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双双的种田悠闲生活 第84节

  “这样其实很累,眼下我和陆元丰想在镇上摆一个小摊子,做点小吃。

  我觉着不出一个月,可能就把您一年的工钱挣回来了。

  又轻松,又比张财主家挣钱,就是可能要守着摊子。”

  镇上离这里远,一来二去的,颇有不便。

  特别是每次上街做买卖,穆双双啥东西都要租金的时候,就更加的不方便了。

  自己闺女手上有多少银子,余四娘是知道的,她也感叹过闺女挣钱的能力。

  可是她毕竟不是闺女,啥东西都不知道。

  “双双,您啥东西都不知道,不知道会不会拖你后腿。”

  余四娘和穆大山性格不同,如果是给穆大山,可能会担心,这镇上的钱是不是那么的好挣,会不会浪费时间……。

  余四娘年轻时候也是敢拼敢闯的,不然也不会一毛钱都不要,就嫁进老穆家。

  “这个简单啊,娘您完全不用担心,我可以教你的,而且我做的那些东西都特别的简单,娘肯定一学就会。”

  凉面,凉皮,肉夹馍,还有八宝粥。凉粉答应酒肆轩了,三个月不摆摊,所以不能算到其中。

  “中,你先把娘教会,要是娘做的和你做的一样,娘就不去张财主家了。”

  这个家的重担,不能只在闺女一个人的手上。

  “太好了,娘,您真是太明白事理了。”穆双双停下脚步,一把投进余四娘的怀中。

  余四娘心情大好,她轻轻抚了抚穆双双的头发,笑嘻嘻的道。

  “你这丫头,就是粘人,也不怕丰子看了会笑话。”

  “四婶,不会的,我不会笑话双双的。”陆元丰摇头,相反,他很喜欢双双这样,浑身都洋溢着着幸福。

  “听听,人家丰子多懂事。”

  “是啦,是啦,娘说的都是对的,咱们赶紧赶路吧,太阳都出来了。”

  依旧是在镇上分别,穆双双和陆元丰将凉粉送到了酒肆轩,才刚踏进酒肆轩,胖大厨就迎了上来。

  “哎呦,我的小姑奶奶,你可算是来了,你再不来,我这里都要掀开屋顶了。”

  胖大厨话说的十分严重,穆双双拧眉头想了想,应该不是她送的凉粉吃了有问题吧。

  每次送凉粉,穆双双都会让酒肆轩认真检查一遍,只要是出了酒楼的大门,她就不负责凉粉的安全了。

  这一点,胖大厨也没啥意见。

  那是不好吃,被人嫌弃了?

  穆双双脑子里一时间百种思维,胖大厨见她在走神,没忍住便开口。

  “你这小丫头,搞个凉粉,把我酒楼里的生意带火了,可也给我带来了困扰。

  那些人整天来就要点凉粉,多少银子都愿意,还说再不多备些,就要砸了我这酒楼。”

  “你赶紧想想办法,能不能多送几次,一次多送点。”

第157章 给你加钱(二更)

  胖大厨焦急的样子,穆双双看着眼里,心底也有了另外一层打算。

  能够挣钱,她自然是愿意的,可要真的每天过来,她人也吃不消,毕竟做一次凉粉,差不多要花费她个把时辰的时间。

  第二天还要赶十几里山路,她暂时海吃不消。

  而且凉粉这东西,吃多了,一定会腻歪的,一旦腻歪了,她手里握着的这张牌,也就废了。

  “胖大叔,其实现在对您来说,客人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见得是坏事。”

  “你想啊,大伙儿都想要,肯定证明这东西珍贵。你要是轻易的拿了出来,大伙儿不就觉得,这只是普通玩意儿,容易得到。”

  “时间久了,也就不爱吃了,凉粉的生意也就断了,要想保持长久,第一个让他们少接触,第二个就是要不断的变换口味。”

  胖大厨一听,是这么回事。

  再好的厨子,菜品做久了,别人也会觉得腻,更何况凉粉还只是一个单品。

  越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是珍惜,反倒是那些唾手可得的,到了人家手里,就被扔掉了。

  “小丫头,你说说咋办,要是法子行,我给你加钱。”

  之前胖大厨定的凉粉价钱是二十文钱一碗,可是现在都已经卖到三十五了,还是一上来就脱手的那种,就算是给穆双双加钱,也不为过了。

  穆双双一听,人顿时精神了。

  “您还就得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少量供应凉粉。而且还要让别人知道,酒肆轩做凉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样,凉粉的价值才会越大,而且还会以吃上酒肆轩的凉粉,作为一种特别有面子的事情。”

  攀比心理,任何人都会有,特别是镇上那些握着大片的良田,又没啥事情做的财主,可能比一般人更加注重面子。

  “你说的倒也在理,大家吃东西也就图个乐呵,图个面子。”

  酒肆轩的菜品并不便宜,一个凉粉几十文钱,对穷人来说,好几天的工钱,可是对于那些有钱的人,就成了茅厕用来揩拭屁股的竹篾一样,可有可无。

  “说起来我都被他们吓糊涂了,不过我们酒肆轩经常有老顾客想点这东西,我们也不好拒绝。

  这样吧,以后你三天一送的时候,再多送些,以前三十份,你现在给我送六十。”

  剩下的三十份,他全备着给更有身份地位的老熟客。

  “行,没问题。”穆双双点头答应。

  多三十份,她一趟就多挣几百文钱。

  “那这样凉粉和果汁一起算,每份我再给你加五文钱。咱们的合同还得延长期限,之前是三个月,现在再延长三个月,你看咋样?”

