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 第411节

  这一次同知也出声喝止。

  越解释越麻烦,通判嗨声,跺脚道:“我这去写缉查通告书。”还是不说了做事吧。

  同知也告退要去做事,同时也和心腹师爷消化一下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知府没有阻拦。

  “此事非同小可,千万注意保密。”他叮嘱道,“缉查通告书写好了,你我也都过目。”

  同知应声是离开了。

  知府又低头看手里的那张纸,这张纸写了几句话,其宝璋帝姬锄奸,假挟宝璋帝姬当诛这两句话还含含糊糊,看到了会令人有不同的解读,而最后一句话则直白**裸打在脸,让你想多想都想不了。

  宋元窃国,真帝姬在民间。

  嘶...知府不由吸了口凉气。

  外边传来脚步声伴着一声大人。

  知府微微受惊下意识的将手里的纸攥紧,厅堂里响起纸张揉捏的声音,脚步声也停下,两个官员站在厅堂外看过来,这两人都不是陌生人,一个府衙的吏,一个是去年新来的知县。

  知府将手里的纸张拿好,恢复神情。

  王知县施礼喊了声大人,道:“下官来与大人说今年夏税的事。”又补充一句,“年节时与大人提过,大人让我这时候来。”

  知府想了想,确有此事,道:“进来吧。”

  .....

  .....

  官兵在府城穿行在大街小巷引发了不少探问躁动,府衙这边也变得往日更忙。

  三个吏在十几个差役的拥簇下急急的向外奔走,有人迎面走来差点相撞。

  吏们恼怒要呵斥,抬头先看到一身官袍,怒骂的话便咽回去,再看到来人年轻的面容,脸便都露出笑脸.....

  虽然是个小知县,但进士老爷的出身不是他们能慢待的。

  “王知县,夏税的事昨日没说完?”一个吏主动道,“知府大人在后厅呢。”

  王知县手里拎着几个纸包,含笑道:“不,说完了,今天我是来见何大人的。”将手里的纸包举了举,“昨日尝了他的长安府茶汤,我觉得不太地道,正好随身带着给他送来尝尝。”又一笑,“你们忙完了也都尝尝。”

  吏们便都笑了应声道谢,王知县主动让开。

  吏们也不再客气道:“我们要去张贴告示。”带着差役急匆匆的向街散去,从府衙门前到街再到城门逐一张贴,而各个县镇也都会收到,然后在各自的县城乡镇张贴。

  看到官府张贴告示,街的民众很快聚集,有的是差役大声念一遍,有的是民众识字的人自己念。

  “..近日境内有山贼马匪作乱....”

  “...有闲杂陌生人皆要报...”

  “..官府调集官兵搜捕,听命勿要阻拦,否则以同党论....”

  山贼马匪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但零星散落藏于乡野,让官府出告示缉捕搜查告诫,肯定是出了大事做了大恶了,街的民众惊讶又惶恐不安,境内的山贼马匪作乱到这种地步了吗?

  城内顿时嘈杂喧闹。

  有一处路人们也正在听墙的告示宣读。

  “...今日境内黑甲卫已经被铲除,大家自可放心....”

  有民众路过听到了咿了声,转头看过来,他刚从另一边街过来,在那边刚听完告示,不过这内容.....

  难道告示的内容还不同?那边的宣读的声音继续传来。

  “....告大家明知,黑甲卫是逆贼余党,然而薛青不是逆贼,宋元窃国,真帝姬在民间...”

  哈?

  路人惊愕,宣读的声音也停下来,围观的民众也神情呆滞,下一刻哗然。

  宋元窃国!真帝姬在民间!

  .....

  .....

  “大人,大人。”

  府衙鸡飞狗跳,无数人乱走,知府更是被一众人拥簇急急奔出来。

  马蹄急响脚步踏乱伴着兵器碰撞一队官兵也冲进来。

  “张若!”将官喝道,一步迈过来,凌厉的风让吏差役们一阵摇晃,“你竟然敢作乱!”

  知府面色涨红:“这与我无关!这通缉告示是我等三人都亲自核查过的。”

  三人可互相为证没有泄露。

  同知道:“这告示书是我亲自看着誊写的,一共十七份,我都看过了。”赌咒发誓。

  知府又唤来人,几个吏差役被推来倒在庭院。

  “你们受何人指使,更换告示。”

  吏差役们跪地喊冤,所有张贴的告示都被收来散落在地......一张两张三张...十八张。

  “大人,这不是我们张贴的告示。”他们捧着喊道,“这是多出来的,这是多出来的一张。”

  纸张,字体,行都是府衙告示的模样,内容截然不同。

  这个府衙只有三人知道的内容,如果不是他们三个作死,那是....将官将那张告示拿在手里,面色铁青,双眼充血。

  “查,逆贼!”

  “查,逆贼在这府城!”

  “查,任何一个说不出来来历的陌生人!”

