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美丽人生 第522节

帮姥爷斟上酒,二端笑眯眯地看姥爷享受地端起来闻了闻,才美滋滋地抿了一小点儿。心里偷笑,姥爷这些年可是被姥姥管得狠了,好在姥爷是个能讲道理的人,不然按照他老人家的性子,准得说姥姥不贤惠了。

第六百零四章 一点思考

二端和樱桃陪着姥爷姥姥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舒心的饭,饭后二端领着樱桃洗碗,让姥爷姥姥歇歇。

厨房里,樱桃小胖手上全是泡沫,一边玩,一边洗筷子。碗二端是不肯定让她洗的,外一给i了呢?割到手就不好了。

在姥爷姥姥家住了半个月,二端就回山城市帮着爸妈收拾东西,一家子真的要搬家到京城了。京城的四合院收拾得妥妥当当,就等着一家人入住了。

型子成绩下来了,理科状元妥妥儿的,虽然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对于他第一志愿选择了沪市交大很不理解,但是本人和家长都坚持如此,他们也只能遗憾今年山城市高中少了一个考取青大的学生了。

不过市理科状元,省理科第五名,还是非常拉风的。这也间接地弥补了爸妈对于各个不报青大的遗憾和怨念。

二端在回到家就发现左邻右舍的,见着她就说她哥怎么怎么厉害,理科状元啊,啥啥的。

妈妈也特别爱往外溜达,二端暗搓搓地想,妈妈肯定是为了多听别人说她是状元的妈,赞美她教育孩子有一套什么的。

爸爸的心情也明显处于亢奋的状态,二端觉着他鱼尾纹都笑得变多了。

谢师宴爸妈商量了一下,还是办了,毕竟就是这么个风气。你不办,认识的人还都来问,弄得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些时候,标立异,反而引来麻烦。所以原本可办可不办的谢师宴还是办了,当然了,周家大儿子的谢师宴肯定是顶配啦。

在商言商,作为商人的爸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宣传机会。谢师宴就设在了由爸爸和老姑父合资的山城市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

为了鼓捣这个,爸爸把在山城市拿到的一块风水宝地给用上了,交通不但便利,还依山傍水的。

设计之初,二端给了很多意见,老姑父也特意出了趟过,去考察了国外的五星级酒店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回来感叹咱们现在服务行业的水平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二端听老姑父说这个,心里其实很想告诉老姑父,原本再过二十年,他们这地界的服务行业服务也还是不咋地。好在现在老姑父意识到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二端觉着,只要树立了行业标杆,多少还是可以影响一下本地的服务业水准的。

她再也不想体会,每次从外地回老家,吃个饭还得看服务员丧着张脸。去水果店买水果,售货员居然眼睛朝上看,嘴里还呵斥你不许挑挑拣拣。

诸如此类的事情,让当年游走世界各地,见多识广的二端都惊呆了。为什么世界都在改变,大家都在前进,而我的家乡却如同被按了静止键一样,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模样?

当时二端就有一种欲望,一种想改变家乡的欲望,可她的力量太过渺小,只能是在自己的专栏里发表过几篇反映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瓶颈的文章。引起过关注,却始终没有人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这片曾经辉煌过的土地。

不得不说,家乡是二端的一块心病。他们这些能读书,会读书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上重点,去大城市生活,享受优越的生活环境。

然后山城市变成了一个无比重视学习成绩,高考成绩的城市,这里的父母家长,不比别的,眼睛就盯着谁家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再然后,无数心怀远大理想的学子,从这里起飞,进入了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学习热门的专业。然后毕业,顺理成章的留在了大城市打拼,在那里成家,在那里立业,在那里过上了父辈们希望他们过上的日子。

没有人回家乡工作,没有人回来看看曾经养育过他们的故土现在是什么模样。

就连一年回老家过年的日子,大概也是一下飞机就受不了家乡糟糕的空气质量,埋怨大街上飞扬的尘土。甚至嫌弃商场里完全跟不上流行的商品。

一批又一批有能力,有学识的人离开这块土地,去追逐他们的梦,追逐他们想要的生活。然后家乡,成了记忆力逐渐模糊的名次,仅仅是在和人聊天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谈起的话题。

人才几乎全都流失掉了,又何谈复兴?这是谁的错?是那些去大城市打拼的学子的错嘛?并不全是,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情怀这种东西养活不了自己,养活不了后代,也养活不了含辛茹苦供他们读书的父母长辈。

