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 第469节

  兜帽遮住的面容,二人一前一后相错一步穿行在夜市,身后书童甩着袖子跟随。

  “朝的事还不急吗?”张莲塘道。

  薛青道:“不急啊。”

  “连登基的日子我都你先知道了。”张莲塘道。

  先前的对话啊,张莲塘还是那么细心,薛青转头看他,兜帽下眼睛弯弯一笑,道:“真不急,这些都是小事,算我知道不知道,登基都是我。”

  那倒也是,张莲塘一笑。

  “莲塘哥你不用担心,现在我很多事都不熟,有人替我做事,挺好的。”薛青又道,对他眨眨眼。

  这没有什么啊,我只是不太熟,我看三次好。

  张莲塘想到那时候邀请薛青参加蹴鞠,这个小个子站在场边安静的这样说,然后,接下来的事都证明了。

  不熟的事,只要她愿意,她都会做好,无人能挡。

  那时候,他跟她也不熟,从没想过要为她做什么事。

  你跟我不熟,你要是跟我熟了,会跟我要好,那小少年神情平静的说道。

  是的,跟她熟了好,没有人想要欺负她,或者不想,或者,不能。

  张莲塘一笑,抬手敲了下她的头。

  “走了。”他道,越过她向前而去。

  薛青抬手按住额头,道:“怎么什么时候都带着扇子啊?这大秋天的。”

  前方路口张莲塘停下脚。

  “还有一件事。”他想到什么转过头。

  薛青跟站在他面前看着他。

  “曲白曲大人,想要见...您。”张莲塘道。

  您。

  薛青道:“为了陈盛么?”

  张莲塘点头没有再说话,这件事他不便也不能说话,更不能问薛青见不见,这一声您,相谈的不再是过往,身份也不再是同窗。

  薛青点头道:“我知道了。”对他微微一笑。

  张莲塘亦是一笑低头转身,他要去的方向在另一边,刚迈步又被薛青唤住,转过身来,看到街口的路灯下薛青摘下了兜帽。

  这边已经离开了繁闹的夜市,偶尔有行人匆匆走过。

  灯下少年女郎面容如玉,眉目含笑,青衫布袍,清丽出尘。

  “莲塘哥,起一次,这一次的我如何?”她笑盈盈问道。

  一次么?

  王家大宅,空悬吊死尸,人仰马翻混乱之际,那一头撞在怀里的浓妆艳抹绚丽夺目的女子,张莲塘微微一笑,认真想了想。

  “现在好看。”他道。

  .....

  .....

  (明天的更新自然在晚了,正好放假了,大家不用早起看更新了,么么哒,假期愉快)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说好

   听到张莲塘的回答,薛青咿了声。

  “我觉得应该是各有千秋吧。”她道,“不是应该说都好看吗?”

  张莲塘哈哈笑了,道:“你以前不好看的时候,我也没嫌弃你,不要挑刺了。”

  薛青道:“我以前哪有不好看?”

  张莲塘再次做认真想的姿态.....

  “好了好了。”薛青道,“服了你们了。”抬手拱礼。

  依旧是男儿的礼仪。

  张莲塘笑着亦是抬手一礼。

  “还有,我后天午间会去藏书阁。”薛青道。

  这是回答张莲塘先前说的曲白的事,张莲塘应声是,俯身施礼。

  薛青没有再还礼,一摆手:“走了。”转身负手款步而去。

  张莲塘一刻后才起身,抬起头看着那少年身影在夜色里远去。

  这应该是薛青最后一次来知知堂,之后再见便是宝璋帝姬,是殿下,是陛下。

  谁能想到四年前的春天,那个在长安府老西门郭家大宅旁巷子里,和一群小童玩蹴鞠的瘦小少年,会变成大周的皇帝。

  人世间实在是太有趣了,真好。

  张莲塘微微一笑,转身慢步而去。

  夜色深浓,街的喧闹渐渐褪去,醉仙楼里的热闹也变得迷离,其内人来人往不断,除了妓女和客人,还有不少小贩穿梭伴着说话询问。

  “这是云大姐儿要的米花青梅酒。”

  “王家婆子的浮元子是哪位的?”

  醉仙楼里虽然有各色精美酒菜,但还是有人想要吃街的吃食,醉仙楼并不阻止,还提供了叫卖,除了客人女妓们也会偶尔购买尝鲜解馋。

  临街的一间房内,小婢女走出来关门,将楼内的喧闹也将内里的小食香气隔绝。

  春晓艳妆未卸,歪坐在妆台前,并没迫不及待的吃摆放在小几的食物,而是捏着小食盒子外包裹用的纸在看,灯下肌肤如雪眉间点红梅灿灿,神情时而惊讶时而又得意。

  “..竟然敢私自出宫...嗯夸我对了,我给的消息当然是最厉害的...不过这些话看不懂了。”她嘀嘀咕咕,如今没了各种盘查,用于传递消息的纸写的多又详细,“读书,为民为圣人什么的,此志不改...我又不是读书人,那我怎么办?不改什么志向?做天下第一女妓?”

