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王嗜妻如命 第410节

  

  恭维,“小太子”从小听到大,如果没有人压制,或者没有对比,或者没有自知之明,或许就会膨胀,整日的以为自己真的非常的了不起,然而,“小太子”从来就没这个“福气”,因为三条他都占尽了,所以呢,听听也就完了,完全就不会当一回事,淡然,心情好的时候,或许还逗逗乐,给点赏赐什么的。

  麻溜的将事情处理完了,“小太子”甩甩手走人了。

  从这一天开始,继“皇后监国”之后,启元又开启了“太子监国”模式,太子监国在某种程度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个太子只有五岁,而且皇上皇后都身体康健——没错,启元的朝臣,已经习惯了皇上不在找皇后的局势——现在这又是什么情况?然而,更让人诡异的是,太子殿下居然能不出差错,如果说,是皇上跟皇后在幕后坐镇,但是,有些事情,在朝堂上提出来,皇上皇后都还不知道呢,而且,即便是要让天下知道启元的太子如何如何优秀,也完全没有必要做到这一步,过犹不及,说出去也没人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朝臣们确定,他们的太子殿下真的非同一般。

  皇后娘娘在政事上有有着非同一般的能力,就算是女人,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太子殿下,当真是妖孽得有点过头了啊。

  尽管,“小太子”在靖婉面前依旧是那个调皮捣蛋的混小子,他们之间也没有点破,靖婉心里边,还是止不住有点担心,担心什么呢,担心“另外一个”儿子啊。

  虽然李鸿渊也同样没跟她明确的说过什么,但还是隐晦的提过这个儿子会离开,大概是让靖婉有个心里准备,对于“大儿子”跟“小儿子”,当母亲的都没办法做出取舍,但,事实上,也正如“小太子”所言,在知道他大概所处的年龄之后,到底是没那么担心,心底却是浓烈的不舍,然而,除此之外,也无可奈何。

  只是现在这儿子表现出这般的能力,等他走了之后,原本的儿子要怎么办?这是要上演“妖孽”变“庸才”的节奏?朝臣们现在或许还被“小太子”惊到心肝乱颤,但是,等到适应之后,太子又变得跟普通小孩一样,该是何等的失望不能理解。

  事实上,原本的小太子也是相当聪明的,绝对的高出普通孩子一大截,可是在拔到相当的高度之后,重新落回原本的高度,别人也不会在将他与普通人比啊,只会与他现在比啊,这后者的的差距值肯定远远的大于前者啊,所以,聪明的小太子只会让人摇头叹息啊。

  如此一来,心理承受能力好倒无所谓,但若是不好,估计这样的情况能将人逼疯。——别人只做到六十八十,他已经做到了一百,可是,有人却认为他应该做到两百以上才合格,不然在他们眼里,好像还比不上六十八十的,能有几个人不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更何况,他们可不仅仅是同根,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啊。

  靖婉很想说:儿子,你这么坑自己,真的没没有问题吗?

  有问题吗?在“小太子”眼里当然没有问题,其一,他根本就不承认原身是他自己;其二,就因为是他自己,他才会对年幼的自己如此的“严格要求”,要不然,等日后原身长大了,还达不到他现在的程度,岂不是非常的丢人?

  所以说,“小太子”在清楚自己会给原身留下什么样的烂摊子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毫不掩饰,而且非同一般的理直气壮。“坑自己”坑到这份上,大概也是千古独一份了,只希望小太子到时候不会哭鼻子。

  对于政事,“小太子”游刃有余,所以,就算被亲爹坑,倒是也没所谓,事实上,也的确是通过这些,“小太子”了解到了不少的事情,尤其是关于他母后施行的新政,事实上,都是合乎国情的,并不存在那种非常严重的变法之类的,加上有他爹全力支持,所以并不存在什么阻力。