每每想起这些,二端都有些惆怅,她甚至觉得自己也是个自私的人。起码在三十岁之前,自己并不觉得她在大城市打拼,拼命想成功,想留在大城市有什么错。

可是当她功成名就,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好像抛弃了自己的家乡。

她从那里来,却不想回到那里去。人都说故土难离,貌似这句话到了他们七零后、八零后这里,就终止掉了。

她偶尔会怀念家乡的食物,偶尔会想起自己就读的学校,却不会想回去那里长期的生活。因为已经过惯了大城市的生活,没办法再回归一个衰落的小城市的市民的角色了。

这样的认知,一度让二端十分纠结。

如果问一个人,你希望不希望你的家乡繁荣富强,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但如果接着问,那你愿意放弃大城市里的一切,回去建设家乡嘛?相信很多人会犹豫,犹豫的结果大多数人会选择沉默。

是这些人不够有奉献精神嘛?是的,因为时代变了。不再是那个集体利益打过天的时代,而是一个讲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时代了。自我,在这个时代空前的重要!没有自我,讲什么牺牲自我呢?

二端也接触过读完名牌大学选择回家乡工作的朋友,只是若干年后,两口子毅然放弃了国企稳定的工作,选择南下工作。

问原因,既无奈又心酸,因为他们两个高级工程师的收入加起来没办法让他们的父母和孩子过上有滋有味的生活。是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残酷到即便你有一腔热血,也会被现实冷却,然后妥协。

第六百零五章 型子的谢师宴

说回到哥哥型子的谢师宴,订在自家的五星级酒店。上辈子山城市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大概要再过个七八年才有,这辈子由于二端这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让她老爸成功坐上了省城首富的位置,连带着,山城市的发展也提前了很多。

酒店这栋三十层高的大楼,现在是山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是最高的建筑。

这里不仅有中西餐厅,还有自助餐厅,还有专门的宴会厅,型子的谢师宴就在宴会厅举行。

实在是爸爸生意上的朋友太多了,当然还有因为他是周景然的大哥,金燮的连襟,这样的关系而来道贺的客人。原本计划是请客二十桌,爸妈算来算去发出的请柬只多不少。可谢师宴当天的情况真是有些失控,不请自来的人超出预期。但是来者是客,又不能把人家赶出去。

幸好这是自家的酒店,负责宴席的人一看这情况,赶紧请示了周景林,立马通知各部门增加十桌。结果还是没够,只得硬着头皮再加十桌。

就这样加加加,硬生生把计划的二十桌,加到了将近五十桌。

二端在休息室陪着姥爷姥姥,听溜出去玩的樱桃回来告诉她外头的盛况,也惊了一跳。看来人怕出名猪怕壮,爸爸生意做的大,自家这些年是头一次这样大规模的请客,想找会套交情的人咋可能放过这个会?

到后来,二端都被爸爸的秘书叫走了,实在是人不够,二端被请去帮着核对礼金。

看到爸爸公司财务部的经理领着个员工闷头数钱,再看看那桌面下一堆的红包,二端真觉得请客是发家致富的好办法啊。

二端也不瞎掺和,就帮着把红包一个个拆开,把现金拢到一块儿,再交给专业的人去数。

财务部的经理和小姨是同学,姓苗,看到二端来帮忙还抽空抱怨了一下。

“本来以为我摊上的是个轻省的活计,没想到哇,竟然忙不过来。”苗经理算是周氏集团的骨干,跟二端也是熟稔的。

“哈哈,苗姨,您多受累哈,回头让我妈给您和这位姐姐包个大红包。”二端自然是说好话啦,今天是自家的私事儿,爸爸公司里的人都是自愿来帮忙的。当然了,也没有人会那么拎不清,老板请客还不来帮着忙活。

“端端,明年你就高考了吧?到时候你的谢师宴在哪儿办啊?”苗经理一边忙活,一边跟二端唠嗑。

“瞧您说的,您就那么肯定我能考上好大学?”二端笑嘻嘻地开玩笑,要不说苗阿姨能坐上这么重要的位置,人家那情商。恭维的话说的滴水不漏,让你受用,又不明显。

“那还有啥可怀疑的?我和你小姨以前在一个单位的时候可就总听她说你学习好,后来进了你们家公司工作,整个集团谁不知道周总的闺女聪明伶俐,学习成绩拔尖儿?你还谦虚啊?”苗经理打趣二端,要她说啊,周家属周端端是周总的心尖儿尖儿。

没看这投资上亿的酒店,名字叫端悦嘛,这明显灵感来自于二端。

首节上一节522/11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