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医妃之厂公真绝色 第244节

他岂能放过他们?

定要尽快找出他们家不法的罪证来,便没有,或是不够,那便现造便是,横竖东厂最擅长这个,总之定也要让常宁伯府家破人亡,他心里才能舒坦些微。

反正都知道流放之路苦之又苦,路上一病死上几个,再不慎摔残几个,本就是不可避免的。

常太医听得韩征已有了决定,且也并没有要两家人的命,只是让他们受活罪而已,点头道:“那你看着办吧,只要不出人命就行,到底清如身上流着那家人的血,也不可能真割肉放血还给他们,那便留他们一条性命,就当过往一笔勾销,以后他们是好是歹,都与清如不相干了。不然白为这样一家人伤阴骘损阴德,也太不值当!”

韩征知道常太医医者仁心,点头应了:“我会留他们一条性命的,您老就放心吧。”

他手上的人命早不知多少了,可一点不怕伤阴骘损阴德,阴司但有报应,只管冲着他来便是,看他可会惧怕分毫!

常太医叹道:“当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我老头子也算是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无耻的人都见过了,可像这家人这般无耻的,还真是第一次见,这是为了利益好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亲情血脉脸面尊严通通都可以不要啊,利益好处就那般重要不成?前番甚至连宣武侯府他们也搭上了,说得他们家二奶奶病情那般严重,结果却是为了骗我小徒弟去见那个张氏,就不怕一语成谶,咒着自己咒着就成了真?”

他只是随口这么一叹,韩征却是听出了端倪来,忙道:“前番是什么时候?张氏之前还见过清如一次吗?我怎么不知道,您老当时就该告诉我才是啊!”

常太医见自己说漏了嘴,说出口的话也收不回来了,只得道:“就是你出宫前的事,你那时候不是忙得半死吗,清如再四让我别告诉你,我便答应了她,还以为他们钻营无路了,自然也就死心了,谁知道……”

韩征沉声道:“除了那次和昨日的事,中途还有没有?不许再骗我了!”

宣武侯府是吗,看来也是好日子过腻味了!

常太医见他满眼的冷戾,忙道:“没有了,真没有了,就宣武侯府之后还试过一次,想再请清如去给他们家二奶奶问诊,却被清如给拒绝了。你可别冲动啊,你一次动这么几家人,还一家伯爵一家侯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家好歹总有几门贵亲,族人也是众多,势必会惹人侧目非议的,实在犯不着。”

都怪他这张破嘴,怎么就说漏了呢?

韩征笑起来,笑意却未抵达眼底,“您老说得对,一次动几家人,的确不是明智之举,可若是他们自己做了不法之事,那就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了。您放心,我不会冲动,更不会为伤敌而自损的。”

他慢慢儿来便是,反正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他从来不缺报仇的决心和耐心!

当下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常太医看时间快到他去给外招的十二名女子授课的时间了,也就与韩征作了别,离了司礼监。

韩征待他离开后,方复叫了柳愚和孙钊进来,如此这般继续吩咐。

到了下午,施延昌就被自己顶头上司的上司礼部侍郎,给叫了自己的值房里去,一脸冷漠的告诉他:“听说你母亲病得很重?既然如此,你便回家安心侍疾吧,以后不必再来衙门里了,至于你的职位,过两日自会有人来接替,你马上出去与其他人办一下交割,就离开吧!”

施延昌听得侍郎大人叫自己,心里立时七上八下,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

也许,会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承受不住的打击,毕竟他比谁都更清楚施清如到底有多恨他,心里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但又忍不住心存侥幸,所以才会默许纵容张氏的一再钻营……

没想到等来的果然是巨大的打击,他别说升官发财,飞黄腾达了,他连现在的官职都保不住了!

施延昌大脑有一瞬间的空白,等他回过神来,已听得自己在赔笑哀求侍郎大人,“侍郎大人,家母的确病了,但没有病重到需要下官回家侍疾的地步,何况下官家里还有内子和兄弟儿女们侍疾,实在用不上下官,下官还是留下来,继续为众位大人分忧,为皇上尽忠吧?”

可惜侍郎大人丝毫不为所动,“令堂病重的消息如今满京城还有谁人不知,你却不想回家去侍疾,不觉得太不孝了吗?当今皇上以孝治天下,我们礼部更是全天下百姓礼仪教化之表率,如何能容如此不孝之人?你还是速速交割了,回去吧,等令堂病愈了,再到吏部候选也是一样的,走吧,走吧!”

他一个同进士,还是名声不好,同僚不理,更得罪了上头大人物的同进士,这次真把官给丢了,可什么时候才能再授官?便是去吏部候选至死,只怕也不可能再授官了!

所以他无论如何不能回去,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现下的官职……

施延昌心里疯狂呐喊着,继续哀求起侍郎大人来:“侍郎大人,下官并不敢不孝,实在是家母并没有病重到那个地步,何况家母一辈子最大的心愿,便是下官能一直为国尽忠,死而后已,求侍郎大人就让下官留下吧,下官以后一定加倍尽心尽力,为……”

侍郎大人不待他把话说完,已不耐烦的打断了他:“你不用再与本官说这些有的没的了,你说再多都是没用的。你也别再为难本官了,命令是从司礼监一路传到我们礼部来的,到底是谁发出的,你还不明白吗?谁敢违抗的?还是回去好生修身养性,安分守己吧,指不定还能有转机。你也是本事,那么出息那么好一个女儿,愣是生生给养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怨得了谁?”

