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王嗜妻如命 第362节

  那么从另一点出发,谁在这场是刺杀中失利,谁得利。

  事情就很清楚了,唯一得利的也就苏贵妃,尽管她见自己都搭进去,不像是作息,但是,世上并不乏那些以命博利的人。想要成就大事,对比人狠,必要的时候,对自己要更狠。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就李鸿渊了解,现在苏氏跟李鸿铭的势力,做不到今晚这一场精心的刺杀,不是没办法将人弄进宫,而是没有这样训练有素,精于刺杀的人手,就算是他们还有吏部尚书,那位李鸿渊前世没有半点印象的苏大人在暗中襄助,也不太可能做到这一步。

  显然,还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对此,李鸿渊倒也并不懊恼,虽然他有“先知”的能力,占据着优势,但他知道的东西毕竟有限,而且因为时间过于长远,有疏忽,有遗忘,也是再正常不过。

  想着想着,李鸿渊进入半朦胧状态,一直到外面有人敲门。

  李鸿渊睁开眼睛,“婉婉,醒醒……”现在可不放心将靖婉一个人留在这里。

  靖婉睡眼惺忪,迷迷糊糊的,“怎么了?”

  “外面应该有事,想起来,完了我们回王府睡。”

  “哦。”靖婉显然是还没有清醒,有些呆。

  李鸿渊让人打来温水,稍微的洗漱一下,醒醒神。

  在黑妹跟龚嬷嬷伺候靖婉的时候,李鸿渊从沐公公那里了解情况。

  乐成帝调集黑衣卫的全部人手,顶替御林军,包围了御膳房以及教坊司,将里面的人全部捉拿羁羁押,御林军也有一个算一个,同样被看守了起来,随后,掘地三尺一般进行大规模的搜查,那些跟刺客走得比较近的基本上都跟着倒了霉。

  随后在搜查中,发现了不少的尸体,这一对,才发现,他们都是被刺客顶替了身份的人,再回头去看那些刺客,原来全部都是易了容,手法其实并不算高明,只要与人相处得久一些,基本上就能被熟人发现不对之处,所以这些人,是瞧准了时间,就趁着今夜几个地方的人都忙碌,钻了空子,这些人从哪儿冒出来的,怎么进宫的,查无可查,皇宫各处的大门,都没发现可疑的地方。

  当然,说是没发现,除了真没发现,也是在推卸责任。

  在宫里出事已经不是第一回,前年的万寿,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乐成帝就不信这个邪,给李素言下了死命令,一查到底,凡是有可疑之处,全部提回黑衣卫的大牢刑讯审问。

  如此这般,等乐成帝到甘露宫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快两个时辰后了。

  当皇帝的生性多疑,虽然没怀疑李鸿渊,乐成帝本能意识的还是问了几句。

  李鸿渊冷着脸,配合得很,只是那表情,实在是太过于嘲讽。

  乐成帝现在还能好好的站着,已经很能说明他的承受力了,但是现在还被儿子冷嘲热讽,容忍度再高,也忍不住暴怒,李鸿渊又半步不让,最后只能是秦淑妃跟靖婉一起,一人劝一个,才阻止了这父子之间的“战争”。

  到最后,“给朕滚。”乐成帝往外一指。

  李鸿渊求之不得,带着靖婉,麻溜的滚了。

  看他这么痛快,乐成帝的怒火又暴涨三丈,“之前朕说那么多,没见他听话,这会儿倒是乖觉得很,他就是在这儿等着朕呢吧?啊?这个孽障!”

  “皇上,皇上消消气。”秦淑妃在他胸口一下一下的轻抚,帮他顺气,“皇上又不是不知道,王爷自幼就是那么个脾气,受不得半点委屈,今晚这事儿,他们夫妻离席,那就是一个巧合,皇上是没怀疑,但是你那么一问,他心里肯定就不痛快了。而且,王爷好像在跟皇上置气呢,臣妾倒是不知道因为什么,这两项相加,他不就死命跟你顶。王爷就是个直脾气,什么都摆在明面上,心里边其实没啥弯弯绕。”

  乐成帝被秦淑妃一番轻言细语的安抚,火气消散了不少。想想自己那孽障儿子,从小到大,有几个时候是跟其他儿子一样乖巧听话的?早就习惯了不是,如果什么时候突然变得非常听话,他才要担心了。所以,最终只能是无奈的叹息一声。

