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 第473节

  张莲塘的位次起先前要靠前些许,这是和曲白逼进宫城的功赏,站在这里抬起头能看清皇帝白玉的面庞以及寒星闪闪的双眼,合体的皇袍将她衬得俊秀挺拔,这个冬天看起来个子长了一些.....

  朝会在王烈阳的主持下进行了,主要的议题还是西凉战事,张莲塘半听不听,这种事也轮不到他发言,偶尔看一眼龙椅,其的女孩子端坐如松神情专注,不过,真的专注吗?

  “陛下,今日如何?”

  伴着这一声询问,殿内安静下来,安静并没有多久,龙椅立刻传来说话声。

  “今日天更冷了。”

  呃?殿内再次安静一刻,张莲塘低头抿嘴藏起暗笑。

  龙椅薛青的视线已经看向说话的官员,下一句话也随之传来:“天更冷了,凡事要尽快决议,莫要拖延太久,以免民事兵事都不易。”

  这样啊,先前说话的官员俯身:“西凉王国书已经递交三次,议和之事可否今日有定论,天寒地冻,战事越发艰难,昨日报来的伤亡以及流民的数目又增多了。”

  薛青哦了声,身子微微前倾,道:“增多多少?”

  王烈阳眉头皱了皱,道:“陛下,统册昨日午后已经呈报了。”

  薛青神情略有不安,道:“昨日的奏章较多,有几件雪后灾情朕多看了些时候,余下的还没看。”

  没看?这是装傻充糊涂?这件事的根本难道真是要靠伤亡具体的数目来定夺?更何况用这种这种看不过来的借口拖延又有什么好处,不过是留下个无能的形象,得不偿失。

  王烈阳便顺口接话,道:“还请陛下尽快查看,战事已经半年了,国库损耗民伤累累已不堪重负。”

  龙椅的皇帝点点头,却又道:“相爷,这件事根本并非时间和损耗伤亡,而是西凉王的诚意。”

  所以伤亡灾民多少她根本没想看,跟他玩这个把戏!王烈阳俯身道:“陛下,西凉王递交的求和书新增三座关口。”

  这足够诚意了,他王烈阳进言朝事难道不知道有理有据吗?

  薛青道:“这样啊。”又好,“哪三座关口?”不待王烈阳回话,坐直身子,“请兵部并西北诸司会议,这关口的兵家经济关系厉害呈决议。”

  兵部便有人出列,但没有应声遵旨,而是趁机俯首道:“陛下,臣有本奏,收到西北急报,西凉军近日抢攻我两寨,没有丝毫的和意。”

  王烈阳看了眼,说话的人是兵部主事方,心里冷哼一声,这些陈盛余党,如今越发的大胆。

  陈盛最终定罪为受秦贼宋元蒙蔽错认帝姬,但也正是因为蒙蔽一词,让其余党众反而获益,不知者无罪,拨乱反正的功劳依旧,而陈盛死去,王烈阳欺压,让他们干脆自成一派,竭力在新皇帝面前表功,蹿下跳张狂之极。

  因为方这一句话,朝堂再次陷入新一轮的争执,坐在龙椅的皇帝没有再发表意见,专注认真的听着众臣的辩论。

  朝争从来不是立刻能分结果的,此次朝会再次无果散去。

  “陛下是故意的。”

  “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懂慢慢学来,一切由相爷做主,但每次却又推三阻四。”

  “那方为什么蹿下跳坚决反对议和?还不是陛下暗指使。”

  “自古以来兵者,凶器也。”

  “我大周不是惧战,而是知战。”

  “天子贪心,臣子贪功,兵甲不休,两败俱伤。”

  朝会散了,但百官们的政务才开始,王烈阳的值房内官员们散坐议论乱乱。

  王烈阳神情倒是平和,握着滚烫的茶杯暖手,道:“陛下不同意议和,其实也在意料之。”笑了笑,“陛下可不是个仁善怯懦之辈,像那些妇孺,一听到兵亡民伤流离失所,剜了肉一般心疼流泪,为了民生西凉一求和便立刻止战。”