  除了他父皇在外打仗几年的那些,对于将南齐纳入版图之后,对于兵力进行了裁撤,当然,裁撤的也并非只是原本的南齐兵力,而是统归在一起,而裁撤的部分属于“老弱病残”,使得庞大的军队得以瘦身,但是在瘦身之后,战力非但没有变弱,反而更加的强悍,而在饷银上,靖婉比之以往提高的一倍,并且,管理相当的严格,上边的人绝对禁止吃军饷,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当然,对于那些将领,待遇更是涨了十倍不止,目的就是让他们不要盯着士兵的那些。做到如此这般程度,若是还出了问题,那么,就是上对不起朝廷的信重与厚待,下对不起士兵与百姓的尊敬与爱戴,所以说,不管还有没有良心,处置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没人会同情,没人会求情。

  而裁撤的那部分,优先分发田地,甚至还在一定范围内帮助解决人生大事,自然没有任何人不满。

  不得不说,此番种种,靖婉获得的,不仅仅是民心,还有军心。更何况,战地救援,以及“手术”等首段的施行与普及,不知道捡回了多少人的命,但凡是受益的人,以及他们的亲人,在知道这些都是源自靖婉,别提多感恩戴德。

  现在的启元,要说没人知道皇帝却一定知道皇后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李鸿渊曾经想要将靖婉捧上镇国之宝的位置,事实上,只要给靖婉机会,她自己就能做到,不是虚的,而是实打实的。

  在这样的情况,“小太子”认为,如果父皇负了母后,肯定是天下共讨伐之。

  然而,“小太子”偏偏看到了请求他父皇采选秀女,扩充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的折子。

  沐公公在念折子的时候,心里边将上折子的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小心翼翼的觑着太子殿下的脸色,膝盖甚至都微微的弯曲着,一个不对就准备跪下请罪。

  “小太子”面上倒是没有什么情绪,但是,在沐公公他们心中,殿下在处理政事的时候,是对温和的一个人啊,这现在没情绪了,可见,心里边的情绪肯定大了。

  “小太子”伸手,“拿来。”

  沐公公小心翼翼的将折子递上去。

  “小太子”将折子看了一遍又一遍,好像上面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是非常难懂的东西,需要他一点一点的琢磨,用尽了心思,大概一直看了四五遍,“小太子”终于合上折子,轻笑了一声,然而什么都没说。

  这份折子,自然是留中不发,“小太子”甚至什么表示都没有,就像是不知道一样。

  然后,自然而然的,类似的折子,一道接一道的,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到越来越多的人,但是,也有人完全无动于衷,这事儿才不想参合进去,那不是找死么。果然是这两年的日子越发的好过了,尽管依旧在与前魏打仗,其实根本就没啥事儿,一个个都是闲的,没事儿找事?!

  一直到这件事被明确的在朝堂上提出来。其实吧,一干臣子都要求给太子找庶母妃,也是怪尴尬的,但是吧,最近皇上严格就不现身,他们也是无可奈何不是。

  “小太子”坐在龙椅的侧面,撑着下巴,身体前倾,还时不时的晃动一下小腿,瞧着似乎兴趣盎然。

  对于这事儿,依旧没发表意见,“其他人可还有事情要禀奏?”

  话音一落,就有人站了出来,开始了长篇累牍的上奏,本质上就是弹劾。

  弹劾了一大堆人内惟不修,宠妾灭妻,以庶充嫡,还有狎妓等等……

  而这些事情,“小太子”二话不说,当堂就排版处置,根本就没有要派人查证的意思,而那么不巧的是,这些被弹劾的人,不是那些上折子要皇上采选秀女的臣子本身,就是他们的儿孙等人。

  一个个冷汗滴答滴答的落了下来。

  

番一 第028章:切全黑手段,然后走了

  

  然后,一个个都赶紧跪下喊冤。

  “小太子”还是那副天真模样,就像什么都不懂一般,完全不受影响。“事情没有查证,就给你们定了罪,的确是有失公允,这样吧,本宫便派黑衣卫核实,不过,如果没有这么一回事,之前的惩处自然就取消,但若是有,罪加一等。所以呢,你们最好想好了,到底是查还是不查,本宫给你们选择的权利。”