  说着自己咯咯笑起来,笑了一刻又接着看,看到最后一句眼睛亮亮。

  “会对我委以重任。”

  春晓念完这一句,将纸张攥在手里,神情期待,紧张,激动。

  “会对我委以什么重任呢?难道是冬至祭天大典,由我来主跳祭祀舞?”

  “天啊,妈妈,妈妈,我要再请两个舞师。”

  说罢起身赤足蹬蹬的拉开门跑出去了,在长廊洒下一路环佩叮当响。

  ......

  ......

  虽然有王烈阳等重臣兢兢业业,但此时西凉入侵,秦贼定案,宋元窃国,才拨乱反正,国事繁杂,养伤的宝璋帝姬也不能真的只是吃吃睡睡,司礼监的奏章推迟一天半天还是堆满了薛青的案头。

  除了奏章,今日勤政殿里的奏对一直持续到午间,直到看到薛青借着喝茶打个哈欠,王烈阳才制止了几位朝臣的说话。

  “殿下该进膳了,今日到这里吧。”

  薛青坐正身子,看了眼案头堆放的奏章,道:“孤会尽快批复完这些。”

  王烈阳道:“当务之急是西北边境,如今我军势头正盛,当乘胜追击,所以请殿下尽快批复新选出的这三人,这是挑选出来的能征善战将帅,以补充秦贼余党后的空位。”

  薛青点点头,道:“也正好让他们携功赏补给前去。”

  王烈阳满意的应声是。

  薛青又问诸臣还有其他事要议否,王烈阳已经发话便无人再奏事皆俯首告退。

  待他们离开,薛青身子一歪倒在龙椅,两边的内侍们吓了一跳,忙前唤殿下。

  “无妨,孤累了。”薛青摆摆手。

  “现在传膳吗?”一个内侍恭敬问道。

  薛青坐起身来扫过几案的奏章,似是厌烦不已,皱起眉头:“孤不在这里吃,摆到御花园的望春阁吧。”

  皇宫之内吃喝玩乐由殿下做主,内侍们齐声应声是。

  .....

  .....

  朝臣们还是要辛苦一些,从勤政殿告退,一众人又在王烈阳的值房内继续商议朝事。

  “接下来最要紧的是殿下登基大典,务必万无一失。”王烈阳道。

  诸人应声是,气氛轻松了很多,说笑间有小吏从外进来,对王烈阳附耳几句。

  王烈阳摆摆手:“让他回去,陈盛之罪天下人皆知,还有什么可再议的。”

  小吏道:“他说要求见殿下。”

  旁边的大臣道:“又是曲白?”

  王烈阳点头,嗤笑:“谁要见?曲白吗?朝事有奏章递交便是,陈盛吗?谋逆之贼,殿下允许他在府内苟延残喘已经是天大的恩赐,还胆敢要挟求见,真是狂妄之极。”

  “如果不是看在曲白先前有围皇城逼退秦潭公的功劳,凭他与陈盛的关系,能治他同谋之罪。”一个大臣冷笑道。

  王烈阳淡淡道:“逼退秦潭公他也不是为了殿下,而是为了被囚禁的陈盛,只不过此时殿下才归朝堂,先要稳定人心。”说罢将手的茶碗放在桌,发出一声轻响,“待殿下登基之后,且再说。”

  室内诸人点头,门外响起笑声,伴着脚步嘈杂。

  “相爷,您果然还在这里呢。”

  门帘掀起,胡太监含笑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小内侍捧着各色食盒。

  室内的官员们都看向他。

  “胡公公怎么来了?”王烈阳含笑问道。

  “是殿下惦记大人们,吩咐送御膳来。”胡公公笑道,命内侍们将食盒捧来。

  王烈阳忙起身,其他诸人也都起身,一起向皇宫大内的方向施礼谢殿下千岁,然后才坐下来。

  “殿下可用了饭?”王烈阳和气道。

  胡公公笑着应声是:“殿下很风雅,在御花园用膳呢。”

  这可不叫风雅,只怕是懒得再看政务,官员们互相看了眼低低一笑。

  “慢慢来。”王烈阳道,“政事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底是枯燥无趣,适应吧。”

  诸人纷纷道是,那先前报信的小吏已经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

  .....

  再次被拒之门外,曲白神情已经木然。

  “曲大人,您怎么想不开呢。”有相熟的官员过来低声道,“如今大家都避之不及,你偏偏还要为陈盛说话,当然身为弟子为老师出头也是理所应当。”

  弟子为有罪的老师说情也是亲亲相隐的一种,可以说是美德,起那些避祸的反而要更得好名声。

  “只是,不要太过了。”那官员拍拍他的肩头,“差不多行了。”

首节上一节469/4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