  看着众人。

  “她可是敢在皇城门官军兵戈围困之搏杀的,对自己狠,对他人更狠。”

  在座的官员们遥想,神情复杂点头,这个皇帝跟先帝一样,成武功俱全,且先帝还厉害,小小年纪在追杀度过,被杀也杀过人。

  “她同意以及不同意议和,与我们来说都可以接受。”王烈阳又道,喝了口茶,暖意让皱纹舒展,“我原想她才登基为了面子民心,得仁善之名,应该会同意议和,如此,她得了面子,我们则可以收回西北军务。”

  为了抗击西凉,笃趁机领兵得权,但时间尚短,并没有将整个西北牢抓手,这时候议和,战事停了,笃没有借口再固权,更换将帅人马立刻能让他在西北的威势烟消云散。

  在座的诸人点点头。

  “但她我想象的更贪心,她这个皇帝得来不易,所以更想要通过征战西凉来得功称霸树威名,或者一鼓作气将西凉彻底打垮。”王烈阳笑了笑道,“其实我们谁不知道,西凉小儿不可信,但要打垮西凉可不是容易的事,非狠心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能也,如此也好,她得了威名,我们得了民心。”

  对于百姓来说可不会想那么远,大家要过的是眼下的安稳日子,有个好战的君王,兵甲不休,终日不安,可不是什么好事。

  “年轻人,治国可不是读书,慢慢来吧。”王烈阳说道,将手的茶一饮而尽。

  所以说,当皇帝不容易啊。

  在座的官员们对视一眼都笑起来,笑意才起门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有人推门进来,连通禀也忘了,可见事情的紧急。

  “相爷,陛下召相爷,商议与西凉议和之事。”他道。

  咿?室内顿时一凝。

  王烈阳的脸也浮现惊讶:“现在,同意了?”

  来人点头:“传旨的太监马到,其他的官员们也都在传召了。”

  这怪了,明明一直拖着不同意,怎么突然同意了?决定不可能是突然做出的,既然想要议和却一直不说,那是在等什么....

  “西北有什么新消息?”王烈阳放下茶杯问道。

  这边话音落又有人疾奔而来。

  “相爷,刚西北急报大捷,西凉太子索盛玄被俘。”来人道。

  竟然俘获了索盛玄,在座的官员们顿时也一片惊讶。

  那西凉王为何如此急着议和,一多半的原因是为了拖延,好救出被困的索盛玄,没想到还是被笃抢先一步。

  如此....

  啪的一声响,伴着王烈阳的笑声。

  “这是大喜事啊,当贺当贺。”他抚掌道,又看众人,“陛下原来也并非不议和,只是在等一件大功啊,能俘获索盛玄,再与西凉人议和,这是陛下成武功煊赫,这么久的征战值得啊。”

  所以还是为了一己威武之名,好战不休,在座的官员们纷纷齐声高和万岁,向外涌去。

  当日,皇帝同意与西凉议和的消息便传开了,京城万民齐乐。

  朝廷达成了议和一致,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不过那都是官员们忙碌的细节,皇帝这边轻松了很多。

  但夜幕降临勤政殿里薛青依旧坐在龙案前,另有兵部主事方侍立,灯下面色忧沉。

  “陛下,笃大人说,其实西凉王庭也并非不能拿下。”他道,“不一定非要议和。”说到这里又迟疑一下,“笃大人说,陛下不用为难,他可以抗旨不收兵,直取王庭。”

  征战的民怨皇帝的为难他们如何不知,但西凉不除祸根不断啊,此时有一鼓作气的时机,为此他愿意背负好战好杀矫诏抗旨之名。

  “像当初秦潭公那样吗?”薛青笑道。

  方默然。

  “朕不是说笃大人会是另一个秦潭公。”薛青道,“朕的意思是,这样做得不偿失,还是代价太大了。”

  轻叹一口气视线落在桌散落的奏章。

  “伤亡的兵士,流离的百姓,数目多少,朕知道的他们报来的还要多,算笃大人拿下了西凉王庭,战事也并非能结束,西凉反而会绝地求生死战不休。”

  方道:“陛下仁善。”

  薛青笑了,道:“不,不,朕不是仁善,是因为朕在等别的人来做这件事。”

  别的人?方不解。

  薛青道:“这次议和,你们别的条件都不要管,只要一条必须给朕保证,索盛玄来大周为质。”

  索盛玄为质?方惊讶:“他是西凉太子,西凉王可会同意?”