  这话一出,却没几个人敢随便应,即便是的的确确是冤枉的,但是,一旦牵扯上黑衣卫,难免不会被查出其他的什么事情,更别说那些本身就有鬼的,但是,就这么忍下来,又心中不甘,该因为,被弹劾的事情,每个人都头上都有被“栽赃”的。

  终究还是有人站了出来,请求彻查。

  “小太子”点点头,可有可无的应下了。“行,咱们再来说说,让父皇广纳后宫的事情。”

  之前提起的时候,一语不发,后面上折子的人就遭了秧,现在特意提起来,一个个都不由得紧绷了起来。

  “这种事情吧,本宫到底只是做儿子的,自然还需回禀父皇跟母后,请他们定夺。只是,在这里,本宫有一句话想要请教诸位大人,尤其是上折子让父皇采选秀女的大人们,你们对本宫是不是非常的不满?”

  这话可就有点严重了,当真让太子认定这是事实,他们还不得被太子记恨?现在可是太子完完全全的掌政,要给他们穿小鞋实在是太容易了。一个个赶紧的跪下来,而原本跪着的,赶紧磕头,“臣等惶恐。”

  “惶恐?如果不是对本宫不满,怎么就想让父皇多生点孩子来跟本宫争权呢?嗯?”

  储君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君,但是更关键的还是在那个“储”字,所以,有些时候,更是要慎言慎行,一着不慎,再多的恩宠都可能顷刻间覆没,而“小太子”这话,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在找死。

  为了自己的权利,不想有人威胁到他的地位,就不想自己父皇纳妃生孩子?往小里说就是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干涉父亲的事情,亦是大不孝;往大里说,小小年纪就觊觎帝位,将帝位视为囊中之物,随便哪个当皇帝的老子大概都不能容忍。

  别的不说,就下面的朝臣中的某人,恨不得冲上去捂住他的嘴巴。

  这个人就是小太子的亲外祖骆荣彦,已然官居户部侍郎之职——在骆荣彦与其兄长罗荣文之间,还是罗荣文选择了退步,为自己的弟弟让路,其一,因为罗荣文自己也清楚,他比不上弟弟的能力,或许三品就顶天了,但是弟弟不同,他决定走这条路的时候,简直就像是另一个父亲,就算没有皇后娘娘,只要没什么意外,六部尚书或内阁阁老,必将有他一席之位。

  他让步了,看起来好像是吃亏了,但是,他的行为,杜绝了兄弟阋墙的可能,让人觉得他大度,虽然能力或许平庸,但是,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反而更需要他这样的人,再有,让父亲,弟弟,以及皇后,多少都会对他有愧疚,那么,补偿给他的东西只会更多,而作为一家子,他的孩子只要不犯下原则性的错误,照样前途无量,相反,如果他跟自己弟弟争得头破血流,只会让人厌恶,而且,他弟弟,有皇后这个亲闺女,想要继续走下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该怎么选择,是一目了然的。

  事实上,别人对罗荣文也的确是褒奖居多,能力或许平庸,但是在为人处事上绝对的精明。

  骆荣彦是为了靖婉才决定走上这条路的,为的就是在女儿需要的时候能为她撑腰,也算是他这个不称职的父亲最后能为女儿做的事情,当然,如果女儿在这方面能永远都用不到他是最好的,单纯的为启元尽一份绵薄之力也不错。

  他不了解靖婉,但是,看着靖婉的所作所为,也是倍感自豪,而他外孙“监国”之后,别人或许觉得实在太妖孽,他却已然与有荣焉,看,这是他外孙,而且,不愧是她那个睿智无双的女儿生的孩子,就是非同一般。

  现在嘛,第一次真的很想抽一个熊孩子,东西不可乱吃,话更不可乱说,知不知道?啊?知不知道啊!