  秦淑妃什么都没问,只是跟宫人一起伺候着乐成帝睡下了。

  等乐成帝入睡之后,秦淑妃挥退了宫人,安静的坐在床沿,看着乐成帝,对方蹙着眉,显然睡得不是很安稳。秦淑妃面上神情并无变化,然而眼神中也没有之前的温情,依旧是那个宁和美好的人,只是带上了几分清冷感。

  秦淑妃坐了片刻,站起身,走到窗边,仰头看着天上的圆月,明明应该是一家人团聚,热闹喜庆的日子,却发生了这样的惨剧,不知道最后到底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她甚至都不敢去追寻。

  寻常人家,该是最欢乐的时候,但是在这皇宫中,越是这样的日子,越是容易引发各种事端,轻则相互之间明朝暗讽,重则各种陷害层出不穷,而且,也因为这种时候,身份最尊贵的那些人都集中在一起,如果被有心人钻孔子,就会跟今晚一般。

  所以说,秦淑妃其实是最不喜欢各种佳节。

  越是美好,出事之后,就会越觉得惨烈。

  因为龚九的关系,李鸿渊反而比乐成帝更早知道更多事情,虽然龚九还待在玉粹宫,但是总有办法将消息带出去,比如,在解毒之后,那道伤口就算是从肩胛骨处延伸至后腰也不皱一下眉头的于仲擎。

  李鸿渊看着两指宽的纸条,“蛇毒是源自前魏境内的一种特有毒蛇?”

  前魏……李鸿渊呢喃着这两个字,这给他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向。

  对李鸿渊来说是不错的线索,但是,当乐成帝知道这一点的时候,魏贤妃可就遭殃了,就算明知道事情不太可能是她的手笔——魏贤妃被困在启元皇宫,身边勉强值得信任的,也就曾经伺候她的丫鬟,与宫外是绝对隔绝,但是,谁让她是前魏的公主,现在中秋宴上的刺杀事件,有线索指向前魏,会被迁怒,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以,在魏贤妃正无聊,对着镜子梳妆的时候,乐成帝怒气冲冲近来,揪过魏贤妃,一巴掌就扇了过去,魏贤妃翻身撞在梳妆台上,恰好有一支簪子尖端对着皮肉,而另一边抵在妆奁盒,尖端就直接刺入皮肉之中,本来就细皮嫩肉的,这一下,魏贤妃痛得脸都快扭曲了。但是在启元皇宫快要两年的时间,魏贤妃身上的骄傲都被磨灭得差不多了,所以,就算是怒火冲天,也不敢表现出丝毫。

  “皇上,是臣妾做错了什么,让你生这么大的气?”哀哀戚戚的好不可怜。

  “昨晚的刺客,兵器上的毒源自前魏,你要怎么说?”乐成帝一把掐住她脖子,阴森森的质问道。

  魏贤妃心惊肉跳,“皇上,臣妾不知道啊,真的不知道,自从入了启元皇宫,成为皇上的妃子,臣妾的一切那都在皇上的眼皮子低下,哪能做什么事情,再说,出嫁从夫,臣妾既然是皇上的妃子,那么,便是启元与前魏发生了战事,臣妾肯定也是站在启元这一边的啊,皇上,你相信臣妾啊,皇上——”

  乐成帝面上的阴冷不见消减,正在这时,一旁摇篮里的小皇子突然哭嚎起来。

  乐成帝怔了怔,手不自觉的松开了些,魏贤妃目光一闪,看到了逃过一劫的希望,“皇上,你看在我们孩子的份上,相信臣妾好不好?这件事情跟臣妾真的一点关系的没有啊,臣妾生是你的人,死是启元的魂,绝不会生出二心……”

  乐成帝瞧了一眼摇篮,那是他的幼子,动了恻隐之心,一把甩开魏贤妃,“这事儿最好真的与你无关,不然,等朕查出来,活剥了你,哼——”

  魏贤妃摔倒在地上,半天没有起身。

  当初死活不肯去匈奴和亲,留在启元,认为这里至少有锦衣玉食,瞧吧,这就是她的锦衣玉食。她明明是大魏的嫡公主,千娇百宠的长大,如果留在大魏招了夫婿,她依旧能前呼后拥,高高在上。