  凉粉,配上果汁,这么新鲜又受欢迎的东西,不能就这么快就不做了,哪怕天儿真的不热了,凉粉的热度也不会降下来。

  “行啊,那咱再把契约重新拟一下?”穆双双挑了挑眉,她一向是爱憎分明,公私分明的人,不给自己留麻烦,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好,加钱我给你从今天开始算起。”

  胖大厨倒是大方,这样一来,光是这一趟穆双双又多挣了一百多文钱,三十份的东西,也就是四百五十文钱了,这做买卖确实是挺挣钱的法子。

  重新签订了契约,按了手印,穆双双和陆元丰赶着去知味轩,将青蛙卖掉,一来二去,等真正空下来去镇上卖莲蓬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去集市的路上,陆元丰一直对着穆双双腼腆的笑着,双双挣钱的本事,他已经领教过了,只是每一次见,都会有新的收获。

  比如这一次去知味轩卖青蛙,原本定那里大厨定的是六文钱一斤,双双硬是给谈成了八文钱。

  每斤多挣两文钱不说,还让主厨大师傅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陆元丰不知道,穆双双这种已经算是修炼成精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最重要的是,她知道,那些人到底想要啥东西,喜欢听啥话。

  “傻小子,你老看着我傻笑干啥?”穆双双又用了之前的称呼,还别说,要不是陆元丰现在人高马大的,她还真想摸摸陆元丰的头。

  这少年,典型的忠犬,她说啥都是对的,有危险,总是习惯性的将自己保护在身后。

  穆双双不知道这意味着啥,比起那些复杂的感情,她更倾向于她现在和陆元丰一起合作挣钱,他对自己有一定的依赖感。

  “没有。”陆元丰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也看不出有啥心虚的。

  “得,咱们去卖莲蓬去,这么多莲蓬,应该能卖不少钱了。”

  穆双双笑嘻嘻往陆元丰的独轮车上搭了把手,陆元丰也没阻止,但是所有的力道都是他一个人承受的。

  ————

  薛家!

  薛老太让人找了穆双双和陆元丰好几天愣是没找到人,现在她也不找人了,又想着去自己的凉茶棚看看。

  却被儿子薛义拦了下来。

  “娘,你这是干啥去,这天儿这么热,凉茶棚子热得很,可别中暑了。”

  “不用你管我,你去忙你的生意去,我现在可好着了,你爹可是在我身边保护我的。”

  穆双双当初那句,她家老头子一定在自己身边,成功的唬到了薛老太。

  薛老太现在每天都让自己开开心心的,也算是给自己老头子的一种交代。

  “好啥好,你说说,昨个晚饭你没吃,今儿个早饭也没用,我爹要是知道,要伤心了。”薛义精明的很,穆双双懂的用的东西,他也知道。

  “你胡说,老头子才不会怪我了,要怪就得怪你,谁让你把桂嫂送走了,现在厨子做的东西我吃不惯,我想吃特别的。”

  薛老太嘴里的特别,让薛义眼前一亮。“娘,您是不是说的酒肆轩的凉粉?那东西我给你预定了一份,晌午肯定就给您送来了,现在您先喝点粥?”

  “不要,我不喝,家里厨子做的我不喜欢,味道不对。还有,我要吃莲子,新鲜的莲子,现在就要。”

第158章 再遇薛总管(一更)

  薛老爷子发迹之前,就住在藕池河附近,薛老太嫁过去的时候刚好是盛夏,家中也没有别的吃食,他就给薛老太整了不少莲子吃。

  那个味道,薛老太至今都记得。

  “要吃莲子,这好办。我们后院的莲花池不就有嘛,我让人给你摘。”

  薛家的宅子和穆家大姑穆仙仙的婆家的宅子比起来自然是不同的,薛家前后院面积加起来,可能有一百多亩地,光一个回旋长廊,就占了好几亩地。

  薛家大业大,有一个荷花池,自然不在话下的。

  “我不吃,我要吃河里摘的,你爹那时候在藕池河摘的莲蓬可香了,娘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味道,香甜不说,颗粒还比一般的莲子大。”

  “……”

  薛义对于自己娘的诸多要求已经习惯,他唯一后悔的就是自己当初为啥不跟着他大哥跑路去京城,至少现在这些东西头疼的肯定不是他。

  “薛管家,你照我娘说的去做,去镇上集市找找看,有没有卖莲子的,要河里长的,有的话多买些回来,我娘要吃。”

  薛管家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在薛家做了好些年了,能够做到薛家的大管家的位置,也是有一定的本事,只要是薛义的吩咐,他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

  ……

  集市上,穆双双在地上铺了块麻布袋,莲蓬摆了一些在麻布袋上,一会儿功夫,摊子边上就围了不少人。

  盛夏的莲蓬,一直是镇上比较稀罕的东西,加上她卖的也不贵,一个莲蓬两文钱,路过的人基本上都会停下来带一两个莲蓬走。

  一会儿功夫,十多个莲蓬就脱手了。

  卖莲蓬是穆双双做这么久买卖以来,最轻松的一次,几乎不用吆喝,大伙儿就聚拢来了。

  只是莲蓬不比别的东西,别人基本也就买一个两个的,要大量出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穆双双想了想,还是决定吆喝一下。

  “莲蓬,新鲜的莲蓬,刚从藕池河里摘出来的,颗粒大又甜,煮汤,煮粥都可以啊,大伙儿过来看一看勒,不好吃不要钱勒。”

  不好吃不要钱,这句话一说出口,又吸引了几个人上前。

  “哟,这莲蓬真新鲜,咋卖的?”

  “两文钱一个,大嫂,多带几个呗,孩子们应该特别好吃。”

首节上一节84/1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