  “小太子”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呵呵,怎么可能,不过,他有恃无恐得很,他敢说,如果他回不去,他老子现在就能将皇位甩给他,所以,不过是为了堵某些臣子的两句话而已,有什么不能说的。

  “小太子”其实很想告诉他们,无知就无知了嘛,还大惊小怪。

  对于某些人快要抑制不住的表情,他也懒得理会。

  “或者说,诸位大人,觉得自己现在的位置还不够,还可以用什么女儿孙女侄女之类的博艺下恩宠什么的,如果生个儿子,将来将本宫踹下来去了,登上皇位就更好了,光宗耀祖,多么荣耀事情,你们说,是不是?”“小太子”笑意盈盈。

  “殿下明察,臣等万不敢有这样的心思。”

  “这也不是啊,那就是你们嫌弃母后为国家操劳还不够,还要弄一群女人到后宫勾心斗角给她找麻烦?”

  这顶帽子扣得就更大了,或许在某些人眼里,依旧觉得皇后娘娘参与政事不应该,但是,这都几年了,也早就习惯了,更多的则是看到她为启元为天下百姓做出的诸多事情,便是朝臣们,说实话,很多时候都更喜欢找皇后娘娘,尤其是在被皇上怼得太狠的时候,甚至产生了“没有皇上就好了”之类的大逆不道的想法。

  所以自然是再次极力的否认。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么本宫就想问问,尔等要父皇广纳后妃的意义何在?”“小太子”很是好奇。

  意义?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利益,但是,这都被他们否决,自然不能拿出来说。最后找了一个不算理由的理由,那什么,皇上的子嗣到底是单薄了些,如果殿下能有兄弟守望相助,自然是更好的。

  “小太子”点点头,“皇祖父的子嗣倒是不单薄,只不过呢,这守望相助本宫倒是不知道有没有,那通敌卖国的到的的确确的存在,而且若不是父皇改了规矩,越是能干的皇子,最后就越是‘闲王’吧。”

  “小太子”着实不客气的将心知肚明的事情戳穿。所以说,多子未必多福,子嗣单薄也未必就没有好处。

  “小太子”轻叹一声,“本宫还小,有些事情不太懂,就想请教各位大人,这要不要女人,难道不是父皇自己说了算吗?他不想要,你们上几道折子,他就能要了?他若是想要,还需要你们上折子提醒?什么时候,你们能左右父皇的想法了?”小太子真的表示自己不解啊不解。

  臣子们尴尬了,他们在皇上面前,还真就是一群“怂包”啊。

  “殿下,说起来,这本该是皇后娘娘的事情,若是陛下身边无人,天下人难免会诟病皇后娘娘不贤。”

  “小太子”呵呵笑,“本宫是不是还要替母后谢谢你们为她着想了?”

  这些人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小太子”的态度不对劲儿了,说什么不知道,妖孽成这样的殿下会不知道?

  换成其他的皇后,这等情况,还能说是不贤,但是现在的皇后,这个帽子还真不敢轻易的扣上去。

  “本宫一直以来,都觉得母后多有辛苦,所以,日后大人们有什么事,就不要找到母后头上了吧。”到时候即便是被父皇整死也活该,母后整日辛苦,还要帮你们安抚父皇,一个个得了好处不知道感恩,还要给她不痛快,换谁,回头也能甩你们巴掌。

  而“小太子”此话一次,不少臣子心里的确哆嗦了,这事儿要让皇后记恨上了,倒霉的绝对是他们,找不到人救火不算,如果皇后娘娘吹吹枕头风,秒秒钟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说,他们到底是有多想不通,才会闹出这么一出?