  宫人站在门口,神情冷漠,就像是没看到魏贤妃的狼狈。

  这是怡和宫的现状,也是最冷漠无情的现实,没有依靠,没有恩宠,随便什么人都能在她头上踩两脚,魏贤妃曾经也发过火,不过换来的也只是嘲讽。

  中秋宫宴出现刺客,兹事体大,不会瞒,也瞒不住,有那消息灵通的,昨晚就得了消息,今日,差不多也都知道了。

  群臣第一反应就是,到底是谁如此的胆大包天。

  有人或许会嘀咕苏贵妃好命,恰好然她撞上了救驾之功,得以翻身。

  更多的人就阴谋论了,最简单的思维方式,谁得利谁就是主谋。不过,这种话也轻易说不得,没有证据不说,还可能惹恼皇上。所以,现在的关键是,查清楚这件事,而无关的人最好是作壁上观,不掺言,更不掺和。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暗地里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最基本的一点,通过自己能获悉消息的一切渠道,尽可能将事情详细全面的了解,以防滋生出别的什么事,届时措手不及,有什么事儿落到自己头上,那就更是冤了。

  跟着晋亲王这么一个主子,很多时候还是好处更多。

  他们不仅知道了事情的过程,知道一些线索,更知道晋亲王的进一步怀疑,领先了其他人很多步,在别人还在没头苍蝇一样乱转的时候,他们已经能计划下一步了。

  

第548章:孙宜霖的情缘?

  

  对于发生在中秋宫宴上的事情,有影响的也只是那么一层人,其他人依旧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左不过是又多了一件谈资,到底涉及到皇室,死了不止一个皇室成员,谈论这件事的时候相对隐晦很多,寥寥几语带过,溅起的浪花还不如大多数的八卦。

  当然,看着是风平浪静,如果这件事跟某个或许某些官员有牵扯,那么,在查出来之后必将有一场腥风血雨,到时候引起的恐慌,至少要在京城上空弥漫三个月,就没有几个人会像现在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嗯,前提是能查出来,若是查不出来呢?

  事情做得如此的缜密,刺客不管完成任务否到了时间都是一死,所以,查不出的可能性更多,然,世事无绝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峰回路转。

  宫中,苏贵妃倒是顽强,龚九只是按照常规的方法救治,都没怎么尽心,愣是被她挺了过来,或许,心中怀有太多的仇恨与不甘,求生欲望太强烈。

  在中秋当晚,曾经的睿亲王妃柳氏在后边也跟着进了宫,而且将三个女儿都带在身边——和阳公主找回了孙子,虽然一切祸事都是手中女婴的老子弄出来的,但是,孩子到底无辜,和阳公主也不是什么心理扭曲的变态,将孩子完好的还了回去——柳氏现在将三个孩子都看得很紧,在家里边,就算是李鸿铭对她发再大的脾气,她也无动于衷,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典型的死猪不怕开水烫,但是,如果李鸿铭企图动她的孩子,不,仅仅是想要靠近,柳氏就能秒秒钟发疯,就跟疯狗一样能跟李鸿铭拼命。

  见识了不止一次,李鸿铭的脸色黑得能滴出墨来,不过,他已经无权无势,柳氏的父亲依旧是内阁阁老,他还想要翻身,他还想要柳家的相助,所以,他还不能对柳氏做什么,但是,李鸿铭从来就不是一个大度的人,如果他真的登上了帝位,那么,柳氏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柳氏在苏贵妃身边侍疾,如果是曾经,她大概会亲力亲为,现在么,坐在那里,也就跟木桩差不多,别说动手,连嘴皮子都不动,别说现在玉粹宫的人员配备又齐整了,乐成帝的赏赐如同流水一般,便是只是之前的凄惨状况,柳氏也不会搭手,时间差不多了,也就看孩子去了,虽然苏贵妃是外伤,不是什么疾病,柳氏也少有让孩子在苏贵妃面前出现,不过,有孩子在的时候,柳氏显然温和许多,也有生气。

  苏贵妃被她气得心肝肺的疼,不过,生气也只能加剧她的身体负担,只能压制怒气,她曾经对柳氏多满意,那么现在就有多不满,其程度,或许已经在靖婉之上,不过现在柳氏油盐不进,而同样的,敢利用她孩子做什么,皇宫她也照样敢大闹。

  所以,苏贵妃最终也只能跟李鸿铭一样。

  柳氏看在眼里,心中冷笑,过去就是她太傻,顾忌太多,才会被他们死死的捏在手心里,现在,就算知道走下去可能是一条末路,她也无所谓了,先让自己痛快了再说,届时,大不了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死,反正她死了,三个孩子绝对不会有好日子,尽管心中不舍,可是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柳氏非常清楚,就算是自己跟上曾经一样伏低做小,她日后也不见得会好。