心里又是鄙视施延昌为了攀高枝儿,竟忘恩负义,纵容家人杀妻卖女,简直禽兽不如;又是可惜那么好的女儿竟是他的,要换成礼部侍郎自己的,他一定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甚至早当祖宗一样供起来了好吗?!

施延昌一听他丢官果然是韩厂公所为,心里不由又恨又怕又悔。

还当那个死丫头就算再恨他,再恨施家,终究也不会真对他和自家下狠手,他还一直当着官,便是最好的明证。

不然让他丢官之于韩厂公来说,不过只是随口一句话,不,韩厂公甚至根本不必把话说出口,只消一个眼色,自有底下的人会替他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可他却一直没丢官,当然,他处境比之以往坏了不少,家里也每天都鸡飞狗跳,让他头痛欲裂,不胜其扰。

但他的官职一直都还在却是事实,可见那个死丫头到底还是没想过要对他和自家赶尽杀绝的,她充其量也就是不肯认他这个亲爹和本家,不肯替他们谋好处,不想让他们一家子有好日子过而已。

这也是施延昌一直心存侥幸的原因所在,指不定让张氏和自己的爹娘一通软磨硬求,女儿就真一点一点回心转意了呢?

万万没想到,他真的太高估了自己和施家,也太低估了那个死丫头心里对他和施家的恨意,以致竟选择性忘了韩厂公到底是如何的权倾朝野,又是如何的心狠手辣了!

现在他要怎么办,就这样丢官回家吗?

可真的好恨,好不甘心,回去后张氏势必也不会给他好日子过,只怕立时便会将他父母兄弟都扫地出门。

但若不乖乖回去,谁知道等待他的还会是什么?

只怕届时就不只是丢官,更是丢功名、丢命,家破人亡了!

施延昌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了礼部侍郎的值房的,他只知道自己这辈子,已是彻底完了……

施清如给太后施完了针,又仔细询问了一番太后,方笑道:“太后娘娘的腿打明儿起,可以改为三日施一次针,待再施足五次,便可以再不用施针了。只是待入了冬后,还是要多注意保养,日日以温泉之水辅以药材浸泡才是,但如今已经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效果了,恭喜太后娘娘。”

太后满脸是笑,“这可都是你的功劳,这几个月以来,从春末到入夏,再到如今入秋,委实是辛苦你了,总算很快就不用再时常来哀家这仁寿殿,看哀家和你段嬷嬷这两张老脸了。”

施清如忙笑道:“太后娘娘言重了,您老人家慈眉善目,就跟观世音菩萨一样,不止臣,谁又不爱看呢?只都不敢轻易来扰了您老人家的清净而已。”

说完,低下了头去,她道行到底差太后差远了,说这样言不由衷的话还能面无改色,毫无异样,也只能低头来遮掩了。

太后已呵呵笑道:“瞧这小嘴儿,多会说话。可惜丹阳这阵子也不进宫来陪哀家了,哀家实在闷得慌,偏哀家又不爱抹牌,你这丫头又不让哀家多礼佛,这时间也真是忒难打发了。”

段嬷嬷忽然插嘴道:“太后娘娘说时间难打发,奴婢倒是有一个法子,您老先听听可行不可行啊?您把几家王府的郡主小姐们都传进宫来,陪您住上一阵子,每日里把郡主小姐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就既热闹又赏心悦目,既打发了时间,祖孙之间也可以多亲香亲香了?”

太后让段嬷嬷这个提议说得来了兴趣,“你这法子倒是不赖,说来哀家也好些日子没见孙女儿们了。尤其广阳,翻了年就要下降了,等嫁了人,哪怕她是郡主呢,也要侍奉翁姑,绝不能像当女孩儿时一样的自在了,不趁现在让她好生放松一下,与姐妹们多亲香亲香,这嫁了人可就没这机会了。那就传哀家懿旨,让广阳、老五家的恩阳进宫来陪哀家小住一阵,再让老三家也送个女孩儿来吧,省得说哀家厚此薄彼。”

广阳郡主是已故卫亲王的独女,因卫亲王早亡,太后待其自来还算疼爱,在小辈中仅次于丹阳郡主;恩阳郡主则是安亲王的嫡长女,因自小娇俏可爱嘴又甜,太后也颇喜欢。

惟独平亲王没有嫡女,但侧妃生的庶女却有好几个,只不知这次他们家会选谁进宫来陪伴太后。

总归这些都与施清如无关,她在一旁又听太后与段嬷嬷说了一会儿话,不外几位郡主小姐进宫后住哪里,安排哪些人去服侍之类。

好容易等到一个二人说话的空档,遂忙行礼告退了。

太后也没多留她,只笑着让人好生送了她出去。

施清如出了仁寿殿后,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才松了下来,也渐渐回过了味儿来。

首节上一节244/4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