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 第230节

  “这真是个扳倒秦潭公的好时机啊,算弄不掉他,砍掉他一堆左膀右臂。”

  王烈阳摇头:“你们年轻人是气盛。”敲了敲桌面,“秦潭公再飞扬跋扈,挟持天子,他到底是一员武将,又是外戚,还做不到以令诸侯,但陈盛不一样啊。”意味深长的扫过众人。

  那可是臣。

  秦潭公要扳倒他天下人不服,但一个臣扳倒一个臣,且这个臣资历不低于他,那很容易服众了。

  “陈盛他还有什么?”一个官员皱眉不服道。

  王烈阳神情祥和,道:“他还没死,他还有学生,他还有这次的时机。”又笑了笑,“谁想到黄沙道会发生这种事,地动,皇后陵还塌了....”说到这里又停下来,神情若有所思。

  谁想到黄沙道会发生这种事?

  如果陈盛想到了呢?

  这件事不对.....

  王烈阳坐直了身子,道:“这黄沙道,是不是有什么事,是我们不知道的?”

  ......

  ......

  “哥哥。”

  秦太后疾步进来,屋子里的官员忙起身施礼,秦太后也不管他们摆摆手。

  众人施礼齐齐的退去。

  “哥哥,是不是那些人干的?玉玺怎么样?”她一叠声的问道。

  秦潭公道:“应该是那些人干的,至于得手还是没有得手,暂且不知道。”

  “我说这个不行啊,这分明是给他们机会啊。”秦太后气道,“你看看,现在怎么样,果然吧。”

  秦潭公道:“不一定啊,段山说了地宫前后两门都还封闭,或许是有人试图闯入才塌了。”

  秦太后道:“别人试图闯入会塌,但如果...宝璋帝姬...”

  秦潭公微微一笑:“所以这不挺好的,正好确定我们的小公主是否出现了。”

  秦太后听得不解:“怎么确定?”

  秦潭公道:“打开地宫,打开皇后的棺椁。”

  秦太后伸手掩住嘴,不由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哥哥,怎么打开?我们要打开地宫无疑是要把黄沙道翻一遍,这么大的动静可避不开那么多人的耳目。”

  秦潭公道:“已经那么大的动静了,正好用更大的动静来掩盖。”将手的册一合,“君子试圣人子弟齐聚,陛下孝行明政感天动地,天驱散恶灵,黄沙道重归清明,皇后娘娘和宝璋公主灵柩当归皇陵。”站起身来,拂袖一笑,“那么在天下人瞩目之下,开地宫吧。”

  .....

  .....

  七月末的黄沙道晴空万里,昨日一场秋雨带来的寒意被烈阳驱散。

  隆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恍若雷滚滚,地面发出震动,街的人却没有慌乱,只是略一怔。

  “开始请皇后娘娘的灵柩了吗?”

  “今日君子试结束祭拜开始了啊。”

  大家议论着向城外方向看去。

  站在皇后陵内这种震动感受更强烈,君子试的考生们身着礼服,如同开始那般排列祭拜,只是与七月初不同的是,前方曾经高耸的园丘已经消失,此时百众工匠正在其奋战,更远处还有巨大的挖井凿渠的工具散布。

  “我还记得当初建造地宫的时候是这般情景呢,运送来的沙土堆的跟山一样...”礼官喃喃感叹。

  身为榜首站在最前方的薛青听得他的话,抬起头,建造时合情合理,挖毁时亦是合情合理,翻云覆雨啊。

  礼官收回视线,看向列队的考生们,高喝。

  “拜!”

第一百二十一章 终宴

   有首有尾有始有终,这一场祭祀之后,君子试真正的结束了。

  黄沙道的人似乎一夜之间少了很多,未取的考生们黯然离去,但取的考生们则还没有离开,既然君子试等同于乡试,那么鹿鸣宴是不能少。

  大多数客栈里不似先前的热闹,但长安府这边依旧,没有了考试的紧张,先前更加喧闹。

  “多少人羡慕我们呢。”张双桐在厅内说道。

  一众人正在吃早饭,虽然已经近午。

  店伙计端着盘子在其间穿梭闻言恭维:“那是,诸位一府都是举人老爷了。”

  张双桐道:“举人老爷哪有解元老爷厉害。”伸手指着内里,“三次郎这边。”

  内里薛青与裴焉子说着话走来,身后跟着郭子安和柳春阳嘀嘀咕咕也在说什么,听到他招呼四人便都走过来。

  “解元公请座,别人都靠后。”张双桐道。

  厅内诸人并没有不悦都面色含笑,薛青也没有拘束谦让,一笑果然座。

  张双桐看着那店伙计道:“我说的别人羡慕我们,除了成绩还有这自在啊,我们都取了,你想想如果有没取的,我们可还能这样说笑自在?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一府的考生一起来最好的一起结伴走,那如今这场面便会尴尬,取的意气风发,未的黯然神伤,双方都要互相顾忌......

  店伙计再次笑着恭喜:“举人老爷们如此高兴,在我们这里多留几日玩耍。”

  庞安道:“外乡虽好,归家心切啊。”

  说到家这个字,在座的不管是少年还是年长的神情都有些期盼。

  吏此时迈步进来,看到披头散发衣衫随意的诸生,顿时皱眉:“成何体统。”

  诸生忙笑着起身。

  吏也没有再斥责他们的放荡不羁,道:“今晚是鹿鸣宴,先生让我来叮嘱大家千万不要迟了,除了西凉我们是唯一一个全员取的州府....”眯眼捻短须得意尽显。

  虽然取的二百名被称作举人,但因为会试成绩限制,这举人算不算数还不一定,所以原本不打算大办,但发生了皇后陵的事,因为这些学子们皇后显灵,彻底解除了黄沙道恶灵,朝廷必然要高规格对待。

  据小道消息流传,很有可能朝廷最后会认可君子试二百考生的举人身份,不一定必须通过会试。

  这个暂且不论,眼前可以肯定的是鹿鸣宴要大办。

  “乡试结束后的鹿鸣宴,举人们会簪花骑白马披红挂彩,在鼓乐手的拥簇下游街赴宴。”

  另一间同样一人不少全员满座的客栈里,索盛玄对左右的拥簇的婢女说道,俊秀的脸神采飞扬。

  “然后呢,考官们都参加,到时候还要拜座师,送礼...”