  再说,柳氏觉得,自己也未必会是穷途末路,只要李鸿铭坐不了皇位,她们母女四人还要很大的生存希望,新皇会清算李鸿铭,基本上都不会动她们,其一是彰显新皇仁德,其二是她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儿,不会对新皇构成威胁。

  柳氏面上竭尽所能的为孩子竖起保护墙,心里却在不停的盘算,为她们母女寻找出路,如果能在未来的新皇身上先卖点好,给她们母女取得一张保护符就好了——没错,现在只要能换得母女四人平安,柳氏可以毫不犹豫的出卖李鸿铭,可惜,她掰着指头翻来覆去的琢磨,都没觉得哪个的成功率很高,有帝王之相,皇上明明那么多儿子,好像能力都有点,但是都不怎么突出,她曾经倒是看好李鸿铭的,只是,一次一次的阴沟里翻船,比谁都先栽一个大跟头,可见也是个没用的。

  就是这样的局面,才最难押宝,偏偏这种事不同于其他,不能广撒网,不然,稍有不慎,她能提前将命搭进去——被李鸿铭发现了,他能不再顾及任何事情直接弄死她。

  柳王妃面上越发的像毫无生气的木头桩子,内心却格外的焦躁。

  李鸿铭已经恢复了亲王爵位,不过暂时还没安排差事,柳氏跟着恢复了王妃的身份,睿亲王府也恢复原本的规模,该有的东西也系数的搬进去。

  不过,柳王妃无意中发现一件事情,现在的睿亲王,对苏贵妃的态度好像有点诡异,关切担忧有,但是,好像还带着点别的东西,柳王妃悄悄地观察,细细的琢磨,终于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咱们的睿亲王对他的亲娘还带着怨恨呢,怨恨她怎么没直接死了!

  想想也是啊,苏贵妃如果直接死了,那么她的救驾之功就会全部补偿到他李鸿铭身上;直接死了,乐成帝对她的感情就会更刻骨,每次只要有意无意的提到苏贵妃,乐成帝就能想到是苏贵妃用自己的命换了他的命,不管是出于愧疚还是出于恩情,必然又会有好处落到李鸿铭头上,就跟李鸿渊一样;死了,李鸿铭就能马上回到朝堂,而不是在玉粹宫侍疾——皇子死了亲娘,可没听说要丁忧的,他现在时间急迫。

  如果苏贵妃换成是以前的状态,对李鸿铭大有帮助,李鸿铭不至于如此,问题是苏贵妃现在的状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好了之后也等同于废人了,所以说,怎么看都没有直接死了来得有价值。

  柳王妃心中冷笑连连,不管李鸿铭明面上表现得如何,本质上都是冷血自私,自身利益至上,就是不知道如果苏贵妃知道了,会怎么想?是会悲哀心寒呢,还是会欣慰自绝成全他?毕竟吧,这儿子可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

  可惜,李鸿铭面上显露这一丝丝痕迹的时候,苏贵妃都在沉睡中,不然,依照她的敏锐,岂能发现不了儿子的异状。

  柳王妃带着点看戏的心思,蛮期待好婆母能发现,或者某个男人直接说出来,到时候,肯定是一场好戏,不过,能看现场的机会怕是不大,李鸿铭跟苏贵妃都不是蠢的,不可能当着第三人的面将这事儿给捅破了。

  朝堂上并不平静,几位成年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这次却出奇态度一致,那就是试图将幕后黑手扣在李鸿渊头上,李鸿渊现在依旧是“老样子”,但是,他在乐成帝心中无与伦比的地位就是最大的威胁。

  这种毫无证据的推论,自然是站不住脚的,更何况,李鸿渊早就在乐成帝“表过态度”,冷嘲热讽外加十足的光棍,李鸿渊摆明了告诉乐成帝,他要怀疑随便,削爵也无所谓,他没工夫辩解,也没工夫搭理谁。

  偏生,乐成帝还就吃这一套。都说,这人的心一旦偏了,看什么那都是带着滤镜,李鸿渊“从小混账到大”,乐成帝眼里他也是个直脾气的乖孩子。

  一旦先入为主,对于其他皇子诋毁李鸿渊,乐成帝肯定就不高兴了,更别说,中秋当晚,乐成帝对他们的表现本就相当的失望,以至于他们都不敢用“没了孩子”来装可怜,博同情,演一场失去孩子的悲痛,当真敢如此,李鸿渊不会如何,他们自己反倒要遭殃。到最后,还想往李鸿渊身上攀扯的,乐成帝一句“不孝不悌”,就能堵得他们不敢再多言。