  薛青道:“他不同意,接着打,这不是我们不议和了,征战不是贪功而是无奈了。”

  方点点头,确是好办法。

  “西凉王会同意的。”薛青道,“他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虽然这个儿子最寄予厚望,但这世又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西凉王会想清楚的。”

  对于皇族权贵来说,子女再亲也并非不可弃,这种事现成的例子摆着呢。

  “是的,西凉王妻妾成群,子女亦是成群。”方道,皇帝嘛总是不缺子女的。

  不过这样是为了羞辱西凉王?

  “索盛玄为质有年限,四年五年差不多了,不过具体的时间再看。”薛青道。

  看什么?方看着她。

  薛青微微一笑:“看西凉王新选出的儿子是否成才,如果成才了,可以把索盛玄送回去了。”

第一百五十章 知道

   如今在任的西凉王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

  少时将异己的兄弟们清除,几经波折登王位,坐稳王位几十年后,也没防住亲信的兄弟谋逆。

  罕禄亲王当年的宫廷刺杀差一点成功了。

  罕禄亲王是西凉王亲兄弟,为人老实又懦弱,一直都是兄友弟恭,没想到还能作出这种事。

  在权欲面前,人伦是不可定论的。

  “朕与索盛玄殿下很熟悉,索盛玄殿下是个很厉害的人。”薛青赞叹道,“他如此出众,想必他的兄弟们也不差,西凉王能养出一个索盛玄,必然还能养出第二个。”

  说到这里神情欣慰。

  “朕,很期待啊。”

  方道:“陛下圣明,臣明白了,臣定不辱使命。”

  薛青道:“方大人辛苦了。”

  方俯身施礼,看着薛青拿起了奏章,自登基后国事繁重,殿下的伤据说还在养着,每日太医院方药不断,辛苦啊。

  其实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他忍不住道:“陛下,还是要注意休息。”

  薛青没有反驳或者说一番国事为重的话,而是点头:“是的,身体是做事的本钱,没有好身体空有心也做不好事,你们也要谨记。”

  方再次俯身施礼应声是告退了出去。

  御街有两个官员等候看到方走来忙迎,还没询问方先开口了。

  “你们还记得当初在青霞先生家第一次见陛下吗?”他道。

  冬夜寒冷,昏灯照耀下说话有团团雾气,让大家的面容变得更加昏昏。

  石庆堂康岱对视一眼。

  “记得啊。”石庆堂道,“怎么能忘,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陛下。”

  后来更发生那么多事,摩肩接踵目不暇接给一件一件刺激......

  至今晚还会做噩梦惊醒。

  “不过你说这个干吗?陛下此事怎么考虑的?是不是顶不住王烈阳的压力了?你要跟陛下说,哪怕我们来背负矫诏恶名也愿意陛下得万世无双之功。”康岱急急道,过去的事还说它干什么,眼下要紧。

  他们三人说着话脚下不停,裹着大厚斗篷已经走出了御街站在一道桥,前方可见夜市灯火如星海。

  方没有理会康岱,继续道:“那时候陛下瘦小弱有些不起眼。”

  康岱道:“那是假扮男儿嘛,怎能露出天子真容气度,你看现在陛下,可还不起眼?”

  石庆堂哈哈笑了:“康大人口是不会有不敬的。”

  方笑了笑道:“但虽然不起眼,陛下说话举止进退有度,没有任何的不妥,我还记得青霞先生说陛下很懂事,有什么事只要给她说清楚,她能做好。”

首节上一节473/480下一节尾节目录