  兵马乱动差役乱跑,城门紧闭,大街鸡飞狗跳人乱,府衙这边也混乱一片,挤在庭院的人东倒西歪乱撞。

  “哎呀踩到你了不好意思。”王知县说道。

  身边的官员见是他苦笑一下示意没事,又道:“不过王大人你今天走不了。”

  王知县道:“非常时期,我明白的。”外边一阵嘈杂,有人大喊他的名字。

  庭院的人们都看过去,见两个小厮被官兵架住。

  “这是陌生人。”他们喝道。

  王知县忙前道:“这是我的随从。”

  府衙的官员们忙作证介绍王知县,官兵们打量这两个小厮一眼,将人放开了。

  “官员也不得乱走。”他们说道,转身走出去,守住了府衙门口。

  两个小厮惊慌未定的急急的跑到王知县身后,王知县安慰他们两句,再看了一眼门外,神情淡然的收回视线听身边的人低声说话。

  “真是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

  “是啊,是啊,吓人啊。”

  “竟然会有这样的告示....”

  “嘘,你别说了,这时候...”

  “我不说也没用啊,那么多人都看到了,而且我觉得无独有偶啊...”

  这种事既然做了,肯定不是只在他们这里,其他的地方也如此吧。

  黄沙道的三月的风不再凌厉,但夹杂着黄沙打在脸还是让人不舒服,城门口贴着的告示也被撕扯的哗啦响,郭子安抬手拍了拍,再退后几步,端详其的内容。

  “这次的告示,跟以前的不一样了。”他说道。

第九十一章 家书

   三月的春风里新贴的告示写的是通缉匪贼,还有新的画像。

  画像不是五官长相而是身形,少女双手横握一把长刀,侧身背对肩挺腰直飒飒。

  郭子安看着看着,嘿的笑了。

  “这么小年纪当匪贼了。”有兵丁搭他的肩头,也嘿的一笑说道,“不知道功夫怎么样?是不是花架子。”

  她的功夫他亲眼见过的是挥着拳头吓人,这个不怎么样,因为拳头对准的是他们兄妹三人。

  对待其他人郭子安没有见过,他只见过她的伤,遍体鳞伤,不止一次。

  大家认为功夫低受伤重,但其实功夫越高受的伤越重。

  “不知道。”他笑着应道,对告示点了点,“不过下了这样的通缉,已经足矣厉害了。”

  那倒也是,一般的匪贼哪里值得发告示,兵丁们都笑起来。

  “走了走了,去歇息。”

  “歇息不了了,除了城门核查,肯定要四处搜查了。”

  “这兵当的一天一天忙了,明明没有打仗。”

  “你小子,难道还期盼打仗?”

  一众兵丁说说笑笑穿过城门,在外当差好几天一心直奔酒楼,郭子安却向不同的方向去。

  “我的家书应该到了。”他说道。

  “郭子安你可真是个小孩子。”兵丁们笑道。

  只有孩子才会总是收到家书,不过也可以理解,郭子安家有钱有权,娇生惯养大的家里人很惦记也正常,他本不用来当小兵受苦,可以直接当官的,或者跟在将官身边。

  郭子安没有因为兵丁们的说笑而恼火,而是跟着也笑了,他已经不再是因为别人说笑两句觉得羞辱暴跳的孩子了。

  驻军的管事在府衙,这边的兵丁对他也很熟悉,见他来了直接拿出一个包袱。

  “正要给你送去。”他说道。

  郭子安看去,包袱里几件春衫两封信三本书散落.......被人翻过,书信也是开口的。

  “已经检查过了。”兵丁说道。

  如今进出城门的人严查,物品也严查,兵丁们的物品也是如此,郭子安的查的严一些,至于为什么,大概是秦潭公入狱,军对其余党严查的缘故吧,尤其是那些高层的将官,都要被清理一遍......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当兵的听命不多问。

  郭子安没有任何不满,道谢接过走开了。

  家信是郭大老爷和郭二老爷写来的,两个人写的内容差不多,都是絮絮叨叨叮嘱他要勤勉做事,不要惹事,惹事二字说的简单笼统,郭子安明白指的是什么,拆信查看的人也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包袱会被拆开仔细查的原因。

  郭子安并不在意这两封信,拿起了三本书,书是郭子谦送的,这个被选为经营家业不入军伍的小弟似乎很羡慕郭子安,也殷切希望郭子安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武将,真正的武将除了战场历练还要多读书。

  书页里夹着郭子谦写着勉励言语的字条,郭子安捏起看着面的褶皱,很显然这个也被人抽出来看过了。

  郭子安松开手,纸条落在桌子,他的手翻开书页,随着翻动可以看到其内偶尔闪过的红色小印章,在书画扣印章是很常见的,没有人会在意。

  印章看似杂乱无章,但将这三本书翻完,郭子安读出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现在事情的进展,以及他要做什么。

  进展是薛青还活着,有可信赖的武力队伍,表明了自己是真正的宝璋帝姬,而他要做的是以不暴露自己的方式让这件事宣扬开。

  这件事朝廷还在隐瞒大众,像城门张贴的搜查匪贼的告示。

  “她要来了吗?”

首节上一节411/4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