  本来,不少人都在担心李鸿渊,结果呢,他什么都不做,乐成帝就全权为他主持公道了。得,果然是白担心了,偏心的威力还真是非同凡响。

  而对李鸿渊看不顺眼的,自然也只能再一次气得跳脚,也只能跳脚。

  “晋亲王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无可撼动,就算撼动了,想致他于死地的人反而会更快的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与其说皇上在偏袒晋亲王,不如说,是皇上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其他皇子晚点落败,现在不过是皇上还顶着,晋亲王懒得动弹。估算不错的话,晋亲王羽翼已丰,爪牙已利,随时都可能悍然出击。”

  有些东西,只要抽出了一根线头,就能抽出更长的线,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但是,也足以让人惊惧。要对付晋亲王这样的人,不能轻举妄动,动了,就势必要一击必中,不然,回头就能将你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所以,一定要耐心,谨慎,周密……

  孙宜霖的中秋是在骆家跟骆家人一起过的,也算是感受一回家庭和睦带来的欢乐氛围,但是,那种愉悦的心情也没能保持太久,因为,骆家毕竟不是他的家。

  整理为数不多的东西,准备离开京城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找上了骆家的门,而且还是一个姑娘,点名要见孙宜霖。

  孙宜霖原本在与骆靖博下棋,孙宜嘉在旁边瞧着。

  听闻门卫传来的消息,孙宜嘉看向自己兄长带上了诧异与揶揄,自己五哥这是在外面欠下风流债了?哎哟喂,这可真是太难得了。

  孙宜霖的眉头皱成“川”字,孙宜嘉瞧着,怕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原本还想开口打趣两句的,现在嘛,“五哥,不如我让人将其打发了?”一个非亲非故的姑娘家,登门找一个大男人,这样的人,别说是打发了,就是永远不再出现都非常的简单。

  孙宜霖看向孙宜嘉,带着点诧异与不认同,“小妹,那只是一个姑娘。”打发容易,毁了更容易,你怎么能这么狠心呢。

  孙宜嘉无语,“我还不是为了你,我以为是有人缠着你嘛,感情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了?”她哥的性子,看着温和,其实骨子里很冷漠,尤其是对于无关紧要的人,现在他变了这么多,连表面都不再温和。难不成现在是骨子里便温和了?

  孙宜霖揉了揉眉心,透着一股无奈。

  这些日子,兄妹相处的时间比较多,孙宜霖的情绪总算有缓和的时候,不再是一直那么僵着感觉不到任何情绪,但是像现在这样情绪明显的还是头一回。

  孙宜嘉这一下就真的好奇了。

  “将人带进来吧。”对方从未来过京城,这人生地不熟的,总不能置之不理。

  人很快都带了进来,相隔还较远的时候,孙宜嘉从她的步态,就能感觉出她的欢喜雀跃,只是走得近了,对上她兄长没啥表情的脸,转瞬间就变得小心翼翼,带着紧张忐忑,好像生怕惹了自己兄长不高兴。

  这个姑娘并不是多漂亮,脸盘还有些圆润,看上去却挺招人喜欢,教养很好,孙宜嘉估摸着,可能还是从大家族出来的,眼神很干净,由此可见,不是自己的本性是那种心宽不爱计较的,就是生活的环境比较简单,如果真的出身大家族,那么应该属于前者。还有那眼神,明显透着对自己兄长的喜欢,非常的纯粹,没有因为自家兄长现在的模样而沾染上异样。

  孙宜嘉心里动了动。

  “宜霖……”

  “闵筱媛,”孙宜霖出口打断她,“你就带着一个丫鬟一个嬷嬷,就敢千里迢迢的来京城?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一个姑娘家,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那语气,说不出的严厉,自然还有他自己没注意到的担忧与关切。

  孙宜嘉瞧在眼里,心里的某些想法越发的明显。

  闵筱媛低下头,手里无意识的扯着帕子,又撩起眼皮小心的觑着孙宜霖,“那什么,还带了哥哥的一个随侍跟一个车夫的。”小声的说道。

  孙宜霖一噎,显然是被堵心了,眼睛转了一下,瞧着好像是差点翻白眼。

首节上一节362/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