  “我们的礼物准备了吗?鹿鸣宴拜座师要准备的跟束脩不同,是金银绸缎等等。”

  索盛玄说的头头是道,可见对科举是多么的了解熟知,又可见多么心之向往才如此熟知。

  在座的白袍少年们却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同兴高采烈,而是迟疑一下,道:“礼物没有准备.....”

  话音未落有人站在门外,道:“行礼准备好了吗?”

  行礼...索盛玄看去,见同样一个白袍少年站在门口,修长的身形挡住了日光.....他忽的想到了什么,面色顿时讪讪。

  “七娘...我们会走的...看完鹿鸣宴后。”他带着几分讨好说道。

  当初射御考试前,秦梅曾说不过薛青让他们滚回西凉,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他们的确没有过薛青,所谓君子一言,他们应该收拾行礼回西凉了。

  秦梅看他一眼,道:“我的行礼准备好了,我先走一步,你们自便吧,跟随那些官员一同进京也好,独行进京也好。”

  “好的好的。”索盛玄连连点头,点到一半才回过神,惊喜的起身,“咿,七娘,你是说不用我们回西凉了?”

  秦梅道:“想回去也可以啊,随便。”

  索盛玄已经拉住他的胳膊,笑道:“不想回不想回,听你的。”

  秦梅瞥了他一眼,甩开胳膊要转身,索盛玄又再次拉住他:“不过,七娘,你说什么?你要自己先走?你不参加鹿鸣宴?....”话出口看到秦梅漂亮的眼挑起,忙又自己改口,“那个不重要,我是说你不跟我们一起了?现在去京城?”

  秦梅嗯了声。

  其他的少年们也都站起来,表达惊讶。

  索盛玄道:“七娘,你一人,还是不要了吧...万一吃苦...”

  秦梅斜眼看他,嘴角勾起笑,道:“吃苦?我是没吃过的苦的人吗?我,还怕吃苦吗?”

  他的声音清脆,听不出喜怒,但这句话出口在场的少年们都几分畏惧的低下头,屏气噤声。

  索盛玄面色怯怯,喊了声七娘:“不想以前了嘛...”

  秦梅转身道:“我走了。”负手向外而去。

  竟然是说走走,索盛玄等人忙呼啦啦的跟出来,要劝也不敢劝,要叮嘱也好似没什么叮嘱。

  “钱呢?你多拿些。”索盛玄道,看着秦梅抓住马缰绳,马背竟然只有一个黑色布包,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而这个布包内里包裹的也不像是衣衫,而是一个小罐子。

  秦梅将布包取下,负在背,翻身马,道声不用。

  索盛玄还是不放心拉着缰绳,道:“七娘,你对路也不熟,你路小....”

  秦梅在马居高临下斜眼看他。

  索盛玄便把心字咽了回去,眨了眨眼道:“....我会想你的。”

  秦梅哼了声将缰绳扯过来,要走又停下,道:“你们自己走吧,往京城去的考生不少,记住......”他没有看索盛玄,而是看向前方院门,“不要做个好人,永远不要做好人。”

  说罢催马,大黑马一声不吭向前。

  索盛玄忙跟几步:“到京城哪里找你啊?”

  白袍黑马已经跃出门,扔回一句:“我会找你的。”

  索盛玄等人奔到了客栈门口,看街人轻马快消失在视线里。

  ......

  ......

  大街鼓乐喧天,人们纷纷走出来,看着一间间客栈前被邀请马的考生们。

  “状元进士游街也不过这般吧。”

  “说了咱们黄沙道是不一般...也是天子之地呢。”

  “可惜啊,皇后娘娘和宝璋帝姬的灵柩要运走了。”

  “是啊,那以后咱们这里怎么办?”

  街闲谈议论嘈杂,最近黄沙道发生的事太多了,大家说都说不过来.....薛青等二十人皆已经披绢花彩带跨白马,汇入街其他考生们在簇拥下向官衙走去。

  忽的薛青回头看去,并没有看到注视的视线,只看到人群一个背向而驰的身影,白袍黑马,背一个黑色的包袱,点缀在白袍,恍若泼墨.....

  真是怪的人。

  虽然只参考了三科,但因为总分几乎高居榜首,秦梅无可非议的入取,那他这是不参加鹿鸣宴了啊,也好,不用再见了。

  薛青收回视线看向前方,含笑迎着四面的注视和恭喜。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笑谈

   官衙灯火明亮,人声鼎沸,起考前那次宴席,这次气氛欢悦轻松。!

  殿内考生们按次序排开,在礼官的引导下参拜了天地君以及座师房师,奉礼物。

  薛青作为榜首站在最前方,一一参拜.....这次的座师是国子监的两位大人,年纪都在四十岁左右,出身翰林,身为主考这二百考生日后便都算是他们的学生,将来不论入仕也不论官职大小,都要敬一声老师......这也是为什么王烈阳要掌控君子试的原因,师徒同窗是官场关系构架之一。

首节上一节230/4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