是其他国家的心头好,能赶的上启元工艺的,大概也就只有前魏了,不过观此时前魏几人不怎么好看的面色,几乎可以断定,此件瓷器的工艺前魏或许都拿不出来。

  “我儿有心了,快平身。——赏。”

  康亲王起身,“谢父皇。”内心的喜色几乎掩不住,这段时间一直被压制,看到某些人在眼前蹦跶,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视线若有似无的从众兄弟身上扫过,带着隐隐的挑衅。

首节上一节272/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