  然后,那些不参与这件事的人,终于站出来,帝后鹣鲽情深,太子聪敏,夫妻同心,父子携手,造福万民,乃天下之福,再者,选秀女与否,都是皇上的私事,身为臣子,当为皇上分忧,协助皇上治理天下,而不是盯着皇上的后宫如何。

  显然,知道这事儿,十有八九不可为,一个个也就顺着梯子下来了,只希望太子殿下能将之前的事儿给忘记了,也希望皇后娘娘不要在意这事儿,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小太子”没说什么,但是,他用行动实实在在的告诉了他们,这事儿,没完。

  该查的事情,继续查,而且,他的某些手段也用了出来,“事实”证明,弹劾的那些内容,还是少的,“查”出来的更多更骇人,也不是什么隔五日早朝,不过两天时间,再升早朝,“小太子”直接将“证据”丢他们脸上,说罪加一等就罪加一等,罚俸降级,有那么两三个,直接从朝堂上滚了出去,官位倒是还在,但是,日后就别想再晋升了。

  冤枉?呵呵……

  其实众人都心知肚明,事情的确没严重到那种程度,但是,他们只是臣子,作为君王,别说只是决定官帽,生死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太子殿下,这是在杀鸡儆猴,而至今,皇上那边都没动静,皇后娘娘也没出来阻止太子“胡闹”,足见,他们是默许了太子殿下的作为,什么?他们可能不知道。这话,说出来,有几个人信?

  皇后娘娘是个明理,是非分明的人,这一次都无动于衷,足见,她心里也是恼了。

  善妒?不贤?除了皇上自己,谁都没资格这般定义皇后娘娘。

  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倒是在数年后,朝堂官员更迭,有人不知情,旧事重提,那时,李鸿渊倒是如他们的愿,但是,随后就再次的发挥了他强大的“克妻”命数,定下两个人,隔日就“死”了,不过,却不是制造什么意外,而是李鸿渊直接派人到他们府上,一条白绫,明明白白的,要么宫中来人直接将人勒死,要么自个儿乖乖的将人送出京城,对外宣称暴毙,就此作罢。

  李鸿渊可是做得一点不含糊,也让朝臣明明白白的知道他的态度,所以,再无人敢提这事,而对靖婉的名声也万分的维护。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数日后,皇上倒是重新归于朝政,不过,皇后娘娘却没有出现,让人忍不住以为,她是不是还在介意之前的事情。

  而事实上,靖婉最近心情不太好,尽管什么都没说,但是,她感觉得到,儿子好像要走了。

  如此这般,其他的事情,都被抛到一边,便是李鸿渊也不例外,整日的陪着“小太子”,“小太子”对那些小孩子的游戏已经失去了兴趣,每日都安静的陪着靖婉,简单的说说笑笑,如此而已。

  李鸿渊尽管心里不爽,但是,这个时候也足够的宽容大度,儿子如何他无所谓,但是,不可能不顾忌靖婉的心情,他有时候占有欲强到变态,但是,他其实永远都将底线拿捏得很到位,他可以适当的克制忍耐。

  这一日,便是晚上,靖婉也守着“小太子”,并不让其他人留下伺候,也没有留灯。

  “小太子”枕在她头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靖婉说话,靖婉一边轻轻的摇着扇子,一边轻摸他的发顶。

  他们之间,倒是始终没有点破。

  不知道什么时候,声音渐渐的消失,没人再开口,但是,靖婉也知道,他没有睡着。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不知道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多久。

  “母后……”“小太子”轻轻的开口。

  “嗯?母后在。”

  “母后,儿子,要走了。”

  靖婉的手僵了僵,片刻,频率不变的摇着扇子。

  “母后,别担心,不管在什么地方,儿子都会好好的,母后也要好好的。”

  “嗯。”

  “母后,儿子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回来的。”

  “嗯。”事实上,靖婉心里也有这样的希冀。

  “母后,儿子困了,先睡一会儿,很快就会醒的。”

  “好。”她知道,醒来之后,他就不是现在的他了。

  “小太子”不再开口,似乎真的睡着了。

首节上一节410/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